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书局 > 布衣论坛
韦力《得书记》:与佛结缘的书友 (转载)
作者:摇铃铃罢铃儿 提交日期:2015-01-07 08:24:44
    韦力
    
    这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得自2009年嘉德四季拍场。该书的起拍价仅一千元,我以两万两千元将其买下,还是觉得捡了个大便宜。该经是明天顺年间内府赐给南华寺者,此事《曹溪寺志》内有记载,上面说,明英宗赐给南华寺金书《华严经》,大字、小字各一部。清光绪年间,岭南画家许菊泉在游览南华寺时,看到此寺的藏经楼已经荒圮,许在倒塌的楼中找到了几张明英宗所赐的金书《华严经》残页,后来许把这些残页赠送给岭南的另一位画家汪兆镛。汪得到后,将这些残页裱为一册,并且考证出此书的价值,将该经的来龙去脉以及得到的过程,写成一篇跋语附在裱本之后。我也是由此才知道该经的价值所在。南华寺毕竟是禅宗的祖庭之一,而此经又是内府所赐,也是珍稀之物,虽是残本,亦不贬损其值。得到此经之后,我几次在小文中提到了这件经,炫耀自己捡到了小便宜,但我这样忘乎所以,却让自己有可能失去这部经。
    
      刘侠先生是近几年在拍卖场上买佛经的主力之一。他虽然进入此行时间不长,但出手就是大手笔,专拣重头下手。近几年拍卖场中佛经大热,虽然有很多客观的现实原因,但应该跟他的参与有着一定的关系。刘侠兄不管市场价格的高与低,他想要的东西就一定要得到,但他也并不是漫天撒钱,他会提前做一些工作,比如说服我不要跟他竞争。我说佛经里的书肯定让他买,但像我这么听话的人不多,拍场上仍然有人跟他争抢,虽然他也拍得了数件,但到手的价格令人咋舌,真让我争,这个价位我也早放弃了。这几年,我估计他在拍场上拿下的佛经大约花了几千万元。除了拍场之外,他也在私下收购佛经,我就不清楚他到底花了多少钱。因为我提到过明内府泥金写本的《华严经》,他也喜欢上了这件难得之品。他知道我是多少钱拍到手的,有一次跟我说,愿意出我买价的一百倍来买此经,我跟他解释说我真的不想卖,并不是有意待价而沽。
    
      我第一次听到刘侠这个名字,是在翁连溪先生府上。当时翁府刚弄来了一套小叶紫檀的书橱,请我去欣赏。我知道这是翁兄跟我显摆,显摆其他的东西我没兴趣,但跟书有关者,我却很想看看。果真,书橱的做工很是精细,里外细看一过儿,真没挑出什么毛病,这让我的妒火无处发泄。翁兄告诉我,书橱是刘侠的工厂做出来的。后来,我在某个饭局上跟刘侠相识了。某天无意间在小区院内,我又碰到了他,才知道我跟他竟然住在同一个院内,他家的楼竟跟我的住处仅隔一幢楼。有一天,刘侠请我到他家去观赏他收集的佛像,我印象最深者,是他一再纠正我的用词,告诉我这不叫收集,而叫供奉。他把佛像供奉在一个专门的房间里,这些佛像大大小小不止百尊,有几尊上面还刻有北魏的年款。他请我辨认真伪,我说自己拙于此道,最好不要听我胡说。
    
