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书局 > 布衣论坛
《黄裳手稿五种》出版(转贴)
作者:hanxichen 提交日期:2014-10-18 08:31:29
    十.一前的一天,齐鲁书社责编玉林兄来电话,告诉我《黄裳手稿五种》,印刷厂印竣,将发往出版社,问我九月三十号有时间否?可以去看看书。我闻听后十分惊喜,高兴的是该书终于出版了,从去年的年初,到现在的九月末,小小的一本册子,居然忙活了近两年。我非职业编辑,这本书更是我的第一次,出一本书是读书人的梦寐,没想到我的第一本书居然是编辑出版的。敝曾祖凌公昌焕1906年到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到1932年1.28事变离馆,累计供职廿余年,我这是否也是一种家学渊源呢。
    
       余是一个喜爱黄裳先生文章的人,仅凭微薄的薪金,出资购买了先生自1946年以来直至2013年底出版的全部著作初版本,一百多册陈列在书橱的三层架上,黄裳著作收藏是我的一个专题,其他的还有林语堂著作版本收藏。记得在先生九二华诞之际,我还曾编纂并自印《黄裳先生著作书目》线装本九十二册贺寿,尽管里面因为自己水平有及掌握资料限,舛误颇多,能表达地确是一份景仰的心意。黄裳先生的故去,各界抱痛。哀痛之余,内心里却一直有个念头,就是能为先生做些什么,或是为我们自己做些什么?
    
       去年的一天,书友座谈,余忽发奇想,喜爱黄裳先生之书友手中有珍藏的先生的手稿,要是能够征集起来,编纂成册,让人们能够欣赏到文章的原汁原味,与《劫余古艳》等毛笔题跋本,相映成趣,那有多好。商榷之余,行动起来,一方面联系书友,排查手稿的信息,一方面联系可能予以帮助的出版社,想到先生祖籍益都,要是能在家乡出版,是否亦是先生的心愿?通过多方收罗,共计征集到五部先生早期手稿,时间跨度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特别要说明的是,以前作者发表文章,要将亲笔文稿交寄出版社,资深作家也会将复写件或抄稿给予出版社,那时节出版社如果不用,也会将投稿付邮退回。自九十年代后科技发达,先是誊印技术的出现,后是复印机的应用,大部分作家投稿都是复印件了,稿件不用,一般就泥牛入海,了无音信,不会得到退稿信,以前可以得到编辑回复信对文稿的指点,如今已经成了奢望,别说读者与作者的心远了,就是作者与编者的心也渐行渐远。
    
       稿件有了,要想出版,还要得到先生家人的认可。我修书一封,投书海上,将我们书友的心情,作法及手稿五种的结构目录向容家阿姐细细表明,希望得到她们的支持与授权。不久收到回信,同意由我代表编纂《黄裳手稿五种》,并应我相约,同意在书中发表容洁以及外孙所写的怀念文章。为了让人们更加了解先生,我又组织了部分先生的信札、题词附录在手稿后面,为今后先生手札结集出版抛砖引玉。
    
       黄裳先生 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发表作品,并出版《锦帆集》以来,编纂、著译、校注各体作品近三百种,可谓著作等身,自我编印《黄裳先生著作书目》之前,未曾有完整的著作书目来供书友们使用与研究,我在此基础上,经过认真对照,梳理条索,修正舛误,尽可能的附加书影,编纂出应该是最完整的《黄裳著作书目》,按照编年体的格式,方便今后书友的使用与研究,并将其附印于这部书之后,既是对先生长达七十余年创作历程的总结,也是为所有喜爱先生文章的书友的服务,但愿有所帮助。
    
