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书局 > 布衣论坛
夜读书:北平何挹彭藏书记
作者:之乎 提交日期:2008-11-09 23:39:52
    北平何挹彭藏書
    
    某年某月某日,急赴隆福寺舊書店,前一日友人告之此店有舊期刊上架。進得店來,直奔該架,因於此店佈局熟極。新上的舊期刊不多,約十多種,皆為合訂本,似由一公家散出,所裝合訂本一律黑漆面,書脊印書名,期數起止,一目了然,作工精細尤覺可喜。我本不喜合訂本,近來觀念有變,合訂本對保護舊雜誌功不可沒,如果任憑著一個散本一個散本的在世間流轉,怕是沒有多少能熬到今天。此批舊刊還有一特點,均為淪陷時期所出刊物,譬如《新民半月刊》114期全份分訂11冊,我是第一回見到整套的,這又該歸功合訂本。口袋裏錢的多少決定你能買什麼樣的雜誌,《新民半月刊》是好,但價格也好,打過折後還是近萬元的大數。半小時兩者權衡的結果,我買了兩種,一是《新光》,一是《新東方》,前者為5個合訂本,後者2個合訂本,高高的一摞。出了店門,街上依然攘攘之人群,這條街是店鋪街,服裝店占九成,夾在九成中的一成有小吃店三四家,買完書正好喝一碗麵茶解饑,喝的時候看著街景,想著何挹彭說的六七十年前的隆福寺——“燕京書業,舊以‘兩寺一廠’為萃集之地,今則報國寺遺跡,桑海存更,邈不可尋;惟琉璃廠隆福寺,尚為文人學士大夫薈集之地。”
    
    《新光》我以前買過零本,《新東方》是第一次收存,買的時候很急慌,以為是那一種我找了很久的《新東方》,略一翻看就交錢了。買舊刊比買舊書容易出錯,刊物同名的情形很多,稍有不慎即張冠李戴。好在錯非大錯,這本《新東方》也藏著不少好文章,譬如《庚子事變時之北京》(吟梅山館主),《中國政黨沿革紀略》(寄齋),《陳師曾先生摹印述評》(王笑石)《古今語通飲食篇》(張秀溪),《中國期刊發達史》(齊宣),《五臺山遊記》(傅增湘),《題石門畫冊》(齊白石),《中國書籍制度與古書》(靳極蒼),《五十年來之中國文化界》(梁瑞甫)。最意外的是我又見到了何挹彭的一篇談書的文章《讀書漫談》,何氏的“讀書”觀他有闡明“所謂書癖,應包括兩個意思,即‘買書’與‘讀書’。蓋讀書須成癖,買書亦須成癖;往往有些人雖喜讀書,而買書無癖,這並不見得一定是沒錢,而是其好不專,不知于讀書之樂外,尚有買書一樂。猶如一件事物之兩面本不可分。有些自命為讀書人且有錢者,而不知買者,令我輩視之最是恨事。”(見《聚書脞談錄》)所以,此篇《讀書漫談》實質上還是談舊書肆和古舊書收集的,那個“讀”字是個幌子。關於何挹彭這個北平舊時的藏書家,這麼多年似乎只有我一人“嘰喳不已”,——一直在不倦地搜集何的身世及下落。也難怪別人不插手,何挹彭所發文章的舊刊物惟我搜集的最全,加上《新東方》這篇,更無人能及也。何挹彭的藏書近年時有在拍賣場現身,所拍之書均鈐“北平何挹彭藏書記”,這顆印很大,有一回我差點兒在拍場得一冊何的舊藏《藏書紀事詩》。(未完)
    
作者:之乎 提交日期:2008-11-09 23:44:29
    所裝合訂本一律黑漆面,应为:所裝合訂本一律黑漆布面。
作者:之乎 提交日期:2008-11-09 23:46:22
    所裝合訂本一律黑漆面,应为:所有合訂本一律黑漆布面精装。
作者:天亦老 提交日期:2008-11-09 23:48:30
    未完
    
    甚好:)(仿**)
作者:锡象熏斋 提交日期:2008-11-09 23:58:08
    《新光》我以前買過零本
    
    集杂志就容易在这方面浪费钱。花了不少钱搜集了些零本,某天忽然看见个全份,咬牙买下,零本却又不好处理。卖给别人吧,这个收集圈子小,未必再能找到和您一样愿出大价钱的人,于是要么折本卖,要么不卖塞床底。
作者:之乎 提交日期:2008-11-10 21:47:08
    四九前還是有幾個人寫藏書記買書記一類與時代洪流不合拍的“小擺設”,僅有的這幾位有周越然,阿英,文載道,謝剛主,紀果庵,他們都有人提到過;他們的文章大都進過各種選本,何挹彭雖然寫得一點兒也不比這幾位差,卻聲名不彰,我十幾年前編過一冊冷僻性很高的選本,收何挹彭的《眠雨堂記》,《聚書脞談錄》,《雅竊禮贊》,《東西兩場訪書記》四篇,另收謝國楨(剛主)《我之書癖》,包天笑《我與雜誌界》,文載道《斗室微吟》,《期刊過眼錄》等數十篇,均為至今未“出土”的佳作,此編最終未得出版,這不是我個人之損失,可憐的是讀者看不到一流貨色,仍被三流選本欺蒙。(续二)
作者:食色 提交日期:2008-11-10 21:52:40
    一册冷僻性很高的選本----------先要个1000本
    
