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书局 > 布衣论坛
银羽逐书记(2017年)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7-01-02 21:33:22
    
    
    银羽逐书记·2017年第一篇.元旦书市和其他(1月1日动笔,2日补完)
    
        大约是在2010年至2011年间,南京的旧书市场从朝天宫搬至南艺后街,当中几度更易,元气大伤,周末书市总算维系下来,节日的书市则自此一蹶不振,元旦所见就是此番光景,只有不到昨日1/4的规模,新年无半分新气象.
        人少货稀,可以仔细翻看,老范的摊位上有一件“中国民主促进会南京市委会员”签名册,价100元,还40元亦可,一册《向守志将军墨迹选》虽有签赠,不是太想买,拿起放下,老范看在眼里,说:十块钱.
        起身付完钱,那边有人喊我名字,走过去,递过一本邮品纪念册,正狐疑间,卖家从中抽出一纸片,内容是纪念郑板桥三百周年诞辰,雕刻制版,编号发行,上面有三位作者亲笔签名钤印(周京新、赵顺义、刘一民),制作很精美,问价,要200,100买下来,这里,不是我会砍价,其实都是卖家计划好的,预设剧情就是半价成交,这一向早已驾轻就熟,如果正好碰上想要的,我就自觉配合参与表演吧.
        接下来多有推荐签名本的,应下一本《伍霖生画集》.
        唯一自己选定的书,只有林贤治《火与废墟》,2元.
        临走,书市出口处地摊上有一旧笔记本,顺手翻开,有签名,却不认得,内容还有点意思,起于1955年11月16日,主要是某大学农学院的教学计划和工作安排,止于1956年4月10日,肃反运动深入高校,要价很便宜就买下了,回家查询,得知笔记主人周久钊曾任沈阳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今天有书友小仇一路同行,11年前初入书市,举目四望,都是年长很多的大叔,惟小仇年纪相近,遂结成书伴,小仇入市远比我早,人面广,健谈,俩人在一起,月旦人物也没什么顾忌.
        上周书市遇见陶阳兄,说店中有一批资料要给我看,今日践约,小仇陪我同往朝天宫去,到时,古玩城旧楼大门未开,往新市场去瞧瞧,三楼四楼有地摊市场,不大的一方需100元一天,把卖书人都吓跑了,所见尽是些瓷玉杂项,上下转了一圈,耗掉些时间,再到老古玩城的四楼,陶阳兄已在候着,一会杨雷兄也到了,这是对生意伙伴,各有所长,于一处经营,陶阳兄拿出一批南京师范大学旧档,取出一些翻看,没多大意思,推辞掉,又取出几件信札,一眼相中,尤其是程千帆先生毛笔书写的真好看,一一询问,报价与市场接轨,最后选定其中四件,好歹让了500元.
        是:程千帆毛笔信札一通2页,钱仲联钢笔信札一通1页(附受信人回函底件1页),徐中玉信札二通3页,都附有原信封,且是写给同一人的:吴文冶.
        是五年前吧,买过一批吴文冶先生手稿和部分藏书,其中包括了代表作《柳宗元集》的底稿,当时还奇怪未见到有通信,后与薛冰先生提起此事,薛先生说早在2002年就在书市买到过吴的藏书,还讲起上面有几款不同藏书印,佩服薛先生记性好,也明白了吴文冶先生的旧藏是不同时间不同渠道流散出来的.
        从仓巷出来,遇到学人书店的阚炜兄,问我有何收获,显显摆.
    
        回到家已近11时,13时有一位书友要上门取所定书籍,考虑其路途方便,不是约在我家,而是到我父母家,稍坐就赶往新街口,连着两天书市行程,加上睡眠不足,有些支持不住,坐在沙发上歪歪倒倒左右不自在,对方晚点半小时,是位六十上下的先生,看上去干净利落,请进来坐好,订书为杨苡自存本《呼啸山庄》一册,另《〈兄妹译诗〉后记》打印稿一张,手稿6页,书友翻看东西,一边聊天,我主要介绍一下此件来源,来者对故家旧物流散似乎很能理解,还说起他往年与忆明珠的通信曾流落书市,正好被他朋友买到的巧事……坐着聊了有十分钟,自己的疲态大概没掩饰住,老先生起身告辞.
        回家查看订单上的信息,才知道刚刚接待的是一位名士,觅至先生网上博客,拜读了几篇文章,又想到他买了《呼啸山庄》是为了拜访翻译者时请题字留念,杨苡先生看见那曾经的自存本,不知会作何感想?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7-01-04 23:36:51
    
     昨天上午去仇师傅家取书,200元买了51册,大都是这几个月来同一源头的散书,此次仍没有什么亮点,惟干静整齐,大都是三十年前的旧籍,四角毕挺,一尘不染,可见旧主人宝爱之情,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书之聚散亦是此理,旁观这么多年,习以为常,偶尔入手一批很整齐的文史旧书,会生出自己收藏的心情,再想到那种种下场,也就作罢了,现在只存些特别喜欢的,看过的,想看的,杜绝仅仅为摆个样子.
     把书送回家的路上,接到书友的电话,大致说收到一批书法作品,报了几个名字,“选堂”二字入耳入心,书友又言明这批东西暂不发售——我汗,纯勾引啊?不管怎样,约好次日登门拜访的时间.
    
     这一阵,日日熬夜读书(扬之水的《〈读书〉十年》第二部快看完),早起成了问题,灭了闹钟再眯一阵子,起床后还是慢动作,穿鞋准备出门一看已过了10点,赶紧……
     城东到城西,出行很便利,时间却省不了,路上耗费多过看东西时间,一批书法作品,来源明确,甚至有正式出版物可以一一比对,我捧着实物翻看,他则一个人名一个人名借孔网、雅昌和百度做三重搜索,虚虚实实得出的结论:他认为不低于六位数,我觉得没那么乐观,对方心气正高,又不急于出手,讨论价格尚不必要,所以什么都没说.
     不想空走,在书堆里觅得一册《曼翁书画篆刻选》签赠本,新加坡出版的,较为少见,与上宗书法同一出处,在曼翁为谁人的问题上,起了争执,书友非说是爱新觉罗·曼翁(书内小传如是说),难以说服,正巧见书中夹了一纸条,大概是受赠人所写:“沙曼翁:215006 苏州市乌鹊桥路一人弄3号101室”,递过去——省了皇室身份,要价得减几分.
     此事前因后果极有趣,简单记下:一对老夫妻,都是教授,老爷爷去世有年,老奶奶近来为卖房子拾整老屋,有个收废品的小贩隔三岔五能收到老奶奶认为无用之物,转手2元一斤售于吾友,书籍部分他留下自己卖,手稿信札售我,眼见的这一批大概是终季末集——收废品的小贩说,老教授的房子已经找到买家,据说还是位爱书之人,那一屋子书和其它且做卖房的赠品,当然,以后就没我们什么事了!
    
     旧物流散,前几年有过更极端的,南京大学一位老教授去世后,家属收拾了细软资财之后,把房门钥匙直接交给一位当时开书店的熟人,声明几日之内须把屋中书籍信札家具杂物等清空,就充作辛苦费,这事后续搅动书市得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彼在盛夏,我懒病发作,错过,事后补救,买了一组信札几本书.
    
     而去年有件事,时间和关系上都离得更近,母亲的一位至交好友刘阿姨,1980年代旅居加拿大,回国必有小聚,10月底某日,母亲应邀,回来与我说起,与平常聚餐不同,这次行程很特殊,刘阿姨约请十几位亲朋好友到江宁竹山路参观一处展览,其父母的生平展,是一位民间收藏家陈西民先生主办的,展示部分内容的来源就是刘阿姨家才扔出来没多久的东西,老实说,去年年初听闻刘阿姨老母亲去逝,我脑筋是转了一下,随即就想老人家前脚刚走,就惦记人家的书呀稿呀的,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想不到其后的发展也没出乎聚散的人间规律,为均分遗产卖房子,大举扔东西在所难免,现代中国社会大家族化整为零,对关系自家历史的档案文献也就不在上心……不过,刘阿姨兄妹四个都是豁达之人,在微信朋友圈里得知此事,呼朋唤友去参观,未生枝节,据说心情还很愉快——但是,想想多少还是有点奇怪吧.
     母亲在参观的现场与藏家陈西民先生有交流,提起我的名字,陈先生知道,并给予很高评价,参观结束,对着众人还说了这么一番话,大意是:能接待资料原主的家人很高兴,更高兴今天认识了张涛的妈妈——老妈这个心情可就好了,回来对我刮目相看,父母曾经激烈反对我“正经事不做,网上卖旧书”,我解释工作做了十年,也未见效果,想不到还是靠旁人给解了围.
     陈西民先生,听母亲提起这个名字,没有想起是谁,今天写此文,上网查了下,是熟面孔,三年前,有两面之缘,在书市简单交流过,没想到给人家留下个好印象日后能起到作用,以后见着要感谢.
    
    
    
    附:
    西祠胡同一篇文章《民间“抗战教育文献展”“9.18”当天正式开展》(作者:老家在顾楼)
    http://www.xici.net/d233890011.htm
     今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发生85周年,是个不平凡的日子,“弱国无外交”人们当记取,日本亡我之心不死,必须提高警惕。在南京全城施放防空警报的同时,在江宁竹山路“中石化管道公司南京培训中心”举办的“抗战时期教育文献史料收藏展”也正式展出了。
     在单位的领导、职工的大力支持之下,该单位员工,民间收藏家陈西民欣然将长期以来精心收藏的众多史料中的抗战时期教育文献史料精选出来,经过紧锣密鼓的认真准备,终于掀开盖头,与世人谋面啦!据了解,它是自抗战胜利后我国民间第一个有关抗战时期教育文献的收藏展。展品资料丰富,内容翔实,有相当多的珍品、孤品,十分难得,免费对市民开放,值得一看。
     内容分为三个部分:日寇铁蹄下的教育实录,抗日烽火中的教育救亡,抗战胜利后的教育复原。每一部分都有大量文献来记录当年的教育历史。展览还有附展,著名医学专家刘正确、高达珍贵史料展。
     昨天上午,展览迎来第一批客人,陈先生人情接待,并做详细讲解,客人们为之深受感动。正如陈先生坦言,收藏要“眼睛里有活”要有文化和历史知识做基础,真的,没有他的讲解,许多看似不起眼的珍贵的东西就可能被忽略。陈西民表示说,“哪怕只有一个人来,我都会认真给他讲解。”
     展览地址:江宁竹山路151号,东山宾馆旁。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7-01-04 23:37:35
    补上题目:
    
    银羽逐书记·2017年第二篇.旧物流散(1月4日记)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7-01-06 15:37:29
    银羽逐书记·2017年第三篇.书价和书品、购书卡两张(1月6日记)
    
     在孔网开网店历十一年,书的流动性很大,但留存下来的也不少,历时久的,特别是原来定十品的新书难免退化,想过将存书整体分类重新上架,特别是要调整一下已不尽合理的定价,但工程量实在太大,望而却步,也只是顺带做了很小一部分,更新书影,定价下降三分之一甚至一半,效果:大部分仍无动静,个别立竿见影就遇到买家,举例来说——
     佐川美术馆 开馆五周年特别企画展·明代官窑青花瓷的宝库·南京博物院藏《中国染付》(日本出版图录),存放了三年,价格从三百多调至210元,一天之后就易主了.(地址 http://book.kongfz.com/3440/182356731/)
     《图书馆学目录学资料汇编》,这书买得更早,可谓开国老臣,一直放在固定位置上,偶尔对望——老兄还在啊!上个月补充了一张图片,20元降到10元,昨天售出.(地址 http://book.kongfz.com/3440/608789638/)
     什么书都好做的时代一去不返,经营普通文史书,必然会被卷进价格大战之中.
     如果能以2元一斤来买书,怎么都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没有建立专属书源是我最大的问题,现在与最初进入书市,淘书姿态几乎没有变化,多了些朋友,皆是非常成熟的书贩,都在孔网有店,好书自然不会漏下来,就算能买到,高价拿下再上孔网去打价格战……这条路真是走到黑了.
     在孔网求存,又不能被孔网的价格体系所束缚,前途貌似光明,却也不好走,再过三五年,才能有个定论.
    
     我对如何经营网上书店,最早的指导思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精品,两点是文史新书和二手旧书.
     新书利润微薄,书源主要有两个:夫子庙的书香斋、张公桥的天宫书店,虽然购进新书要直面网上同质竟争,还是坚定不移,小小囤积,非为居奇,很多年里始终认为自己会有一间实体书店,买新书是准备动作.
     书香斋和天宫书店,这两家南京最大的特价书经营户先后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我的书店梦也已不存在,而当年购进的新书,十存一二,都有七八年以上的时间,空负年华,朱颜随岁月更迁,前几年尚能心存侥幸,现在非得有所说明不可,近几日前后售出两套书《顾亭林诗集汇注》、《生命言说与社群认同——希伯来圣经五小卷研究》,情况类似,在确认订单前,修改了相关信息并与买家勾通,拟了一段网店工作会话,之后还可以套用,如下:
     ——《》,此书是2008年上架的,当年是全品新书,事隔9年,书品下调至9品,基本是自然旧,无人为损伤,可能会影响您购买的意愿,请斟酌.
    
