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书局 > 布衣论坛
长老能费时从事此项研究,不胜欢喜赞叹 (高山杉:《巨赞法师全集》新收信札录文订误)
作者:胡粉 提交日期:2009-10-25 17:32:56
     高山杉
    
       
    
      谈中国现代佛教史,不能绕开中国佛教协会主要创始人之一的巨赞法师(江苏江阴人,1908-1984)。像他这样博通内外学问广涉东西语文的“义学僧”,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不多见。七八年前,朱哲主编《巨赞法师文集》、《巨赞法师文集续编》先后出版。这两部书内容极为丰富,只可怜问津者稀,无人充分开掘利用。去年5月,朱哲汇集二书内容,附增新出材料,再编《巨赞法师全集》精装八巨册,完满成就一部佛学和中国现代佛教史资料宝库。此次《全集》新收重要材料,除去若干旧文和读书笔记外,最重要者当属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圆持法师私藏二十多年的不少政界和学界名人写给巨赞法师的信札(收于卷三“书信摘录”)。其中多数信札都制有清晰的图版,放在卷一前面供读者欣赏和对勘。只可惜巨赞法师最看重的吕澂(八封)和熊十力(五封)信札,不知何故反倒没有制版,实为全书编辑上最大失误。这批信札我粗览过一遍,发现录文方面错误颇多,有批评纠正之必要。
    
      印度梵文学家罗怙毗罗(Raghu Vira,1902-1963)曾来中国参访,返印后与巨赞法师有过通信。现存他致巨赞法师英文信一封(图版165、166、167),《全集》无录文,仅有译文(第1331-1332页),细读之下,错误最多。如将罗怙毗罗(Raghu Vira)误读成Raghu Visa和Kaghurisa,且误译作“罗睺罗”。罗怙毗罗原信提到:“钵颠阇利(Patajali)著书,释王瑜伽(Rājayoga),名《瑜伽经》(Yogasūtra)。”汉译将Yogasūtra误读成Yogasulia。原信续曰:“释《瑜伽经》者,有毗耶娑(Vyāsa)所造著名释论。毗耶娑释论有博阇(Bhoja)和声主会(Vācaspati-mi■ra)复注(sub-commentaries)。”这段话前一句《全集》漏而未译,后一句将Vācaspati-mi■ra误读成残破而不可解的Vacspati-mis。原信“长老若欲读之,我可将以上诸书寄去”(If you so desire I can send the above books to you),《全集》译作“我可能把这些书送给你”,漏译“If you so desire”这半句(可能因为原文辨识不易)。
    
      由于《全集》译文错误太多,现将罗怙毗罗原信重录一遍,并附上我的试译:
    
      
    
      Prof. Dr. Raghu Vira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Indian  Culture
    
      17.6.56
    
      Dear Rev. Chu Tsan:
    
      I have received your letter and your article in Chinese. I am glad you are able to devote your time to these studies.
    
      There are four schools of yoga in India: (1) Ha■hayoga, (2)Rājayoga, (3) Bhaktiyoga, (4) Jānayoga. They are all sup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The books which I have already sent to you will give you a general idea of the developments in each.
    
      In  Ha■hayoga  the  most important work is  Ha■hayoga-pradīpikā.  On Rājayoga there is the work of Patajali by the name of  Yogasūtra;on this there is the famous commentary of Vyāsa. There are further sub-commentaries by Bhoja and Vācaspati-mi■ra. There are also Upani■ads dealing with yoga. Their names are: Maitrāya■a,  ■ā■■ilya, Dhyānabindu, Ha■sa,  and Nādabindu. If you so desire I can send the above books to you.
    
      The influence of Yoga on European and American thinkers has been immense. There are dozens of books by European and American authors on the subject. 
    
      Let me express my great joy at having to come to know you and other friends in China. The historical friendship of our two countries is more important now than ever for the peaceful advancement of the human race.
    
      Kindly convey my greetings to all friends and devotees.
    
      I look forward to receiving more of your articles and books on Yoga.
    