    
作者:食色 提交日期:2008-11-10 22:06:39
    可憐的是讀者看不到一流貨色,仍被三流選本欺蒙-------------请确认我的定单
作者:之乎 提交日期:2008-11-12 23:57:15
    
    
    何挹彭收書的範圍與趣味,正好與現今的熱門合拍,隔著六七十年的光陰,讀他的藏書記會有親切感,——“我家久居東城,在學校時距東安市場最近,從《人間世》的創刊起(按,1934年創刊),是我買書嗜好的開始,以及《宇宙風》,《論語》,《大眾生活》,《自修大學》,《新學識》……等。那時每天家裏給飯錢四十枚,預備中午在學校吃午飯,一角錢折合銅元四十六枚,普通的半月刊每期都是一角,那要兩天才能湊齊,新刊太多,買之不盡,差不多每天中午不吃飯,下課跑到東安市場去買書,後來像《西風》,《譯文》,《作家》,《開明月報》,每期都要二角至二角五分,起碼要三天的飯錢才能買一期,出版物越來越多,漸漸周轉不靈,每每顧此失彼,但已買過幾期的刊物,又不忍使它中斷,所以只好後來的新刊,忍痛犧牲不買。一直到現在還後悔《月報》,《譯文》,一本未買,不勝痛心之至!這些新書,圖書館中本都有,但總不如自己買來有一本看著夠味——不過那時要想從圖書館掠為己有的念頭,尚未曾有過。二十五年的冬天,北平學生的‘一二•九’‘一二•一六’兩次運動,在風天雪地中與員警的大刀水龍交戰。我們市立學校,向來不敢有甚麼活動。我那時餓著肚子,冒著冷風,跑到市場去買《大眾生活》,後來竟有翻板的《大眾生活》,封面沒有像片,裏面的字非常模糊,雜誌而翻印,實屬創見,夥計因為都已熟識,不說話遞給他五分錢,他就偷偷從櫃裏拿出一本給你,我還記得那裏面有許多北京學生團體互相攻擊的話;看了也不明白,後來才知道他們之間有些背景。幸虧那時未被煽惑也。不過當時對不看書而作愛國運動的同學,或是不看書而好寫作的同學,每存鄙視,我則《大眾生活》《自修大學》與《宇宙風》《人間世》《論語》,同時看,且均能一樣消化,安然無事。”眼下熱得弗得了的簽名書毛邊書,何挹彭早有先見——“我藏有一本魯迅譯盧那卡爾斯基《藝術論》,系沈尹默舊藏,扉葉有‘尹默’小朱文印一方,版權葉有題記:‘一十九年八月購,默’,殊可寶貴,又有一部嚴既澄《初日樓詩駐夢詞合刊》,系作者送給朱自清的,扉葉題有:‘佩弦社兄粲正。即澄持贈’可惜沒有圖章,想系事變時自清華園中散出者。最可惜的是一冊《狂言十番》,扉頁有苦雨翁親筆題志;‘季明兄教正,周作人贈’,以敗筆所書,字大如棗,蓋贈馬隅卿氏之令兄者,竟失之交臂為捷足者得去。此外尚見過孫譯鹽谷溫《中國文學概論講話》,有鄞馬隅卿收藏印記;和胡適題贈國學研究所的《胡適文存》第一集,贈給顧頡剛的《章實齋先生年譜》,估人竟亦視為奇貨可居。”周氏兄弟的舊版不是今天才被藏家追捧的,何挹彭早有先行,或可作為今日之搜周指南——“年來搜集會稽周氏昆仲的作品,已將及百種,去完璧之日尚遠;且有許多東西已經絕版,極為罕見,我搜集迅翁著作的原則是:第一,以原版,且不得稍有殘汙,但有兩種本而均屬原版,則並收之,如《小約翰》有未名社版及生活版(生活版又有道林紙玉青紙之分),《一個青年的夢》有商務版及北新版。第二,原是毛邊而為人切去,雖屬原版完好,亦必得毛邊者收之。第三,凡是在生前未結集印行者,如《古小說鉤沉》之類,則以魯迅紀念委員會之全集本或三十年集本為主。惟《域外小說集》,當初在日本印行的原本兩冊,則絕不可得。群益書局本雖然很多,好像是翻印,所以不曾買。據我知道阿英先生得有一本,雖不能謂為海內孤本,殆亦有數之物矣,不勝豔羨之。第四,除《魯迅全集總目錄》外,如何凝之《魯迅雜感選集》,天馬版《魯迅自選集》,天馬 叢書本《門外文談》,均為全集所不收,而均系原版,亦並收之;至於迅翁生前死後,奸商牟利,私印編印之各種選集,以不屬正統,一概屏棄之。”(續三)   
    
     
    
作者:hycirin 提交日期:2008-11-13 09:04:09
    好看,越来越有味道了
作者:布朗查理 提交日期:2008-11-13 10:57:10
    之哥回乡记删去n字了。
    
