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书局 > 布衣论坛
南方都市报举办的第十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作者:luoxun2001 提交日期:2015-03-22 19:53:54
    年度杰出作家提名
作者:luoxun2001 提交日期:2015-03-22 19:56:24
    钱理群 《我的家庭回忆录》(漓江出版社2014年1月版)
     1939年生于重庆,祖籍浙江杭州。著名人文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从事现代文学史研究,鲁迅、周作人研究和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史研究。代表作有《心灵的探寻》、《与鲁迅相遇》、《周作人说》、《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等。2002年退休后,开始转向现代民间思想史研究,同时关心中小学教育、地方文化研究和青年志愿者运动。2007年出版《我的精神自传》,翌年获国家图书馆第四届“文津”奖。
     《我的家庭回忆录》以深情笔调回忆了家族成员在中国20世纪波诡云谲的历史变迁中坎坷的人生经历。激荡的时局下,每人有自己的政治主张,仿佛命运的戏弄:父亲与三哥选择了国民党,大哥是留美回国的专家,二姐、二姐夫、四哥是共产党员,母亲和年纪最小的钱理群无党无派。正是这种固执的坚守和选择,让一个完整的家庭分崩离析,父亲去了台湾再未归来,三哥久居美国,母亲变得沉默寡言,在钱理群的记忆里“终日织作无他语,也无笑容。”书中饱含着钱理群对亲人动情入微的回忆和描写,也不乏对革命、对国共两党历史的深切反思。钱理群以著述表明,历史对个人命运的扭曲,值得纪念和书写。
    
    
    邵燕祥 《一个戴灰帽子的人》(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年7月版)
     1933年生于北京,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记者,《诗刊》副主编,中国作协第三、第四届理事。1958年初,邵燕祥被划为右派,至1979年1月反正,这成为影响他一生的事件。著有诗集《到远方去》、《在远方》、《迟开的花》等,散文集《教科书外看历史》、《大题小做集》等,纪实文学《沉船》、《人生败笔》。
     邵燕祥称自己是“一个戴灰帽子的人”,虽然被摘掉了“右派分子”那顶沉重而不光彩的“黑帽子”,特有的政治烙印使他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一个戴灰帽子的人》忆述了邵燕祥1960-1965年的一段工作生活。这是“文革”爆发的前五年,经历了反右、大跃进、大饥荒,看似平静的时局暗潮涌动。
     82岁的邵燕祥把回忆录写得自然朴实,富含光彩。那些短句式的文章标题:“那么多人,特别是农民,替我们死于饥饿”,或者“不问民间疾苦,一心只想写作”,处处体现出老先生的自嘲和自省。除了描写个人的珍贵体验,让一步一踉跄、内心忧虑恐惧的“灰帽子”登上舞台,还触及到过渡的五年里政治演变和人情世态,可当作一本见微知著、填补空缺的当代史。
    
    
    贾平凹 《老生》(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9月版)
     1952年生于陕西。1972年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毕业后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著有小说《浮躁》、《废都》、《白夜》、《土门》、《高老庄》、《秦腔》、《高兴》、《古炉》、《带灯》等。2008年以《秦腔》获茅盾文学奖,2013年获“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一个在葬礼上唱丧歌的老生,身跨两界、长生不死,将四个发生在不同时段、不同地点的故事亲眼见证,亲口讲来。在《带灯》之后,短短一年多时间,《老生》便热闹出炉,足见作者的自信与勤奋。《老生》故事跨越百年,涉及闹革命、土改、“文革”、改革开放之后四个重要历史段,几乎囊括整个现代史。对贾平凹来说,这是一次“民间写史”的尝试。
     《山海经》的引入是这部小说的亮点。贾平凹说《山海经》“写尽着地理,一座山一座山地写,一条水一条水地写,写各方山水里的飞禽走兽树木花草,却写出了整个中国”。如是,小说里穿插了许多《山海经》文本,与故事形成神秘对照,仿佛一个个诗意的漩涡,将人卷入反思与停顿。有人说这是贾平凹继《废都》以来最好的长篇小说,也有人认为此书新意无多,有“老生常谈”之嫌。
    