    
     随记:购书卡两张.
     南京的特价书市场曾十分发达,5元书店遍布街巷,其中书香斋和天宫书店规模最大,双雄并峙,好书迭出!
     书香斋,从初中开始,经常走动,至其关张,有二十年的书缘,书香斋一直未见制作购书卡,在最后几年,对话中偶然得知,收银的一位阿姨是我小姨妈朋友的朋友,自此得到关照,能免掉些零头.
     首次登陆天宫书店,银羽十九岁,场面阔大,书价更便宜,第一次购书印象深刻,中国文联出版社三岛由纪夫作品集四种《走尽的桥》《纯白之夜》《残酷之美》《太阳与铁》,以及《清代园林图录》一本,不到20元,天宫书店推出购书卡是多年以后的事,我在孔网己有书店,有金卡银卡两种,享受折上折,钻石卡则不能直接办理,需金卡用户消费满1万元,我从金卡升到钻石卡大约用了半年时间.
     复兴书店与天宫书店据说有亲戚关系,复兴书店靠近南京大学,书目趋于文史方向,更精致些,这里我买书不多,那一次正好赶上其推出购书卡,办张银卡买书几册,没多久,书店关门,二次消费都没能实现.
    
    
作者:爽口马老 提交日期:2017-01-06 17:37:58
    张涛,河南口技相声演员,口技是他的拿手绝活。他在表演方面不断创新,把口技加在相声段子里,和河南相声界名家‘裴佩’合作在河南及周边省份表演已数百场。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7-01-06 19:39:58
    马老见笑,本名实在太常见,同住一幢楼就有两个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7-01-09 23:10:31
    银羽逐书记·2017年第四篇.周日书市(1月8日记)
    
     周六下雨,书市顺延,当天接到小李电话,我要他找的书配齐了,共42册,网店价3000元,可打六折,讨论了一下,约好下周二去他家里见面再定,临了问一句,明天去书市吗?小李有畏难情绪,天冷生意不好做云云,连他这样的铁杆都不出摊,顿觉前景一片黯淡.
     今天闹钟设定在五点一刻,一个小时后抵达南艺后街,场面果然惨淡,书摊屈指可数,撑不起一个市场来,如今不怎么参与争夺书源,只在边上看着别人挑选,直到7点过后,我才有第一本书入手——《喻继高画集》,1997年版,8开精装,画家毛笔签赠钤印,这是卖家特意给我留的,索价颇昂.
     之后在别人捡剩下的书中挑了两本:《石缘——向耘藏石选萃》高向耘签赠本、《北京匡时2016秋拍 天工紫韵—藏乐阁当代紫檀家具专场》,买书到此为止.
     往卖杂物的区片转了一圈,无收获,途中见到一件潜水艇模型,颇为精良,想买,拎一拎,太重了(份量在玻璃罩上),遂放弃.
     遇到一位书友,说有一批签赠本可以×千元售,约好周一上午送到家里,此事一波三折,想想还有些讨厌,去吃这口回头草,因为心里始终未放下吧.
     有位朋友开车要送我回去,顺便取在我网店订购的5册拍卖图录,他们是夫妇二人一起来逛书市,幼子独留家中,这边就催着我赶快了,临走买到几套经典游戏光盘:《神秘岛II 星空断层》《生化危机2利昂警官》《银色幻想》《破碎虚空》《霹雳英雄榜》.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7-01-09 23:10:49
    银羽逐书记·2017年第五篇.周昌松先生旧藏签名本(1月9日记)
    
     今天上午办成两件事,一是为老祖母九十大寿置新衣,二是买入周昌松先生旧藏签赠本一组.
     买书的事昨天书市上约好的,今天卖家送货上门,这批书说起来是二进吾门,去年夏天买了一次,因故退货,本以为从此绝缘,此番把吐出去的又吃回来,平生绝无仅有之事,前提当然是去伪存真,此事前因后果说起来挺复杂,也许是我们有个共同的朋友无意中起到勾通调和的作用,去年12月有了两回接触,感觉不错,并且反客为主.
    
     对这组签本,去年放弃了,念兹在兹,心里没有放下,偶尔还会设想他们是否找到了新主人,所以再度被提起,一拍即合.
     喜欢的理由就是漂亮,魏紫熙、武中奇、尉天池等几册堪称签赠本的完美典范.
     书都是送给同一人的,周昌松先生是已故“南派”书画装裱大师,曾供职于南京美术公司装裱部,在拍卖会上其收藏字画作品已出现过一些,关于怎么流散出来的一时没找到线索.手边这批藏书均为画册,一大半是签赠本,把这部分书目整理如下:
    
    《魏紫熙人物画选》魏紫熙毛笔签赠钤印本
    《魏紫熙山水》魏紫熙钢笔签赠本
    《魏紫熙 山水画谱》魏紫熙毛笔签赠钤印本
    《魏紫熙 山水画谱》魏紫熙毛笔签赠钤印本(同一本书,送了两次)
    
    《王个簃书法选集》谢海燕毛笔签赠本,附留言一段
    《剑胆琴心——武中奇百年艺术人生书画篆刻选》武中奇毛笔签赠钤印本
    《沈涛画集》沈涛毛笔签赠钤印本)
    《谭勇画集》谭勇签赠钤印本
    《中国著名将军书法家·彭勃书法集》彭勃签赠本
    《尉天池书法选集》尉天池毛笔签赠钤印本
    《喻继高画集》喻继高毛笔签赠钤印本
    《张文俊山水画集》张文俊毛笔签赠钤印本
    《范汝寅书法》范汝寅毛笔签赠钤印本
    《罗玉祥画集》罗玉祥签赠钤印本
    《吴俊发版画集》吴俊发签赠本
    《汪澄山水画集》汪澄签赠本
    《朱墨林山水画》(画片)朱墨林签赠本
    《赵文元画选》赵文元毛笔签赠钤印本
    《北人南画——周晓光山水画集》第3、4两册,周晓光签赠本
    《魏镇山水画集》魏镇签赠本
    
     说起来在旧书市场游走之人,多少抱有捡漏的居心,名人签赠本可谓最容易上手的机会,尤其早些年,稍加留意,一般签名本简直俯仰皆是,大名家一年也能逮上几位,有心的,存下来组个名人堂不在话下,老版本书店的魏兄有一次对我说:以程千帆为限,高于其上的名家签本,他至少存了三十种,报了几个名字几种书,的确厉害,估计不少书友都存着私货呢!
     过去这些年,签名本在我手上进进出出不知凡几,往往就是得来太容易,不知珍惜,对名人墨迹的看法,长期都是重信札手稿,而忽视签名本,直到最近才生出建立自己签本小王朝的念头,已经上架网店的都提了提价格,确保卖不掉,平时留意精品,有合适就果断购入,但并不容易,卖家都注意到这点,无漏可捡,精品的价格这两三年突飞猛进,大几千一本不乏其例,自信和实力均有长进,可还是赶不上物价.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7-01-12 22:01:37
    银羽逐书记·2017年第六篇.“小儿科”之一(1月10日记)
    
     上午十点半到小李家取书,41本1950年代至1960年代初的儿童书籍,计价1500元,之前在他那里以10元一册陆续买了34本同类书,刨去其中有两册重复,实得73本,加上本来既有4册,共计77册,可以作为一个起点展开收集,目标是三个月之内能达成百册,并不是珍罕之物,应该是轻而易举的,而初入贵境,完全不熟悉情况,远大理想还没成形,目前大致有这么三层意思:
     其一:以1950年代至文革前的儿童书籍为主要目标,这与“十七年书”的概念一致.
     其二:文革或之后的图书兼顾,但有所限定:老版书籍的再版、作者签名本和特殊稀见的版本.至于民国的童书,暂不多想.
     其三:有关儿童文学的理论和鉴赏书,收集一些,展开阅读,用理论先武装一下,刚从书架上找到《中国童话史》《世界儿童文学史概述》,由此开始.
    
     以老版童书为收集方向,有很多不确定性,一旦展开,成为2017年的一个主题,边走边瞧边想.
    
    附:
    今天之事承接2016年12月31日,当日《银羽逐书记》写道:购买“1950年代童书2册,10元,是延续之前的线索,,对老版童书一直上心,但纵观十一年淘书史,只有零星偶遇,近几个月盖有“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藏书章的陆续散出,都是小薄册,书品尚可,之前按照10元一册来买的,一开始放在网店,售出一本《碳的一家》(1960年1版1印,叶永烈处女作)之后,想法转变,自觉零星散出实在没什么意思,留着吧,存多了一些之后,挺好玩的,今天跟卖家小李打招呼:要他把自留的那些拟个价一总卖给我.”
     这批新买到的书尚未整理,《碳的一家》(少年儿童出版社1960年1版1印)存有书影,展示一下,亦作勉怀,孔网查了一下,此书初版还真没出现过几次,童书是大印量高消耗.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7-01-12 22:02:07
    
    银羽逐书记·2017年第七篇.大师和先生(1月12日记)
    
     接连两日凌晨方睡,起床都在午后了,外面天气挺不错,想要出门走走,可是来回看着客厅里堆着拍卖图录,并且因为这个问题没解决,又新增的其它书籍,问题,问题,问题,卖书之事往复循环,没完没了的问题,只有把自己按在电脑前,上架图书,解决问题.
     今天上线收到宋健兄留言,问微信,答曰没有,又告知:“我最近在运营一个关于程千帆的微信公号,记得你曾写过收藏程千帆相关东西的文章,可否整理一下给我发在公号?……这个号影响力还可以,“程门问学”,请陈永正题的字。不过较公益,没稿费,开通了打赏,打赏所得都给原作者的……”
     应承了下来,择吉把旧帖整理成文章.
     上次与宋健兄见面,多蒙签赠所编著《大师》(南京大学出版社),拜读过,非常有意思,后在家中又觅得《先生》(中信出版社),两书异曲同工,甚至装帧开本都相类,相佐阅读,别有乐趣,如今《大师》挨着《先生》放在书架上,成为我的珍藏.
     傍晚接窦兄电话,约在明天上午十点去看书,预计又是一波书潮来袭~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7-01-15 00:10:03
    银羽逐书记·2017年第八篇.买书(1月13日记)
    
     十一年前,在朝天宫鬼市上,与我竞争漫画书的只有一位,眼睁睁一套《乔乔历险记》被捷足先登的愤愤,现在还很清晰,如今窦大哥成功转型成书画商,在南艺边上,自家的房子经营,友朋往来,买卖不大,可以轻松渡日,对那种状态真是很羡慕,至于我们何时搭上碴,也记不得了,只是最近两年才频繁在他那里买东西,字画和手稿拿过,更多当然还是书,窦大哥还推荐他的两位朋友给我,都成了我固定的来源,买到过若干精品,是以心存感激.
     今天窦大哥约我去看的一批书,是一位书画家旧藏,同一来源之前买过三次,质量很不错,价格是就着孔网查询的对折(这种方式对我仍存在风险),这批书为首是一套《上海博物馆藏明清折扇书画集》,昨天电话上报了名字,我便上网查过,今日见到实物,有些小失望,没有函套.其他的,书画册居多,也有些文史书,之前买到《中国古代版画丛刊》三本,失群的第3册总算归队,文物出版社《祝允明草书唐人诗卷》是较少见的珂罗版,算个意外……
     书目虽不错,比我心理价位高出不少,没还价照付了,生意还有人情在,不是会请客吃饭平时送礼的人,就在买卖之中实现平衡吧.
     找了辆拖货的小面,100元送到家,搬上二楼出了一身汗,下午分类整理了三个小时,加上这一阵子积存下的,够我忙到二月底.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7-01-15 00:10:19
    
    银羽逐书记·2017年第九篇.书市(1月14日记)
    
     书市成了生活中反反复复的一个主题,抱持期待,也有点困扰,现在有个好处,不必起太早了,5:30的闹钟,到地方正是迎接朝霞.
     第一本书是前两天在孔网定下的《阁楼人语:〈读书〉的知识分子记忆》,近翻看扬之水的《〈读书〉十年》,想起这部书,网上一搜,朋友店里刚好新上架一本,且有沈昌文先生签名钤印,定价20元.我最早接触《读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上初二还是初三时,想找一种指导阅读的杂志,顾名思义,结果大部分内容看不懂,两期之后就做放弃,二十多年之后,却读起两位正是当初编者的文集,往事依稀,书里书外作者读者皆已变化,这份缘份好生奇怪.
     第二笔交易在小王处:当先递上一册1948年《育英年刊》,接下来又挑了《名家翰墨 宋文治山水》《风华南越人,青春六十载——南京市越剧团六十周年庆》《736对目视双星历表和视轨道总表》(阎林山签赠本),一宗信札说是半卖半送,对方不重视,我也不细看,回家检点,有几位知名天文学家藏身其中——陈遵妫、席泽宗、徐苹芳.
     听见有人在大叫我的名字,赶忙过去,原来是黄养辉三页手札,乍看还有污损,索价2000,这个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卖家让我仔细看……的确很有意思,父子乱斗,一件公案,转念,议价买下.
     接下来在各个书摊的甩卖区走走看.
     《丁佛言书法选》、《甲骨文书艺还乡展纪实》(编者签赠本,中华甲骨文学会丛刊之二十五)——2元一册,找了四个钢镚准备递过去,小李摇摇手说算了,我也就算了.
     《艺术季风——写在史学的边缘上》,1元.
     有一处10元买三本的,看中几种推理小说,选定准备付钱时又有新发现,老记者傅京兰的《右派妈妈》作者签赠本,看目录觉得挺有內容,另一本是《社群主义》(文化手边册丛书),去年在当当4.9折买了《古典·革命·风月:北美访书记》,一口气读完,很是过瘾,所谓外行看热闹,对西学,仅读过几本文学名著,形而上和思想领域则是一片空白,看书话一类作品,我会用心记忆其中的人名和书名,奈何对《北美访书记》中的名目看过即失忆,只是记住了作者应奇先生的大名——结果,忍痛舍弃了两本希区柯克.
    