      I understand from newspapers that the Buddhist Assoc. of China is making complete ink-impressions from ancient stone-steles which have been recently discovered and which contain the complete Chinese Tripi■aka. Kindly give me complete information about this.
    
      You would be happy to know that we are preparing to publish the five-language dictionary of Sanskrit, Chinese, Mongolian, Manchu and Tibetan containing Buddhist terms.
    
      With kind Regards,
    
      Your very sincerely
    
      Raghu Vira
    
      
    
      罗怙毗罗教授、博士
    
      印度文化国际学院
    
      1956年6月17日
    
      巨赞长老慧鉴:
    
      来函及中文大作收讫。长老能费时从事此项研究,不胜欢喜赞叹。
    
      印度瑜伽共分四宗,相为辅翼,即所谓(1)诃陀瑜伽,(2)王瑜伽,(3)信乐瑜伽,(4)智瑜伽。长老读所赠诸书,于四宗源流,当能得其大概。
    
      诃陀瑜伽最要之籍,为《诃陀瑜伽灯论》。钵颠阇利著书,释王瑜伽,名《瑜伽经》。注《瑜伽经》者,有毗耶娑所造著名释论。毗耶娑释论有博阇和声主会的复注。《奥义书》论及瑜伽者颇多,如《慈氏奥义书》、《商枳略奥义书》、《禅定滴奥义书》、《桓娑奥义书》、《声滴奥义书》。长老若欲读之,我可将以上诸书寄去。
    
      瑜伽影响欧美思想家甚大,欧美作者论瑜伽之书,可谓汗牛充栋。
    
      能在中国结识长老及诸友,不胜欢喜之至。你我两国历史之友谊,对人类之和平发展,现较任何时期皆为重要。
    
      还请代我转达对诸友和信众的问候。
    
      若有关于瑜伽之作,还盼多多寄来。
    
      我从报上闻之,贵国佛教协会正在拓印近期发现的古代石刻一切经。其中详情,还望示知。
    
      我们正欲刊出梵汉蒙满藏五体合璧佛教法相辞典,你知道这件事一定会很高兴的。 
    
      此致敬礼 
    
      你忠实的
    
      罗怙毗罗
    
      关于罗怙毗罗,可参看杨志高《印度出版〈西夏大藏经〉的相关学术背景》一文(《书品》,2008年第4辑,第52-58页)。此文主要摘抄罗怙毗罗之子世主月(Lokesh Chandra)与池田大作对谈录汉译本《畅谈世界哲学》(香港:明报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这次《全集》新收信札中,比较引人注意的是一封钱锺书致巨赞法师信(图版172),写信日期据编者说是1961年某月的19日。此信录文(第1338页)明显有问题,我请教了几位博学的网友(yp、alin等),他们建议将“书”改为“等”,“慧炷”改为“慧炬”,“不一”改为“不一一”。我按照他们的建议,不施标点重新录文如下:
    
      巨赞大师方丈客腊从 向觉明居士
    
      乞假摩诃止观等三种得邀  
    
      惠允分慧炬之光被法雨之润感刻
    
      何极今敬奉还并谢  
    
      大德即问讯
    
      安隐不一一
    
      弟子钱锺书和南  十九日
    
      《全集》图版171,应是这封信的信封,《全集》没作录文,现参考网友alin意见将其录出:
    
      外书两包(摩诃止观
    
      法华文句记法华玄义)
    
      送 西单
    
      广济寺 佛教协会
    
      巨赞 法师 收
    
      文学研究所钱锺书
    
      从这封信里,我们知道钱锺书曾托他的老友向达(向觉明,东西交通史家)向巨赞法师借读过智顗的“天台三大部”(《摩诃止观》、《法华文句》、《法华玄义》),其中《法华文句》用的是湛然的注释书《法华文句记》。钱锺书《谈艺录》(补订本)和《管锥编》引“天台三大部”之处极多,这封信给我们提供了研究钱锺书读书治学的有用材料。只是编者将钱锺书称为“文学研究所所长”,未免有些想当然了。  
    
