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书局 > 布衣论坛
一位姓黄的老同志
作者:葛朗台 提交日期:2004-07-19 13:20:00
    这都是贵州的事儿。老黄叫黄襄成,家里曾经很显赫。曾祖父叫黄辅辰,翰林,有名的清官。爷爷叫黄彭年,官更大,当过湖北布政使,主讲过保定莲池书院,学问精深,德高望重。伯父黄国瑾,也点了翰林。黄国瑾的业余爱好有两样,一是收藏旧书,二是帮人操办婚礼,介绍对象什么的。为此他还花大价钱专门买了宋版的《婚礼备要》、《月老新书》等必读书,充实业务水平。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到了老黄这辈,虽然败落了一点,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名门之后,人又机灵,懂得趋炎附势。虽然乡亲们看他不顺眼,但在地方上没人敢惹,也算是个人物。
    
    老黄有个好处,就是对文化遗产比较注意保护,毕竟是书香门第嘛。爷爷的东西传到他手上还有不少,这方面老黄不含糊,书信啊,文稿啊什么的,都保存的好好的。其中最有价值的是黄彭年写了44年的日记,从他1846年中进士开始,到1890年在任上去世,一年一本。老黄特地请福建的名裱工陈莼衷给重新装裱了一遍。没事的时候,就翻着看看,最喜欢看的是自己小时候,爷爷夸自己的那几段。一边看,一边捎带着就把里面的诗誊出来,满满地抄了四大本。
    
    老黄有个大富大贵的亲戚,叫朱启钤,对编书啊,整理乡邦文献啊,特别有热情。老黄对他不太感冒,总觉得他把自己当成老家的穷亲戚,对自己不太看得起。1943年朱先生把黄国瑾的《训真书屋遗稿》编入黔南丛书。书成之后,朱先生送了老黄一本,又问他还有没有老辈人的什么遗著,手稿,可以一块编进这套丛书的。老黄立刻提高了警惕,心想:“想干什么,钱多了不起啊?不就憋着把我们家的宝贝弄走吗?以为我们这穷乡僻壤没有识货的,来猎奇,捡漏来了!”但面子上还得过得去,毕竟朱启钤还是自己的富贵亲戚,以后兴许还用的着,不好这样恶语相向。就郑重其是地拿出了二十年前章式之刊印的《陶楼文钞》,说:“这个你有吧,我手里就这个,没别的了。如果还有东西,也是在长沙我表哥黄厚成手里。”老朱来之前已经听说过黄彭年的44本日记了,本准备让贵州文献图书馆收购下来,自己再花一两千块,把这书给出了。一听这话,也明白人家的意思,虽然有点遗憾,也没办法。这事就算搁下了。
    
    过不多久,贵州文献编辑馆一个专门收集,整理贵州文献的凌惕庵,想搜求黄家三代的遗像,出书用。上门找老黄商量。老黄一看见他,气就不打一处来“朱启钤不管怎么说还是我们家的远房亲戚,而且人家也有钱。你个地区名流,也来打我的主意。对你可没那么客气。”连损带骂,生生把他撵了出去。可怜倒霉蛋凌惕庵,事没办成,还落个谋夺家珍的名声。
    
    转眼这就解放了,老黄岁数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差,日子过的也一天比一天艰难。运动一个接着一个,他的那些谋生的技能,在新社会都显得毫无用处。再加上平时见风使舵,对乡亲们不厚道,谁都烦他。到了这种情况,谁还愿意帮他呢?工作没了,收入也没了,家里该卖的都卖的差不多了,平时吃饭都有困难。
    
    到他快死的时候,老黄终于想开了,自己没什么资本,只能靠祖宗那些日记了。他托人带话给朱启钤,说愿意把日记卖给他。但条件是:让他在贵州文史馆挂个名。这样既可以拿点工资贴补家用,死了还能领点丧葬费。朱启钤说,那你把日记先拿来我看看吧。拿来一看,经过解放后这几年的折腾,虫蛀,水渍,卷边,掉页,日记已经残破的不成样子。又派人去老黄家,一看,家里破破烂烂,房子漏雨,孩子哭闹,不成个样子。老黄卧床不起,脸色蜡黄,也不知道是饿的还是病的,方正已经不能说话了。问他什么,只能点头摇头,实在要说几个字就只能用粉笔在石板上写。看来真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朱先生听了心里难受,但这时候不比解放前了,自己的境况也不好。开销降不下来,收入上不去,也整天琢磨着卖东西换钱呢。不过,钱再难弄,总还可以想办法。可进文史馆就不是他说了算的事了。他赶紧托人四处活动,连老朋友章士钊都托到了。得到的答复是,文史馆不能接纳这种快咽气的人,何况老黄名声还不太好,群众有意见。朱启钤没办法,只好把日记给他送回去,表示遗憾。并让文史馆濮绍勘每天到老黄家里去看日记,争取编一本黄彭年年谱出来,顺带着把日记里的诗抄录出来,好编入黔南丛书。没想到,濮先生有心脏病,每天奔波劳累,身体吃不消,没几天就病死了。他前脚刚走,老黄后脚就跟着走了。这下,编书所有的线索一下子全都断了。年谱肯定是没戏了,幸亏濮先生家里还有老黄手抄的那四卷从日记里录出来的陶楼诗集。不过,老黄抄的时候没太用心,乱糟糟的,再加上涂涂改改,很多地方都看不太清楚。和濮先生抄的对照着看,还是有些地方有疑问。要是能拿日记原稿来对对,就太好了。
    