     再往约好的一处店面:看到若干线装书和连环画,部分书品实在太差,价格可一点都不客气,议议价还是买下了,《红楼梦人物百图》线装是第一次经手,对连环画一直不曾上心,不过还是知道今天买到这几种都是比较有人气的,几种线装书虽破不缺,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风景画法》,世界杂志社1914年初版,网上找到高山杉先生发表在东方早报上《从艺文美学到梵藏玄言》一文,相关内容节录如下:
     ——“吕氏兄弟所做“共同研究”之一,包括一本《风景画法》(世界杂志社,民国3年11月初版;我手里有“丹阳吕凤子学术研究会”复印本)。此书版权页题“著述者丹阳吕浚,手录者阿凤,校阅者屠方、吕渭”。“著述者丹阳吕浚”指的是吕凤子,“手录者阿凤”指的也是吕凤子(“阿凤”是他早年用的号,《风景画法》是吕凤子手书交出版社石印的),而“校阅者吕渭”就是吕澂(吕澂原名钟渭)。吕澂曾在吕凤子创办的丹阳正则艺专担任教师和校董(《正则艺友集》,丹阳正则画院编,1989年6月第一版,第25、37页)。1948年7月2日和5日,吕澂在正则艺专讲演《佛教美术》,讲稿由郑草风记录。此文近年已由金陵刻经处肖永明先生整理出来(《法音》,2005年第1期,第21-26页),颇能反映吕澂对宗教与美术之间关系的看法,可惜《20世纪的中国美学》的作者未能加以利用。 ”
     与高山杉先生在网上有过交集,他手里的复印本估计就是孔网显示那本已售.
     对着这册小书还有点小激动,现今书市之上难得觅着“稀见”之物!
    
     最后小小尾声:书市那边有电话过来说有啥,过去只见四个信封,一件是空的,两件里面是铅印公函,只有一件写有四行字,落款有名无姓,交了10带回家,原来是沈锡麟先生的手迹.
     从沈昌文到沈锡麟,便是书市一日.
    
    
    附:回家网店订出一册《我的人生故事》(特制精装毛边本·周有光钤印),知道周有光先生走了.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7-01-22 22:54:39
    银羽逐书记·2017年第十篇.《明清小说研究》手稿(1月18日记)
    
    
     15日祖母大人提前两年过九十寿,十几位亲族,小范围的家宴,地点选在过街即到的天丰大酒店,必要的采买和迎送,一天忙碌下来,不喜应酬的身心俱疲,接下来两天也都有事情,昨天晚上安定下来,计划着没日没夜睡上一个饱觉,孔网留言提示音响起,是朋友约我去看东西,《明清小说研究》手稿云云.
     这个题目并不陌生,早年很喜欢攒起一些杂志合售,《明清小说研究》是一种选择,最多一次聚到67册(网址 http://book.kongfz.com/3440/126570503/),最后一次经手此书在2014年,目前在未售中已找不到一本.
    
     这批资料被装订成17个卷宗.涵盖《明清小说研究》一至五辑,其中清样6卷,原稿11卷,许是我孤陋寡闻,这种严谨整齐并不常见,因为有了印刷品对照,翻找起来容易很多:何满子、吴调公、陈辽、萧兵、范宁、陈建华、姚政、张建军、罗德荣 、欧阳健、刘世德、苏兴、林辰、宋常立 、吴敢、李时人、孙菊园、陈新、吴功正、徐放、王同书、吴圣昔、高明阁、吴九成、尤志心、钱祖夫、王俊年、王永健、周钧韬、梁枫、冯铁山、陈美林、徐君慧、沈伯俊、胡发贵、张守谦……
     《明清小说研究》创刊之初,作者群并不局限于主办单位江苏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这是一个以当时中青年学者为主,挺整齐的阵容,只是作为手稿收藏,确实少了些什么,对方报价更是吓我一大跳,只见身边有一大堆卖家准备廉价处理的书,我转过去一边翻动,一边斟酌取舍,最后挑了7本有兴趣的,同时也决定拿下这批手稿,还价的过程空前激烈,卖家除了强调何满子等几位先生如何有名,对于这里面有创刊号的手稿再三强调——创刊号和手稿,这两样组合起来会生成什么化学反应,从没想过的问题!
     当差踞仅有300元,我放弃坚持……现在,过去近十个小时,回想起来仍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确实,流通于市的,什么文献都可以定价,但也不可能处处明晰,今天经历的或许就是片泥沼.
     顺便说一下我挑的7本书:《史记选》、《血与铁》、《全元散曲典故辞典》、《艺术创造工程》、《桃花扇》、《消逝的燕京》、《燕京大学1919-1952》,每本选择都有一个小小理由,总之这些都是赠品.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7-01-22 22:55:36
    银羽逐书记·2017年第十一篇.我收藏的四件冯其庸先生墨迹(1月22日记)
    
     晚饭时候,央视新闻播报冯其庸先生去逝的消息,悚然一惊,当代红学失去了最后一位旗帜性的人物……对冯先生的行迹和学问没有太多认知,事出突然,感慨过后,这里想组织一下语言表达,确实没什么词,或者说我对《红楼梦》的兴趣从没有深入到红学的层面——泰山路亦遥,只有个轮廓,而主要印象源于冯先生的书艺.
     我遇到第一件手迹是:《瀚海劫尘》(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年初版·8开精装·印1000册),冯其庸先生毛笔签赠钤印,上款张石,此书如何得来真是记不清楚,应该是网上拍到的,以书名搜索却未果,书后有我用铅笔记下买入价——250元,随手记录书帐是2010年之前的习惯,这书很早就挂在网店,至今未售,因为一直在加码,今天又涨了300元,估计又是几年不会有人问津.
     《瀚海劫尘》是一部大型摄影图册,用影象记录冯其庸先生西域之行的闻见,文人的视角自有特别之处,书籍的装帧印制是国产的高端之作,可惜这本缺失了函套,
    
     另一种签名本是去年买的:《梦边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初版),冯其庸毛笔签赠钤印本,上款刘新,南京博物院工作人员,除了这本签名本,同时所见还有冯其庸先生两通信札,当然,我对信札的兴趣更大,可是卖家把信札作为一个整体出售,达数百封,索价万元,当时我一一检视,除冯其庸外,再无发现,冯先生两通皆为钢笔书写,文字不多,内容平平,另外,当时我已有两通毛笔信札,就更不上心了,放弃,仅购《梦边集》,是300还是400,记不确.
    
     冯其庸先生信札二通9页,参见《银羽逐书记2014/10/18.红楼旧时梦》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9845940102v677.html
     这两封信内容相关,是对1992年江苏红学会在南京乌龙潭公园制作曹雪芹塑像一事的反馈意见,有意思的是,还有周汝昌先信札二通7页,同样对曹雪芹塑像表达意见,冯其庸和周汝昌,两位相爱相杀了半辈子,至少在这个问题上高度共识,甚至在措词口吻上都很接近,可惜当年没有QQ,没有微信朋友圈,否则就冲着这份心意相通,就应该握手言和,现在,俱往矣,在天堂里,两位老先生会怎样相处呢……
    
    
    
作者:麦客 提交日期:2017-02-04 09:20:02
    有趣,有料,张兄继续:)
作者:nmgtlln 提交日期:2017-02-04 11:14:52
    学习
作者:胡同 提交日期:2017-02-04 13:31:30
    很久不看论坛(虽然我发日记),今天才给银羽兄加红,抱歉了。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7-02-12 01:26:42
    银羽逐书记·2017年第十二篇.休整和开拔(2月11日记)
    
     距离上次书市行走有将近一个月时间,给自己放了个长长的年假,之间阅读看片,整理房间,网店上架……
     最近三日睡眠不足十小时,上上下下整理家中存书进入攻艰阶段,以体裁分区,以开本排列,还有若干小标准,以画册为例:中西古今有别,而国人作品集又以传统国画、油画水彩、版画三分,再以同一作者、名气大小、是否签名本细分之,画论画册一类书开本大小区别甚大,横着摆,竖着放,如何利用书架空间,真是煞费苦心,当理出了些眉目,一眼看上去清清爽爽,心里又涌上失落感,今日座上客,明天还不知会在谁的家中落户?
     对于自己的卖家身份,这些年一再确定,没有什么可犹疑,也因而对于整理存书,兴致缺缺,得过且过即可,这大几千册书,挪一挪窝可不是小工程,将就的结果是小麻烦不断,偶尔痛定思痛,权衡利弊,仍决心难下,直到上月购入一批书,面对家中处处不合理的空间分配,再无转圜的余地,实在不能忍,小宇宙瞬间爆发,四天前凌晨两点形成一个方案,越想越兴奋,穿衣起床行动……几天下来,工程进度有了百分之三十,仍需努力.
     卖书十一年,随行就市,从国学文史的基本盘,到美术大类异军突起,最近已不主动去买书,但一年内仍会接触两三次大的书源,面对几百册或一两千册大军压境,对主题冲击甚大,一下子找不到北……让书店特色鲜明,这样的愿景真的没机会实现了,我有个四十退休的小想法,那就是两年之后的事,心存些顾虑,在时间点上恐怕难以一刀两断,结论和方向上则确定无疑.
     此番整理亦有如此考量,总有一天会从卖书者的书库回归到我的书房,早早形成立意,慢慢调适到最佳状态——我不再追求售出的速度,这对常常光顾敝店的书友可能不是个好消息.
    
     阅读.
     扬之水三册《〈读书〉十年》,元月21日看罢,以书论事,三册对应于买书、读书、著书立说——十年行述,真是了不起,见贤思齐的心也有了,但很快理智回归,自己仅剩点“天时”而已,赵先生的成功若没有地利人和,不可想象,以《〈读书〉十年》第一册中大量的书目来说,纷繁芜杂,目的感并不强,可是赵先生一路走向专精,自身努力和智慧而外,所处环境和高人点拨是关键,我若闭关十载,破门之时,出来估计会是个眼镜熊,也罢,继续悠哉游哉虚度年华吧——但也有些确实影响,决心认真读些书,增加些常识,在未来书房构成上,为文史留一席之地.
     《〈读书〉十年》之后,找出了方继孝先生:《方继孝说书信的收藏与鉴赏》和《旧墨记》系列六本.
     《方继孝说书信的收藏与鉴赏》是作者签名本,时间是2011年,当年我在本地购入钱钟书先生一组信札,诸般得意,也认真的开始关注起相关收藏,此书可谓出现及时,尤记读后心情,比收获更大的是惊吓,井蛙原本有自己的幸福,因故突然魂魄离体,俯视所处方寸片隅,幻灭和无力感顿生……
     再陆续买《旧墨记》系列,阅读感受有些不同,记得与在布衣书局结识的一位朋友用孔网消息留言系统长聊了两个钟点(我没有微信,QQ也弃了),其中不少谈及《旧墨记》系列丛书,直抒胸臆,原本有意整理当时聊天记录,作为一篇《银羽逐书记》,事后终因一些措词不当而放弃,与《方继孝说书信的收藏与鉴赏》中大量的亲身经历和经验之引人入胜不同,《旧墨记》行文缺少点顺畅,又常常撇开文献,弄些简历和掌故出来,无关紧要,凭添陈腐之气.
     还有一点不太能认同,关于分类别收藏的观点,在《方继孝说书信的收藏与鉴赏》一书中就有表述,《旧墨记》系列是具体体现出来,这太冲着名人去了,割裂了文献的完整性,方继孝先生有很多同源的收藏,如陈梦家赵萝蕤旧存、如商务印书馆文档、如文字改革资料……如果以这样一个个专题构思《旧墨记》,是否会更有意义?
     过年中还花了些时间寻找整理过去十一年间的淘书笔记,一直都是临屏在写,没有存档,2011年下半年之后在新浪博客上相对完整,其它则散见各处走动过的论坛,阅读过往挺有意思,有完全不记得的,包括自己曾经的无知和没来由的自信,这次整理房间又找出1996年2000年的五本日记,少年时光稚拙文字,如果没有亲笔记录,还不是尽付流水中,往后二十年之后又当如何,不能想象,这一来一去四十年,我今日执着之事是否有意义,不知道.
     相较于儿时青少年,过节的色彩感一点点淡去,除了暴饮暴食,就是胡思乱想.
    
