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书局 > 布衣论坛
欣赏一下朱墨套印本陈眉公批评红拂记美图!
作者:古椿阁 提交日期:2015-08-16 08:51:41
    宋锦为函套,花绫做书衣。采用天蓝色凤舞祥云精品花绫封面,风雷火轮宋锦函套,体现了清爽、简洁、流动之美,映衬那段“红拂夜奔”的美丽传奇。
    
    
    
    
作者:古椿阁 提交日期:2015-08-16 08:52:02
    2
    
    
作者:古椿阁 提交日期:2015-08-16 08:52:21
    3
    
    
作者:古椿阁 提交日期:2015-08-16 08:52:40
    4
    
    
作者:古椿阁 提交日期:2015-08-16 08:53:09
    5
    
    
作者:古椿阁 提交日期:2015-08-16 08:53:35
    6
    
    
作者:古椿阁 提交日期:2015-08-16 08:54:34
    7
    
    
作者:古椿阁 提交日期:2015-08-16 08:55:00
    8
    
    
作者:古椿阁 提交日期:2015-08-16 08:56:35
    9
    
    
作者:古椿阁 提交日期:2015-08-16 08:57:10
    10
    
    
作者:古椿阁 提交日期:2015-08-16 08:59:10
    《红拂记》的故事本末描述了一代名将李靖于隋末在长安谒见司空杨素,为杨素家伎红拂所倾慕,随之私奔,途中结识豪侠虬髯客张志坚,后同至太原,通过刘文静会见李世民。虬髯客本有争夺天下之志,见李世民器宇不凡,知不能匹敌,遂倾其家财资助李靖,使辅佐李世民成就帝业。李靖、红拂、虬髯客三人,后人亦称“风尘三侠”。
    
    在中国戏曲史上,《红拂记》是最具影响力的剧本之一,梨园子弟争相展演,是名副其实的“场院上曲”。特别是在明代,这部剧作问世不久就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欢迎,它生发出的豪侠天下、英雄美人的审美接受,既迎合了晚明文人的趋奇心理,又反映了当时一般士子的普遍理想,加之创作形式和演出体制上的成功变革,最终促成了《红拂记》的盛行,并对之后明清戏曲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后人以“红拂夜奔”为基础改编创作了了戏曲、小说、电影等很多种文艺形式。《红拂记》不仅版本、改本的数量繁多,而且为之做批注的文人墨客亦不乏大家,例如陈继儒、李卓吾等。陈继儒(1558~163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上海人。学识广博,工诗善文,兼能书绘,赞同书画同源。作为明代大儒,自然不能不垂青盛行一时的《红拂记》,他对红拂记所作的精彩批评,后来连同剧本被清末大藏书家刘世珩刻入暖红室汇刻传奇第十种。此版正文分上下卷,用宋体刊刻眉批,每一出戏后空白处多有行书评点。上下卷后均附“云间陈继儒眉公音释”,包含“释义”、“音字”等注解。暖红室本红拂记因其结构奇巧、语言丰壮、版画精美、开本阔大、镌刻秀逸,至今仍令人沉醉不已,成为藏家宝爱的案头之书。
作者:古椿阁 提交日期:2015-08-20 07:30:22
    成书高29厘米,宽18.5厘米,厚2厘米(不含函套厚度),开本阔大,手工精宣,套色。
作者:引离杯 提交日期:2015-08-25 14:49:08
    封面的照片呢?细部照片够多了,起码来个稍远点儿的全景,一张张像要糊在脸上似的。
作者:zhiyanzhai 提交日期:2015-08-25 18:51:34
    卖书到友朋书铺
作者:雨舟 提交日期:2015-10-18 22:58:27
    好书
作者:古椿阁 提交日期:2016-01-08 14:57:08
    提起欣赏



©版权所有 2002-2019年 布衣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