      还有一天,我在他家看到了一本书的打样,是大八开精装本,用纸十分精美,里面的内容全是佛经。他告诉我说,他近几年在搞一项很大的文化工程,就是把《御制龙藏》点校出来。他跟我讲解了这项工程的伟大意义,告诉我说,钱锺书的学生栾桂明一直想把《御制龙藏》整理出来,但因为没有资金,就停了下来。2002年时,刘侠结识了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法师,传印认为这件事很有意义,于是刘侠就把所有的精力、财力全部投向了这项工程。日本的《大正藏》有断句,大藏的断句知识产权属于日本人,因此刘侠要请人重新断句。于是他在国内找了一百多位老先生,对龙藏分别点校,在点校龙藏的过程中,也同时发现了《大正藏》的一些错误之处,所以,刘侠投资点校的这部《御制龙藏》是国内第一部断句版的大藏经。刘侠认为,他的这项工程伟大之处就在这里,因为无形中,将大藏经的知识产权拿回来了。他说请的这一百多位专家很权威,最年长的八十七岁,最年轻的也六十五岁了。这些人是山东大学、辽宁大学、安徽大学等各处的教授。刘侠用了六年时间,投入了四千多万元,才印出了这部点校版的《御制龙藏》。那一天,他让我给这册样书挑毛病,我觉得精装书能出成这样子,就已属上乘,翻阅的时候,我总觉着有阵阵香味,刘侠称这是在纸张中加入了檀香。通过做这本书,我更加觉得,这位刘侠是一位敢想敢干的人。
    
      刘侠告诉我,这部点校版的《御制龙藏》,他只出了正藏部分,准备接着出版《龙藏》的未收部分,他的雄心是把二十二本大藏经全部进行校勘。现在校勘工作已基本完成,他说有两亿三千万字之多,名称定为《中华全藏》。此书的附题则是“中国二十二种大藏经总集”,同时也包括了《大正藏》中中国已经失传的佛经。但此书还未出版,他说主要是资金问题,因为近期的钱全部投入了建设佛文化博物馆的工程,而要出版这部《中华全藏》还需要另外投入两到三亿元的资金。
    
      我问他《御制龙藏》的销售情况,刘侠说卖得很好,总共印了五百五十套,其中三百五十套卖十六万八千元一套,现在已经卖完。他强调,这个价格在全国都不打折。剩余的两百套,他称为“供养版本”,要卖一百六十八万元一套。我问他为何如此之贵,刘侠称这两百套不像前面的三百五十套做成顶箱柜的样子,而是做成了佛龛,里面除了有龙藏,还供奉着经佛画,里面还有小的佛塔,塔里面放着一粒舍利,舍利是北宋祥符四年而成者。他说舍利是在当年花重金请回的一个玻璃瓶内发现的。
    
      三年前的某天,刘侠请我们几人吃饭,两瓶白酒过后,刘侠向大家放了颗卫星:要建一座中国佛文化博物馆。他用极具感染力的语言描绘了这座博物馆的宏伟壮观,把众人说得心潮澎湃。这个时刻,我又犯了老毛病,开始好为人师地建议他这样搞那样弄。刘侠听后也很激动,以为遇到了知音,不顾大家的劝阻,立即让司机回家取来建筑图纸,让我当场提出修改意见。酒壮怂人胆,这种时候我肯定是当仁不让,对着图纸指点江山一番,竟然被刘侠认为很有见地。他一高兴,向众人许诺说,等此馆建成之时,所有在座者每人免费给一间办公室,终生使用。他又郑重其事地对我说,将聘我为佛文化博物馆的名誉馆长。这让我当场得意异常,立即报以琼瑶,答应待博物馆建成时,把那件他觊觎已久的泥金写本《华严经》捐给此馆。刘侠听到我说这句豪言壮语,高兴得当场浮一大白。这晚的饭局宾主尽欢,还未等到曲终人散,我就已经开始痛恨自己的这张臭嘴。但心痛也没办法,爱到尽头覆水难收。
    
      后来刘侠把建馆用的施工图纸拿给我看,让我在技术细节上提出修改意见。面对几百张施工图纸,我勉为其难地假装看得懂,说了几句听来的所谓术语,再根据自己的想象指手画脚一番。他还真以为我说的是那么回事,马上找来了施工方的工程师,让工程师听我再讲一遍修改要求。我特别佩服那位工程师的涵养,他听我说了那么一大堆外行话,竟然始终频频点头,并赞赏我讲得很有道理。他还跟刘侠说,你请来的这位朋友的确是位行家。那一刻,我都替这位韦力觉得不好意思。
    