    这个也好看,还没兑成稿费吧?谢了。
    
作者:脉望 提交日期:2008-11-13 11:21:01
    似乎以前写过.
作者:小楼一夜乱翻书 提交日期:2008-11-13 11:25:19
    选本也来个黑漆布面精装
作者:之乎 提交日期:2008-11-13 11:44:13
    回答三个问题:
    1,买书买杂志都是浪费钱,没听说是为了节约钱,再者,节约也是为了下次的浪费。
    2,写过何挹彭,但跟这回完全不一样,所以“似乎”也不算大错,总归是印像不深。
    3,我所有码的字,总归是要变现的,因为我有成本核算。
作者:邯郸学步集 提交日期:2008-11-13 11:47:01
    买书买杂志都是浪费钱
    
    enna......
作者:井田制 提交日期:2008-11-13 11:59:02
     3,我所有码的字,总归是要变现的,因为我有成本核算。---请问之老:简体转换成繁体的成本核算在内么?
作者:之乎 提交日期:2008-11-13 13:49:50
    回井兄,无形成本不好摊给读者的,有形成本计算的目的也仅限于保本。
作者:之乎 提交日期:2008-11-13 14:10:13
    昨读某老宏论,颇觉可笑,我们的同志有这样思维的真不在少数,恕不一一指出。
    
    1,如果全国人民都加以信奉,“多难兴邦”是可以转化为“多难丧邦”的。
    
    此句的毛病在于,根本就不能这样假设“如果”这样“都”,从小挨老师的训“全班如果都像你这样不按时缴作业,我这老师有什么用?”——问题是全班都不按时缴作业的概率有多大?你可以批评我,但不必拿全班吓唬我。
    
    2,我感到中国人民真正高大起来了。(按,事由:奥运郎美女排打败中排,观众为郎美鼓掌)
    