      
    
      其他新刊信札录文错误,如贺麟致巨赞法师书(图版145、146),录文(第1289页)有三处错漏:其中“手教所提问题三则,皆系就义理方向发问,可谓近思切问,高于一般人只就表面末节着眼者远矣”,“义理方向”应作“义理方面”;“法师惠然肯参加座谈会赐教,于对佛学有兴趣同人裨益必多,不胜欢迎”一句,“有兴趣同人”应作“有兴趣之同人”;“金钩胡同十九号”应作“金钩胡同甲十九号”。陈其瑗致巨赞法师书(图版154、155)“关于佛教座谈会,总理近因外交事务极忙尚未能订出一个时间来”(第1294页),“时间”应作“时候”。法舫法师从锡兰致巨赞法师书(图版157、158),通讯处“University of Ceylon,Colombo”(科伦坡锡兰大学),编者误拼(印)成Muinersity  of  Coylon colomba(第1294页)。何家槐致巨赞法师书(图版159),“当时我们都住西河沿的永安饭店”(第1327页),“都住”应作“都住在”。郭沫若致巨赞法师书(图版162),写信日期是“八.廿二”,录文误作“八.二十”(第1330页)。竺可桢复巨赞法师书(图版168、169),录文(第1333页)有两处遗漏:“我们正在找人为一行做传记”应为“我们正在找人为一行做一个传记”;“等决定以后告诉你”,应作“等决定以后当告诉你”。至于学术价值最高的吕澂、熊十力致巨赞法师信札,因为有些地方实在无法读通,录文想必也有问题。由于没有图版可供校对,只好暂时存疑了。■
    
     
    
      延伸阅读
    
      ●《巨赞法师文集》(上、中、下)
    
      朱哲编,团结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
    
      
    
      ●《巨赞法师文集续编》
    
      朱哲编,法华寺,2002年9月第一版
    
作者:胡粉 提交日期:2009-10-25 17:33:45
    http://www.dfdaily.com/node2/node31/node2433/userobject1ai194724.shtml
作者:独立不改 提交日期:2009-10-25 18:42:14
    还是翻译成白话好,因为白话跟英文仅。
    
    If you so desire I can send the above books to you.
    
    长老若欲读之,我可将以上诸书寄去。
    
    您很想读的话,我可将上述书籍寄来。
    
作者:云乎哉 提交日期:2009-10-25 19:05:36
    楼上怎么不改,这不就动手了么?名实不符啊,哈哈
    
    译文用文用白,自然可以讨论。但所举例证不当,恰好是楼上建议的反证。天竺道友这里用的是if you so desire,不是一般口语说的if you want,还是高君的译法忠实原文。
作者:云乎哉 提交日期:2009-10-25 19:09:30
    白话跟英文仅
    
    这句太笼统
作者:五明子 提交日期:2009-10-25 20:38:44
    几位博学的网友(yp、alin等)
    ===========================
    没诸老指点,这篇写不出来。
作者:八百民 提交日期:2009-10-25 21:47:42
    最重要者当属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圆持法师私藏二十多年的不少政界和学界名人写给巨赞法师的信札(收于卷三“书信摘录”)。
    
    这句有意思。圆字辈的法师,应该是拨乱反正之后中国佛学院头几届的学生吧,听说他们自己标榜为黄埔几期的。他毕业后留在佛协,就是负责图书文物馆的吧?现在手里有这些“私藏”,有别于馆藏,哈哈
作者:胡粉 提交日期:2009-10-25 23:48:32
    再转一个
    http://www.longyuan.net/fxwz/fxwz117/wz117/12.HTM
    
    
    《巨赞法师全集》出版感言
    
     
    