       严格的讲,这本书的编纂,在理论上因为影印件占了全书的大部分,排印部分不多,事先我认为,应该不难。俗语讲会者不难,作为我一个从未从事出版编辑工作的莽撞人来说,整个就是一个大棒槌。文稿的影印、编排、校对、设计,一件件程序的完成,全面得益于责编的指导与帮助,时至今日总算让我偷窥到编书全豹之一斑。齐鲁书社是全国知名出版社,黄裳先生之《清代版刻一隅》《前尘梦影新录》就是在这里出版的。出版社与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经过几轮的斡旋,得到社长的直接支持,我代表并与齐鲁书社签订了出版合同。如今一年有奇,虽几易其稿,继印场赶印教辅之后,方得印制完毕,今夜新书在手,不禁感慨一番。
    
       回顾黄裳先生著作,版本多有惊喜。特装本、毛边本共计达到五十余种,有些居然成为孤品。为了延续先生对于出版著作版本上的偏好,特留了一些毛边本,通过黄裳手稿持有者徐国卫创建的中文图书网(http://www.zhongwts.com/)独家发售,以飨读者。愿我们成为黄裳先生共同的朋友。(未定稿)
    作者:山左名闲
    原博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73ba830102v4cj.html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14-10-18 08:47:47
    好事,恭喜。
    
    
    刚刚给徐国卫先生打了个电话,了解了一下网站更新的情况,他说这一两天就弄好,正在升级服务。
作者:随便翻翻而已 提交日期:2014-10-18 11:48:04
    作者:山左名闲
    文章真写的不咋地!用词不当之处比比皆是。
作者:samyixi 提交日期:2014-10-18 12:12:22
    楼上也写一篇试试,别站着说话不腰疼。
作者:奔奔 提交日期:2014-10-18 20:38:53
    修订版---陈子善老师转载
    