    是否可以一场球赛的观众来断言中国人民高大了且为真正的,是否可以说此赛之前中国人民虽高大但非真正的。
    
作者:之乎 提交日期:2008-11-13 14:28:20
    举一反无数
    
    如果全国人民都去经商,那么
    如果全国人民都去取存款,那么
    如果全国人民都去当兵,试看天下谁能敌
    如果全国人民买书都来布衣,那么
作者:脉望 提交日期:2008-11-13 16:39:02
    我十幾年前編過一冊冷僻性很高的選本,收何挹彭的《眠雨堂記》,《聚書脞談錄》,《雅竊禮贊》,《東西兩場訪書記》四篇,另收謝國楨(剛主)《我之書癖》,包天笑《我與雜誌界》,文載道《斗室微吟》,《期刊過眼錄》等數十篇,均為至今未“出土”的佳作,此編最終未得出版,這不是我個人之損失,可憐的是讀者看不到一流貨色,仍被三流選本欺蒙。(续二)
    ==============================
    一定得订一本。:)
作者:之乎 提交日期:2008-11-14 12:57:01
    (接前)此外如台靜農《關於魯迅及其著作》(北新版,開明版),鐘敬文《魯迅在廣東》,李何林《魯迅論》,李長之《魯迅批判》;及迅翁故後 ,各雜誌之紀念專號,如《中流》《作家》《光明》《文學》《文季月刊》等,均在收集之列,惜雜誌數種當時均曾購得,數年前竟付之一炬,今日懸重價而難致。迅翁遺著中以版畫為最難得;《珂勒惠支版畫選集》,僅於事變前在東安市場見過一次;至於《引玉集》,《死魂靈百圖》,《蘇聯版畫集》無精裝本,並平裝本北方亦未得見。近年來更稀如星鳳了。昨年署假無意中平裝本《死魂靈百圖》及精裝本《蘇聯版畫集》同時于西單商場發見,書販頗為識貨,韞櫝深藏,待價而沽,他問我要不要;其時正窮得要命,罕覯之物,詎忍失之交臂,遂不顧一切把它定下了,言明三天之內付款取書。但點金乏術,心裏一時不能放下,一直到第三天的晚上,擁被而坐時,看見桌上的一部《辭源》,忽然想起把它賣了,趁現在工具書大漲價的時候,總可得善價,本來《辭源》在我已感覺不是一部太重要的的工具書,並且有許多地方遠不如《辭海》,雖然近來工具書大漲,但此書通行本甚多,既使漲到多貴,或再過多少年,也總可買到,我這部普及本三冊,還是盧溝橋炮響後,二十九軍退出北平的一天,用六元五角買來的,此書去我之日緬懷前塵,殆亦不無‘揮淚對宮娥’之感焉!結果售價五十元正如兩本版畫之值。《死魂靈百圖》雖非精裝,紙張製版都很令人滿意,把原作筆意均能纖毫傳出,魯迅所謂:‘一味寫實,不尚誇張’,實令人愛不忍釋,在北方喜歡收藏的朋友們,無論直接間接,還未聽見過誰有,南方的朋友,僅知宋奇君與楮冠君有,大概也是平裝。這冊皮面燙金字的《蘇聯版畫集》,尤為精絕之品,版權頁的定價已用紙粘住,並且一定是良友出版時所粘,大概也許是當初不為發賣,而是迅翁拿來送人的東西,則其價值更可想見。紙張油墨製版均好,比之西文書略無遜色,只有裝訂不善,是一微憾。以上二物和《愛眉小劄》,均為寒齋入藏的善本,姑視為眠雨堂中鎮庫之物殆亦不為過歟?原版《海上述林》上下冊也同樣罕見,惟上冊翻本甚多,他日有緣,與引玉集等或尚可訪得,至於《北平箋譜》《十竹齋箋譜》則一如侯門深似海,兼金難致,目前並無此奢望亦不敢有也。”何挹彭上面稱《愛眉小劄》為其所藏之善本,當初買來時卻非其所雲——“不佞對徐志摩尚不能贊一辭,尤其對陸小曼其人更不以為然,所以對良友文學叢書本的《愛眉小劄》也不太注意。去年在西單商場忽然發見一本景印藍格手稿本,看後面記著限定版僅印一百部,買來摩挲累日,頗令人響往天一閣的明藍格鈔本,徐氏的字娟秀中時有挺拔酣放處,略近海藏樓,才覺得志摩的天才實不可及。”何挹彭買書的標準恰如楮冠所雲“舊京舊友某君,近來遺少氣極重,如買魯迅翁所著書必求北新,未名社初版本,並須毛邊之類。”下面這些話不妨看作“遺老氣”——“劉半農景印的《初期白話詩稿》,見過幾次都是毛邊紙本,後來在廠甸終於得到一部宣紙本的。開明景印盧冀野藏的端子疇寫給王半塘的《宋詞十九首》,朱絲闌作顏楷,吳梅跋稱:‘儼然大麻姑仙壇記也’,益以名家題跋,可謂精絕,現在即此戔戔之物,已不甚易得。這些書買來,沒有旁的意義,只是為收著好玩而已。開明尚有景印《朱疆村先生手詞稿》,迄今未訪得,實為遺憾。《魯迅書簡》甲乙兩種,均為洋裝,乙種則古月箋,磁青面,重絲線裝,且有襯紙,我收得的是乙種。甲種按情理說比較講究,應當貴重,但我惡其景印而洋裝為不倫不類;所以《縮本四部叢刊》萬萬要不得也,你想,不必遠說曹子建陸士龍,即近世如顧炎武朱彝尊,我們硬給穿起西服,先儒有知,九泉之下亦未必許可也。”對照這份書單,今天的藏家若有其一半者當可耀武揚威也。(续四)
作者:柏叶酒 提交日期:2008-11-14 14:44:12
    《朱疆村先生手詞稿》,应为《朱彊村先生手书词稿》。
作者:hycirin 提交日期:2008-11-14 15:42:59
    開明景印盧冀野藏的端子疇寫給王半塘的《宋詞十九首》
    端木子疇?
作者:之乎 提交日期:2008-11-14 18:34:10
    谢谢两位指出漏字,“疆”为原误。
作者:之乎 提交日期:2008-11-14 18:43:35
    疆?错了么?
作者:脉望 提交日期:2008-11-14 19:05:11
    应该是错了。:)
作者:阳自东来 提交日期:2008-11-14 20:07:34
    有滋有味
作者:高卧东山 提交日期:2008-11-14 22:53:55
    好看
作者:之乎 提交日期:2008-11-14 23:21:54
    知堂舊版為當今追捧之熱門,以我的感覺,比起魯迅來,周作人的老版本似乎流通更多,——雖未見得存世更多。何挹彭稱——“苦雨齋的東西尚不如乃兄之複雜,只有晨報社叢書本第一版《自己的園地》,因為關於阿Q正傳一文,後來第二版即抽出,此改訂本迄今未覓得。《雨天的書》,以北新版論,所附若子像有坐立二種,且不知從第幾版後又多加《若子的死》一文共四頁。此外並無其他版本問題。比較難得的《紅星佚史》,亦已找到,蓋說部叢書雖時常大批發見,然此冊則絕不易得。收在《藥味集》裏的《日本之再認識》一文,日本國際文化振興會所印之單行本極精,無意中覓得一本。事變後結集之《藥堂語錄》及《藥味集》,聽說南方很不易見到,但在北京庸報社中《藥堂語錄》存書尚多,天津亦當如是;《藥味集》則北方隨處可見,負有溝通南北文化之責者,何未顧及乎?”如此看來何挹彭的搜集很有成績矣,不然他也不會自得地宣稱——“周氏昆仲著作,寒齋所得將逾百種,去完璧之日亦恐非夢境,擬師黃丕烈之‘百宋一麈’意,名吾齋曰‘百週一麈’,更擬乞苦雨翁親為題額,完璧之日,再輯《百週一麈書錄》,為他日書林中添一故實。惟不知有無顧廣坼其人,更為我作《百週一麈賦》也。”(续五)
作者:八百民 提交日期:2008-11-15 06:26:55
    之老這篇,氣促,文白不調,不覺得很好。錯字也多了些。
作者:之乎 提交日期:2008-11-15 23:40:04
    現在的讀者提到舊書肆往往將琉璃廠與北京其他賣古舊書的地方混為一談,這裏面是很有區別的,簡而言之,琉璃廠賣的是高檔古舊書,接待的多為有錢的客人;其他地方多為中低檔的舊書與中低收入的淘書者。聽何挹彭是怎麼說的——“近人商鴻逵先生有《北平舊書肆》一文見於《人間世》第二十九期,堯公之《書林逸話》於舊京書業盛衰雅致,縷敘尤詳;惟二君之文均以廠肆為主,而于東安市場及西單商場之新舊書業鮮能及之。我輩措大生涯,廠肆偶或一至,日惟以東西兩場為流覽勝地,西單商場線裝書甚少,以新版書之舊貨及舊雜誌最多,是其特點。我所藏的《宇宙風》《人間世》《論語》《太白》《文學》《中流》《光明》等,大多至二十六年七八月止,前部略無缺闕,兩年前日夜所辛勤護持者,竟全部毀於一炬!年來故家舊藏,時複流出,勤於搜討,已漸復舊觀;甚至有為以前北方所不見之物,今日竟能得之。《人間世》四十二期已全,《太白》尚缺數期,《宇宙風》僅至四十五期和另外乙刊十餘期;大概乙刊的一部分,和與《西風》《逸經》之聯合版,以至於《宇宙風》《逸經》之分別停刊止,全帙恐終不可得。我們很希望周黎庵先生或陶亢德先生,有暇能把這些雜誌於事變後,輾轉內地,苟全亂世之經過詳敘之,以饜北方讀者。”何挹彭難道不知道周陶兩位事變後一直是呆在上海的,這些刊物中惟《宇宙風》苟全亂世,輾轉內地,最終堅持到抗戰勝利。(6)
作者:赵永启 提交日期:2008-11-16 10:40:26
    只有晨報社叢書本第一版《自己的園地》,因為關於阿Q正傳一文,後來第二版即抽出,此改訂本迄今未覓得。
    ——
    好像压根儿这篇就没编进去
作者:赵永启 提交日期:2008-11-16 10:41:53
    名吾齋曰‘百週一麈’,更擬乞苦雨翁親為題額,完璧之日,再輯《百週一麈書錄》,為他日書林中添一故實。惟不知有無顧廣坼其人,更為我作《百週一麈賦》也。”
    ——
    “週”均应作“周”
作者:老頑童 提交日期:2008-11-17 04:29:53
    好文!
作者:之乎 提交日期:2008-11-17 11:06:22
    何接着写道“我的十几册《宇宙风乙刊》连六册《文饭小品》,还是毕树棠君出让的,经友人手买来转赠者,闻毕君尚有全部《逸经》拟出让,亟求友人去打听,后来又不卖了,《逸经》近来比较罕见,尚不知何日能完璧也,而香港出版之《大风》,亦只有响往风采而已。毕君曾说这六期《文饭小品》的全帙,北京有的人大概有的人很不多见,以我蹓书摊的经验而论,诚为不虚。我得的一册中尚有毕君签名亦足珍贵。但有两册《宇宙风乙刊》毕君把自己的《松堂夜话》两篇,和《文饭小品》里的一篇《小说琐话》扯去,大概不是敝帚自珍,便是为将来结集之用吧,但在我心里非常不快,后来把那两期《宇宙风乙刊》终于找到了才稍弥此恨;而《文饭小品》迄不能见。我之收集旧杂志,不但残阙者在屏弃之列,既已有而污损的,再见到完好者,亦必收而易之,与武进陶氏涉园‘往往一书而再易三易,以蕲惬而后快’可谓同一甘苦矣。”何氏这种心理与我先得零本后得合订本兼而并收亦可谓同一苦乐也,只是真不敢上靠陶氏涉园。(7)
作者:书巫 提交日期:2008-11-17 11:24:21
    刚建了一个word文档,把全文复制了,页面显示,字号调为一号,字体改为华文楷体,然后加粗,保存以后细读,非常好!
作者:书巫 提交日期:2008-11-17 11:26:32
    毕君曾说这六期《文饭小品》的全帙,北京有的人大概有的人很不多见……
    