     书市.
     出门很冷,路上挺顺,6点15分进场,现场人气一般,实际接触了三位卖家,书只买了两种:《念钟楼印存》和《红楼梦连环画》(全16册·上海人美出版社1984年初版).几组手迹,其中有几件比较有意思:
     《贤母录序》初稿二页,俞樾撰,何维朴书.
     民国初上海警察厅相关资料:其中有徐国梁(1876年-1923年)一篇长文,事述民国三年一件越狱大案(附《江苏省公报》286期)、民国八年陆文麓(1855~1927)信札一通2页……
     我收集旧墨迹的途径仅限于地头,实践中1940年就是道门槛,很少越过,这次竟然一下子到了民初,《贤母录序》稿可能更早点.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7-02-13 01:34:36
    银羽逐书记·2017年第十三篇.陈恭禄先生《中国近代史》手稿(2月12日记)
    
     2016年4月某日,完全是个偶然,在仓巷一家旧书店购得陈恭禄先生签赠本《中国近代史》(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1935年初版精装本),此前知道这个名字,却既没有读过,也没有经手过作品,上手来这么一本,起点算是很高了,孔网查查,可供参考信息不多,百度一下,读到几篇回忆文章,肃然起敬,送上网店,定价4000元,真是市侩啊!——职业关系,我的认知、喜好、乃至敬意,都要体现在价格上的(今天,此书又作了涨价,没有什么道理,归入了非卖品之列).
     隔了几个月,有书友留言问:这本书凭什么定这么高的价?答曰:史学名家、代表作、签赠本、民国书、精装……对方问得突兀,这回答也随意.
     至2016年底,12月某次周六书市,随口向一位书友问起“最近可收到好东西”,回说有陈恭禄手稿,心头一动,转念想哪有这么巧的事?况且陈恭禄先生去世超过五十年,该散的早散了……看我热情不高,对方也不再多言,错身而过,各觅所需.
     转眼新年已至二月中,今天晚饭时,手机铃声响起,约去看看东西,是什么也没问,从新街口打的过去31元,小区门口相迎,被领进库房,一看是陈恭禄先生《中国近代史》手稿,另外还有些相关和无关的稿件资料,因为之前的签赠本,识得了陈恭禄先生的书写习惯,一眼就认定了,稍加细看,这组东西明显就是其家藏之物,除了《中国近代史》是原稿,还有其子陈良栋先生整理抄录的一些作品和相关资料,另外就是陈良栋先生自己的文章手稿.
     这部《中国近代史》手稿并非商务印书馆1934年出版的那部,而是1950年代陈恭禄先生重写近代史,第一至九章的内容,约50万字,投稿三联书店,被驳回,差点还惹来麻烦.
     回到家,上网查询相关文章,先读了以下几篇:
     《一本迟到了半个多世纪的教科书》作者:石湾.《文汇报》2015年2月2日.
     《想起陈恭禄先生》作者:石湾.《文汇报》2012年10月18日.
     《久违了,陈恭禄先生——陈恭禄〈中国近代史〉再版代序》作者:郭世佑.原载《读书》2011年第5期.
     《尘封六十年的〈中国通史〉》作者:傅娉.《中华读书报》2015年6月24日第14版.
     《陈恭禄:我没有敌人 ——评〈中国近代史〉》作者:宋石男.《人物》杂志2012年.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7-02-18 23:38:28
    银羽逐书记·2017年第十四篇.买贵了和买错了(2月18日记)
    
     春节已成身后之事,重上正轨,今年需要戒除懒散作风,至今尚能保持状态,并且进行了一些新尝试,因为近两个月持续规律的工作,网店订单较去年明显回暖,唯一可虑者,最近快递的效率实在成问题.
     今天是周六,照例书市,人气稍旺,却挑不到什么书,转第一圈,刘老二推荐一批江苏省社科院的档案信札,无甚可取,第二圈,终于碰见可买之书,《景伊诗钞》《日本の庭园》两册,卖家报30元,后面是问号的口气,没还价,照付了,又见每本2元一大堆,顺手翻出《巴史别观》张良皋签赠本、《裤裆巷风流记》、《迷药》,6元.
     接下来的行程就大半是空白,中间翻了两册:《中国现代化曲折三十年》作者签赠本、《如是我闻》三省堂出品空白笔记本,两位卖家都不肯收钱,没客气,取走,回家发现那册笔记本内还夹着两枚藏书票,算是捡到漏.在另一处配了3册《迎春花》杂志后,最后返回初时买书处,零配7册《书法》杂志,再没什么可挑捡的,至此可以说没多少收获,但安全第一,不甘心,再兜一圈就出了事故:买了三样东西: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科学大会全体代表合影》(1978年,卷起来很长一张照片,盒装)、二是《上海市街道详图》(1946年)、三是1958年的一张奖状,均非我熟知的体裁,想试试水,一步下去就没了顶——我已然明白守成和深耕才是应有之义,只是冒险精神总也禁不住,没办法,只当小赌怡情吧.
    
     时间上推至昨日傍晚,小Y约去他家中看东西,不知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我是带着讨伐之念上路的,怒气有限,主要是尴尬,相熟多年,当如何处理关系?
     见面就忘了火气,习惯性打照呼,看看人家推荐什么东西,果然无趣,另挑了几本书买下来,观察下来,小Y此前并非有意“宰熟”,仅被人当枪使,这件事不当回事也罢,以后找机会再点醒他.
     此节之肇源是前些天一位朋友提醒,小声低语,好歹听明白是说小Y所售之物不可靠.
     “不可能吧!”我强烈反对.
     朋友的调门亦提高八度,详述他所知来龙去脉,并列若干旁证.
     换我无话可说,事实无可辩驳,一旦有了新的思路,可疑处一一泛上来,事实上,之前另有一位朋友提醒过,只是那位说得更隐晦,我又过份自信,以至于被无视掉,回到家里,检视最近自小Y处三次所购:第一次没有问题,第二次疑似,第三次明摆着不对.
     参见《银羽逐书记·2017年第十二篇.休整和开拔(2月11日记)》:买了“几组手迹,其中有几件比较有意思:《贤母录序》初稿二页,俞樾撰,何维朴书.民国初上海警察厅相关资料:其中有徐国梁(1876年-1923年)一篇长文,事述民国三年一件越狱大案(附《江苏省公报》286期)、民国八年陆文麓(1855~1927)信札一通2页……我收集旧墨迹的途径仅限于地头,实践中1940年就是道门槛,很少越过,这次竟然一下子到了民初,《贤母录序》稿可能更早点.”
     这就是第三次在小Y处买的,上海警察厅几样是没有问题的,何维朴书《贤母录序》则很不妙,细看,是有做旧痕迹的,书法行文也不自然……最近事多,因而忽视?这个理由太牵强.
     细思量:
     我基本上是审慎的,多年的经历,对大部分骗局可以免疫,只是临场感仍差,书市上交易,被一圈人围着,七嘴八舌,跃跃欲试,会紧张,精力被周边牵扯,失去淡定,很容易被卖家诱导,此为其一;
     真假掺杂不是新鲜的招术,杀伤力还是很大,且坏人们尚有提升空间,除了营造真假之间内在联系,让真迹更醒目,假的更难识别,此为其二;
     骗局高明之处,在于骗子隐身幕后,推出代理人,找一些貌似忠厚且无前科的人站台,成交之后再行分成,小Y之类代理人完全无辜吗?未必,利字当前,有人会选择忽视,此为其三.
    
     自身修为不足也因而暴露无疑:
     对书法缺乏一目了然的见识.
     对民国初期乃至晚清的手迹太生疏.
     用人不疑是对的,只是面对诸多有违逻辑的细节,仍旧不疑,那便是轻信和无知,道魔相争,经验永远需要补强……
    
     上次出问题在2016年初,之后自然加倍小心,慢慢找回自信,又度失足……这种状态倒是形成了周期率,这次有一点不同,面对损失,情绪上几乎找不到伤心生气,比如昨晚,很冷静分析因果,想明白后倒头就睡——书市生存,得失之间,也算是个惯看秋月春风的老江湖了,晓通事理为练达.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7-02-21 19:35:56
    银羽逐书记·2017年第十五篇.偶然际遇,程千帆先生手迹闻见录(2月20日记)
    
     1月12日,宋健兄留言:“我最近在运营一个关于程千帆的微信公号,记得你曾写过收藏程千帆相关东西的文章,可否整理一下给我发在公号(“程门问学”)?”随口就应承下来,回头翻找,2014年10月28日在博客上是有篇《程千帆先生留痕》,不过仅是图片配少许说明文字,拿这个覆命,肯定要被打脸,决定另起炉灶,然后,一个多月里有好几次面对空白文档发呆的经历,程门多清俊,我充其量读过一本《桑榆忆往》,私淑都不好意思讲,到大师门墙下发言当从何说起?
     背负文债的感觉,春节前后念及此事,自觉在脑中筹措字句,只是因为少了出发点,即便稍成形状,还是轻易溃散掉,终难成文……2月14日,情人节,宋健兄相问.
    
     作为一个文史爱好者,早就错过问学的窗口期,如今,相联系者是经营之道,具体说,就是买卖和收藏——绕过学术的高山,在熟悉的小路上潜行,惟其如此,才能言之凿凿.
     时在2005年底某日,朝九晚五还在单位上着班,那天手捧一册古籍,百度检索相关信息,无意间进入『布衣书局』网店的论坛,被店主人胡同《贩书日记》所吸引,读之竟日,跃跃欲试,先在孔夫子旧书网注册网店『银羽书筑城』,接着开始张罗起书源,此前虽一直有买书的习惯,深入旧书市场,种种奇境妙遇是不看不知道的,开张一段时日,隐隐觉出要在普通文史书之上另辟道路,面临选择题:古籍善本或名人手迹,我选了后者,因为有兴趣,也更方便获取——之后行程没怎么刻意,随遇而安.渐次累积,从2006年算起,迄今十一载,以时间造空间,才形成了一定的数量和质量.
    
     一个城市的旧书市场生生不息,其直接推动力是藏书者身后流散,在南京,掌握优质书源的不过十几位,耍奸使坏总是那几个,长期的书市生存,不断的机遇和风险中,其实有迹可循.
     名人墨迹收藏的第二点考量,来自于长时间的浸淫,尤其是在名人信札的收集过程中,各种线索铺陈开去,时而各奔东西,时而交集汇聚,人际关系就是如此错综复杂,有多复杂,就多有趣,面对一组或一堆文献旧档,迅速抓住重点,判断价值,靠的是经验值.
    
     接触程千帆先生手迹有一条较长的线索,以下文字,参照《银羽逐书记》(注:此系这些年所写淘书记),补充一些相关说明和心得.
     早期经手的几种程千帆先生签赠本没有留下记录和书影.
     2008年,可查到的一册《古籍目录版本校勘文选》,王绍曾编选,阴法鲁、程千帆等校订,1979年山东大学图书馆印行,上款受赠人“定生大姐”,即柳定生,国学大师柳诒徵之女,柳定生先生的藏书等何时散出,具体情况都不太清楚,零星买到过几本.书市遵循熟人经济,人脉决定你能看到什么,2008年,我只是个打酱油的,收获纯靠运气.
    
     2011年在3月和8月两次,购得江苏省社科院钟来因先生旧藏,其中钱钟书信札八封是主角,其他诸君皆是赠品,这一单买下,顿时进入负债,除了钱钟书先生的信札被保留下来,另外的都在网上网下交易掉了,程千帆先生的几件亦在其中,有信札五通6页(其中两通三页为程千帆先生口述,夫人陶芸先生代笔),毛笔题签书名一件,签赠本一册.这次交易对我是一次非常重要的经历,得以登高望远,在外则名噪一时,跻身本市重要买家之列,并被清晰打上了“名人墨迹收藏者”的印记,影响至今.
    
     2011年9月3日金程宇先生来访,购书和信札手稿若干,一部《玉篇校释》堪称重器,而信札手稿皆属南京大学的谱系,问及有无程千帆手迹,叹息失之交臂,我想到几个月前布衣书局出现过程千帆诗札待价而沽,金先生当即致电胡同,可惜亦不可追.
     我之所遇程千帆先生,以在『布衣书局』上寄售这一组为最精美,电话询过价,胡同的报价现在看来非常合理,只能说当年见识太浅,实力有限,名迹珍品可遇不可求,遇上了,如果心中没底,也必然错过.
    
     2014年10月18日,南艺后街的周六书市,得程千帆先生签赠本《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史通笺记》附毛笔手札一页,,较之我曾经手的那些信札签本,这组是1980年代初的手迹,老先生笔力尚健,几个毛笔字真是好看!喜欢,但也没存多久.
    
     2017年1月1日,购吴文冶上款信札一组,其中:程千帆毛笔信札一通2页,钱仲联钢笔信札一通1页,徐中玉信札二通3页,都附有原信封.是五年前吧,买过一批吴文冶先生手稿和部分藏书,其中包括了代表作《柳宗元集》的底稿和校稿,当时还奇怪未见到有通信,后与薛冰先生提起此事,薛先生说早在2002年就在书市买到过吴的藏书,还讲起上面有几款不同藏书印,才明白了吴文冶先生的旧藏是不同时间不同渠道流散出去的.
    