    
    王蒙 《闷与狂》(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6月版)
     1934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沧州。著名作家、学者,原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笔耕六十年,写下47卷文集共1700万字,小说《青春万岁》、《组织部来了个年青人》等尤为知名。
     《闷与狂》是王蒙的半自传体长篇小说。全书28万字,不设具体人物情节,以肆纵绵长的意识流笔法,从柔弱童年写到耄耋老年,一波波感官记忆如潮水涌动,王蒙自言写到最后几近“癫狂”。生命中那些切肤的酸甜苦辣、疼痛、愤怒和舒适,堆积起来成为急欲抒发之“闷”。小说极具主观色彩,被批评家称为中国版《追忆似水年华》。
     铁凝称王蒙为“80岁的高龄少年”,王蒙却说:“青春和耄耋本来并不是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青春太多了,压缩成了耄耋。耄耋切成薄片,又回复了青春。”《闷与狂》不遵循小说的写作规范,它更像一篇漫长迂回、嘈嘈切切的散文诗。文体上的模糊和越界,而文中盘桓的长句、累积的辞藻,连篇累牍的铺排,让这部小说遭到一些批评家的诟病。
    
    
    西川 《小主意》(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年1月版)
     1963年生于江苏徐州。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著有诗集《虚构的家谱》、《大意如此》、《西川的诗》、《个人好恶》,诗文集《深浅》,散文集《游荡与闲谈:一个中国人的印度之行》、《水渍》,译著《博尔赫斯八十忆旧》、《米沃什词典》等。
     《小主意———西川诗选1983-2012》由诗人西川亲自选编,收入诗人近三十年来创作的短诗。西川说自己某种程度上是个“悔少作”的人,在编选过程里,忍不住对部分诗作进行了修改,使其成为目前作者最满意的一本短诗选集。在市面上、网络上,有一些西川的诗作多稿并存,西川在序言里说,“本书所收作品算是定稿”。
     西川的诗歌,最迷人之处在于那股子不动声色、见性见情的幽默,这在当代诗里是难得的特质。三十年来,他的写作愈加阔大,愈为繁复,将叙事性、戏剧性、抒情性、歌唱性融为一体,为汉语诗歌不断添加新的可能。诗歌体量的增大,是否意味着作者在向伟大的史诗诗人靠拢?《小主意》不能代表西川创作的全部,他还写有不少的长诗、散文诗、诗剧,同时还是一位随笔作者和译者,多体裁的实践给他的写作带来了美妙的维度。采写:南都记者 黄茜
    
作者:luoxun2001 提交日期:2015-03-22 19:57:24
    点评 沉重与幽微(转载)
    
     提名名单揭晓总是让人激动,本次“年度杰出作家”提名有钱理群、邵燕祥、贾平凹、王蒙和西川。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名单,我们可以从中感悟到文学的变化与恒常、历史的沉重与幽微。名单兼顾了各种文体:学者、诗人、散文家、小说家兼而有之;他们有共同的特点,都是“马拉松型”选手,在漫长的岁月中持续创作,无论人生途中经历何种挫折,都化为文字中的千山万壑。
    
     2014年,大家非常熟悉和尊敬的学者钱理群先生再次成为文学界的热点:因为回忆录出版和专著《周作人论》和《心灵的探寻》等重新修订;也因为“精致的利己主义”和“告别的时刻到了”等引人深省的言论。根据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年度新作原则,此次被提名的是钱老的《我的家庭回忆录》。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往往能够以小见大,日常生活乃历史的果核,抚摸果核,能还原历史现场。国的大历史就是无数的家的小历史的紧密聚合。长歌当哭,须在痛定之后。在钱理群璀璨的学术成果背后,我们看到了这一代人鲜为人知的巨大伤痛,历史的苦难化为具体的个人命运。
    
     邵燕祥的诗是面向时代的激流,他的杂文却是背对时代的沉思。《一个戴灰帽子的人》记述了作者从1960到1965年间的“苟活”经历,这是“反右”和“文革”两个历史大浪之间一段相对平静的岁月,静水深流,洪波涌起,我们只是时代细小的涟漪。“灰帽子”是个独特的文学意象,是身份的象征。“帽子”是中国特定的历史产物,就像红字一样嵌入生命内部。
    