    ——北京有的人大概很不多见(?)
作者:之乎 提交日期:2008-11-17 11:51:33
    叶圣陶曾对唐弢说“古书讲究板本,你现在谈新书的版本,开拓了版本学的天地,很有意思。”何挹彭也是最早谈新书版本的人,——至少不晚于唐弢。他写道“版本并不是非古书才讲,新出版物一样也应讲版本。关于新书的版本好像阿英在《夜航集》里?有一篇谈到,已不记得了。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有大江书铺本,和开明书店本;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由神州国光社本,商务大学丛书本;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初印有勘误表,我有的是第十三版,错字均已改正;茅盾《子夜》,有原刊本,和删本,删本薄了许多,后面景印了上海市政府训令;曹禺《日出》,初印本无跋,大公报文艺出过《日出》集体批评后,曹禺写了一篇《我怎样写日出》,此后重版就附在后面当作跋;《原野》最初在《文丛》第一卷第二号上起始连载,现在单行本的序幕,本来是第一幕,在第三号发表次一幕时,才改为序幕;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初印本封面是一个信封,后来编青年丛书,封面都改成一样了,比如《十二封信》,我觉得两本都可以有,初印封面很有意思,新版书普通都有精装,平装两种,有的精装并不见比平装怎样好,《子夜》的精装本是乳黄色玉书纸,花布封面,收藏,送礼都很好,曾在冷摊上见过一精装未删本,打算买来送给一位朋友作年礼,尚未成交,为别人以平装删本找价换去,颇可惜也。”某旧书网前向拍卖一册《子夜》,与何挹彭说的是一样的精装初印本,争夺惨烈(有书友漏夜补足拍卖佣金),最后一万二千元成交。(8)
作者:之乎 提交日期:2008-11-17 11:55:05
    谢谢书巫诸位指出错误,将来正式时就减免了出丑。
作者:书巫 提交日期:2008-11-17 13:19:26
    刚建一word文档,把全文复制了,页面显示,字号调为一号,字体改成华文楷体,再加粗,保存以后细读,非常舒服。
作者:书巫 提交日期:2008-11-17 13:25:25
    “罕见新文学《子夜》豪华布面精装33年初版”的拍卖地址——
    
