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书局 > 布衣论坛
讀書,算哪行?(转)
作者:kempis 提交日期:2006-12-14 13:09:52
    讀書,算哪行?(转)
    
    學生時代我就對電視節目的低俗、商業化感到不耐。我有種難治的傲慢,認為電視節目水準低落,都是因為製作節目的人不讀書,太過遷就商業利益。而當時我在學校裡修習的課程正是大眾傳播。如今「傲慢」雖已收斂了些許,但我的「偏見」仍然無法消除。有次和母校一位教師談起來,談到今天搞消遣娛樂的媒體人(包括演員及歌星),如果多讀點書,台灣的電視節目就不會是這種局面,水準就不會這麼低,他非常贊同我的說法。他甚至對將我的說法轉告給學生,以一個校友的關切,鼓勵學生多讀點書。 
       
      我的意思不是說搞娛樂的人受的教育不高,或專業不足,而是許多人畢了業之後就不讀書了〈讀書,非專業進修,而是養成閱讀習慣〉,可能連書桌燈盞都丟了。如果搞娛樂與傳播的人多讀點書,不只能提昇觀眾的水平,也能改變整體的文化素養,就是連女演員搞出版,也不必老是以胸圍的尺寸作為號召。也許我言重了?或者我根本就是說外行話。 
       
      最近讀到《讀書,這一行》,我才真正理解讀書的另一種境界。原來一個電視台的讀書節目「猛浪譚」(Apostrophes)能繼續十五年,造成深刻的風潮,引發幾百萬人的觀賞,背後不只是主持人深厚投注的毅力,超凡的文化品味,也不只是電視媒體敏銳的嗅覺,而是因為普遍的法國人喜愛讀書,把閱讀當一回事。一個節目能持續十五年(1975-1991),歷久不衰,其實是主持人感到疲憊,才讓節目終止,而非觀眾減少。 
       
       
      我想起在部隊服役的時刻,相當苦悶,讀書是那個時期最有益的友伴,幫我度過不少艱難時光。但也是那個時期,讓我發現台灣教育體制下大專學生的文化素養。那些苦悶青年人消遣娛樂的方式讓我驚訝,別說理工科系的人不碰書本,連人文科系的畢業生也差不多。台灣高等教育訓練出不少技術員工,但文化層面的貧乏讓人無法想像。日後我從劉大任先生一篇文章裡,找到對應的解答。他用兩個字來表明台灣的經濟與文化現象:飆與爽。其實不只搞娛樂的人不太讀書,對整體的華人世界而言,讀書可能是文化生活中最貧乏薄弱的一環。 
       
       
      即使在美國,也很難產生像猛浪譚一樣的讀書節目。我覺得只有PBS由Bill Moyer製作的各種訪談,能有相類似的水平。但是那些節目通常是以人為主,探討思潮或他們的著作衍生的觀念為主體,和猛浪譚以書為主有點不太相同。還有就是當紅的歐普拉製作的談書節目。我剛在網上發現了一則消息:『據美國「出版研究季刊」統計,電視脫口秀主持人歐普拉對出版業可說是居功厥偉,她在節目中推薦的書,幾乎都成為暢銷書。』我看過幾次Oprah主持的讀書節目,也常在書店裡看到她推薦閱讀的書籍:書上貼著Oprah Book Club,代表了暢銷的標誌。我並不怎麼喜歡她的風格,因為就事實來說,談書並非不她主要的興趣所在。書籍暢銷當然是好事,而且許多不知名作家的作品一旦受到青睞,那些積囤在庫房裡的文字,突然找到了出口,一時之間洛陽紙貴,讓出版商和作家笑顏逐開。但是我覺得那種閱讀商業價值,遠大於文化意義,況且她的選書也十分狹窄,很難顯明美國人的閱讀層面。 
       