     贾平凹的高产叫人惊叹,他可能是当代创作长篇最多的作家。《老生》在刊物发表后就在微信圈里广为传播。这部小说出示了作家驾驭波澜壮阔的大历史的能力,他抓住一个世纪的历史节点展开叙事,牵涉诸多村庄、众多人物。老生是唱阴歌的人,他为各色人等歌唱,起伏人生在他这里凝成一首歌;而《山海经》是一部记录远古山川鸟兽的奇书,世纪的风云与历史的山水穿插并行,开创出更绵密的叙述内蕴。
    
     王蒙不是不服老,而是心不老,“把耄耋之年切成薄片,切成薄片让它透明一点,就是青春。”这位文坛宿将八十岁了,依然精力充沛,笔耕不辍,更难的是青春做伴———“闷与狂”!小说打破惯常的陈规,我行我素,从童年记忆入笔,故乡的梨花朵朵开,让我们联想到《追忆似水年华》中的小点心的味道……最强烈的记忆、最细微的感受被一一召唤。
    
     西川的《小主意:西川诗选》收录了他三十年短诗代表作品,他的短诗情深意长,又朗朗上口,既有世俗的日常经验表达,又有高迈的精神追求,所有的意象都散发出幽远的清香。尤喜欢这个标题,在小主意下面有灵魂的旋风席卷。
    
    
作者:luoxun2001 提交日期:2015-03-22 19:58:40
    年度小说家
作者:luoxun2001 提交日期:2015-03-22 19:59:51
    提名
    
    
     徐则臣
     《耶路撒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年3月版)
    
     1978年生于江苏东海,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评论家陈晓明称他为“70后作家的突出代表”。著有长篇小说《耶路撒冷》、《午夜之门》,小说集《鸭子是怎样飞上天的》、《跑步穿过中关村》、《天上人间》、《人间烟火》、《居延》,随笔集《把大师挂在嘴上》等。短篇小说《如果大雪封门》曾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长篇小说《耶路撒冷》聚焦于出生于1970年代的中国年轻人。主人公初平阳儿时目睹童年伙伴景天赐割腕而没有及时阻止,导致伙伴血尽而死。19年后,筹资赴耶路撒冷留学,初平阳回到故乡花街典卖旧居“大和堂”。当年的发小们人生际遇纷繁各异,但都因曾间接或直接导致景天赐的死而心怀重负。他们为此逃离故乡花街,却又割舍不断内心与故里千丝万缕的联系。徐则臣希望展现他们内心的焦虑、忏悔和救赎的过程。小说深入地探寻了在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的精神脉络。通过对“70后”父辈以及他们自我切身经验的描述,呈现了中国近30年来社会重大转型时期里“一代人的心灵史”。
    
    
    
     宁肯
     《三个三重奏》(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年10月版)
    
     原名宁民庆,1959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第二分院中文系。大学期间在《萌芽》发表诗歌处女作《积雪之梦》,毕业后作为教师在西藏工作与生活多年,因创作一系列有关西藏生活的散文作品而成为“新散文”的代表作家。2000年写出长篇小说《蒙面之城》,并凭借这部作品获得老舍文学奖。2010年问世的《天藏》则为宁肯第二次摘得老舍文学奖,并获得首届施耐庵文学奖。
     《三个三重奏》的故事以第一人称展开。“我”从小的理想是居住在图书馆里。某天“我”在一个朋友劝说下来到看守所的死囚牢,成为一名临终关怀志愿者。对于我来说,这里又是另一种阅读他人故事的图书馆。“我”讲述了在权力的终点———囚牢中听到的两个故事:国企老总杜远方携巨款逃亡到一个海滨小镇,作为房客住在了镇上一所小学的女教师家中,为情所困;同时,得到过杜远方资助的省一把手秘书居延泽攀附权力,因事情败露受到审讯。两个故事既独立成线又相互关联。而“我”的叙述则以注解的形式出现,这又构成了第三个故事。三重叙述纷繁交错,最终都指向权力与欲望。
    
    
     路内
     《天使坠落在哪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年4月版)
    