      刘侠告诉我,他本想在佛文化博物馆前面冠上“中国”二字,但是加“中国”二字就需要特批,并且需要挂靠到佛教协会。他觉得这种搞法太过复杂,并且今后产权也不明晰,所以准备冠上“震旦”二字。他说该博物馆总建筑面积约一万五千平方米,三年下来已经投入了两亿元。近两年,我没有见他再到拍场上去买佛经。他说把钱都投到了建博物馆上,没有多余的钱买佛经了,同时又告诉我,建筑图纸又改了,在楼顶之上又建了四合院,是按照五岳方式布局的。自从几年前在翁连溪家看到刘侠的木器厂做的小叶紫檀书橱后,我一直惦记着这件事,盼望着他也能给我搞一套。那几年,我知道刘侠收购了一大批紫檀原料,而几年时间,紫檀料的价格已经翻了几倍。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跟他说,就按行市帮我做一套小叶紫檀的书橱吧。他答应得很痛快,但说现在的确没有时间,因为他的木器厂仅有一百多人,这些人全部在给博物馆做各种木器,而他库存的小叶紫檀和金丝楠木,也都用在了博物馆的装修上。这样看来,我的小叶紫檀书橱将遥遥无期。
    
      近几年,刘侠的精力全部放在了他的博物馆建设上,我看他忙得焦头烂额,恐怕也早已忘记了对我的许诺。后来,我在资料上看到,甘肃张掖的大佛寺也藏有明英宗所赐的泥金写经,被誉为“张掖金经,稀世之珍”。我没有看到图片,更没看过原物,不知道这部经是否跟我所得是一样的,但后来又看到别的研究文章,说张掖的这部泥金写经并非明英宗所赐,而是一位太监出资抄录的。究竟哪个说法是正确的,我也不能判断。不久,我又看到一篇报道,说南华寺到现在还藏有明英宗御赐的泥金写经,可惜我也没有看到照片,但至少说明当年明英宗赐给南华寺的泥金写经并不是像汪兆镛所说的那样,仅仅留下这么一些残片,这让我专美的感觉大打折扣。
    
    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5/1/4/1221981.shtml
    
作者:锡象熏斋 提交日期:2015-01-07 08:49:49
    这篇也不错。韦力的文章总是很有料。
作者:南新华街偷下水道井盖儿的 提交日期:2015-01-07 09:45:33
     其中三百五十套卖十六万八千元一套,现在已经卖完。剩余的两百套,他称为“供养版本”,要卖一百六十八万元一套。我问他为何如此之贵,刘侠称这两百套不像前面的三百五十套做成顶箱柜的样子,而是做成了佛龛,里面除了有龙藏,还供奉着经佛画,里面还有小的佛塔,塔里面放着一粒舍利,舍利是北宋祥符四年而成者。他说舍利是在当年花重金请回的一个玻璃瓶内发现的。
     把数字重新拢一下, 16.8万x350+168万X200=39480万
作者:luoxun2001 提交日期:2015-01-07 11:17:31
    说的是人,和书关系不大
    
    不知道为什么,我对这些书场豪客没有一点兴趣
    
    就像那本古书之媒一样
作者:红楼侦探 提交日期:2015-01-07 14:59:31
    他说请的这一百多位专家很权威,最年长的八十七岁,最年轻的也六十五岁了。这些人是山东大学、辽宁大学、安徽大学等各处的教授。
    
    ——————————————————————————————————————————————————————————————————————
    这样搞,肯定没好。
    
