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书局 > 布衣论坛
语文老师指定课外读简嫃
作者:diamonds 提交日期:2014-05-07 10:26:10
    《梅在雾上睡》
    
    空。白。
    
    当我来到止止庵的时候,这里只有空和白。
    
    相传止止庵曾经有很好的磬声。可如今,却只生长——白雾和白梅。
    
    雾下面是雾,梅身后还是梅。庵,只是几道断壁残垣,空旷、深远。曾经以为止止庵适合白描,可临到面前,却是无庵可描。它像一枚空白的蝉蜕——静静地死了。
    
    止止庵已不复存在。庵去后,梅最先到来。
    
    山谷几乎在一夜间住满梅树。 这里的梅既无疏影,也无暗香。清一色的:素白、小瓣、清瘦、无味。 止止庵的梅,当开则开,背阴的总是意外地早开,面阳的反而在后,弄得人心里有些不情愿。
    
    因为山谷的寂静,很容易就能听到花瓣迟迟疑疑次第拆开的声音。古书上关于“花拆”的记载,想必就是这样子的。
    
    梅,因为冷傲,开起来已不似花,倒像开了一树一树的薄冰。而谢的时候,忽拉一下子 全没了。低头遍寻,也不见一瓣花尸,神仙一样、魂魄一样,似乎全化在了雾里。
    
    这些梅,花后也长些该长的叶、结些可结可不结的梅子。蘸着雾嚼梅读帖 该是世外高人的事。凡人连伸出折枝的手都不敢,更没有以梅调羹的道理了。
    
    与梅同居的白雾,也只能抹去梅的褐色枝干,对花却无能为力,顶多是白上加白。梅,苍白的粉颈,依然能从白雾后面探出来。 远远望过去,无根无茎的花在半空中影影绰绰、飘飘忽忽地白着,直让人犯疑:那究竟是一尺一尺的云宣呢,还是一袭一袭的白衣,或是一个一个的比丘尼正在坐禅?梅居然用它惊心的白 浮起了止止庵,浮起了整个的山谷。
    
    止止庵的白,白得令人心灰意冷,白得令人万念俱灰。 难怪诗人会说:“梅的日子,我只想到梅中去死”。
    
    石壁上,一方突兀的绿苔点醒了我。它是那件 斜襟盘纽的 葱绿小衣吗?它曾被藏匿在僧衣里层,曾在侧厢偷偷画眉。那时,人,总嫌太窄;衣,总嫌太宽;那种布袍——没有腰身。风来会有些凉,偶染小小风寒。“月色一样冷的女子/ 荻花一样白的女子”那个女子是谁?她该叫静空,抑或了尘?还是带发修行的栖梅居士?
    
    如今,止止庵空无一物。那年一场大火,把这里的一切都焚去。果然应了“止止”的宿命。唯余我魂魄不去,植梅盈谷。单等那女子踏雪而来,我便眼睛一热,但凭白梅相认。
    
    梅仍在雾上睡,我曾在庵中眠;雾和梅是这个梦的正面,庵和我是这个梦的反面。
    
    我就这样独坐止止庵的原籍,在某个午后,梅的身边。我在落满灰尘的房间,写了已不存在的止止庵,也许有人会读到它,也许今后有更多沾着灰尘的人会来看它。我不禁忽然担心起来,我们会不会弄脏它?
    
    其实,止止庵“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无形、无色、无香、无味,正所谓:好花无色,真水无香。也许,它原本就是武夷山水的一处留白。
    
    噢,不知哪位大师能空出这样的留白:用眼睛看着,都感到自己的身体干净起来,自己的心安静下来。
    
    这样的留白,是让人住上三辈子 还想的地方。
    
    我的武夷山,我的止止庵。
作者:diamonds 提交日期:2014-05-07 10:26:46
    一楼不是简嫃,错了。
作者:diamonds 提交日期:2014-05-07 10:27:23
    这个是
    
    《月在青草榻上》
    
    山中的暮色看起来就像一张稀薄的鱼网,网住了天边几颗幽远的星。
    
     白日里,拾阶而上,几经蜿蜒,倒也看出这山的走势;山势如一条游龙,山与山接合又相互推动。我藏身的这山 便被另一座更丰厚的大山所拥抱,形成了转弯的姿势。两山之间的空隙就由让瀑布来弥补,此时 在我不远之处,只是化身为山涧。也许明晨,唤我醒来的,会是涧水那温柔的女声! 那么,晨间两位洗衣的姑娘,也就与我共饮同一条水了。
    
