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书局 > 布衣论坛
与布衣书局与韦力先生读者群有关
作者:4 提交日期:2017-04-14 20:08:25
      写这第二篇,目的之一是贪心不足,还想得第二个笔记本,目的之二是想多说点关于韦力先生的著作。因为与布衣书局密切交往几乎日日不离,是从加入了“芷兰斋的读者群”开始的。之前虽然到布衣网站,只能说是偶尔,常常会忘记去看看,也因此错失了一些好书。但自从加入微信群后,几乎所有的自己喜欢的书都买到了。追根溯源,这是与加入韦力先生读者群有极大关系的。
    
      现在查看订单,在布衣书局买韦力先生的书,第一部是《芷兰斋书跋三集》(韦力签名本,国家图书馆2014年版毛边本。读过之后,对韦力先生对毛边本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和喜爱。等先后读过了韦先生的《书楼寻踪》《古书之美》《古书之媒》《得书记失书记》,更是觉得韦先生的做事做人做学问特别值得我这样的对传统文化了解甚浅的人尊重和敬仰。虽然他书中的内容对我来说过于深奥,我只是看个故事看看热闹看看图片,希望能受到一点点熏陶,再多增加一点点对于藏书对于古籍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
    
       去年9月16日加入了韦力先生读者群,进经过兴奋的等待,通过布衣微店购得《鲁迅藏书志·古籍之部》,这也是我踏入微店购书的开始。之后的日子基本就是天天在韦先生群里谈论先生的已出的书和将要新出的书。群里热闹,真的很热闹,我也也真的很长见识。同时,我也更多地参与到韦先生公号的互动当中,很幸运地两次得到韦先生赠送的拍卖图录。再后来就有了投票的事情,更是热闹达到极点持续了很长时间。期间就有了很多的分歧有了很多的不愉快。就我个人来说,我理解痴心推动宣传者的心情和行为,也尽量予以配合,不认为就是接受不了,完全反对和厌恶。不论如何纷争,好在最终以圆满的结果结束了。然而,现在事后诸葛亮,可以推测当时已经种下了今日伤心结局的种子。
       当前一段围绕违规事件处理从开始几个人的争论竟然慢慢发展成关系群的生死问题,我实在没有料到后果是如此严重,如此叫人伤感。好在万幸,在韦先生群里同时也加入了布衣茶社,所以今后无韦先生专群,我仍然可以及时得到有关韦先生新书的消息。可是,自始至终经历了这七个月,与众多朋友相识熟悉,现在分离,真是不舍。不舍又能如何?这大概也只能以“目送”来对待了。
      最后,附上我当日入“芷兰斋的读者群”的投名状,显示是“得失得失”,冥冥中也预告了今天的结局。同时,也附上解散时收到的通知,通知显示最初500人的大群只剩下了326人。得也好,失也好,悲也好,喜也好,总是留下了一段抹不去的印迹。
       叹叹。
       附记:上传图片总不成功,天意如此。放弃吧。
    
    
作者:4 提交日期:2017-04-15 07:04:51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即将告别原“芷兰斋读者群”的时候,已经有热心痴情的书友“何故乱翻书”建立起来新群,名为“岸芷汀兰”。很快就有一些群友跟了过去,大多是原来已经熟悉的老朋友。如此,老树枯萎了的时候,在旁边又生出了新的幼小的枝芽,期盼它慢慢地长大。
     韦先生的读者群已然成为了历史,韦先生的新作还在不断地出,之前买了不少,今后我还是会买。可是我也必须检讨自己,买得多读得太少了,有滑入单纯追星的危险。如果只买不读,我想是违背了韦先生写书的本意的。现在,《书楼觅踪》正在热卖,《硃痕探骊》和《上书房行走》即将登场。祝愿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韦先生,越来越多的人读到韦先生的书,。当然,也必须祝愿布衣书局越来越好,能给读者们带来更好的更多的新书旧书。
     写到这里,突然有了一个也许很天真的想法,今后在胡局的日记里能不能适当地多介绍一些布衣员工的情况呢?因为我们这些读者真真切切地享受到了布衣书局提供的优质高效的服务,都是来源于胡局和全体的布衣员工们,感谢你们!你们辛苦了!谢谢!
    



©版权所有 2002-2019年 布衣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