      經過了十五年的努力,Pivot接受訪談時,有這麼一段話,表明他對猛浪譚的肯定,也可說是對他自己的肯定:「然而從1975年起,書史上的重點和思潮中的流派從沒有逃過猛浪譚的注視,它是時代的見證,經由書籍敘述了一個時代的激情、疑問、興奮和荒誕。」而訪問他的學人,也是葛里碼出版社的編輯諾亞(Pierre Nora)在訪談的末尾,雖也對Pivot有點意見,但仍相當肯定猛浪譚的貢獻:「有一個猛浪壇的時代,與文化普及化平行並進,對後者貢獻良多,在表現法國文學傳統和公共精神方面,有特殊的一席,在電視急速擴展的年代裡,自成一格。」 
       
      這本訪談紀錄讓我印象最深刻之處,除了猛浪譚的形色多彩,創意獨樹的風格走向,還有Pivot對自己角色的定位與投入。他一直以記者自居,而非一個作家學者的身分。他向受訪的人表達公眾的好奇,扮演中間人的角色。一邊是想學點新知的人,一邊是想傳授新知的人,他在其間穿針引線。由此他作為記者敏銳超凡的嗅覺,表露無疑。所以,他不提那些泛泛的問題,這樣觀眾不會有精采的收獲;他也不問似乎才高八斗的問題,彷若專家對談,讓觀眾被排斥在外。他說:「正是由於我那非學院式沒有教學法的格調,…賓主隨談的方式,通俗而且隨興所至,才造成節目的成功。」 
       
      然而公信力並未使他得意忘形,或被商業利益收買。他嚴守分際的態度,讓人佩服。可能有人對他讀書的精神略有耳聞,為了進入這個節目,他每天讀書至少5-8小時,最多的時候每天12到15小時。從週日到週六天天如此,連續十五年。為了這個節目,他說:「為了全力以赴,我排除了一切的世俗應酬,個人嗜好」。他也堅守原則,不參加外務。就是不參加各類型的造勢活動,避免各類社交場合。他自道,第一這類型的活動令他厭煩,第二會佔去他讀書休閒的時間。最重要的就是害怕這類活動會使他失去獨立性。出版社的邀約,利潤必然可觀,就像中國話說的「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軟」。他說那些主辦活動的企業主,如果在活動之後幾天突然出書,或他的親友出版新書。無論書籍好或不好,都會使他失去獨立自主的立場。他能抗拒諸多誘惑,成為專業的讀書人。並非他神聖、不沾鍋,而是電視台待遇優渥。 
       
      一個讀書節目的主持人,能得到優厚的待遇,不須其他外快,讓讀書成為一種行業?我想這在華語世界是不可能的事。不要說今天讀書的人不夠多,就算有相當數量的讀者,也沒有太多人會觀賞讀書節目,讓讀書、購書蔚為風潮。如果連作家都很難靠文字謀生,要靠讀書謀生,產生讀書一族,我看也是癡人說夢。讀完了書,我總算領會,不只要有會讀書、喜讀書的傳播娛樂界,還得讓中國人從喜歡掙錢轉而成為喜歡讀書的民族,或說同時兼顧,像猶太人一樣。他們雖然富有,但同時也被稱為「書的民族」。我們的閱讀文化必須產生深刻的質變,華文版的「猛浪譚」,我覺得才有可能出現。 
       
      最近在網上發現關於畢佛的介紹:法國讀書節目老招牌 畢佛退而不休 
       (登於中國時報) 
作者:似乎有知识 提交日期:2006-12-14 13:25:22
    读书行
作者:天一老 提交日期:2006-12-14 13:48:14
    读
作者:小楼一夜乱翻书 提交日期:2006-12-14 13:49:54
    江湖
作者:长恨阁主 提交日期:2006-12-14 13:54:44
    別說理工科系的人不碰書本,連人文科系的畢業生也差不多。台灣高等教育訓練出不少技術員工,但文化層面的貧乏讓人無法想像。日後我從劉大任先生一篇文章裡,找到對應的解答。他用兩個字來表明台灣的經濟與文化現象:飆與爽。其實不只搞娛樂的人不太讀書,對整體的華人世界而言,讀書可能是文化生活中最貧乏薄弱的一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陆何尝不是如此



©版权所有 2002-2019年 布衣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