     名人书信讲究来源,写给谁的自然从谁家散出来,都是成批出现,但成群结队的未必就是真品,2012年9月,一次书市所遇,地摊上一片玉体横陈,都是没信封的书信,看看是写给同一人的,翻一下,露出程千帆孙望等几位先生大名,询价买下,以为是捡到了漏,回家途中就觉出不对,一批寻常家书中,几位老先生出现的突兀,特别是他们如此平整,竟无一丝折痕……要说程千帆先生书写行文是很有特色的,识別度高这点恰恰可被造假者利用,他仿了三四分象,碰上个一知半解的(如我),岂不正好.
     这位卖家绝对是经手过真迹的,却是没有底线,什么钱都想捞,如今在他网上书店中,标明“卖家保真”的赝品绝不在少数,信札都还穿上了衣服——有封的书信现在也不能有保证了.
     此间之事,卖家人品问题一定要考虑在内.
    
    
     以上所列,撇开伪品,皆属程千帆先生寄送出去的,薛冰先生《书生行止》中有篇“忆程千帆先生”,文中提到,程先生1996年就将自己的手稿和往来信札捐至南京大学档案馆,照录一段原文——“程先生说,他屡屡看到师友身后图书资料散失,十分令人痛惜,所以决定在自己还清醒的时候,就处理好这些事情.”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7-03-06 18:57:06
    银羽逐书记·2017年第十六篇.南大武黎嵩先生来访(2月20日记)
    
     宋健兄牵的线,介绍南京大学武黎嵩老师,近来其整理《盋山牍存》,听闻我藏有一宗柳诒徵相关信札,自然有兴趣看看,本约在2月底,彼时正整理房间,一派乱象,实在不适宜接待客人,迁延至今日上午,见面没什么可客套的,直接呈现,武黎嵩先生上手翻检,逐页解说,资料本身可靠,评者言辞生动,似乎一下子被拉回到历史现场,大开眼界,最后武先生有个结论,这其中不少内容就是柳诒徵手录《盋山牍存》的原件,之前我还有些疑问,难以确定是否柳诒徵亲笔,武先生调出手机上存的图库,相应对照,是与不是一目了然,学问学问,真要有问才有学,这组信札买来存在身边有十年了,一直处在模糊状态之中,却在不到一个小时之内完全开通理顺.
     武先生很婉转表达想复制若干以便研究,我说请随意……接下来,又拿出些南大诸位老先生手迹,武先生对陈恭禄先生旧稿颇有兴趣,拍了几张照(刚瞧见已发微博),我取出《中国近代史》签赠本,请教上款“诚忘兄”为谁?武先生随口应道:章诚忘,柳诒徵之婿也,顺便还科普了一下其与柳定生的恋爱史……再就着匡亚明老校长一批文革间的交待材料详述背景故事……武先生真是位好老师,滔滔不绝,旁征博引,真的听着好兴奋呀!
     到了饭点,武先生要请客,想来日方长,就主随客便吧,武兄宋兄和我三人,楼下一小饭馆坐定,继续聊天,饭菜只是顺便入口,一个接着一个的话题,相见恨晚,其乐如何!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7-03-06 19:17:18
    更正一下标题:
    银羽逐书记·2017年第十六篇.南大武黎嵩先生来访(3月6日记)
    
    原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9845940102x02k.html
作者:lcw010 提交日期:2017-03-08 13:04:22
    很有意思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7-03-11 20:18:44
    银羽逐书记·2017年第十七篇.五本书(3月9日记)
    
     上午十点去看一批手稿,在价格上最终没能达成一致,转向书架,觅书5册,50元.
     《凤凰台上》《我的开卷》两册,董宁文签赠本,另有速泰熙和忆明珠签名,此书是卞孝萱先生旧藏,不禁想起周一的那场小聚,武黎嵩兄是卞先生高足,当日可是没少说先师的故事,宋健兄现时正在《开卷》杂志帮忙.
     《书卷故人》,王振羽签赠本,这书也有意思,两侧切净,唯下侧书口留了短须,东南大学出版社出过几套书话集,显然是要做毛边本,其中却出现不少怪模怪样的产品.
     《吴文治教授八十华诞纪念集》吴文治签赠本,存了不少吴先生手稿,这书见到了就备一本.
     《聚书的乐趣》三联初板,买个好书品.
     回家选了一条远路,转一趟车,其中315路穿中山陵风景区而过,春日和暖,倚窗翻书,挺舒心的,惟需不时抵御一下泛起的倦意.
    
    
    
    
    银羽逐书记·2017年第十八篇.同上(3月10日记)
     与昨日异曲同工,一样为手稿信札而去,也没有谈拢,携四册书回家:《翁同龢遗墨》《元押——中国古代篆刻艺术奇葩》《Evangelion CHRONICLE: Illustrations》《南京理工大学五十华诞.纪念邮折》.
     这是一周之内第三度铩羽而归,三位卖家报价是3万、3万、1万,三组东西完全不同体裁,感觉上却相类似,内容都比较复杂,有若干名人,都不是很显著的,要价无法承受,还价意义不大,轻易就退却了.
     名人墨迹的行情大致是自上而下发展起来,拍卖会创造一个又一个标杆,多年下来,影响已沉降至基层的书市,特别是最近两三年,以万元起价的东西比比皆是,我以书养藏的设定渐行渐远,2016年,买了好几笔八千元的东西,都是一万元还下来的,尤其在年底和今岁初的一段时间,不断购入,在考验我的存款啊,春节前自然中断了交易,有被救一命的感觉……现在,又将面对不断的考验,形式到内容都比淘书复杂百倍,想多了还真是怪怪的,心慌比憧憬多一点.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7-03-12 23:42:49
    银羽逐书记·2017年第十九篇.重重复重重(3月12日记)
    
    
    
     最近三周书市都出席了,没有记录,其中是非对错交织,但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放过去也就罢了,最近几日多些走动,收获却无几,今日购入华人德先生《历代笔记书论汇编》手稿算是最近一个月唯一的重要事项.
     《历代笔记书论汇编》手稿分装成五卷,16开300字稿纸,共1565页,对应出版物,完整无缺,另附《历代笔记书论汇编》2印本一册(试印本),还有30页零稿,不知是否再印时增补内容——这件东西周六出现于书市上,被老窦买去,据说是4000元成交的,当时就对我说了,稍迟些过去看,又云被谁拿走了,看来没有达成一致,才有我今天这趟行程.
     对华人德先生之前仅有个很淡薄的印象,临时抱佛脚,生出想要的念头,最终拿下了,综合考量内容、价格、喜欢程度等等,谈不上什么开心,就是完成了而已.
     记得周六书市上,这件事小范围流传过一下,有两个年轻的书贩对华人德先生的名字有很生动的反应,同时,我是不确定的,差异处在于对市场参与深浅的不同,这一向,我不加入任何圈子,买卖只是简单过程,停留时间和接触面都极其有限,互联网带来知识爆炸与高度互动,我几乎原地踏步,这般不作为,几年之内,深感落伍速度之快!首当其冲的问题是我没有微信,这其实也算不上问题,一念之间的事,因为实在不喜欢过多的羁绊,不过,马云说五年后中国进入无现金社会,这个恐怕难以回避.
    
     事毕,在老窦的店里又坐了一会,聊到最近遇到的一个疑问,不想正戳在痛点上,当各种信息拼凑起来,结论是某个人的变质,这个不小的骗局是如此鲜明,拨云见日,我郑重向老窦致谢.
     心头有些沉重,用人不疑的那一套可以甩到太平洋去,重铸心防,也有必要提升一下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7-03-29 20:19:22
    银羽逐书记·2017年第二十篇.“小儿科”之二.洪祖年先生旧藏19种(3月29日记)
    
     很偶然的机会,孔网参拍上海一位书友的拍品,三天下来收获19件21册童书,共计1972元,快递昨天收到,卖家包装极其用心,而那些旧版童书书况出乎预计的好,拆包捡阅可谓是一种享受,接着一册册整理相关事项,看似简单的事,也忙了近两个小时,观察之下,这批书应该同一出处,其中有两册签赠本和若干签名,均指向洪祖年先生,网搜一时没找到明确结论,从痕迹判断,洪祖年先生应该是少年儿童出版社的老编辑.
     均为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出版物,标注了购入价格,具体书目如下:
    
    《格林童话》全三册,列.格隆迪希绘图 魏以新 译,28开,448页(710元).
    一集1956年1版1958年5印,本次印5000册,累计印60000册
    二集1956年1版1958年6印,本次印4000册,累计印55200册
    三集1956年1版1957年3印,本次印4000册,累计印41000册
    
    《鲁滨孙飘流记》笛福原著 让.格朗维尔绘图 唐锡光译述 杨善子 装帧,28开,130页,1956年1版1印,印75000册(70元).
    《马列耶夫在学校和家里》[苏联]尼·尼·诺索夫 著 孙广英 译,30开,216页,1955年新1版1印,印3200册 (22元)
    《托尔斯泰故事集》吴楙之 译 马如瑾 装帧,28开,100页,1957年1版1印,印12000册(20元)
    《阿尔巴尼亚民间故事》王易今 译 马如瑾 装帧,28开,102页,1962年1版1印(100元)
    《牛博士》[法国]儒.凡尔纳,28开,56页,1956年1版1印,印15000册(100元)
    《布娃娃历险记》[波兰]杨·布洛尼夫斯卡雅,28开,64页,1957年1版1印,印7000册(100元)
    《笨汉汉斯》[丹麦]安徒生 著 叶君健 译 古·叔龙绘图,28开,28页,1957年1版1印,印18000册(60元)
    《拉封丹寓言诗》倪海曙译 约·艾飞尔 绘图,36开,146页,1959年1版2印,印3700册(40元)
    
    
    《双胞胎的故事》[苏联]萨·马尔夏克,28开,14页,1956年1版1印,印45000册(75元)
    《小房子》[苏联]萨·马尔夏克,28开,50页,1953年1版1印,印10000册(85元)
    
    
    《狐狸列那的故事》严大椿签赠本,叶飞插图装帧,28开,155页,,1957年1版1979年3印(65元)
    《绿野仙踪》陈伯吹签赠本,沈蓉男装帧,28开,145页,1953年新1版1979年5印(240元)
    
    《雾海枪声》柯蓝 著 罗兴 绘画 杨善子 装帧,25开,58页,1954年1版1959年11印(装帧有特点)140元
    《星星小玛瑙》贺宜 著 马如瑾装帧,28开,92页,1963年1版1印,印40000册(15元)
    《黑旗宋景诗》陈白尘著 汤义芳绘图装帧,精装本,25开,126页,1957年1版1959年2印,印7600册(100元)
    《好好先生》金江 著 叶飞 木刻 ,28开,21页,1957年1版2印,印18000册(20元)
    
    《沙漠奇观》宋政厚著 吴永光插图 张之凡装帧,28开,22页,1962年1版1印,印15000册(20元)
    《冰凌花》林青著 贺友直 绘图,32开,127页,1963年1版1978年7印(8元)
作者:小绿天 提交日期:2017-03-30 19:42:19
    `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7-05-29 23:31:39
    银羽逐书记·2017年第二十一篇.“解放军建军30年征稿”整理小记(4月5日记)
    
     年初时分,准备整理一些信札手迹放上网店,想博个好彩头,即所谓开门红,红在哪里,选择之一是红学相关信札资料,犹豫之间就放过去了.
     另一个选择是红色文献,正好那段时间接连买入两批开国将校的往来信札,名头比较普通,其中大官也就是1955年三四位少将,又想起2015年初收到过一些“解放军建军30年征稿”稿件,埋没多时,趁这机会不妨一并做个了断,好不容易翻找出来,非常零乱,把相关的内容进行配队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
     自1月24日开始,至4月5日全部上网,拖延了两个多月,其实也没有多少东西,效率有些低了,这几个月网店经营不善,与此处卡壳直接相关,当中并非闲着,上架了近千册图书,在孔网有两个店面,迄今卖书仍是优先方向,与收入无关,书一旦积累下几百本,绝对就是个眼前的大麻烦,信札手稿毕竟不那么占地方.
    
     这批手稿来源并不很明确,当日之事记得很清楚,买了曹禺先生毛笔信札一通4页,卖家附送了几十斤相关内容,我还是想还还价,卖家不允,顺手找出这批征稿当赠品,当时略翻过,没看出什么名堂来,到家便束之高阁.
     这里不禁想想:以旧书市场为归依是种怎样的生活方式——书流汇成江河,在水中如何能驻足停留,得失之心还要尽快抛诸身后,对一件具体的东西根本关注不了几日,或者卖掉,或者置于一旁,卖书却不阅读文本,经手文献却知之不详——目前就是这样一个情况.
    