    
    十.一前的一天,齐鲁书社责编玉林兄来电话,告诉我《黄裳手稿五种》,印刷厂印竣,将发往出版社,问我九月三十号有时间否?可以去看看书。我闻听后十分惊喜,高兴的是该书终于出版了,从去年的年初,到现在的九月末,小小的一本册子,居然忙活了近两年。我非职业编辑,这本书更是我的第一次,出一本书是读书人的梦寐,没想到我的第一本书居然是编辑出版的。敝曾祖凌公昌焕1906年到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到1932年1.28事变离馆,累计供职廿余年,我这是否也是一种家学渊源呢。
     余是一个喜爱黄裳先生文章的人,仅凭微薄的薪金,出资购买了先生自1946年以来直至2013年底出版的全部著作通行版本及部分特装本,一百多册陈列在书橱的三层架上,黄裳著作收藏是我的一个专题,其他的还有林语堂著作版本收藏。记得在先生九二华诞之际,我还曾编纂并自印《黄裳先生著作书目》线装本九十二册贺寿,尽管里面因为自己水平及掌握资料有限,舛误颇多,能表达地确是一份景仰的心意。黄裳先生的故去,各界抱痛。哀痛之余,内心里却一直有个念头,就是能为先生做些什么,或是为我们自己做些什么?
     去年的一天,书友座谈,余忽发奇想,喜爱黄裳先生之书友手中有珍藏的先生的手稿,要是能够征集起来,编纂成册,让人们能够欣赏到文章的原汁原味,与《劫余古艳》等毛笔题跋本,相映成趣,那有多好。商榷之余,行动起来,一方面联系书友,排查手稿的信息,一方面联系可能予以帮助的出版社,想到先生祖籍益都,要是能在家乡出版,是否亦是先生的心愿?通过多方收罗,共计征集到五部先生早期手稿,时间跨度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特别要说明的是,以前作者发表文章,要将亲笔文稿交寄出版社,资深作家也会将复写件或抄稿给予出版社,那时节出版社如果不用,也会将投稿付邮退回。自九十年代后科技发达,先是誊印技术的出现,后是复印机的应用,大部分作家投稿都是复印件了,稿件不用,一般就泥牛入海,了无音信,不会得到退稿信,以前可以得到编辑退稿复信对文稿的指点,如今已经成了奢望,别说读者与作者的心远了,就是作者与编者的心也渐行渐远。
     稿件有了,要想出版,还要得到先生家人的认可。我修书一封,投书海上,将我们书友的心情、作法及手稿五种的结构目录向容家阿姐细细表明,希望得到她们的支持与授权。不久收到回信,同意由我代表编纂《黄裳手稿五种》,并应我相约,同意在书中发表容洁以及外孙所写的怀念文章。为了让人们更加了解先生,我又组织了部分先生的信札、题词附录在手稿后面,为今后先生手札结集出版抛砖引玉。这本书内容全新,反映了文学时代的真实感,不是选集类的炒冷饭,也不是新瓶装旧酒,书友们内心期待。
     黄裳先生 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发表作品并出版《锦帆集》以来,编纂、著译、校注各体作品近三百种,可谓著作等身,自我编印《黄裳先生著作书目》之前,未曾有完整的著作书目来供书友们使用与研究,我在此基础上,经过认真对照,梳理条索,修正舛误,尽可能的附加书影,编纂出应该是最完整的《黄裳著作书目》,按照编年体的格式,方便今后书友的使用与研究,并将其附印于这部书之后,既是对先生长达七十余年创作历程的总结,也是为所有喜爱先生文章的书友的服务,但愿有所帮助。
     严格的讲,这本书的编纂,在理论上因为影印件占了全书的大部分,排印部分不多,事先我认为,应该不难。俗语讲会者不难,作为我一个从未从事出版编辑工作的莽撞人来说,整个就是一个大棒槌。文稿的影印、编排、校对、设计,一件件程序的完成,全面得益于责编的指导与帮助,时至今日总算让我偷窥到编书全豹之一斑。齐鲁书社是全国知名出版社,黄裳先生之《清代版刻一隅》《前尘梦影新录》就是在这里出版的。出版社与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经过几轮的斡旋,得到社长的直接支持,我代表并与齐鲁书社签订了出版合同。如今一年有奇,虽几易其稿,继印厂赶印教辅之后,方得印制完毕,今夜新书在手,不禁感慨一番。
     齐鲁书社将这本书列入年度重点出版计划,委派业务精英来负责这本书的出版。该书板式为国际大十六开本,版面阔达,适合展示信札、书稿的影印效果。用纸精良,内页采用进口纸浆100克玉龙纸,这在内文印刷中是很少见的,封面采用200克特种纸,并采用过油、烫黑、压凸工艺,彰显出版社传统淡雅设计意境。在是书的印刷上更采用四色彩印技术,相当于全彩色印刷,这只有在高档画册上才使用的印刷方式,出版社是用了许多心思,下了大量成本的,码洋高些也就理解了,毕竟出版社不是慈善机构,在追求经济效益之余,不惜本钱,主抓出版物内在质量,也难能可贵了。晓卫社长原是施蛰存亲授弟子,师道传承劲显。
     回顾黄裳先生著作,版本多有惊喜。特装本、毛边本共计达到五十余种,有些居然成为孤品。为了延续先生对于出版著作版本上的偏好,特预留了一些毛边本,半月以后通过黄裳手稿持有者、聚雅斋美术馆馆长徐国卫先生创建的中文图书网(网站正在重要升级,约一周后开放)(http://www.zhongwts.com/)独家发售,以飨读者。愿我们成为黄裳先生共同的朋友。(未定稿)
作者:奔奔 提交日期:2014-10-18 21:15:56
    试试图
    
    
    
作者:傻子哥哥 提交日期:2014-10-18 22:18:30
    一会我。。一会余。。。没找到吾。。哈哈哈。。。。
作者:空心斋主 提交日期:2014-10-19 10:58:47
    我---余---吾,噫---吁---戏---危乎高哉!老年性痴呆,呵呵
作者:随便翻翻而已 提交日期:2014-10-21 10:43:17
    作者:samyixi 提交日期:2014-10-18 12:12:22
     楼上也写一篇试试,别站着说话不腰疼。
    ----------------------------------------------
    你要觉得写得好,你就写篇更烂的,证明一下原文好:-D
    
