作者:mei2257353
提交日期:2012-05-29 11:26:03
|
图
|
作者:mei2257353
提交日期:2012-05-29 11:26:21
|
图
|
作者:mei2257353
提交日期:2012-05-29 11:29:26
|
1
|
作者:mei2257353
提交日期:2012-05-29 11:29:38
|
1
|
作者:mei2257353
提交日期:2012-05-29 11:29:48
|
1
|
作者:mei2257353
提交日期:2012-05-29 11:29:57
|
1
|
作者:mei2257353
提交日期:2012-05-29 11:30:07
|
1
|
作者:mei2257353
提交日期:2012-05-29 17:19:25
|
求方家指点
|
作者:云莲
提交日期:2012-05-30 09:21:46
|
十不就是不读书、不看报、不看电视、不上网、加上不能喝酒、不准抽烟,因此而不生、不死、不人、不鬼。不生不死不人不鬼.
|
作者:云莲
提交日期:2012-05-30 09:28:54
|
有清一代,苏州民间刻书坊经营时间延续最久,刻书数量最多,社会影响最大的,要数常熟继毛晋汲古阁而起的席氏扫叶山房。
席氏本苏州洞庭东山著姓望族,其刻书始自清初席启寓。席启寓,字文夏,号治斋,明崇祯时太仆寺少卿席本桢季子。康熙中,他以三十年之精力,刻成《唐诗百名家全集》,开席氏刻书之先风。乾隆末,席启寓玄孙席世臣在苏州阊门设书铺,以“扫叶山房”为号,所刻书版心多刻以“扫叶山房”字样,扫叶山房之名随着所刻书籍行销天下而传扬四方。席世臣扫叶山房刻书,主要在嘉庆间,较著名的有《十七史》、《四朝别史》、《大唐六典》、唐吴兢《贞观政要》、宋刘珍《东观汉记》、宋薛居正《旧五代史》等。
扫叶山房在席世臣身后,继续经营书业。咸丰末年,扫叶山房书板于太平军与清军在江南的军事拉锯中损失惨重,书坊正在刊印的《旧唐书》书板即毁于当时战火中。光绪中,扫叶山房的经营活动有所发展,曾汇刻清李兆洛《李氏五种》,收录《历代地理志韵编》《皇朝舆地韵编》等舆地著作五种。据耿文光记载,题署“清光绪中吴县----(((朱氏)))-----槐庐家塾刻本”的丛书《槐庐丛书》,实为扫叶山房所刻。
同光年间,扫叶山房将经营中心迁往上海,先后在彩衣街、棋盘街设立营业所,且引进石印、铅印新技术,扩大印刷规模和经营范围,线装石印本成为主要出版样式。据民国间所编书目的不完全统计,扫叶山房编印的书籍就达七百多种,在清末民初的古书市场上占有很大份额。
随着民国间更大规模的现代民营出版企业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等先后出现,古籍市场相对萎缩,扫叶山房虽在民国时缀以时新的书局之称,但是终因受书坊旧体制的限制,业务日见萧条,终于1954年关门大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
作者:云莲
提交日期:2012-05-30 09:29:20
|
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