     山底的村落已到吹灯时分,她们已将心事折叠,连同今日的衣裳放进了柜子里!村落在我眼下,已被深蓝的夜色拥抱着。偶有孤灯缓缓前行,那该是迟归的夜行者。他以为自己很晚了,却不知还有更晚的人,正目送着他。
    
     山的夜色,让我分外沉静,从来不曾发现在完全的沉静中,竟有一丝甘美。那味道不在舌尖,不在耳畔,也不在眼睛。仿佛是从我躺着的青草榻中漫溢出来的。水,溅在岩石上 传来的一种回音,引起了甘美的想象。但当我刻意去追索,青草与水声又失去了原先的甘甜。
    
      我是被自己骗了吧!
    
      沉静之所以甘美,是因为我的心 与山 悄悄结合了;而山 何尝停滞过?夜色的浓淡、星空里 星子的移动、山涧的流畅、花树的翻覆,以及不知 憩息于何处洞穴的兽的鼾声,这些共同的和弦 才完成了山的笙歌——所有的生灵放弃了他们的武装,夜,才得以如此 安静美好。
    
      我所体会的甘美,便是在无所欲求的心境下,成全了山的静谧,又分享了山的馨香。
    
      至于迟来的月与惊呼的鸟啼,就让山涧来安抚他们吧!但那羞愧的月亮似乎为自己的莽撞感到不安,悄声地走了。春山夜静,待我翻身,原来那月早已睡在我的身边,她只是忘了把灯吹灭。
作者:脉望 提交日期:2014-05-07 10:33:50
    一般班上对文字敏感度高的孩子,主要是女生,我才推荐简的书,尤其一本《空灵》,把古典诗词改写成连续的带故事情节的游记,很有特点。
    但是一般的孩子不推荐读,肯定是云遮雾罩的。。
作者:diamonds 提交日期:2014-05-07 10:35:51
    蓝烟波/简媜
    2010-08-05 22:35 阅读(473)评论(0)
    
    
     浮世若不扰攘,恩恩怨怨就荡不开了。
    
     然而江湖终究是一场华丽泡影,生灭荣枯转眼即为他人遗忘。中岁以後的领悟,知音就是熠熠星空中那看不见的牧神,知音往往只是自己。
    
     海洋在我体内骚动,以纯情少女的姿态。
    
     那姿态从忸怩渐渐转为固执,不准备跟任何人妥协,彷佛从地心边界向上速冲的一股势力,野蛮地粉碎古老的珊瑚礁聚落,驱赶繁殖中之鲸群,向上窜升,再窜升,欲掴天空的脸。却在冲破海平面时忽然回身向广袤的四方散去,骄纵地将自己掼向瘦骨嶙峋的砾岸。浪,因而有哭泣的声音。
    
     我闭眼,感受海洋在胸臆之间喧腾,那澎湃的力量让我紧闭双唇不敢张口,只要一丝缝,我感觉我会吐出一万朵蓝色桔梗,在庸俗的世间上。
    
     暮秋之夜,坐在地板上读你的字,凉意从脚趾缝升起。空气中穿插细砂般的摩挲声,像两座大洋跋涉万里後在耳鬓厮磨。我被吸引,倾听,这原本寻常的夜,因你的字而丰饶、繁丽起来,适於以酒句读。
    
     你的信寄到旧址,经三个月才由旧邻托转,路途曲折。你大约对这信不抱太多希望,首句写著:“不知道你会不会看到这封信,你太常给别人废弃的地址。”
    
     废了的,又何止一块门牌。
    
     你一定记得,出了从北投开往新北投的单厢小火车,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油腻腻的大街,大多数学生走这儿到学校,路较短但人车熙攘,活生生是一条食物大道。另一条是山路,铺了柏油,迂回爬升之後通往半山腰的学校後门,人虽少但多了一倍脚程。我们愿意走这儿。清早的山峦是潮湿的绿色,远近笼著晨雾,自成一场凄迷氛围,鸟,总有几只,不时跃至路面,或莫名地跳换枝桠,惊动了亘古不移的宁谧,却也扩大了寂静的版图。
    
     离山路几步之遥有一幢废屋,你也一定记得。从柏油小路岔入庭院的石径被野草嚼得只剩几口,废得日月皆断,恩义俱绝。你或许同意,台湾的山峦藏有繁复的人世兴味,好像见多了沧海桑田,尝尽了炎凉世情之後,有点累,想要坐下来,搥一搥膝头,顺道原谅几个名字,想念几个人,因而那苍茫是带著微笑的。
    
