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书局 > 布衣论坛
谭光磊:纸房子里的阴影线
作者:kempis 提交日期:2006-06-06 19:30:08
    谭光磊:纸房子里的阴影线
    
    爱尔兰犯罪小说家约翰‧康诺利的部落格上有一篇「活在未来的人」(The Man Out of Time),谈到朋友表示无法过他那样的生活 -- 并非不能靠写作为生,而是无法想象永远「活在未来」的日子。以欧美的出版步调来说,小说作家永远是活在未来的。一部新作从发想、完稿到出版,可能历经数年的时间。依照惯例,作者交稿到实际出书大约一年,出书后宣传行程去掉两三个月,此时往往新作都写完了。作家脑中的构想何其多,在复数书约甚至多家出版社的情况下,同时写好几本也很常见,那更是彻彻底底和出书的「当下」脱节了。康诺利提到他从来不读自己的书当消遣,出版后就束之高阁,永远是「向前看」。他现在写的是2007年要出版的作品,预定九月交稿,然后一直到年底都得配合跨国巡回打书,那时构思的应该是2008的新书了… 
    
    我完全能体会他的感受,作家与经纪人位居出版产业的最上游,就像隐士深居山林,不知有汉。出国参加书展的时差,也许才是我们真正的永恒。入行两年多,最惊讶的正是自己的时间概念全然改变。除了换算各国时间的能力大增,也真真就学会了凡事向前看,永远活在未来。过去我专注于奇幻领域,从不认为追新书有什么必要,因为至少有一百年份量的经典作品还待引介:连大师都还不认得,谈什么新人?进入这行后,思考方式开始改变。也许外国的出版量实在太大,编辑们连新书都应接不暇,哪有力气回头?那早已无关对错或者品味,纯粹就是出于职业的不得不然。
    
    起先客户很少,多半从已出版著作卖起。时间久了,国外经纪人马不停蹄卖出新书,我开始收到提案大纲、样稿、初稿、定稿、先读本(advance reader's copy, 或称galley,英国则叫bound proof),出版时间总是遥遥无期。对那时的我来说,任何尚未出版的书都很遥远,都很虚幻,半年就是永恒。随着客户日渐增多,我开始惊觉:啊那本书印象中不是还很久才出吗,怎么居然就上市了?那个谁谁谁去年的新书我都还没卖掉,怎么又有新作推出?甚至新书出了,排行榜早已上下几度,我都还没发觉。半年算什么呢?一年眨眼就过去了啊。现在手里多的是2007年春季的小说,甚至2008年的非文学书。未来,就一直来一直来吧。而等到中文版问世,那又是另一个更遥远的时空了。我手边不也堆满了「终于问世」的中文版,却未曾翻开过?
    
    曾经羡慕欧美出版的飞快脚步,电子档才出炉就卖遍全球。亚洲国家总是缺席,常要等到出书后好久才卖出版权。这其中的原因千丝万缕,从最基本的文化差异、语言问题到出版规模、口味、历史等等,原本就不必等量齐观。可是年轻热血的我,难免幻想与欧美同步,也成为那出版前就卖出十几国版权里的一员。 
    
    于是就很寂寞。当手中只有一份几百页的电子档,经纪人的简介和热情的推荐;当网路上没有丝毫踪迹,连业界都仅有只字片语,你要拿什么去吸引出版社注意?有什么「证据」去说服他们?那真像一场自以为是的虚妄。去年法兰克福书展,辗转听闻海外版权天王丹尼‧巴罗刚谈成的超级大作,预付版税高达两百万美金云云,显然是业界争相走告的注目焦点。书展前几周才卖掉的作品,那时就已经售出十几国版权,连南韩都发疯似的砸下四万美金抢走。回国后我收到八百页的电子稿,还有目录里短短几百字什么也讲不清楚的简介。我开始在网路上找资料,但一切都是徒劳。当下不禁错觉:这书真的存在吗? 
    
    我想起刚读完的《纸房子里的人》一段:「每有荣幸接触这些古书时,我都会感觉到,打开它们的扉页、感觉它们的重量,是一种孤寂的特权。」是吧,如果说经手新书版权是活在未来的孤寂,那么古书就是置身过去的孤寂了,就像是以当下为基准,瞻前顾后的两极座标。这么想来,我们公司卖古书又代理版权,一旧一新的双重业务还真有那么点「致命的均衡」,像是享尽特权的书中驸马…啊,我是说贵族。
    
    老实说,《纸房子里的人》接续着《风之影》后上市,真像是冥冥中某条「阴影线」的牵引。不只是因为二书皆与爱书、藏书乃至于焚书毁书有关,而且原文皆是西班牙文,更难得的是都是直接由西班牙文译成中文。就连他们背后的版权故事,也是紧密相系的。 
    去年《风之影》版权卖出后,某位很喜欢但没买到的总编请我查询另一本西班牙文小说《雅典谋杀案》的版权,说是朋友连同《风之影》一起推荐的。我在网路上查到作家的经纪公司Carmen Balcells,完全不知对方来头,就傻傻地写信去问,信中不忘提及自己刚开始对西班牙文学感兴趣,而且刚卖出《风之影》版权等等。几天后对方海外版权部主管Carmen Pinilla 回信了:「敝公司海外版权向来是与各国出版社直往,但这本书我们愿意破例。」接着就把样书寄来了。后来去北京和文景的版权陈青聊起此事,他惊呼:「那不就是卡门老太太吗?」
    
    我这才知道,Carmen Balcells经纪公司不是别人,正是西班牙语系国家第一文学经纪公司,旗下作家超过一百五十人,显赫者如马奎斯、阿言德、略萨、富恩特斯、涅鲁达等不计其数。而关于马奎斯作品不授权中文版、放过谁鸽子给谁吃过闭门羹,各式各样的谣言也不计其数,我居然就这样傻傻地谈到了代理?当然不是全权代理,目前的合作状况是他们给我某些作家作品,我来卖,其余的出版社仍须与他们直往。但他们的资源实在太过雄厚,光是代理新作家也代理不完啊!
    