     花了这么长时间整理几百页的手稿,细致程度在我算空前的,大部分还阅读了内容,产生了若干猜想和结论:
     解放军建军30年是1957年的事,此宗稿件的时间跨度,早的1956年,晚的到1962年前后,征稿目的之一是最终结集出版,这其中是层层遴选,反复修订的过程,其中有几份用的是“江苏人民出版社”的稿纸,就是比较晚的定稿,这是有关时间跨度的想法.
     建军30年,可供发挥的空间很大,这组手稿基本是单一主题——淮海战役,这也与出版选题有关系,很多稿件都附着几种审稿单,不同来源的(具体部队和军事院校,也有少量自由投稿),还有一种统一格式的,应该就是出版社的意见——是否江苏人民出版社?后来是否出版了?对应什么出版物?——没有做具体考证.
     内容比较丰富,读一读挺有趣的,解放战争之事,以前阅读和观影的印象都是纪念碑式的,这组1950年代的稿件距离淮海战役在十年之内,撰稿人都是亲历者,所有文章关乎事件细节,大部分稿件来自解放军将领、军官、乃至普通士兵,还有对立面敌军的,其中有篇《我军优待解放人员的点滴回忆》,作者潘松年为原黄百韬兵团的兵士,其中写到他被俘后,迅速被解放军收编,在部队中如何接受“关照”,国共战力在短短几年时间此消彼长,此谓明证.
     关于作者,官越大,越多是口述代笔,这批手稿操作还算规范,代笔问题基本是交待的.
     最后,是个猜想,这宗稿件每份都配了一张署“南京军区政治部「中国人民解放军30年」征稿组”的审稿意见表,不过有个别文章作者单位并不隶属南京军区,可能还是与要出版淮海战役专题书籍有关,中间关节实难推测,只能琢磨一下这批手稿从何而来,问过卖家,回说想不起来,联想他那段时间大量卖给我前线话剧团旧藏之物,前线话剧团全名是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话剧团,前线话剧团1969年有剧目《淮海大战》,从剧本创作取材的角度考虑,或可解释来源问题.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7-05-29 23:38:14
    银羽逐书记·2017年第二十二篇.严复相关的两册书(5月29日记)
    
     久未记事,这两个多月,日常琐碎着实不少,网店收入真象近来的气候阴晴不定,书市行走又深切感受到物价上涨,两相挤压,收支平衡就很难掌握,连续入不敷出,已经造成今天凌晨恶事入梦——尽情撕纸,痛并快乐,太违反常情,惊出了一身冷汗……
     昨天前天,书市两回合,过程平淡,周日是端午节放假头一天,颗粒无收,临走买了把“国立中央大学”纪念铜剑,意义不明.
     回家接到一位书友电话,约在今天上午7点至8点间过去,有汪辟疆签名本一册,其他见面再议,给撩拨的七上八下,睡不好,几次开灯看书——《龙珠》,每年一度(读)的时刻正在进行,2015年在亚马逊799元购入一套完全收藏版,太值了,旧作读出了新气象,那些追着海南摄影版的怀旧者,完全是抱残守缺……我最后一次放下书,关灯前看了下时间,近凌晨3点.
     虽然睡眠不足,对闹钟的反应却极其迅速,没有前两日早起的凉意,体感颇为不爽,踩着点登门入户,先是乱乱看了一堆旁的,无心情,没兴趣,主角登场,低于预期,并非汪辟疆先生著作的签赠本,只是旧藏书,封面有个签名罢了,另外还有四册民国书,一眼望见也没生出什么食欲,不过这些书来源我倒是知道,上两周书市上,一件快速完成的交易,民初到三十年代书籍一组,我正好在边上,那惊鸿一瞥,印象是德先生和赛先生,以及抗战初期主题,还听见了成交价,便宜的没道理呀!命中没有的,不会多想,再次遇见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并且是缺少看点和卖相的.
     书友似乎也没有深究,只是参考孔网定价大约得出个数字,我问起具体问题,他还得手机上网现查,我现在买东西完全凭感觉,用的一款只能电话和短信的诺基亚麻瓜手机,对方查询信息,我就在他书库里四处看看,实在是太乱,意兴阑珊,转一圈回头,各让一步成交.
     回家才细看,有两本书值得一提:
     《严几道年谱》,王蘧常著,平装本,商务印书馆民国25年初版,也就是这本书上留有旧墨痕,封面题曰:汪辟疆寄存.
     《英文汉诂》,严复著,精装本,商务印书馆光绪30年5月首版(1904年),网上介绍“是中国第一本完全横排的书,是严复于1904年出版。而且从左起横排,开横排风气之先。同时也是首先使用西方的标点符号,这是我国最早使用西方标点符号的汉语著作。”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7-06-02 21:38:23
    银羽逐书记·2017年第二十三篇.萧天石先生处女作之初版签名本(6月2日记)
    
     昨日早上7点22,晨梦未醒,接小周来电,说有些民国书准备出让,特别提到其中有册签赠本,小周是玩字画的,信札手稿书籍皆是副产品,我们是这两三年新建的关系,他卖我买,不外乎名人墨迹,所以向我推荐书也以签赠本为由头,不过知道小周在孔网也设了书店,私下会推荐什么给我?难免有些疑惑,迷迷糊糊间约了今天上午十点去他家里.
     近几日天气闷热,似进入“桑拿天”模式,出个门是需要拿出三分决断的,有约是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路程挺远,交通便利,坐上地铁,时间好控制,一个小时之内可达,见面少寒暄,直奔主题,书都放在阳台上,一小摞是民国书二十册上下,还有几堆中医主题书籍近百册,民国书整体很破败,那册签名本,扫一眼书名,明显是成功学一路的作品,很无感,随手放在一旁,倒是那些中医书比较醒目,有三套民国线装石印本,其它多为1950年代旧籍,一问价格,不高不低,以我一成不变的淘书模式,实在不适合再以书谋生,孔网早就把书价码实了,好书高价,风险自不必说,就算顺利出手,这过程如小小的送货马仔,唯见血汗!
     换作别处,很可能会拒绝掉,与小周这二年合作愉快,须顾及人情,议议买下来,又拿出一些老照片,没要,如今拿出点象样的都不便宜,熟悉的体裁还能有个判断,对完全不同价格体系的东西不再敢冒险.
     回程的路可谓艰辛,本想打的,小周好心硬是送我到地铁车站,送过安检,一百余册装了一箱,外加一小包,中间有次不出站的换乘,可是够戗,出站的路也不好走,离家一公里,还是找了辆车,司机原本在车外,顺手帮我把“行李”放进后备箱,看外面文字以为是水果,上手一声“乖乖!”
    
     回家分类整理,却有惊喜,那册成功学的书名为《世界伟人成功秘诀之分析》,作者萧天石,南京东海书店1936年初版,精装本,印1000册,作者毛笔签赠本,上款“绍莲兄”.
     萧天石先生是知道的,知之不详,是以初见没有反应,小周还特意手机百度给我看,当时注意力没集中,回家坐定细看,原来如此,百度百科萧天石词条很详尽,这对1949年以前跑路去台湾的学者名流,比较难得,可能与他的作品在大陆出版有关系.
     简介:萧天石先生(1908-1986)生于湖南邵阳县龙山乡文山村,晚年自号文山遁叟。新道学代表人物。先生致力于研究和发扬中华道学,竭尽了毕生的精力,被海内外赞誉为“刊万世不刊之书,传千圣不传之学”,是公认的在20世纪研究与弘扬中华道教养生学者。
    
作者:lcw010 提交日期:2017-06-07 11:29:26
    乖乖一声,可见不轻。
作者:鲜乎鲜矣 提交日期:2017-06-07 13:47:32
    忽然发现楼上是熟人。:)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7-06-07 23:56:59
    银羽逐书记·2017年第二十四篇.600本签名本(6月7日记)
    
     两日繁忙,购书逾千本,今天取杨先生家的拍卖图录,200余册,付1000元,其中一半会放上网店,其它送人,下午把佳士得和苏富比两家拍了书影,每年两遭,上上下下的辛苦,意思也就在这几十本上了.
     而昨日之事可谓奇遇.
     前几天,不是直接联系,熟人辗转介绍,说某某要处理一批签名本,那边电话递过去,大致讲了一下,之后互发了两三条短信,中间隔了几日,最后约好昨日下午6点半地铁二号线云锦路站1号出口见……看到,才知道原来是熟人,说起来那算是一个旧书世家,父子两代三人,当年的升州旧书店虽不显赫,绝对算老字号,我初入门是十几二十岁的时候,那会并没有什么藏书的念头,买书是日常小习惯,新旧书店路过,自然会进去看看,升州旧书店我光顾的频率并不高,买书也不多,老店主对我印象却颇佳,后来每次去都会给我看几本收着的好书,而且并不是推荐让我买,记得多年前这家书店行将关闭时,正好路过,买了件带镜框的清明上河图(局部)剪纸,至今挂在父母家里……
     还是说说那批签名本吧,这次处理的缘由是书主准备装修空置多年的老房子,里面存着的书籍杂物省去搬来搬去的麻烦,尽量就此卖掉,爬上六楼,所见大出预料,装实的六大麻袋,散在外面另有不少,书主一袋袋打开铺在地上让我查看,外面天色渐暗,室内的照明实在成问题,看不真切,以经验判断这些书来源很多,一时抓不住主题和线索,忍不住相问,对方说他是多年收书过程中,一时突然想到把签名本存下来,后来凡是翻到有作者签名都存于此间,历时多年积下这些,回想我在他书摊上淘书,从未捡过签名本,可见所言非虚,“简直是有强迫症呀!”想到就说出口了,对方略思忖,应了一声算是认可.
     外面天色全暗,万家灯火,也没心思再作细看,询价吧,说实话,那会心头摇摆于取舍之间,书主有两种推荐,一是《战争与和平》新文艺出版社1957年初版精装,俄文签赠,拿不准是否高植先生的字,我接过来看看,以英文字母推测俄文发音,倾向于认同,另一本是《青春无悔 王朔影视作品集》,上面有莫言、王朔、池莉等人签名……我自己翻找过程中,略见了几个熟悉的名字,心中大约有个底,同时,也认为多半的书没什么意思,为了吃鸡翅买回全鸡?
     对方报价打消了所有疑问,3至4元一本,论本计价,六百余本计2000元,另买了一小堆字帖400元……装回六个麻袋,又打包两个纸箱,外加一袋,网约了“货拉拉”,送到家已过21点,心头惴惴,有点兴奋,一件件打开并做分类,在自己家里淘书的经历,这是头一遭.
    
    
    
作者:爱书族 提交日期:2017-06-09 10:41:31
    写得好。希望书运连连。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7-09-10 20:01:58
    银羽逐书记·2017年第二十五篇.严晓星兄来访(9月10日记)
    
     自6月7日失记,这三个多月基本上一心避暑,完全忽略了买书的行程,在家宅的整个黑白不分,这样的生活其实很不妙,人一旦松懈下来,想恢复原状真是千般困难,有年纪之后更是如此,短时间的休息能得到很好的调整,三个月无所事事可谓自我摧毁,直到9月7日才下决心重回正常作息,上午去买书,下午到一家看信札,接着,8日朋友应酬大半天,说起来都不是大事,也谈不上体力活,却极乏,周五下午回家倒头便睡,一觉醒来,已是次日凌晨1点,手机上有好几条未接来电和短信,是严晓星兄的讯息,真是不好意思呀!赶紧回信致歉,约了当天上午回电.
     周六是每周例行书市,既然醒了,就等着出发吧,翻看《秋籁居忆旧》,算是为即将的见面做点功课,4点15闹铃响了,速速穿戴出发,到南艺后街,5点多,天色尚未化开,不过地摊几乎摆满,是因为近来临近的河道施工占据了大片空地搭建工棚,在市场占块好地势就要先到先得,一众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书市淘书,不再是重点所在,今年有过连续三周,加起来买5本书的事,且都不是什么贵物——不带回去一两本实在对不住起个大早,会挑起那塑封未脱的新书,推理小说,老妈喜欢的.
     今天到书市的主要目的是还钱,周四下午买的信札,结清余款.
     几年前把QQ删了个干净,微信则从没装过,有些自我隔离的意味,年纪轻轻,网店谋生的竟然没有常设联系人,已经成了很多朋友眼中的怪人,自我感觉良好,唯有一些不方便,现在很多卖家有什么精品都通过朋友圈首发,见不到是个问题,而现金交易的麻烦主要是预先不知具体价格,难以备足现金一次结清,总要来个二回欠债还钱的戏码,我的信誉不错,先货后款虽然没有问题,隐隐担心给别人添麻烦,有次问过一位常来往的书友,对方憨憨一笑道:现金上手的感觉还是更好啊!
    
     入书市,首先入手南京汽车制造厂1954年一组卷宗,1964年技改的相关资料,合订成6册,要价不高,1954年那组是受军委委托制造武器的载具——马车.
     接下来,得书如下:《爱听故事的大熊》、《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野兽出没的地方》、《天堂之鸟——三毛摄影诗歌集》、《汪曾祺与沙家浜》作者签赠本、《友恭堂:甘贡三及其子女的艺术生涯》,最后一本5元,前面皆2元一册,其中有三种西方的绘本,忽然兴起这个,因为最近读过彭懿先生编著《图画书:阅读与经典》,真绝妙文章,因而对这一类西方经典生出兴趣,兴趣即买卖.
     再转悠都是白搭时间,窦大哥让我随他去看一些书,没有好玩的,且颇多复本,我的网店也消化不了,回绝掉,从2016年初开始,逐渐一一切断与书源的关联,如今几乎已经没有了固定供书者,这个,虽然仍没想好40岁来临时怎样退出,方向已经确定无疑.
    