    朱启钤赶紧派人去老黄家问日记的事。这时候,老黄的丧事已经办完了,据说办得还算体面。但诗书传家至此算彻底到了头。家属说,日记前几天已经卖给一个操外地口音的书贩子,换了几百块钱的丧葬费。
    
    书贩子人呢?找不到了。
    
    图晚上贴
    
作者:一世永飘 提交日期:2004-07-19 13:25:00
    楼主辛苦。。。先跟 一帖,待俺一会儿慢慢看ING
作者:diamonds 提交日期:2004-07-19 13:48:00
    吝啬鬼讲故事还不错
    
    
作者:一世永飘 提交日期:2004-07-19 14:38:00
    这才腾出功夫仔细读了遍
    
    暴强好帖,加红脸
作者:愚平 提交日期:2004-07-19 20:20:00
    日弓虽
    恭
作者:愚平 提交日期:2004-07-19 20:21:00
    子女巾占
作者:ele 提交日期:2004-07-19 20:27:00
    据我判断,书贩子已抓到,黄氏日记今晚要惊现江湖了。
作者:金青水白 提交日期:2004-07-19 20:47:00
    文章不错,挺好的。
作者:葛朗台 提交日期:2004-07-19 21:04:00
    书贩子至今逍遥法外,令人气愤!幸好好留下了革命的火种,是这个:
    
    
作者:葛朗台 提交日期:2004-07-19 21:06:00
    油印本,瞿蜕园的序
    
    
作者:葛朗台 提交日期:2004-07-19 21:06:00
    黄太爷爷的诗
    
    
作者:葛朗台 提交日期:2004-07-19 21:07:00
    没有钻石哥哥的那本漂亮,亏了:(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4-07-19 21:37:00
    钻石是那么好当的:)
作者:一世永飘 提交日期:2004-07-19 21:45:00
    诚恳要求葛朗台同志每日数帖
    
    
    偶则大施红脸、飘红、固顶之技
作者:diamonds 提交日期:2004-07-19 22:08:00
    猛地这本就是布衣书局的
作者:diamonds 提交日期:2004-07-19 22:14:00
    1
    
    
作者:ele 提交日期:2004-07-19 22:25:00
    包背装啊,这还了得
作者:愚平 提交日期:2004-07-19 23:33:00
    书好、品好
作者:一世永飘 提交日期:2004-07-20 10:08:00
    此帖偶将每日数提
作者:长安话派 提交日期:2004-07-20 10:17:00
    但诗书传家至此算彻底到了头。
    ……………………………………………………………………
    谢幕~~
作者:大夏 提交日期:2004-07-25 21:10:00
    书好
作者:焦振丛 提交日期:2004-08-24 19:23:00
    好看
作者:谭伯牛 提交日期:2004-08-24 21:57:00
    认真阅读了这篇帖子,感慨很深,谈几点看法:
    
    1 多刻书,可以积善长寿。
    2 不要囤积居奇,否则晚景凄凉。
    3 茶社同仁要仔细领会第2条的精神。
     
作者:老风 提交日期:2004-08-24 22:42:00
    暂得于己.
作者:shaohai 提交日期:2004-08-26 00:02:00
    qiang 
作者:chafenshu 提交日期:2004-10-15 10:30:00
    曾经我眼
作者:野溪 提交日期:2004-10-15 11:55:00
    好贴,好故事,好文章
作者:zyp008 提交日期:2004-10-15 18:16:00
    好,好,好
     
     
    
作者:长山无名 提交日期:2005-11-16 10:35:19
    由于搞收藏专项,买书导致家境贫寒,本周将拍卖黄彭年藏书一批.
作者:河南河北 提交日期:2005-11-16 10:38:22
    巴尔扎克式的故事
作者:一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11-16 10:54:23
    德行!... ...
作者:葛朗台 提交日期:2005-11-16 10:57:39
    长山真的假的呀
作者:一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11-16 10:59:56
    山还是那座山!
作者:唐贝勒 提交日期:2005-11-16 12:17:18
    丁页!
作者:长山无名 提交日期:2005-11-16 19:47:11
    null
    
    
作者:长山无名 提交日期:2005-11-16 19:48:47
    虽然小有虫蛀,可都是旧修。
    
    
作者:长山无名 提交日期:2005-11-16 19:49:26
    null
    
    
作者:长山无名 提交日期:2005-11-16 19:51:39
    本来是一批,买了都好几年了,想想那时候那仨瓜俩枣的钱,。。。。。。
    
    
作者:葛朗台 提交日期:2005-11-16 19:52:16
    长山真有货呀!
作者:长山无名 提交日期:2005-11-16 20:10:46
    照这样入不敷出的卖下去恐怕很快就没货了。。。。
作者:ele 提交日期:2005-11-16 20:16:52
    仨瓜两枣的钱……
    