     本名尚俊伟,1973年生于苏州,被评论家称为是中国70一代最好的小说家之一。19岁开始进工厂,做过钳工、维修电工、营业员、推销员等各种工作。2007年在《收获》杂志发表长篇小说《少年巴比伦》而受到关注,至2013年已于《收获》于《人民文学》发表长篇小说共五部。著有《追随她的旅程》、《云中人》、《花街往事》等。
     《天使坠落在哪里》是路内“追随”三部曲的终篇(前两部为《少年巴比伦》与《追随她的旅程》)。三部长篇小说均以把居住在戴城的青年路小路和他的朋友们为主角,时间从1989年一直跨越到1998年。小说生动地再现了社会转型时期青年们真实的生活状态,把上世纪九十年代社会转型期工厂里的矛盾、世情和人心与对个体青春的书写结合在了一起。在故事的最后,路小路和他身边的人都获得了一种形式上的、前途的可能性,但仍然在生活中积累了种种的撕裂感与痛苦。正如作者所坦言,写《天使坠落在哪里》的时候他已跨入四十岁,站在四十岁的门槛回首青春时代,会对青春看得更清楚、更深刻。
    
    
    
     蒋晓云
     《桃花井》(新星出版社2014年10月版)
    
     1954年生于台北,现旅居美国。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系。曾任《民生报》儿童版、《王子》杂志主编。20出头就在台湾文坛崭露头角,1976年三度荣获联合报小说奖。1980年后赴美留学,之后投身科技业,在文坛销声匿迹,停笔三十年。2011年以在台湾出版的长篇小说《桃花井》复出。2014年初,随着短篇小说集《百年好合》在大陆出版,蒋晓云重新回到大陆读者的视野。
     《桃花井》是蒋晓云复归文坛完成的第一部作品,也是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基于两岸议题而展开。1949年随国民党到台湾的李谨洲老先生经历大半生离乱颠沛后,晚年终于回到大陆的家乡。老人寻回了失散的长子,更进一步找了个桃花井的寡妇董婆续弦,打算在老家重新开始生活,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然而城乡的差距、个性的冲突、父子的代沟、利益的挤压等问题接连发生。最终,在经历了荒谬却又见真情的人生过程后,老人终于得其所愿,落叶归根。
    
     薛忆沩
     《空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5月版)
    
    
     1964年出生于湖南。1981年考入北京航空学院,1985年获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士学位。之后获蒙特利尔大学获英美文学硕士学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1996-2006年任教于深圳大学文学院。薛忆沩著有长篇小说《遗弃》、小说集《流动的房间》、随笔集《文学的祖国》等。
     《空巢》讲述了一位迈入暮年的中国知识女性的受骗经历,通过一个诈骗案件,薛忆沩将无数人都曾经历过的电信诈骗和中国目前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两个社会热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空巢》的创作素材就来源于作者母亲的受骗经历。在得知自己成为“电信诈骗”的受害者之后,作为知识分子的薛忆沩的母亲陷入了一生中最深的幻灭。作为一部有强烈悲剧色彩的作品,《空巢》向读者展现了生命本身的“无意义”,但它并不完全是悲观主义的,作者更希望读者通过作品去思考这种“无意义”的根源。薛忆沩说:“《空巢》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倾向。这种理想主义可以说就是这部作品的社会担当。它希望生活能够走出络绎不绝的骗局,走出无孔不入的‘空巢’。”
    
    采写:南都记者 颜亮 实习生 张弛
    
作者:luoxun2001 提交日期:2015-03-22 20:00:38
    点评 聚焦中国现实
    
    
     这是一份非常有意思的年度小说家提名名单。
    
     路内、徐则臣、薛忆沩三人这几年多次入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提名入围的奖项或者是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或者是年度小说家,其中只有徐则臣在2007年曾获得过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对这三位小说家的关注,从某个角度讲,也见证了他们这几年逐渐为普通读者所熟悉和关注。
    
     路内的《天使坠落在哪里》是他的“追随三部曲”的完结篇,但即便作家把这个路小路的故事终结了,但依然能继续成长和延生。这也是路内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每一个人物,他们的成长故事并非只是朝着一个终点走去,而是不断闪回、反转、分裂……他写的路小路和戴城故事,从《少年巴比伦》开始膨胀,越来越多的人物,越来越多的戴城角落,越来越多奇异但真实的传奇加入其中,而所有故事发生的时间只是短短的那么几年。是的,他其实写的就是我们所经历的中国转型。
    