    《纸房子里的人》就是在《雅典谋杀案》成交之后,他们推荐给我的第一本书,其间中断联系了三个多月,我差点以为谈不拢了,没想到有天与我联系的 Gloria Masdeu 就回了信,同时推荐这本书,附上英文电子档。我战战兢兢,隔天就赶出书讯寄发,当时我取的书名是「坐困书城」,内容是这样写的: 
    1998 年,剑桥学者布鲁玛‧蓝侬在苏活区的旧书店买了本艾蜜丽‧狄金生诗集,却在过马路时被车撞死。布鲁玛死后不久,她的爱人(也就是小说的叙事者)在她住处发现一本康拉德的《阴影线》(The Shadow Line),书前有着谜样的提字,书缘似乎还有水泥的痕迹。满心好奇的他于是踏上一场追寻之旅,想要找出这位神秘藏书人的真实身份。他将从剑桥来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再越过普拿他河,抵达乌拉圭首都蒙特维的亚,遇见藏书成瘾的狂人卡洛斯。只见他的屋里满满的全都是书,从地板到天花板,从四面墙壁向外延伸,甚至占据卧室和车库,迫使他睡在阁楼里。书籍的排列则自有其严密而不可违背的规则,例如莎士比亚不可与马娄并列,因为相传两人有抄袭之嫌。又如同英国作家马丁‧艾米斯不可与朱利安‧拔恩斯共存…这些趋近疯狂的偏执规则,将对两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坐困书城》原名《纸房子》(La casa de papel),是乌拉圭作家卡洛斯‧玛丽亚‧多明哥的趣味小品,兼具文学推理和形上思索成分,在向大师波赫士致敬的同时,也对世间所有爱书成痴的读者露出会心一笑。本书在英国出版后不到一个月旋即再版15,000本,德文版已售出超过30,000本,美版将于十一月出版。目前已售出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义大利、波兰、荷兰、希腊、葡萄牙、俄国、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巴西、韩国、日本等十余国版权,英文版并由名画家彼得席斯(Peter Sis)亲自绘制十一幅插图。本书系由西班牙与拉丁美洲国家最重要的文学经纪公司Agencia Literaria Carmen Balcells所代理,马奎斯与阿言德均属旗下作家。
    
    书讯发出后反应非常热烈,没过多久就拍板定案,由远流出版取得中文版权。这本书正式开启了我和Carmen Balcell公司的合作,之后陆续又经手了《圣堂指环》、《牛津谋杀案》等书。其中《牛津谋杀案》最是有趣:去年法兰克福书展结束后,我和老板到荷兰和比利时旅游,我们在阿姆斯特丹的Waterstone’s英文书店里注意到这本书。回国后我试着查询版权,但徒劳无功,也就搁着了。没想到隔年春节期间,我在家里收到 Gloria 来信推荐这本书。我兴奋地告诉她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她回我「这就是命运!」(This is fate!) 
    
    一直要到今年三月的伦敦书展,我才有机会和他们见面。西班牙人习惯很晚才吃饭,我们先约八点喝咖啡,然后才去餐厅,聊到午夜方归。席间我问起「当初为何愿意破例」,本以为是《风之影》的关系,实则不然。话说《雅典谋杀案》的作者Somoza有天打电话给Carmen:「我听说那个谁谁谁的书居然要出中文版了,为何我的书从未被翻译成中文?」原来那个谁谁谁是西班牙非常名不见经传的作家,以Somoza在犯罪小说界享得盛名(《雅典谋杀案》英译本摘下了英国犯罪作家协会最高殊荣的金匕首奖),作品行销全世界,自然咽不下这口气。Carmen好言相劝,说他们会想办法,想不到没过多久就收到我的信。她心想既然一个想买一个想卖,干脆名正言顺送作堆。唉,你说,能不相信命运吗? 
    
    周末花了两天时间,把凌乱如核战废墟的房间整理了一遍。望着早已取代墙壁成为房间四缘的高高书架,想着《纸房子里的人》,不禁浑身冷汗。朋友总警告我地震来时会被倾覆的书架压死,殊不知坐困书城就是濒临疯狂的前兆(至少我还没拿书砌墙)。短短三万字的故事,我只觉得怵目惊心,像是目睹了一场天崩地裂的世界生成与毁灭。脑中挥之不去的,则是我生命中这条从台北到伦敦再到巴塞隆纳的阴影线。 
    
作者:箫音 提交日期:2006-06-07 00:28:32
    这本书会卖多少钱?38?58?最近的书价太可怕,还是旧书好。
作者:aller 提交日期:2006-06-07 08:37:42
    书不厚,应该在20块钱以内。
作者:箫音 提交日期:2006-06-07 12:18:49
    还好,最好请三老板进一些,我好买一本。



©版权所有 2002-2019年 布衣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