     那院门是两扇矮木栅,斑剥的蓝漆接近惨白,门都脱臼了,有一扇被野蔓缠住,刺了一身花花绿绿的七情六欲。那宽阔的院庭留给我忧伤印象,像渴爱的冤魂积在那儿,等人喊他们的名字。因有说不出口的苦,以致终年瘀著散不去的冷。
    
     我相信你不会忘记它,在全校美术比赛中,你以此为题材,摘下写生组第一名。我们从未谈过对荒芜庭园的感觉,但我确信自己对同质者有一份灵犀,如揽镜自照,知道你与我一样,灵魂常在那儿栖息。
    
     你的画让人停下脚步,思绪澄净,静静聆听色彩与光影的对话而让思维渐次获得转折、攀越。你题为“时间”。
    
     时间,让盟誓过的情爱灰飞烟灭,也让颤抖的小草花拥有它自己的笑。你的画如是叙述。
    
         不久,我们将沉入冷冷的幽暗
    
     别矣,我们夏日太短的强光
    
     我已听到悲伤碰撞的落地声
    
     响亮的木头落在庭院石板上。
    
    
    
     我抄下波特莱尔的诗《秋歌》首段,趁老师回身写黑板时传纸条给你。我不赞成你藉轻盈的草花色彩、明亮的光影试图释放死亡的压迫力道。从一开始,我们即是同等质地却色泽殊异的两个人。然而,即使是现在,行走於烟尘世间多年之後,我看到大多是活得饥渴、狼狈的人,勤於把自己的怨怼削成尖牙利爪伺机抓破他人颜面的嫉世者,鲜有如你一般雍容大度。你的眼睛里有海,烟波蓝,两颗黑瞳是害羞的,泅泳的小鲸。
    
     起初,我并不欣赏你。正由於你太晴朗了,而我情愿把自己缩至孤傲地步,如一枚蚕茧化石,埋入永不见天日的冰原底层。如今想来,对你的好感是从嫉妒开始的。
    
    我以为我是最好的,直到素描课告一段落进入水彩阶段,美术老师在画室中央高台上摆了瓶花要我们临摹,我才知道从小到大积存的绘画信心竟是那么不堪一击。我只画玫瑰,枯萎的玫瑰田一隅;画尚未完成,劣质画纸因承受过量颜色而起绉。她站在背後,以失去理智的尖锐声调批评:“你这是什么画?”然後,轻蔑地“哼”了一声。她要我看看你的,她说你画得非常之好。
    
     必须等到数年之後,我才消弭余怨并且承认,那日是生命中险峻的大弯道,促使我毁弃那幅枯玫瑰的不是美术老师的讥讽,而是看到你的才华那般亮丽耀眼,遂自行折断画笔,以憾恨的手势。
    
     遗憾像什么?像身上一颗小小的痣,只有自己才知道位置及浮现的过程。
    
     青春是神秘且炽烈的,凡我们在那年岁起身追寻、衷心赞叹之事,皆会成为一生所珍藏。才华既是一种恩赐亦是魔咒,常要求以己身为炼炉,於熊熊烈焰中淬砺其锋芒。然而锻铸之後,江湖已是破败之江湖,知音不耐久候,流落他方。彼时,才赋反成手铐脚镣,遂无罪而一生飘零。
    
     首先,你的家庭遭逢变故,一夜之间变成无家可归的人,接著是情变。我以为你的一生应该像姣好的容颜般风和日丽,至少,不应有那么多根鞭子,四面八方折磨你。
    
     然而在我心目中,你是最亮的,命运可以欺负人,但才华骗不了人。我祈求你不要溃倒,一旦崩溃,人生这场棋局便全盘皆输。
    
     活著,就要活到袒胸露背迎接万箭钻心,犹能举头对苍天一笑的境地。因为美,容不下一点狼狈,不允许掰一块尊严,只为了妥协。
    
     人的一生大多以缺憾为主轴,在时光中延展、牵连而形成乱麻。常常,我们愈渴慕、企求之人事,愈不可得。年轻时,我们自以为有大气力与本领搜罗奇花异卉,饱经风霜後才懂得舍,专心护持自己院子里的树种,至於花团锦簇、莺啼燕啭,那是别人花园里的事,不必过问。
    