    http://pm.kongfz.com/auction/detail.php?itemId=2164647
作者:zhanglong 提交日期:2008-11-17 18:23:31
    天馬版《魯迅自選集》
    --------------------------
    
    俺有两本,呵呵
作者:之乎 提交日期:2008-11-17 22:00:56
    现在不好找的旧书当年也不好找;现在很贵的书当年也不便宜,这个道理在何挹彭的藏书记里屡屡得以验证——“近人像郑孝胥,陈伯严,陈衍等闽赣派的诗集;夏敬观,赵尊狱等人的词集,都不容易买,且很贵,郑太夷的《海藏楼诗》,编过两次,,第一次刊于光绪壬寅,不分卷;第二次分八卷,有孟心史序,据说是名刻工陶子麟刻的。前者见过精刊本二册,听说也是陶刻,通行本一册,扫叶山房石印本一册。我只得有通行本,精刻本因索价太高没买到,后者仅见过商务代售的小本,不知是否即陶刻的缩印,海藏的诗我很喜好,很想买一部八卷本,但颇不易见到(按,笔者所见此书均为拍卖场所见)。前几天倒买到一部《节庵先生遗诗》,即黄岗陶子麟承刻,诗虽不如陈郑,因为可喜的是陶刻,所以便买了,拿来和浙江图书馆刊章氏丛书比较,似乎略逊一筹,笔画较浙刻稍嫌板滞,但是书品宽大。且是白纸,便更觉醒目而已。四印斋所刻词也偶尔一见,较知不足斋为佳,以上所说各种板本,在冷摊虽少见,到书铺都可买到,但是穷秀才力不能办,只得如此,而乐趣就在其中,得了一本半塘老人校刊《梦窗甲乙丙丁稿》,虽不全,也觉得很喜欢,摩挲了好几天,这在有钱的随便可以到书铺把疆(?)村丛书,四部丛刊买来,则只好又当别论了。”(9)
作者:脉望 提交日期:2008-11-17 22:39:37
    请问之老,这何先生四九之后的遭遇如何?
作者:tbn 提交日期:2008-11-17 22:54:53
    不识字不会造句的沙比,还使劲现。难道每天起床不照镜子吗?
作者:tbn 提交日期:2008-11-17 22:57:10
    赵尊狱
    
    疆(?)村丛书
    
    这都什么玩艺儿。草。
作者:之乎 提交日期:2008-11-17 23:11:14
    藏书记最好是随手记下些买书中碰到的种种趣事,趣事趣闻即味之素,——不可太多亦不可没有。因买旧书少不了和书估打交道,双方立场截然对立,一方想节省几个钱,一方想多赚几个,抵牾不免,但不出恶声为好,像周肇祥所著《琉璃厂杂记》里,骂人的话就太多了,他甚至愤愤然写道“厂肆俗估,性质几如一母所生。稍数过之,则鬼蜮无所不至,一经拒绝,则又腼颜相就,纯是一种伪诈行为。或谓若辈身有贱骨,投之豺虎,亦所不食。其言虽奇,亦可见其恶习之入人深矣。”另记“英古徐估狡诈,陶氏弟兄愤而欲殴之,此前年事也。”另如“故有多家,入门见其人即作呕••••••其言龌促龊不可闻••••••余尝言谓若辈直须饿死乃干净耳。文墨之林而厕此竖,金盆盛狗矢矣。”简直就是破口大骂了。买卖两方,惟买方掌握话语权,极少读到卖方骂人的话。何挹彭算是温和的买书人——“书贾和别的买卖人究竟不同,他们于和气之中带些书卷气,你买过他一回书,下次再来就熟识了,就是我们看了半天,他很耐心地一部一部给你找,结果一部未买,他们也很恭恭敬敬把你松走,你如果托他们找一部书,虽非贵重之物,他们也要问你府上住在何处,要找来给你送去。东安市场一个李姓书贾,最初我一位老师介绍我买了一部诗集,从此就熟识了,后来虽也买过他几部,实际比较起来买他的东西最少,可是书贾中和我最熟的一位就是他。每蹓书摊,总要去一次,藉一部书便谈起来,源源本本,说上半天。有时我在别处买来一部书,让他看看是否便宜,因此我从他那里得了不少版本知识。东四牌楼有一个山西人老陈,主要的都是一折八扣书,偶尔有些像样东西;根本不懂什么是版本,我曾给他说过,石印以那家最好,刻本好坏怎样看,纸张如何;新出版物,像中华,商务,开明,生活,北新应如何卖。后来也居然知道‘鲁迅’了,不过线装书只知道白纸便好,再以册数的多寡薄厚定价,究竟不是科班出身,没见‘大世面’也。”不仅语言温厚,还不忘夸奖卖书人——“书贾的知识,真使我们不能不佩服,他们对于书的内容虽不如读者能够了解,但举凡足以决定一书价值之点,如作者,时代,刻版,虽极细微的地方他们都能了如指掌,在内容方面,大概以金石,小学最。作者以清儒著作,及近人章太炎,胡适,梁启超,诸大师的作品最贵,时代越近的东西越贵。鲁迅,林语堂,周作人的东西,也是一样。”(10)
作者:之乎 提交日期:2008-11-17 23:15:10
    在内容方面,大概以金石,小学最贵。
作者:之乎 提交日期:2008-11-17 23:21:49
    回脉兄,这何氏的资料一点也没有,有一位知道,但没法问,问也是碰钉子,这位知情人就在本文内,乃当今一闻人,住上海,年近九十。
作者:锡象熏斋 提交日期:2008-11-17 23:30:30
    藏书记最好是随手记下些买书中碰到的种种趣事,趣事趣闻即味之素
    *************************************************************
    严重同意。这称之为掌故。俺就爱看厂肆掌故,可惜快成广陵散了。
作者:锡象熏斋 提交日期:2008-11-17 23:44:25
    他们也很恭恭敬敬把你松走
    ------------------------
    送
作者:之乎 提交日期:2008-11-17 23:55:49
    此文之后是《北平谢刚主藏书记》,再后是《海上文载道藏书记》,百分百不敢予告,十之八九是新冷饭,总得给老编留点活,不然鲁迅也成不了鲁讯。
作者:锡象熏斋 提交日期:2008-11-18 00:26:04
    文载道快被之乎说滥了。
作者:锡象熏斋 提交日期:2008-11-18 00:34:26
    作者:tbn 提交日期:2008-11-17 22:54:53  
        不识字不会造句的沙比,还使劲现。难道每天起床不照镜子吗? 
    ------------------------------------
    