    那么大的枣
    
    长山原来就是传说中的安期生?
作者:长山无名 提交日期:2005-11-16 20:29:24
    E老,没注意看中央7《今日农经》,一个30多斤的西瓜卖了4000。。。。那仨瓜俩枣可就大发了
作者:shaohai 提交日期:2005-11-16 23:41:40
    锦衣夜行 哪去呢?是不是 葛浪 兄/呵呵
作者:葛朗台 提交日期:2005-11-17 18:51:56
    锦衣夜行大哥是俺的偶像
作者:shaohai 提交日期:2005-11-17 22:27:56
    锦衣夜行兄
    书话极佳
作者:菜青虫 提交日期:2006-01-31 19:08:41
    t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6-03-24 18:16:20
    昨天又弄了一个贵州的,翻翻。
作者:葛朗台 提交日期:2006-03-24 18:29:06
    是啥?
作者:老风 提交日期:2006-03-24 20:47:02
    老帖新读
作者:hbcwh 提交日期:2007-08-04 20:58:45
    今天翻了翻黄厚成的朱卷,所以把这个提上来。
    1,“也是在长沙我表哥黄厚成手里”,堂兄吧?
    2,查朱卷履历,黄国瑾有两位胞弟,国璪和国瑄,几房兄弟前赴后继给国璪过继儿子续香火,襄成则应该是国瑄之子了。但1894年后刻成的朱卷里,厚成的嫡堂弟里只有树成、靖成、武成、驷成,没有襄成之名。既然“老黄同志”襄成“最喜欢看的是自己小时候,爷爷夸自己的那几段”,那么黄子寿去世的1890年,他已经出生,也就应该出现在朱卷了。——大概是树成、靖成、武成、驷成里的哪一位后来改名了?
作者:阳自东来 提交日期:2007-08-04 21:32:45
    有意思
作者:鱼非子 提交日期:2007-08-05 00:42:32
    偶偶偶偶悔死了。。。俺翻帖的水平也相当于幼稚园。。。
    
    算料!俺还是塌塌实实别再布衣混了。。丢人哪俺!55555555555555
作者:qdq 提交日期:2012-11-11 06:13:14
    h
作者:hbcwh 提交日期:2017-11-14 16:41:58
    这个十多年前的帖子,俺一直惦记着。
    翻阅1916年王国维致罗振玉信札,其时王在上海居间为罗振玉购买黄宅书画。札中云,黄氏之子北上索还书画,殁于京邸。这个黄氏之子是谁呢?
    查黄再同行略,其哀毁时(1891)存三子:厚成、贞成、博成。至1894年,厚成朱卷里,贞成亦殇。至1916年,可能只有厚成、博成二人。但1916后数年尚有厚成行迹,则王信中所指,或是博成?博成的行迹查不到一点资料。
    至黄再同之侄,详细情形也难弄清。王树楠集里有黄再同之弟的墓志,待查。襄成不知是否其子
作者:hbcwh 提交日期:2017-11-14 16:45:21
     这个十多年前的帖子,俺一直惦记着。
     翻阅1916年王国维致罗振玉信札,其时王在上海居间为罗振玉购买黄宅书画。起先,袁氏未败时,黄氏将书画向袁氏(二皇子也)求售。袁未给钱,样本也不还。故黄氏之子北上索还,殁于京邸。这个黄氏之子是谁呢?
     查黄再同行略,其哀毁时(1891)存三子:厚成、贞成、博成。至1894年,厚成朱卷里,贞成亦殇。至1916年,可能只有厚成、博成二人。但1916后数年尚有厚成行迹,则王信中所指,或是博成?博成的行迹查不到一点资料。
     至黄再同之侄,详细情形也难弄清。王树楠集里有黄再同之弟的墓志,待查。襄成不知是否其子
作者:hbcwh 提交日期:2017-11-14 17:07:39
    查黄国瑄墓志,其子四,树成,襄成、靖成、驷成。1921年的墓志只说驷成早殇,其他三子当尚存。索书之子似不会是国瑄子。
作者:hbcwh 提交日期:2017-11-14 17:38:17
    黄厚成朱卷里,堂兄存世者有:信成,堂弟有树成,靖成、武成、驷成。信成当是黄厚成伯父之子,武成或即襄成,但排行和黄国瑄墓志不一致
作者:hbcwh 提交日期:2017-11-14 17:53:27
    多年前葛朗台讲了个半拉子故事,害我一直不能忘怀。后来知道老黄的日归于国图,现在也影印出版了。但怎么从贵州跑到国图书库里去的,大概在葛朗台咽下的后半截故事里
作者:金粟道人顾仲瑛 提交日期:2017-11-24 05:23:39
    不是黄丕烈啊



©版权所有 2002-2019年 布衣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