     收到你寄来的结婚照,依稀是夏天刚过完时。照片背面,你说“终於有个家了”,一笔一划都抖著幸福。
    
     当我们寻觅家,其实是追求恒久真爱,用以抵御变幻无常的人生,让个我生命的种子找到土壤,把根须长出来。情爱,是最美的炼狱,也最残酷。毕竟,两情相悦容易,与子偕老难。愿意将所有的情爱能量交予对方,相互承诺、践行的情偶,乃累世修得之福报。多数恋人,这生才相逢、相识,缠缚、瞋恨的课业正当开始,或虽积了一些,尚差一截痛、几行泪水,也就无法於今生成全。对带著宿世之爱来合符的两人而言,真爱无须学习,乃天生自然如水合水、似空应空。
    
     只有在炼狱中的人,才须耗费心神去熔铸、焊接,成形之後,还是一块冷铁。冷铁无处去,要用牙齿一口一口嚼烂,成灰成土了,才还你自由。
    
     梵高《星夜》明信片背面,你写著:巴黎的冬季冷得无情无义,但比伤心的婚姻还暖些。星夜,有著诡异的笔法,形成漩涡、潮骚,似不可违逆的力量,把人卷至高空,获得俯瞰的视界,但也从此囚禁在无边际的虚无之中。你淡淡下笔;生命里好多东西都废了,来这儿看能不能找回什么。冬天实在太冰,把颜料冻裂。
    
     废了的,又何止一块门牌。
    
     你没留地址,想必是居所不定。巴黎,被称为艺术心灵的故乡,但我相信对一个娇弱的东方女子而言,现实比铜墙铁壁还重。唯一能给你热的,不是家人、朋友或前夫、情侣,是你自身对艺术的梦──从少女时代,你那闪动著烟波蓝的眼睛便痴痴凝睇的一个梦。
    
     我想象,当异国风雪拍击赁居公寓的窗户,唯一能给你热的,只有梦。
    
     数年,失去消息,无人知晓你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
    
     生命的秋季就这么来了。白发像敌国间谍,暗夜潜入,悄悄鼓动黑发变色。起初还会愤愤地对镜扑灭,随後也懒了,天下本是黑白不分,又何况小小头颅。中年的好处是懂得清仓,扔戏服般将过期梦想、浮夸人事剔除,心甘情愿迁入自己的象牙小塔,把仅剩的梦孵出来。
    
     浮世若不扰攘,恩恩怨怨就荡不开了。然而江湖终究是一场华丽泡影,生灭荣枯转眼即为他人遗忘。孵出来的一粒粒小梦,也不见得要运到市集求售,喊得力竭声嘶才算数。中岁以後的领悟:知音就是熠熠星空中那看不见的牧神,知音往往只是自己。
    
    忽然,暮秋时分,老邻居转来你的信。
    
     是张画卡,打开后一边是法文写的画展消息,另一边是你的字迹。第一次个展,与老朋友分享喜悦,你写著。
    
     是啊,时间过去了,梦留下来,老朋友也还在。
    
     印在正面的那幅画令我心情激越。画面上,宝蓝、淡紫的桔梗花以自由、逍遥的姿态散布著、幽浮著,占去二分之一空间,你挥洒虚笔实线,游走於抽象与实相边缘。画面下半部,晕黄、月牙白的颜色回旋,如暴雪山坡,更似破晓时分微亮的天色。如此,桔梗之後幽黑深邃的背景暗示著星空,黎明将至,星子幻变成盛放的桔梗,纷纷然而来。
    
     蓝,在你手上更丰富了。
    
     令我感动的是,这些年的辛苦并未消磨你的雍容与优雅,文学、艺术工作者一旦弄酸了,作品就有匠气。也许你也学会山归山、水归水,现实与艺术分身经历。艺术难以改变现实,但在创意意志的导航下,现实常常壮大了艺术。
    
    你留下地址。
    
     不需回信了,我们已各自就位,在自己的天涯种植幸福;曾经失去的被找回,残破的获得补偿。时间,会一寸寸地把凡人的身躯烘成枯草色,但我们望向远方的眼睛内,那抹因梦想的力量而持续荡漾的烟波蓝将永远存在。
    
     就这么望著吧,直到把浮世望成眼睫上的尘埃。
作者:diamonds 提交日期:2014-05-07 10:36:32
    脉老师多说两句
作者:diamonds 提交日期:2014-05-07 10:42:04
    我觉得朱家姐妹挺好的
作者:脉望 提交日期:2014-05-07 10:45:46
    我觉得推荐书还是得根据孩子的年龄,性别和爱好来。
    一般初一的孩子男孩子喜欢探险,动物小说,军事一类重情节,轻文字;
    女孩子一般对文字本身有兴趣一点,
    
