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书局 > 布衣论坛
关于"等"、"等等"的用法(ZT,我以前没有完全明白,看到同事的帖,转来给大家)
作者:苇子 提交日期:2007-07-13 13:36:34
    等  助词,表示列举,有两种用法。
      一、表示列举未尽。用于部分列举,有省略或替代未列举部分的作用。未列举部分或因不重要或因项目太多而不必一一列出,或因知道得不清楚而无法列出。例如:
      (1)本次列车开往深圳,途经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等地。
      (2)在这届奥运会的田径、体操、游泳、射击等比赛项目中,我国体育健儿有出色的表现。
      (3)他喜欢的中国古典名著有《红楼梦》《西厢记》《聊斋志异》等。
      (4)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项目的一大类,包括各种跳跃、投掷、赛跑和竞走等。
    
      二、列举后煞尾。用于全部列举,有语气停顿、加以强调的作用。后面往往带有前列各项总计的确切数字。例如:
      (5)联合国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六种工作语言。
      (6)京剧舞台上曾出现过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等四大名旦。
    
    等等 “等”的重叠形式,但只能表示列举未尽,而不能用于列举后煞尾。
      “等等”,与“等”的第一种用法基本相同,又有以下区别。
      一、“等等”有更强的语义色彩,往往强调未列举的项目较多。
      二、“等等”有一些特定的使用条件。
      后面一般不能再有其他的词语。如例(1)、例(2)中的“等”,不叠用为“等等”;如例(3)、例(4)中的“等”,可叠用为“等等”。即使后面没有其他的词语,有时也不宜用“等”,而要用“等等”。例如:
      (7)儿童是幼稚的、活泼好动的、好奇的、爱模仿的、做事喜欢成功的,因而也是喜欢成人表扬的等等。
      列举的项目是较长的语句,一般用“等等”。例如:
      (8)社会学者以其学科为工具提出了很少由教育家能提出的问题,例如社会利益、主流阶级的价值观重塑、学校与其他社会和政治机构之间的关系,等等。
      (9)我们国家的巩固,还由于我们的经济措施根本上是正确的;人民生活是稳定的,并且逐步有所改善;我们对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阶级的政策,也是正确的;等等。(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三、“等等”之前有停顿,可以加逗号、分号,如例(8)、例(9),例(7)的“等等”之前也可以加逗号;而“等”之前没有停顿,不能有标点,如例(1)至例(6)。
    
      四、“等等”有时可以重复。这有加强语义的作用,但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例如:
        (10)这批货物品种不少,包括洗衣机、电视机、电脑、手机、冰箱、布匹、服装等等,等等。
    
      五、可以构成短语“如此等等”,用法与“诸如此类”相同,具有列举和总括作用,往往在列举前边所说的情况之后,得出一定的结论。例如:
      (11)一个军事学校,最重要的问题,是选择校长教员和规定教育方针。一个民众大会,主要应注意动员民众到会和提出恰当的口号。如此等等。总之,一个原则,就是注意于那些有关全局的重要的关节。(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最后需要提醒的一点是,用省略号表示列举未尽的,省略号后面不能用“等”或“等等”。例如:
      (12)到了这个岁数,人叫起来只是把他们的姓上边加个“老”字,像老陈、老泰、老常……等。
      (13)报章上满是关于“秋”的大小文章:迎秋、悲秋、哀秋、责秋……等等。
      (鲁迅《新秋杂识(三)》)
      其中例(12)应删去“……”,或删去“等”,只保留其一。例(13)既用省略号,又用了“等等”,二者重复,这是过去的用法,如今不应再这样使用。
    
作者:苇子 提交日期:2007-07-13 13:41:39
    (12)到了这个岁数,人叫起来只是把他们的姓上边加个“老”字,像老陈、老泰、老常……等。 
      (13)报章上满是关于“秋”的大小文章:迎秋、悲秋、哀秋、责秋……等等。
    -------------------------------------------------------------------------
    我理解是修改为这样:
    (12)到了这个岁数,人叫起来只是把他们的姓上边加个“老”字,像老陈、老泰、老常……
    (13)报章上满是关于“秋”的大小文章:迎秋、悲秋、哀秋、责秋……
    
    以上供大家写作是参考
作者:苇子 提交日期:2007-07-13 13:42:14
    以上供大家写作时参考
作者:布朗查理 提交日期:2007-07-13 14:30:38
    因为汉语的语法一直没有很规范过,只有老赢政一度实现过“书同文”,可惜他不长命。后来两千多年一直政出多门,谁也不卖谁的账,于是汉语得到长足的发展。
    
    俺念书的时候常被老师绕懵了,如:等-等等,象-像,小几倍和大几倍……好像还有好几个例子。现在俺就跟着约定俗成走了,大家这么用,俺也这么用,没道理讲。
    
    有时候,某位老大创新地采取了前无古人的用法,因为他是老大,或者确实用得漂亮,也能引领潮流的。
    
    也有糨子的情况hao:某个很想去又不大容易去的地方,总觉得那里的话有趣,便拿来并且发展了。现在宝岛的媒体引进了许多大陆的政治语言(有的这边早就不用了啦),而央视则每天把考量当福祉塞进俺们的耳朵。
作者:老风 提交日期:2007-07-13 18:13:14
    知识帖!红脸欢迎!
作者:书袋子111 提交日期:2007-09-07 23:40:55
    知识帖!



©版权所有 2002-2019年 布衣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