     回到家9点多,待气息稍定,致电严晓星兄,之前与严兄是见字如面,通过孔夫子旧书网留言系统有过几度长聊,电话里声音感觉很年轻,严兄介绍了一下此行来宁目的:当天在先锋书店参与苏枕书新书读者见面会,听着很是心动,在孔网买到《京都古书店风景》,毛边本一页页裁开,来回读了多遍,想着苏先生那真是身处桃源乡,但愿别被引去的逐利之徒踏破田垄——想去拜见的话到了嘴边,下面伸伸腿脚,甚是沉重,咽回来……严兄还有些行程问题,当晚才大致定下次日上午见面.
     很久未在家接待朋友,这种情况当如何准备呢?事先探得点口风,严兄兴趣是古琴和古籍,这其实是一片空白处,只好曲线救国,之前与严兄聊过一件带有自述性质的手稿,王绳高(勖生),据传此人是吴景略之启蒙师,网上有零碎的信息,难窥全貌,先找出这件,再有三组民国时期的手稿信札,其中人物和内容多与古籍善本相关联,一件范长江参加四清的文献,因为想到严兄在报社供职……收集文献十余年,这番选材,颇为自得.
    
     今天上午,前往地铁站相迎,严兄短信提示:我是一个背包一个拉杆箱,都是蓝色的.
     两三分钟之后,认出,叫住,握手……与设想大致相符,如果用一个词形容晓星兄,当是“从容”.
     真正的书友,对文献发烧的同类,见面情况都差不多,很少过场,直奔主题,我之前的准备没有白费,其中几件还真正挠在痒处了,严兄边看边做分析,不时在微信朋友圈中分享请教,我这个习惯闭关锁国的一时开了眼界,以前知道互联网从根本上改变了学者治学方式,微信朋友圈提供了一种更直接的联系,可算是火箭的二级助推力,太方便了!
     我藏有一组1944年前后研究古籍版本的文稿,当先是一件孙子兵法书目,严兄见之小小惊叫了一声,这正好是他的一个收藏主题.
     两件郑肇经先生信札引出一个巧合,昨日读者见面会上,有人向苏枕书问起:学文科的她何以在日本买了册郑肇经的《中国水利史》?——严兄即时向苏枕书报备此事,后又说到昨日见面会,先锋书店当时空调和通风都没开,这两日南京极闷热,气氛全无,失了谈性,草草结束的.
     有一个全唐诗研究的人物出现在信札中,严兄询陈尚君先生,一会儿得到回复:完全没有头绪.
     ……
     严兄建议对这些文献应该加以整理,写成文章发表,面授机宜,如何规范操作都给了说明,有点约稿的苗头,我老实回话,今年本来有这样的打算,出师头一遭就碰了壁,具体那组材料就在手边,拿出来诉说其困难之处,具体问题分析了一番,我若有所悟,确实是组很有意思的东西,严兄顺便拍照留念.
     时间过得很快,临近12点,严兄是下午1点多的火车,想着找个地方一起解决午饭问题,出门就遇大雨,时间上又紧张,只好作罢,就此别过.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7-09-18 00:48:13
    银羽逐书记·2017年第二十六篇.书事周记(9月17日记)
    
     今年夏日蛰伏过久,重启艰难,本周总算恢复了一些行动力,买书卖书读书和其它一些事情呈现出平衡感.
     9月11日,周一,阴郁晦暗,不时有雨,在家更新了一下网店书目,新上传了二十余种,题曰:【蒋慕萍、蒋遂平母子旧藏京剧图书资料】,这批东西购于8月底,与朱师傅前后约了一个月,总是因故错过,终于见到,却是大失所望,简单翻看,可以断定这一箱东西有一半可以直接扔了(后来确实如此),价格从1500元降到620元,依旧没什么吸引力,买下来主要因为6月得到那宗签名本大军,正是朱师傅居中介绍,此间可以还个人情,而其中有不少京剧节目单对我也有几分吸引力.本周只有这一天是上架新书的,现在排队等候上网的库存书不过一两百册,没什么紧迫感,多年的习惯是周一至周五整理上架,如果说以前是很规律的“长期连载”,如今难以为继,看来以后要改版为带点爆发式的“集中连载”了.
     9月12日,周二,早起在9点多,拉开窗帘,阳光正妍,略感湿热,没什么劲头,决定不出门,翻看王力雄的《天葬》(台湾大块文化2009年初版,2012年9刷),这书是前不久100元购于小王处,明知不能卖,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此书提供了不少视角,介绍历史的部分有吸引力,越往后看越不是滋味,我不止一次确定封底上作者介绍,确实是汉族,汉族知识分子毫无传统的家国情怀,一副超越民族历史的腔调,难以苟同,而作者的预测建言,时隔几年,依现实来看,多半也没有可行性,掩卷,很不爽快,午饭都没吃出滋味,午后,回归娱乐,《河神》最后四集,一口气看完,结局竟然停留在生死一瞬,这正是今年夏季档最精彩的一部剧集,也是自今夏,在我以美剧为主的排片表中,加入了好几部国产剧.
     9月13日,周三,天气晴好,久违的书店之旅,上次去仓巷还是3月份的事,半年后这一趟,在小宗的书店聊了一个小时闲天,除此无事,两手空空出来,转去杨公井南京旧书店,同样没有半点收获,路过四川酒家,老店新开,买些糕团回家.
     9月14日,周四,约好到小李家,有一套三联书店1994年初版《金庸作品集》,说了有大半个月,直到上周书市,带了几册样书过来,书品不错,正版无疑,36册,缺了两本,配补难度不大,唯有价格问题,电话里说好2600元,见面涨200,也能接受吧,与小李多年交情,细枝末节处没必要计较,这套金庸是送给自己的,眼下正读到《鹿鼎记》第三册.小李对临时涨价有些不好意思,送了一本红卫兵体裁的空白笔记本,说孔网上也卖得几百,另外我又挑得几本,凑个整数买单.三册台版书:《儿董读物》(国立空中大学印行,2013年初版三刷)、《自觉、探索与开拓——少年小说论集》(万卷楼2016年初版.许建崑签赠本)、李志绥那本名著.另外还有《天柱山志》(乌以风签赠本)、《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1925年版)、几本鸟类书籍原本没什么特别,回家后,在其中一册中发现还夹着一张1958年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班结业证书……
     9月15日,周五,至仇师傅家,120元买书一堆.仇师傅告知周六书市因为创建卫生城市而暂停.
     9月16日,周六,收严晓星兄寄赠大作两册:《金庸识小录》《梅庵琴人传》,长长题赠很是暖心.
     9月17日,周日,收到孔网订购《槐市书话》精装毛边本,拓晓堂先生莶名,已经全部裁开,备读,傍晚,去一书贩处,购得两部书稿,其中,葛毅卿《隋唐音研究》原稿颇有意思.
    
作者:稗贩生 提交日期:2017-09-18 10:05:23
    江东兄赠书值得认真研究的哦!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7-10-10 22:19:00
    银羽逐书记·2017年第二十七篇.得吴为山先生旧存信札若干(10月10日记)
    
     今天是前朝的国庆“双十节”,得到一些吴为山先生旧存,应该算是2017下半年首次有意义的购买,只是价格远超预计,使得当下心情有些矛盾.
     这批信札内容时在1996至1997年间,大致四部分:
     一是吴为山先生五通12页毛笔信札(未寄出的留存件).
     二是一组家书,吴耀先信札和诗稿等.
     三是友朋信札几件,暂时识得丁方、潘凯、蒯天三个人名.
     其它,有吴为山手稿1页,名家签名封两个……
    
     卖家以吴为山先生如今地位尊贵为由开了一个无法接受的价格,其实我的兴趣一般,望而却步,随口还价,万没想到就成交了,落子无悔,先付定金,明天再登门结帐(仍生活在现金模式中,这个确实有点麻烦).
     借用“诗无达诂”的词义,信札之类的文献如何定价没多少标准可依,因人因事因时,贵贱一番,差距可就大了,过去遇见,心跳因为东西好,而今由于那难以企及的高价,不太好玩了.还有个自身无法克服的问题,主见和定力都不太够,临场发挥最欠,往往会照顾对方的心情,顺便就被人家牵着鼻子走了.
     平衡心境,必要是换个角度看问题,此番也不完全是失意,收藏追求精品意识,吴为山先生是当代一流人物,手上这组信札,以同类普遍所见进行对比,够得上尖子生——对吧
    流人物,手上这组信札,以同类普遍所见进行对比,够得上尖子生.收藏追求精品意识,对吧
    
    
作者:三生石 提交日期:2017-10-15 13:49:24
    顶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7-10-18 21:45:34
    银羽逐书记·2017年第二十八篇.仝译《古兰经》在江苏出版座谈会(10月18日记)
    
     最近书事寥寥无几,上周六去了南艺后街,7点半到的,正赶上散场,一大群城管大声催促着,众摊贩应和着,手上明显慢半拍,在一条狭窄的小道上,彼此推挤呼和应骂,一团糟的样子,不远处,原来书市所在的小广场空空如也,党的十九大当前,安全任务压倒一切……不是说能不能理解的问题,人的适应性太好了.
     我一个月没赶这个场子,当天出动,因为与两位书友有约,电话里听说描述,都不咋地,凑在一起约于一处,看看能否有预料之外,结果尽皆失望,学会放弃,勇于说不,空手而归其实也挺好的.
    
     这段时间计划着整理一些文献,却屡屡卡壳,较之书籍,信札手稿真是大麻烦,首先是识别,然后,怎样合理分割,如何精确描述……衬着近来阴雨连绵,整个一团乱麻,理也不清呀!
     『仝译《古兰经》在江苏出版座谈会』一组文献刚弄清楚,这件2016年初购于书市,据说是江苏省某宗教机构散出的,数量并不大,落在熟人手中,得以优先见着,佛教的一些资料比较有意思,有不少高僧书信,其中有赵朴初落款手迹一页抬高了价格,我当时却不太看好,认为是抄件,认识不同,所以无缘,而对于伊斯兰教的文献,尽是不熟悉的人名和事件,只是因为价格可以接受,拿回家,大致翻看一下,便置于一边,后来再买的文献逐渐压上去,再次翻出就隔着有一年了,最近几个月一直就放在手边,每天扫一眼,想整理出来,又伴着畏难情绪,今天才下定决心,下午14时起,至17时,整三个小时,大致弄清了原委.如下:
    
    ◆仝译《古兰经》出版座谈会-信札、手稿、照片等相关文献(内收仝道章.陈广元.张光耀.马贤.安士伟..林松.马金鹏.赵华宇.冯增烈.李佩伦.马人斌.余振贵.杨宗山.黄秋润.冯今源.纳广用等先生手迹)
    
    
    江苏伊协简讯(仝译《古兰经》在江苏出版座谈会专辑)16页
    仝译《古兰经》在江苏出版座谈会请柬2枚
    仝译《古兰经》在江苏出版座谈会现场照片7张
    仝译《古兰经》在江苏出版座谈会相关文件1页
    译林出版社相关说明2页.
    
    仝道章:授权书1页
    陈广元(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发言稿7页
    张光耀(湖南省伊斯兰教协会会长):信札2页
    马贤(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信札2页
    赵华宇(常州清真寺大阿訇):信札1页
    李佩伦(回族学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信札2页
    安士伟(全国政协常委、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信札2页
    马人斌(上海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信札1页
    买长荣(阿訇,宜宾市翠屏区伊斯兰教协会):信札1页
    余振贵(曾任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著名伊斯兰教研究学者):信札1页
    马智雄(学者,上海外国语学院):信札1页
    冯增烈(著名学者,当代回族学研究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信札7页
    杨宗山(伊斯兰教知名学者、教授):信札1页
    冯今源(伊斯兰教知名学者):信札1页
    黄秋润(福建省和泉州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信札1页
    叶哈雅.林松(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穆斯林学者):信札二通2页,手稿2页,诗稿1页
    马金鹏先生(原北京大学阿拉伯语副教授,伊斯兰学者):信札二通3页
    纳广用(阿訇,昆明伊斯兰教经学院):信札3页
    
    马瑞伯马宏仁等发言记录稿4页
    高耀宽(回族作家):信札1页
    冯治平:信札1页
    马耀文:信札1页
    马相武:信札1页
    
    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信札1页
    上海市伊斯兰教协会信札2页
    河北省伊斯兰教协会信札1页
    甘肃省伊斯兰教协会信札1页
    青海省伊斯兰教协会信札1页
    嘉兴市回族事务管理委员会信札1页
    湖南省伊斯兰教协会电报1页
    山东省伊斯兰教协会电报1页
    中国伊协会长沈遐西,马贤电报1页
    
    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均出于1990年仝译《古兰经》在江苏出版座谈会前后.
    另有仝译《古兰经》再版后,2000至2001年相关信札十几通(约19页),内容主要是求购.
    