    朱 哲
    
    
      巨赞法师(1908—1984)爱国爱教,资深望重,为当代博通今古,驰誉海内外的奇才,佛教革新运动的先驱。他精研三藏,解行并重;文通六国,识见高远。青少年时期,就具有强烈的进步思想,在上海大夏大学读书,与田汉相识,参加地下工作。抗战初期,高举义旗,揭竿南岳;转辗西南,主编《狮子吼》,宣传抗日,鼓吹救亡。湘桂告急,避难瑶山,协助瑶王李荣保伏击日军,歼敌百余,取得重大战果。胜利后多次赴港,蹈危履险,投身民主运动。解放前夕,满怀革新的壮志雄心,毅然北上,奔走呼号,首创《现代佛学》,力挽狂澜。几经艰辛,大雄麻袋厂终于开工,振新印刷厂的技工亦从沪上聘来。一时佛门朝气蓬勃,充满生机。成立佛教协会、佛学院,勃口抗美援朝等等,法师苦心孤诣,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作出卓有成效的重大贡献。
      1949年10月1日,巨赞登上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中国大百科全书·佛教卷》主编等职。三反五反运动,麻袋厂倒闭,印刷厂停办,随着现代佛学社的改组,革新声浪就此僵旗息鼓。“文革”遽起,蒙受不白,身陷囹圄,七易寒暑,而丹心碧血,一以爱国爱教为己任,光风雾月,晚节弥坚。
      巨赞法师笃志好学,知识广博,不论读经、读史,总是覃思精研,有触于怀,随笔札记,或作眉批,或参注行间,字梳句笺,钩玄摄耍,斐然成章。法师天赋既高,思路又捷,读经笔记和艺苑遗珍中的文章,大都一挥而就,很少改动。很多人赞叹法师所以能下笔成文,得力于勤读、勤思、勤记和超凡的悟性,方能得心应手,触类旁通。
      前几年,笔者网罗散佚,搜抉残蠹,不自量力编成了《巨赞法师文集》及《巨赞法师文集续编》。出版流通后,深受诸山长老、广大信众和学者的欢迎,几年来不少读者反映:影印的读经笔记,字体有行有草,不易辨认,且不少文章无断句,阅读困难。爰循读者要求,将影印的三册读经笔记全部改为印刷体,繁体改为简体,没有断句的加上标点。并补充了《禅宗》、《论道德休假与文化脱节》、《论目前文化之趋势》、《论自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诵释序》、《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了义疏》序、《乐观法师奋迅集》序、《士行法师)、《先自度论》、《从禁止南岳进香说起》、《一支有力的笔部队》、《僧青年二三事》、《华南佛教二三事》、《把握着时代的青春》、《佛教在新中国》、《是人天师、得无量寿》、《西山吟啸集序》、《参礼祖庭记》、《人间何世》、《佛家之救亡抗战论》、《雁·燕·蝉》、《挽圆瑛长老》、《哭霭亭老法师》、《敬祝李重毅先生八十大寿》、《寄怀杜宣同志》等七十多篇诗文。还补齐了巨赞法师应竺摩法师之请刊登在澳门《觉音》上的《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真实义品第四述记》及《如是斋窾启录》两篇文章。
      去岁,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圆持法师,将私藏20多年的巨法师的80多万字手稿和不少名人给法师的亲笔书信提供出来,得以编进这次新版,使《全集》内容更充实,更广泛,更丰富。新版在《文集》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艺苑遗珍”和“禅修摄生”两大类。“艺苑遗珍”就是这次新发现的文章,内有《对于解决中医基本原理问题的芹曝之献》、《保存在峨眉山佛教寺院里面的祖国医药遗产》、《试论王叔和》、《扬弃集》、〈孔孟苟哲学研究》、《周易研究》、《五家学案》、《饶云杂录》、《潜夫论》札记、《老子》札记、《苟子》札记、《周易王韩注》札记、《周子通书》札记、《中国哲学概论》批注等等。“禅修摄生”内有《天罡指穴二十八法》、《峨眉指穴三十六式》、《四季摄生法》等等。为了便于读者识别,谨将这次改版本易名为《巨赞法师全集》。遗憾的是在“文革”浩劫中,再加上其它的因素,巨赞法师的遗物荡然无存。成箱累筐的遗稿也散佚殆尽。如这次发现的《周易研究》、《饶云杂录》各有第一册,《周易王韩注》只有第三册,《如是集》只剩第四册。尤其可惜的是巨赞法师革新佛教的代表作,二十多万字的《新佛教概论》仍是石沉大海,没有下落。很多书画墨宝,如毛主席的亲笔复信、徐悲鸿、关山月等的画也都渺无影踪,难以复睹!
    由于年深月久,又乏保管,不少文字已被虫蚁侵袭,编者学力不足,不无鲁鱼亥豕之失,又难免分类欠妥,或次第失序。更要郑重声明的是“读经笔记”和“艺苑遗珍”所有文章或札记及“禅修摄生”中除《关于藏密的气功》和《禅修的医疗作用及其可能发生的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外,全都是法师没有发表过的手稿和自习用的原始资料,是编者擅自搜集出版的,如有什么问题或不妥之处,绝非法师之责也,诸祈鉴谅。
    