     当我们在谈论“70后”作家时,上海的路内和北京的徐则臣经常被同时提起,虽然他们的差异是如此之大。徐则臣在很多访谈中,总是说不愿意为所谓“70后”代言,但从《跑步穿过中关村》到《耶路撒冷》,他最擅长的,也是他最愿意做的就是写他自己,准确说是他这代人。在他的小说里,人物被深刻地印上时代变迁的影子,他们的求学、工作和家庭生活,如此真实地描述一代人的真实状况。在这部小说里,徐则臣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他为这个最写实的故事套上了一个最精神性的名字:耶路撒冷。
    
     薛忆沩这些年是以回归姿态回到华语文学的。薛忆沩的写作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他作为一名长期居住在加拿大的作家,并没有投机取巧地着力去写他生活的海外故事。这是个敏锐观察周遭的作家,那些一面之缘的普通人都进入了他的视野,而此次的《空巢》以个人的遭遇触及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日常生活中许多“不安定”因素,小说用荒诞的历史来观照魔幻的现实,进而探索爱情、死亡以及生命的意义等人生的问题。
    
     蒋晓云同样是回归。《百年好合》开启的民国素人写作,将真实人物的故事和她的虚构能力融合起来。到了《桃花井》,人物的传奇性减弱了,但悲剧性却得到增强。当台湾作家越来越感叹无故事可写的时候,蒋晓云重新为“外省人”立传,他们的身份在消失,他们的故事在遗忘,那么这个时候该如何重新书写他们?如果说《百年好合》让读者哀叹的是红颜薄命或苦尽甘来,那么《桃花井》不止于此。
    
     从某种意义上,宁肯的这部《三个三重奏》才是最现实主义的作品,这个关于监狱里贪官的故事,是中国转型中权力对人异化的一个缩影。我们通过文学谈论历史、时代转型、一代的成长、普通人的遭遇,最后都逃不出背后的权力机构。宁肯选择那些被终结了权力的人作为切入。“打虎”还在继续,中国的故事还会有多少重奏?
    
    
作者:luoxun2001 提交日期:2015-03-22 20:02:21
    还有
    
    年度诗人提名
    
    年度散文家提名
    
    年度批评家提名
    
    年度新人提名
作者:luoxun2001 提交日期:2015-03-22 20:05:12
    作者为高远的文章漏写了“提名”这个关键字:
    
    年度诗人提名 余怒 萧开愚 蓝蓝 杨炼 沈苇
    
    年度散文家提名 赵园 止庵 毛尖 沈昌文 祝勇
    
    年度文学评论家提名 李洁非 吴晓东 张闳 范晔 金理
    
    年度最具潜力新人提名 文珍 周嘉宁 蔡崇达 王威廉 余秀华
作者:luoxun2001 提交日期:2015-03-22 20:06:04
    试着上图
    
    
作者:luoxun2001 提交日期:2015-03-22 20:07:54
    可以趁着京东活动买几本来读
    
    
作者:luoxun2001 提交日期:2015-03-22 20:09:28
    看看以前的
作者:luoxun2001 提交日期:2015-03-22 20:11:43
    历年获奖名单
    
    首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史铁生获得了其中分量最重的“年度杰出成就奖”。获得“年度小说家奖”的是现居海南的作家韩少功,年度代表作为《暗示》;获得“年度诗人奖”的是云南诗人于坚,年度代表作为《澳洲五首》、《长安行》等;获得“年度散文家奖”的是北京作家李国文,年度代表作为《中国文人的非争产死亡》;北大中文系教授陈晓明以代表作《表意的焦虑》获得“年度文学评论家奖”;2002年才开始文学创作的盛可以以长篇小说《水乳》获得“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
    
    
    
    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2003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莫言、“2003年度小说家奖”得主韩东、“2003年度诗人奖”得主王小妮、“2003年度散文家奖”得主余光中、“2003年度文学评论家奖”得主王尧、“2003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得主须一瓜。
    
    
    
    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4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格非、“2004年度小说家奖”得主林白、“2004年度诗人奖”得主多多、“2004年度散文家奖”得主南帆、“2004年度文学评论家奖”得主李敬泽、“2004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得主张悦然。
    
    由《南方都市报》发起,《南方都市报》与《南都周刊》联合主办的“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至第四届易名为“华语文学传媒盛典”。
    