    这个涕鼻脓怎么尽跟之乎作对,你俩就不能喝杯酒?
作者:tbn 提交日期:2008-11-18 00:37:25
    作者:锡象熏斋 提交日期:2008-11-18 00:26:04  
        文载道快被之乎说滥了。 
    
    这煞笔是一看汉奸就兴奋。名气大的,挠痒,名气小的,直接吹箫,可说句比较客观的话,再怎么弄,这笔的学问见识才情差最低级的汉奸都有五十多级。
    
    卖国是你能干的吗?不照照镜子?2。
作者:tbn 提交日期:2008-11-18 00:40:15
    就说汉奸。伊沙比卖杂志的——别吹,总会卖的,生来一幅卖相,恶心得很——光看见周佛海,为什么就没见人说过周幼海的心路历程呢?包括其他的汉奸后裔。这才是好题目。董不。
    
    真tm弱智。整天炒冷饭,还认为自己长了知识。
作者:tbn 提交日期:2008-11-18 00:42:45
    作者:锡象熏斋 提交日期:2008-11-18 00:34:26  
            ------------------------------------ 
         
        这个涕鼻脓怎么尽跟之乎作对,你俩就不能喝杯酒? 
    
    文如其人,在很多时候是不对的。但对这个老沙比来说,再恰当不过了。贱文贱人贱帖,一样不落。
    
作者:ele 提交日期:2008-11-18 00:57:01
    乱
作者:hycirin 提交日期:2008-11-18 08:53:26
    “时代越近的东西越贵”,对这句印象最深
作者:柏叶酒 提交日期:2008-11-18 09:15:48
    夏敬观,赵尊狱等人的词集,都不容易买,且很贵.
    ----------------------------------------------------
    
    木刻本的《吷庵词》确实罕见,就算今天现身拍卖会,也要被抬到4000多的天价。其实铅印本的《吷庵词》不光易得,且内容上还要多出一卷。
    
    赵尊岳的词集应该指的是《和小山詞》,有民国刊本,上古后来也重排新印了。赵氏的《珍重阁词集》为作者身后其女在新加坡所印(81年),大陆亦难得。
作者:冰爽茶 提交日期:2008-11-18 09:18:01
    邵燕祥自述里提到过这个何挹彭,据此我查了一下,真名贺启平,异名何奕鹏,满族人,曾在北大任职,解放初做过大学图书馆长。
作者:tantan 提交日期:2008-11-18 10:09:05
    行政部门、先修班
        (1)总办事处
        [1]  贺启平(何奕鹏、何挹彭)    北京市人,满族,1919年生。
    
    1945年11月一1948年9月在北京大学总办事处作助理会计。
    1946年9月7日在北大入党,介绍人关毓惠。
    1948年9月赴解放区泊镇,在华北局党校学习,曾任党支部委员。
    1949年2月一1952年1月任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图书馆馆长、党支部委员,
    1952年2月一1954年1月任华北局党校图书馆主任,
    1954年8月一1955年8月任马列学院三部图书馆主任。
    1955年9月一1957年12月在高级党校师资部五班学习;
    1966年2月调山西省阳泉市委组织部等待分配工作。在华北局党校图书馆工作期间,工作认真负责,曾被评为“模范共产党员”。
    