    校点,最好是一家来干。那样荣誉感巨大,给白菜馒头,都愿意干。
    
    像分了一百人干,大碗喝酒,打完吃肉,顿顿饺子,活儿干得还是很差。
作者:faniboy 提交日期:2015-01-07 16:52:33
    就书论书不外乎传统题跋和书话两条路子,估计那一条韦力先生都做不到能够独具一格。倒是由书及人,起到点右史记言的效果,这倒是只有他才能做到的。
作者:红楼侦探 提交日期:2015-01-07 16:58:40
    写人也不深刻,可以什么都不深刻。就是一个字:博。见识多。
    
    看他的文章,能够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信息——平时限于局限,不知道的东西。
作者:爽口马老 提交日期:2015-01-07 19:08:08
    愤怒鄙视骡骡。。。
    红眼病
    仇富
    酸葡萄。。
作者:airybird 提交日期:2015-01-08 13:35:01
    为什么现在会有这么多案子涉及到古籍断句呢?根源在著作权法第12条,第12条规定: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形成的作品,形成演绎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这个理解是错的。你们知道整理这两个汉字对应的伯尔尼公约中的英文是什么呢?arrangement,我们翻译成“整理”,在翻译上是错误的,应该是在国际公约中的arrangement是指因选择或者编排已有作品体现出独创性的才是汇编作品。1991年《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对“整理”的解释“第五条第(十二)整理,指对内容零散、层次不清的已有文字作品或者材料进行条理化、系统化的加工,如古籍的校点、补遗等。”在2001年重新颁布的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被完整地删除,现在再主张古籍断句属于“整理”、能够产生新作品是不合适的。
    -----法学专家王迁谈古籍“断句”问题
    http://news.guoxue.com/article.php?articleid=32445
作者:力为 提交日期:2015-01-09 06:59:58
    这篇的作用就是只是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情。读来,确实意思不大。但有总甚与无。
作者:luoxun2001 提交日期:2015-01-09 08:05:27
    衷心感谢马儿
    
    揭露我心理阴暗面
    
    不过还是最反感凭姻亲发家的,一口一个诚信致富
作者:悠小鱼 提交日期:2015-01-09 08:27:15
    luo兄 土豪的世界你永远不懂。以为你不是也不想成为土豪。
    刘先生的发家史,还是挺有意思的。有机会面聊。
作者:悠小鱼 提交日期:2015-01-09 08:28:05
    在中国,诚信致富。不存在啊
作者:luoxun2001 提交日期:2015-01-09 11:49:31
    王兄,凭诚信致富
    
    旧书圈就有,韦力啊,详细情况见古书之美
作者:坭中人 提交日期:2015-01-09 14:06:08
    钱钟书的学生栾贵明。
    唉,也是醉了。
作者:luoxun2001 提交日期:2015-01-09 14:32:15
    他应该算
作者:五明子 提交日期:2015-01-10 13:38:14
    搞不懂这个叫刘侠的在干吗。。
作者:脉望 提交日期:2015-01-13 14:55:21
    后来,我在资料上看到,甘肃张掖的大佛寺也藏有明英宗所赐的泥金写经,被誉为“张掖金经,稀世之珍”。我没有看到图片,更没看过原物,不知道这部经是否跟我所得是一样的,但后来又看到别的研究文章,说张掖的这部泥金写经并非明英宗所赐,而是一位太监出资抄录的。究竟哪个说法是正确的,我也不能判断。不久,我又看到一篇报道,说南华寺到现在还藏有明英宗御赐的泥金写经,可惜我也没有看到照片,但至少说明当年明英宗赐给南华寺的泥金写经并不是像汪兆镛所说的那样,仅仅留下这么一些残片,这让我专美的感觉大打折扣。
    ===========================================
    一四年夏天,在张掖大佛寺隔着玻璃柜看了这个泥金佛经。的确很漂亮。。而且抗战中保全下来颇具传奇性。寺里的介绍说是太监出资雇人抄写。
作者:爽口马老 提交日期:2015-01-13 15:41:37
    老脉望乱蹦跶
    愤怒鄙视



©版权所有 2002-2019年 布衣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