    
    
    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贾平凹因《秦腔》等作品荣膺“华语文学传媒盛典·2005年度杰出作家”。东西、李亚伟、徐晓、张新颖和李师江则分别获得2005年度小说家、诗人、散文家、批评家和最具潜力新人的荣誉。
    
    
    
    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6年度杰出作家:韩少功、2006年度小说家:北村(《我和上帝有个约》,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度诗人:雷平阳(《雷平阳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度散文家:李辉(“封面中国”系列,《收获》1—6期)、2006年度文学评论家:王德威[美](《当代小说二十家》,三联书店)、2006年度最具潜力新人:乔叶(《打火机》,中篇,《人民文学》1期;《锈锄头》,中篇,《人民文学》8期)
    
    
    
    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2007年度杰出作家:王安忆(《启蒙时代》,长篇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2007年度小说家:麦家(《风声》,长篇小说,《人民文学》2007年第10期,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10月出版。)、二○○七年度诗人:杨键(《古桥头》,诗集,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2007年度散文家:舒婷(《真水无香》,散文集,作家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二○○七年度文学评论家:陈超(《中国先锋诗歌论》,评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2007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徐则臣(《午夜之门》,长篇小说,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2007年度生态文学致敬作家:于坚(《相遇了几分钟》,散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2008年度杰出作家:阿来(《空山》)、2008年度小说家:毕飞宇(《推拿》)主动放弃、2008年度诗人:臧棣、2008年度散文家:李西闽(《幸存者》)、2008年度文学评论家:耿占春、2008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塞壬
    
    
    第八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2009年度杰出作家:苏童(《河岸》)、2009年度小说家:张翎(《金山》)、2009年度诗人:朵渔、2009年度散文家:张承志、2009年度文学评论家:郜元宝、2009年度最具潜力新人:笛安(《西决》)
    
    
    第九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2010年度杰出作家:张炜(《你在高原》)、2010年度小说家:巍微、2010年度诗人:欧阳江河、2010年度散文家:齐邦媛、2010年度文学评论家:张清华、2010年度最具潜力新人:七堇年
    
    
    第十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武汉作家方方凭借小说《武昌城》获得“年度杰出作家”大奖,杨显惠(《甘南纪事》)获“年度小说家”奖;黄灿然(《我的灵魂》)获“年度诗人”奖;赵越胜(《燃灯者》)获“年度散文家”奖;阿乙(《寡人》)获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李静(《捕风记》)获“年度评论家”奖。
作者:luoxun2001 提交日期:2015-03-22 20:21:09
    国内还有报纸举办的文学大奖吗?
    
    国外不清楚,台湾的知道一些:
    
    《联合报》与《中国时报》号称“两大报文学奖”
    
    还有个《自由时报》举办的“林荣三文学奖”
作者:luoxun2001 提交日期:2015-03-23 07:35:35
    少年时候看王小波,序言上说曾经获得“台湾联合报文学奖”,不以为然,后来才知道这个奖项分量很重
作者:luoxun2001 提交日期:2015-03-25 15:39:31
    京东购了几本,钱的回忆录做成精毛签名有戏吗?
作者:luoxun2001 提交日期:2015-03-25 15:44:15
    上布衣久了,思维有点奇怪﹉……
    
    总操心这种事
作者:井田制 提交日期:2015-03-25 16:59:08
    薛忆沩写完《空巢》之后,自信的说:“这是本年度最好的小说。”
    
    罗爷可以看看这部小说。
作者:luoxun2001 提交日期:2015-03-25 17:11:04
    谢谢井哥,布衣上看过本年度的估计不多
    
    老实说,我之前都没看过
作者:井田制 提交日期:2015-03-25 17:38:38
    《空巢》买回来我坐在沙发上一口气看完的,不能说极致,但忆沩写的真的不错。还有一本散文集《献给孤独的挽歌》。
    
    《耶路撒冷》正在看,看得很不顺畅,几次想放弃,但觉得还是应该知道到底怎么回事,所以还在坚持。
作者:luoxun2001 提交日期:2015-03-25 17:50:49
    能让井哥一口气看完的书
    
    我是一定要拜读的



©版权所有 2002-2019年 布衣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