        “文革”期间,遭受严重迫害,不幸于1971年3月7日心脏病突发去世。1978年高级党校党委正式宣布为贸启平同志彻底平反,恢复党籍和政治名誉。
    
                    from  《战斗在北大的共产党人 1920.10-1949.2北大地下党概况》
    
        还有何挹彭和管文熊。何是位老成持重的中年人,穿长衫,戴一副近视眼镜,我先前读过他发表的关于苦茶庵的随笔;觉得他这人“内容”和“形式”相称,是有书卷气的饱学之士,一问,他在北京大学教务处做职员。后来我常常上北大去,校部就在民主广场西边院里。几次想去看看他,都怕冒昧,有一天终于冒冒失失敲了一间办公室的门,但他正忙公事,他带我到门外,说了几句什么,就别过了。我那时只是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他跟我只有几面之缘,能跟我说什么:不过,也包因为我只是个孩子,大概还不致因此暴露他社会活动的踪迹,给他带来什么麻烦吧。
    
                                             from  邵燕祥《故人何处》
作者:之乎 提交日期:2008-11-18 11:13:26
    谢谢冰兄,谢谢楼上的,我说布衣能人多,没说错,十多年的困惑一下子就解决,这也是发帖的好处,邵燕祥,那也得找来看,我只找过邵的一篇文章,还是为了他提到按院胡同了,1919年生人,跟谁谁一般大,这都跟以前的估计对上了。再次谢谢。
作者:之乎 提交日期:2008-11-18 11:42:29
    作者:锡象熏斋 提交日期:2008-11-18 00:26:04  
        文载道快被之乎说滥了。 
    
    
    这没办法,当时写买古旧书的就这几个人,写得好的也就这几个人,而且文载道的旧文还在不断被我发现,都是好玩的,所以说离滥还远着呢,有一点很要紧,我反复提的这几人,收书的范围不是只局限于古书,或只局限于新文艺书,他们是兼收并蓄,何与文(尤其是文)的旧期刊也很具规模,现在,像他们这样的玩家很少,大多为偏科型的。
    
作者:之乎 提交日期:2008-11-19 22:26:51
    六小时后在三联买了邵的自述,找到了提何挹彭这段,朋友说你再问问邵关于何的详情,我说这就够了。
作者:之乎 提交日期:2008-11-19 22:50:57
    "买线装书,如果你批评这书坊刻为甚么不如蜀刻,或是有水渍,批点,墨渍,纸张,如何如何。只要他知道你懂,说得他心服口服,一定很容易落价成交。”(写到这里,忽然有朋友告之何挹彭有下落了,1946年何挹彭在北大入了党,1971年3月7日病逝。我查了这一天我的日记,那时我在插队,这一天我和一个叫巴拉道尔吉的老农在草房里铡了一天的草——“1971年3月7日,晴。枯燥的程序,嚓嚓的声音,我不耐烦了,我已经很不耐烦了。”)(11)
作者:tantan 提交日期:2008-11-19 22:54:44
    其实邵知道的也不多了,应该通过北大的人找找何的后人,他的儿女大概都已经60-70了,了解一下45年之前的简历,和文革的经历,这些都是一手资料,再不挖掘,等他儿女身故后,更是无从寻查了,还有问问关于他的藏书,或许还有,也可能捐给北大了。
作者:宝2爷 提交日期:2008-11-20 01:37:13
    问之乎兄, 苏青的那点事,怎么没人去提她的话儿?
    
    看过一篇泼脏水的文章,厚厚,在一本破杂志上看到的,关于她和陈公博的。
作者:之乎 提交日期:2008-11-20 14:10:03
    《天地》是苏青(冯和仪)主办。一个女人办杂志,蜚短流长少不了,说这说那的,今天的人难分真假。近来颇得佳评的陈存仁著《抗战时代生活史》,作者亲历沦陷上海,交游各色人物,阅历非同一般升斗小民,可书中耳食之谈却亦不少,像这段话“曾经有一位发表‘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言论的著名女作家和陈公博有染,陈设法配给她很多白报纸,作家坐在满载白报纸的卡车上招摇过市,顾盼自喜,文化界一时传为美谈。”即是。女作家是苏青,苏青的原话是“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泼脏水,乃人之本性,但我对苏青那段自辩的话,真是好佩服。
作者:脉望 提交日期:2008-11-20 14:53:31
    苏青大概还是只能算二三流作家,:)
作者:宝2爷 提交日期:2008-11-20 18:05:31
    柜里有本司马文森编的<<文化漢奸罪惡史>> 。内容疑似从8卦刊物上采摘来的。
    
    苏青算几流作家,不是问题。
    
    怎么就没有人去炒她的料,她的个性生活不在爱玲之下。更有沦陷时期特色,是否资料匮乏。?
    
    
作者:宝2爷 提交日期:2008-11-20 18:07:24
    或 苏青不会取巧,不讨人喜欢?
    
     
作者:愚平 提交日期:2008-11-20 22:01:49
    和黄裳差不多年纪,看文中好像还互相有点认识
    
作者:包子馒头 提交日期:2008-11-26 14:10:17
    还是不能发言



©版权所有 2002-2019年 布衣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