    
    更多图片参见本人新浪图库
    http://photo.blog.sina.com.cn/category/u/1436042644/s/726919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7-10-21 21:58:16
    银羽逐书记·2017年第二十九篇.书市(10月21日记)
    
     长期以来,我一直很看重周六书市,一则淘书,二则交流,只是今年以来渐渐荒疏,经月不往也是有的,今天原本没有预定行程,两可之间,且看早上能否爬起来,只是家人力劝应该走一趟,以前从没这么一说的,大概看我近来太懒散了,我便也从了,早起出门看能不能挣些银子回来养家吧.
     设定5点闹钟,听见声音又辗转了二十分钟,出门只觉着秋深露重,寒气侵体,路上挺顺,到南艺后街6点多,天色已亮起,人还不少,市场仍不允许进入,诸多地摊沿着路边排开,一字长蛇阵,乱哄哄的,首尾走一趟挺吃力.
     如今书市本来就没多少好菜色,今天又迟了些,只见那买卖双方大都完成任务,站定聊天,我也没心思俯身挑捡,一路行走扫视,几次停脚,有熟人问候,好久不见.
     第一本是《庄学本少数民族摄影选》,书品一般,价格便宜,有点奇怪不知因何漏网,在一堆2元一本书堆中随手翻开一册《心相约》,见有陈鲁豫签名,至此淘书工作就完成了,之前与一位在近旁开书店的朋友打招呼时,说有几册签赠本,找到店里去看看,东西倒不错,价格略高,原本遇见这种同一上款的签本,应该一口吃下,这次只好挑重点了,买下一册《朱新建画集 1999》 毛笔签赠本.
     书市行走,自然是有经济诉求的,最低限度是能报销路费和早点钱,今儿早起三本书,清清楚楚.
     转去安乐园菜馆,买了一堆包子,没有直接回家,往父母和祖母处送一些去,祖母晨练未归,老爸在看报纸,妈妈早饭最后一口,见我进门,盈盈笑起,说道:“正和你爸说起,儿子如果好心情,一会儿要送包子过来,是吧.”
    
    
作者:慕容石 提交日期:2017-10-23 07:59:15
    祖母晨练未归,老爸在看报纸,妈妈早饭最后一口,见我进门,盈盈笑起,说道:“正和你爸说起,儿子如果好心情,一会儿要送包子过来,是吧.”
    真真令人感动!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7-11-30 21:18:16
    银羽逐书记·2017年第三十篇.变与不变(11月30日记)
    
     生日在十一月,生出一种感触,一年将尽,自己又老了些,向四十岁进发,前途是条短促,无转圜余地的单行线,所有的节奏在此却缓慢下来,原因是我想有所改变,却未定下何去何从,穿街过市好生热闹了一阵,未知似临渊而立,恍如走在人生边上……
     人的知识能力格局,确定适合做什么,我是真心觉得自己在2005年那一天决定踏足书市是无比正确的,相性太合了,轻松愉快渡过了十几年,偶见精彩,有种超值的体验,能力之内换任何一种工作,都不可能在四十岁的时候胆敢停下脚步,或许无谋,却也是一番精算的结论,怎么操作仍无定见,面前还有一年时间,边想边做吧.
     与书籍的际遇,在我可算是命定的,眼下的小书贩生涯,过去还有过两种工作选择:一是图书管理员,二是去杂志做文字编辑.
     书与阅读,是挺喜欢的,但远远未到书蠹或书痴的地步,如果真是以兴趣为工作的话,肯定坚持不了这么多年.
     有很多想表达的,笔与思都在打结,写不下去了,题目是变与不变,变化巨烈之处是我想停止行动,如此而已.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7-12-01 22:14:33
    银羽逐书记·2017年第三十一篇.随园之行(12月1日记)
    
     昨天下午小仇联系,说某小贩有宗手稿信札,让我有空去看看,时间定在了今天下午一点,南京师范大学校门口.
     出门遇上了好天气,决定从新街口步行过去,虽然是熟悉的路径,但很多年没有这样走路,阳光照得很舒服,清冷通透的视域,悦目赏心,脚底下不觉就慢了,接到催促的电话……
     小仇上来就交待了注意事项:那位比较难相处,具体如何让我看着办,别出太高的价格.
     见面,的确,没有笑脸相迎,拉出东西来,一看,还挺亲切,是南师大文教资料编辑部相关信札文稿,年内我曾在别处零星买了一点,今天所见数量多些,一下手就翻出一组公章来,大多装在档案袋中,翻捡起来挺麻烦,事关价格定夺,还是要细心些,旁边两双眼睛盯着我看,中途还因为停车问题与保安起了些争执,定不下心来,也没捡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不妨凭经验来办吧,小贩又把我们领去他的住处,也在校园内,以下就别有一番曲折,总之谈成了,相互妥协,主要还是我的让步吧.
     东西有些沉,拎回去是够呛,打的到孝陵卫28元.
     下午3点至6点,坐在阳台上翻看,大致过了一遍,没有意外的惊喜,有几组比较有意思:白化文和周士琦追忆周祖谟先生,冒怀辛所写乃父乃祖,费在山、江慰庐、吴林伯、毛庆耆、陈左高等诸位先生也都是怀人的文章,以前我以为文教资料仅仅是做些文摘,看来是误会了,草草看看也能长些见识,没白忙一下午,最让我有感的是江庆柏先生一组旧稿,江先生的样貌很醒目,为人宽厚,有一段时间经常接触,后来我网上卖书,又见过一次,记得电话里江先生说几时从南京图书馆出来,定好迎候的地点,我使了点小坏,未说明认得的关系,到时我使劲挥手,江先生小小错愕了一下,随即笑起:是你呀.我说:是呀,江老师好!……这是十年前的事情,不知江先生如今怎样?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7-12-04 20:32:03
    
    银羽逐书记·2017年第三十二篇.卞孝萱先生旧物得手(12月4日记)
    
     题目颇见得意,实则是一次走麦城的经历,今年年初就见着这批东西,且看的很仔细,有精确的判断,虽然数量比较可观,亮眼处不过散金碎玉,当时我与卖家的差距在两万元,无法弥合,至年底,拍板就拿下了,拉回来再看,方想起前情,如此也不是头一遭,我的商业头脑显然不能时时作主,被喜恶和冲动所骑劫的事已不算陌生.
     上午拖回家,紧接着展开整理,东西比较多,主要先分个堆,捡出若干重点,说起挺有意思,第一回见时我顺手就将一些有意思的信札签本归置在一起,想挑出来单买,被果断拒绝,事隔近一年,当时的痕迹仍在,省去不少挑捡的功夫.这次买入除了卞孝萱先生旧藏,还有南大另一位老教授卢央先生的手稿等物,算是找平衡添上去的.
     接下来有一两个月要以此为主展开任务,其中或会有些解不开的疑难,正好认识武黎嵩兄,是最佳的求助对象.
     有不少背景故事,留待一边整理一边记述.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7-12-07 23:24:20
    银羽逐书记·2017年第三十三篇.碎纸丛中(12月7日记)
    
    ——卞孝萱先生旧藏整理记之一
    
     说旧藏什么的有拔高之嫌,卞孝萱先生旧存高质量的手札文稿在西泠拍卖上轮番登场,至于其它藏品,想来去向也差不多,至于我接触到的这部分应该说是精华尽去后的一些平常之物,并且是在家属细心挑选处置后扔出的部分,以书籍来说,几乎没有正式出版物:杂志、论文集和抽印本,手稿部分相对完整,信札——基本上被撕成碎片,少数得以保全是因为夹杂在另外的书或文件里,年初瞧见这一大箱纸片,心情大糟,尤其是我认定此宗东西迟早会被我买下,如鲠在喉的感觉就伴随了近一年,正所谓关心则乱吧.
     还有件小小的插曲,最初面对大量碎片化的信札,书贩小李也很为难,虽然只要几元一斤,大部分还是放弃了,收废品的小贩便送去收购站,被另一位跑收购站的书贩碰到,从中挑出一些完整的,带至周六书市,“小坦克”瞧见,买下来,等我到了,转售于我,这种奇奇怪怪的巧合不常见到,我再跑去问小李怎么回事,说了一番,得以推导出以上这么个过程.
    
     待我三日前把这箱子麻烦请回家,一时也无心招惹,客厅中心堆成一片,首要处理的是那些印刷品,这几日正是整理这些东西放上网店,自然也不是什么香饽饽,零星售出两册.
     昨晚临近午夜,准备上床,途经时拨弄了一下,有一件完整的,一看是王运熙先生的信札,只是边沿有点小伤口,估计被消毁时漏网的,这一发现就激起深究的兴趣,又翻出王贵忱先生几通,被撕过,看样子还有机会复原,孙功炎先生两页毛笔书写,被中分为二,两个半页更思生命中的另一半……
     一大箱子翻起来颇为不便,干脆整个倒扣下来,地上放个棉垫,加了件衣服,半夜就开工了,这箱子东西原来从上面看还有些大片的,翻转过来情形大坏,细碎到完全找不出头绪,这里差别之处想来是撕信前后的顺序,刚开始很细心,几百上千件撕下来,难免粗枝大叶,反正当时执行者无论如何想不到日后会给一个陌生人带来无尽的困扰!
     我最初就判断这些纸片基本无法还原,翻翻有无漏网之鱼,好奇心也是种驱动力,忙了几小时,除了让孙功炎先生那两页得以合体,完整的还有卞慧新、杨承祖等几件,其他零星挑出麻烦多于收获,至于韩国磐、田余庆、屈守元、史树青等诸先生手迹,还不如认不出来的好,平添懊恼……
     唯有一个意外发现:三枚故宫博物院民国20年制木版水印信封,有“西清砚谱”款识图案,一枚正面图,两枚背面图,保存完好.
     到凌晨5点半,整理了一半略多,头脑实在不能再工作,想起身,一下子没能爬起来,不觉身体已然疆硬,费力起来,蹒跚了好几步,一通拍拍捶捶,总算把脊柱捋直了,到阳台上打开窗户,呼吸几口新鲜空气,早起的鸟儿已经开始欢叫了,我却疲惫不堪,又神思混乱,下楼于小区里转了两圈,回来一杯热牛奶,睡下,再睁眼是下午15:30.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7-12-07 23:37:29
    疆硬→僵硬
作者:宋银羽 提交日期:2017-12-16 22:42:01
    银羽逐书记·2017年第三十四篇.偶尔交流(12月16日记)
    
     从2015年初下決心减重,至今去掉了四十五斤的负担,同时有两个副作用:一是冬天耐不住低温,二是睡眠质量下降——体现在今天,荡掉了早晨的书市,虽然9点半才起,中午很就觉着困了,睡午觉吧,刚躺下一会,便听见书房电话的铃声,实在不想起身,蒙头无视,那边还挺执着,停了一下又响,继续无视,一而再,再而三,已明白不是家人,肯定是网上的买家,大概两年前将网店预留的电话号码由手机换成座机,本意是想减少不必要的联系,效果明显,我的手机现在基本上就是块手表.
     迷糊了半个多小时,那边铃声又起,阳光则从窗帘隙间透进屋里,想睡又不想睡的状态,怪没意思的,爬起,冷气一浸身,立刻就醒了神,穿衣洗漱,打开电脑,刚坐定片刻,铃声就来了,客人问“竺水招旧藏曲本九种”有无?然后议价,没有挑毛病,言及爱戴之情,说到我在南京,他在越剧之乡,提到对文献的善加利用……
     定价是门学问,以我的小见识,普通文史书随行就市,适当从低,手迹类文献,眼下还不必顶上前线,缓缓一边整理一边排布,以我为主,想卖和不想卖,亦或两可之间,“竺水招旧藏曲本九种”属于两可之间,喜欢,未必强留,定价足以吓退一般爱好者.
     今天,一开始没想妥协的,交流过程中实在有打动人的地方,对方声音还很好听,最后3600元成交,虽然只是9本薄册,同类1950年代的油印曲本,三五百元一册是行价,何况这每本都有竺水招签名.
     通话中说定之后,网上又接着若干留言:
    ……
    宋银羽:您电话里询问此书出处,当年有记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9845940101bbcd.html
    书友:朋友,拜读了您的新浪微博包括钱老的那些信札的故事,能从您手中惠得这几本,是一件难得的幸事和缘分。 相信小弟以后能在您这儿有更多墨迹之外的收获
    宋银羽:那些记录主要是写给自己看的,如能取信于人是意外收获~
    书友:您是一位真正的藏者,言谈之中,虽聊有您自感“重利轻别离”之意,但更多的还是对这些故纸旧墨真正的爱。有您这样的藏者,这方市场会得到很大的开拓
    宋银羽:过奖了,自认是骑墙者,没有太多执念,比如竺水招这一组旧藏,自己确实也挺喜欢,否则早就售出了,您电话里说对文献更好利用是打动我的地方,我至多也就是存着,到您那儿肯定会有更细致解读~~ 竺水招手迹网上出现过,当年我找到做过比照,应该没问题
    书友:众里寻她从不遇,金陵故地偶缘得。拙才未有如椽笔,但愿薄辞衍越歌。 谢谢您的割爱 谢谢
    
     傍晚7点左右顺丰快递发货,不出意外明天对方可以收到,从2013年购入,置于身边满四年,取得一个圆满的结局.
     再说2013年底曾计划写一组十篇小结文字,结果四篇下来,情绪就用完了,而如今回头再看,那四篇文字中所提之物尽皆售出……网上开书店,初时有留下喜欢东西的念头,事实却证明,我爱和众爱大体一致,在生存和兴趣之间选择,没太多犹豫,其实从过程来说:捡和得固有愉悦,定价售出是完成式,其中的快感并不仅仅是因为获利,是一种被认同感吧——偶尔能产生共鸣,生出“相得”的情绪,是言语无法描绘处.
    
作者:建康刀客 提交日期:2017-12-29 20:55:59
    好长时间没读了
作者:建康刀客 提交日期:2017-12-29 21:08:06
    卞孝萱的部分线装书,民国旧平装,后来去了真德拍卖,真德搞了个小专场,我还收了几种,其中你肯定会感兴趣的,是一本郭绍虞的签名本,上款周作人!



©版权所有 2002-2019年 布衣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