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书局 > 布衣论坛
“怪异”的辛德勇
作者:八七年代 提交日期:2016-01-23 10:46:36
    布衣众友人听过他大名的,多以为历史文献学是他的本业,其实他念书的时候是随史念海先生读的历史地理学。之所以有人称他为“版本学家、目录学家”等,大概是他与黄永年先生的关系。“怪异”,在中文语法中似乎略有贬义,而我从没有此想法。其实在作者《旧史舆地文编·自序》中也承认被很多人误解为“怪异”。所以,小子在此大胆以“怪异”名之,也不似太过。
    
    2004年,他辞去了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的行政职务,亦不再兼任《中国史研究》主编。之后,他辞去了在相关学术团体的学术职务,包括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而且,从不在单位官网“学者介绍”中罗列自己担任过的任何行政、学术职务。今天,国内各大高校请他去作报告,亦不列他的社会职务,不是不想,而是因为不知道,最多参考一下百度百科上的资料。此为“怪异”之一。
    在学术论著中,他笔风“刻薄”,有黄永年先生之风,行文中不乏讽刺挖苦之言。很多人联想到,他本人亦应为刻薄之类。而熟悉他的人,从没有这样的感受。他认为,学术之所以为学术,是因有创新。即使与导师史念海先生,他亦有不少异见。在写《汉武帝晚年政治取向与司马光的重构》一文时,他计划向病重的田余庆先生请教,还好未去施行。此文发表不久,田即去世。他在《制造汉武帝》一书写到自己最大的遗憾是没能听到田对此文的看法。此为“怪异”之二。
    上文发表后,有人讽刺他在秦汉魏晋南北朝史领域没有名气。熟不知,秦汉史不是他的本业。他能在很多领域与众多学者对话,而能与他对话的学者则很少。他研究的领域很广,包括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版本学、目录学、书籍史、印刷史)等。在历史地理学界,他以“杂家”知名,而今天则是“专家”的时代。此为“怪异”之三。
    他写论文写成书,字数最多的论文有20多万字。他的著作很多,而大多为论文之合成。如《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建元与改元》。这一风格似乎与黄永年先生类似,黄的著作也不少,但如《古籍版本学》、《古籍整理概论》、《唐史史料学》等亦是教材之类,而非专书。此为“怪异”之四。
    在学界像他这样的人很多。有人认为他刻薄,是因为大家好话听太多了,已容不下刻薄之言。也有人建议他为人处世不必太计较,“舌”不必太“毒”。但是,如果黄永年先生也作出了这样的改变,他还是黄永年吗?小子希望如黄永年、辛德勇这样的学者继续“怪异”下去,而终希望他们不再孤独。
作者:八七年代 提交日期:2016-01-23 10:50:10
    辛德勇先生主要学术职务罗列如下,若有转载,或为历史地理学人备一参考。
    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
    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
    上述三个职务均不再担任。
    《中国史研究》主编;
    《历史地理》主编、顾问;
    《中国史学》副主编(主编似例由日人佐竹靖彦担任);
    其他还有如《文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历史学家茶座》等学术杂志编委等。
作者:八七年代 提交日期:2016-01-23 10:53:52
    辛德勇先生著作简目请见《当代学人精品·辛德勇卷》。而作者新书《中国印刷史研究》(三联书店,2016)出版后,或又会在学界造成风波。因作者对朝鲜印刷术多有褒奖,或为大陆官方、学者所不容。
作者:春晚送盒饭的 提交日期:2016-01-23 15:19:13
    不少布衣书友听过他大名,是因为围观他和布衣某某邂逅,呵呵
作者:欣兰 提交日期:2016-01-23 16:12:00
    缺仁者之德,有匹夫之勇。
作者:南新华街偷下水道井盖儿的 提交日期:2016-01-23 16:47:22
    作者:春晚送盒饭的 提交日期:2016-01-23 15:19:13
     不少布衣书友听过他大名,是因为围观他和布衣某某邂逅,呵呵
    
    
    这个是?
作者:阿庆 提交日期:2016-01-23 16:56:49
    如今有匹夫之勇、单刀直入者,实为鲜见,多明哲保身了。
    如今有匹夫之勇者,往往大德也。
作者:八七年代 提交日期:2016-01-23 17:01:46
    往复上的争论,印先生应该最有发言权了。看来,布衣书友对往事念念不忘、记忆仍新啊。
    
作者:八七年代 提交日期:2016-01-23 17:03:40
    今天这个时代,在文艺、学术界,若能多产生几位仁者最好了。不知道各位能列举几位?
作者:关东烟 提交日期:2016-01-23 17:29:04
    作者:qwert 提交日期:2006-02-23 23:30:57
    师生相托,是他的一惯风格,动不动就是XX师如何了不起,XX师如何慧眼识真.XX师们也张口辛同学如何勤奋,闭口辛同学如何了得.相互间溢美之词不绝于耳,叫旁人听得直掉鸡皮疙瘩.
    此不知是否欣兰所说的托?
    
    作者:qwert 提交日期:2006-02-23 23:32:18
    楼主似深得辛某真传.
    ----------------------------------
    真是一帖成谶,很难相信是历史巧合
    
作者:simon007 提交日期:2016-01-23 17:57:07
    “自古文人相轻”——倒不是巧合。无论你说谁好,肯定有一拨人能说出被称赞者一大堆不好。在礼貌上很难对其他文化人保持起码的尊敬。屠呦呦获诺奖都难逃说三道四,别说辛德勇了。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喜欢冷冷的说些半截子话,云山雾罩。让人感觉神龙见首不见尾。既彰显独特的鉴赏品味,又表现出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学识。这是我国文化人的一大特色。
作者:八七年代 提交日期:2016-01-23 18:05:11
    答楼上:争议是好的,您认为的也是对的。我认为有信仰的人,不会孤独。所以,想看看写此文到底争议会有多大。人身攻击,人之所好。何必执著,在论坛这个虚拟世界还人以挖苦、讽刺。
作者:欣兰 提交日期:2016-01-23 20:23:31
    他骂人是单刀直入,实为鲜见大德,人骂他便是挖苦、讽刺,人身攻击。辛粉们能否统一一下标准?
    让辛粉统一标准,恐是难为辛粉了,因为辛粉的偶像就没有统一的标准。口上称学术文章要专业学术刊物刊登才算数,结果自己的学术文章许都多刊在小报上。为了些许车马费,他能把证明钓鱼岛是中国的《记事珠》论证成真的,一转脸他又拿几张地图来嘲笑“钓鱼岛”自古是中国领土。有其偶必有其粉。
作者:天地一沙鸥 提交日期:2016-01-24 21:36:06
    燕京学堂的事,辛扭住不放,有点细碎



©版权所有 2002-2019年 布衣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