作者:随便翻翻而已 提交日期:2014-10-21 10:44:16
    修订版
    注意一下错别字
作者:随便翻翻而已 提交日期:2014-10-21 10:48:30
    严格的讲,这本书的编纂,在理论上因为影印件占了全书的大部分,排印部分不多,事先我认为,应该不难。----这也叫人话?
作者:随便翻翻而已 提交日期:2014-10-21 10:49:25
    特别要说明的是,以前作者发表文章,要将亲笔文稿交寄出版社,资深作家也会将复写件或抄稿给予出版社,那时节出版社如果不用,也会将投稿付邮退回。自九十年代后科技发达,先是誊印技术的出现,后是复印机的应用,大部分作家投稿都是复印件了,稿件不用,一般就泥牛入海,了无音信,不会得到退稿信,以前可以得到编辑回复信对文稿的指点,如今已经成了奢望,别说读者与作者的心远了,就是作者与编者的心也渐行渐远。
    ----啰嗦、废话一箩筐!
作者:随便翻翻而已 提交日期:2014-10-21 10:59:45
    当回文章病院医生,把上段改一下:
    以前作者发表文章,要将文稿交寄出版社,出版社如果不用,也会将投稿退回。九十年代后社会发展,电脑、复印机广泛应用,大部分作家的投稿都是打印件或复印件了(甚至有的出版社杂志社干脆完全摒弃纸质稿件,只接受电子文档)稿件不用,一般不会得到退稿信。过去还可以通过编辑的回信得到对文稿的建议和批评,如今此事早已经成了奢望,别说读者与作者的心远了,就是作者与编者的心也渐行渐远。
    
作者:随便翻翻而已 提交日期:2014-10-21 11:16:27
    再改:
    
    原文(余是一个喜爱黄裳先生文章的人,仅凭微薄的薪金,出资购买了先生自1946年以来直至2013年底出版的全部著作初版本,一百多册陈列在书橱的三层架上,黄裳著作收藏是我的一个专题,其他的还有林语堂著作版本收藏。记得在先生九二华诞之际,我还曾编纂并自印《黄裳先生著作书目》线装本九十二册贺寿,尽管里面因为自己水平有及掌握资料限,舛误颇多,能表达地确是一份景仰的心意。黄裳先生的故去,各界抱痛。哀痛之余,内心里却一直有个念头,就是能为先生做些什么,或是为我们自己做些什么?)
    
    
    我十分喜爱黄裳先生的文章。凭借微薄的薪金,购买了先生1946年以来出版的全部著作(包括通行版本及部分特装本)共一百多册,作为专题收藏。黄裳先生九二华诞之际,我曾编纂自印《黄裳先生著作书目》线装本九十二册作为贺寿,尽管因水平及见闻所限,舛误颇多,但表达了对先生的景仰之情。黄裳先生故去,哀痛之余,我的心里却一直有个念头,就是想为先生做些什么,或是为我们自己做些什么?
    
    行文流畅用语准确多了
    
作者:清风侠 提交日期:2014-10-21 11:35:49
    行文流畅用语准确多了
    
    自我表扬:)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4-10-21 13:26:22
    中文图书网(http://www.zhongwts.com/)
    
    这个网址登不上?
作者:hanxichen 提交日期:2014-10-21 13:50:26
    “购买了先生1946年以来出版的全部著作”,还是应该加上“的初版本”,这个在很多藏书人看来是不一样的。
作者:随便翻翻而已 提交日期:2014-10-21 14:10:04
    作者:hanxichen 提交日期:2014-10-21 13:50:26
     “购买了先生1946年以来出版的全部著作”,还是应该加上“的初版本”,这个在很多藏书人看来是不一样的。
    ------------------------------
    说的对,我也早发现了。
作者:新茶 提交日期:2014-10-22 09:11:34
    如果已经印在书上就没法改了。
作者:Hesiod 提交日期:2014-10-22 11:20:16
    随便翻翻而已,改的比较通顺,简洁了不少。
作者:书迷小龙 提交日期:2014-10-22 18:34:21
    读过



©版权所有 2002-2019年 布衣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