作者:脉望 提交日期:2014-05-07 10:47:05
    初一的孩子有好几届都推荐他们读龙应台,先从《孩子你慢慢来》到《亲爱的安德烈》,最后到《目送》。
    
    李娟的有几本也不错。
作者:脉望 提交日期:2014-05-07 10:48:13
    初一上学期结束后,真正喜欢看书的孩子基本就有了自己的兴趣和方向了。
    接下来就可以引导他们对号入座,各看各的。。。:)
作者:diamonds 提交日期:2014-05-07 10:50:59
    李娟的羊道四本,乐都看了,老师没推荐。
作者:diamonds 提交日期:2014-05-07 10:53:36
    老师指定阅读的,分别是:丁立梅、宗璞、席慕容、简嫃
作者:醉砚斋 提交日期:2014-05-07 10:59:00
    几年级啊这个是
作者:ele 提交日期:2014-05-07 10:59:32
    半行半行的,看着累,也没看明白。
作者:脉望 提交日期:2014-05-07 11:00:15
    一线语文老师由于这样那样的问题,真正喜欢读书的不多,未必知道其中甘苦。。:)
    
    还有几个我觉得比较好的就是
    
    都德的《磨坊书简》,
    萧红的一部分散文,
    苇岸的散文选,
    汪曾祺,阿城的一部分散文小说,
    沈从文的《从文自传》
    冯骥才《俗世奇人》
    其他琦君,席慕容,张晓风,什么的也都行,看孩子兴趣。。。
作者:diamonds 提交日期:2014-05-07 11:00:44
    反正鸡汤类的文章挺多,他们试卷中的阅读部分,也很多鸡汤文。
    初一
作者:脉望 提交日期:2014-05-07 11:02:25
    我在学校里编了一点校本自读教材,老戴感兴趣的话从仓库里找一套出来递给你,不过错字有点多。。。怕见不得人。。:)
作者:脉望 提交日期:2014-05-07 11:03:21
    现在学校的语文阅读题全是他妈的鸡汤。
    我给孩子总结的 全是倒霉孩子的故事。。。
作者:diamonds 提交日期:2014-05-07 11:05:03
    那就讨一本。
    
作者:diamonds 提交日期:2014-05-07 11:05:46
    现在学校的语文阅读题全是他妈的鸡汤。
    
    这是为什么涅?
作者:脉望 提交日期:2014-05-07 11:05:59
    英国的几种长篇童话还不错,不过男孩子可能兴趣不大
    《杨柳风》《彼得潘》什么的,最近大热的《霍比特人》也好看的。
作者:diamonds 提交日期:2014-05-07 11:07:05
    乐正在《鹿鼎记》,到第五本了
作者:脉望 提交日期:2014-05-07 11:07:29
    现在学校的语文阅读题全是他妈的鸡汤。
    
     这是为什么涅?
    ===========================================
    以为这样做才有正能量啊,才能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啊。
作者:diamonds 提交日期:2014-05-07 11:08:51
    是不是主事者以为多读点鸡汤,孩子们就学会善良同情友爱了?
作者:脉望 提交日期:2014-05-07 11:09:08
    现在的孩子喜欢读武侠的越来越少了,我推荐了好几次的金庸,没多少人有兴趣。
    有个徐皓峰写的几部新派武侠,我觉得还好看。。
作者:脉望 提交日期:2014-05-07 11:09:50
    大约是这样吧。
作者:脉望 提交日期:2014-05-07 11:11:33
    马上有课,先不说了。
    老戴把地址消息留给我吧。周末去成都,然后回来给你。。。:)
作者:醉砚斋 提交日期:2014-05-07 11:53:07
    偶只讨要一个目录,可好?
作者:tbn 提交日期:2014-05-07 15:11:41
    作者:脉望 提交日期:2014-05-07 11:03:21
     现在学校的语文阅读题全是他妈的鸡汤。
    ——————————————————————————————————————————
    艹
作者:zajrc 提交日期:2014-05-07 15:28:36
    现在的孩子喜欢读武侠的越来越少了,我推荐了好几次的金庸,没多少人有兴趣。
    --------------------
    这个是时代差异,无论如何,人人都喜欢看新鲜的。我不主张让孩子读以前的名著,尽可能找当代还不错的东西看,带着热乎气儿。至于经典名著,那是要把现在的东西看没劲了以后才去看的。。。



©版权所有 2002-2019年 布衣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