                             摘自《世界宗教文化》2008第3期
    
    
作者:江东子弟 提交日期:2009-10-26 10:31:46
    目 录
    
    
    图 影
    
    巨赞法师生平图影 3
    巨赞法师纪念图影 79
    巨赞法师的相关证件及书信 115
    《巨赞法师文集》题词 183
    
    佛 学 论 著
    
    《中论》探玄记 207
    如是斋琐议 211
    论道德休假与文化脱节 227
    论自得 231
    论目前文化之趋势 237
    略论空有之诤 239
    关于空与有的问题 245
    试谈空有之诤的焦点所在 249
    唯识甄微 261
    《瑜伽师地论·真实义品》提要 270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真实义品第四述记 272
    禅宗的思想与风范 303
    试论唐末以后的禅风 315
    东坡与禅 320
    安世高所译经的研究 324
    关于玄奘法师的《会宗论》 332
    《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述意 336
    般若思想在中国汉族地区的发展 351
    学佛十讲 359
    与江西张潜庐居士论佛学书 365
    评《熊十力所著书》(文言体) 368
    评《熊十力所著书》 373
    汤著《佛教史》关于“《太平经》与佛教”的商兑 405
    关于东汉佛教几个问题的讨论 410
    巨赞法师致锡予先生(汤用彤)书 412
    我对于《中华大藏经目录》的一点意见 414
    序乐观法师《奋迅集》 419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颂》序 421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了义疏》序 422
    
    佛 教 史 传
    
    释迦牟尼的本生故事 427
    多才多艺的释迦牟尼 430
    宁静和乐的原始僧伽 433
    从阿育王法敕刻文看佛陀遗教对于印度社会所发生的影响 439
    印度古代的佛教学术中心——那烂陀寺 446
    创立黄羊山养道法会弘常住永明宗普照大师传 453
    士行法师 456
    龙树提婆与无著世亲 457
    道安法师 463
    道安法师的著作和学说 471
    道安(一) 479
    道安(二) 484
    鸠摩罗什法师 486
    东林远公 493
    法显、玄奘两大师 500
    唐代天文学家一行法师 507
    一行大师和他的《大日经疏》 509
    一行(一) 514
    一行(二) 518
    东渡弘法的鉴真大师 519
    鉴真大师的律学传承 525
    惠能 536
    延寿 537
    道济 539
    木拂和尚甲行日注抄 540
    洋和尚照空 546
    印光法师嘉言录约编序 555
    天台与嘉祥 556
    华严宗的传承及其他 564
    宗门文献目录 571
    禅宗 596
    禅宗史略 609
    禅余随笔 613
    饶云随录 620
    读《宗镜录》 628
    碧岩录 636
    晦鸣录 639
    曹溪南华寺历代沿革考 644
    灵隐小志 649
    宗教与民族性 674
    佛教传入中国之初的“楚狱”问题 676
    北京佛教丛谈 682
    桂平的西山 686
    参礼祖庭记 695
    
    教制改革
    
    新佛教运动之史的研究 713
    新佛教运动的中心思想 717
    新佛教运动的回顾与前瞻 721
    新佛教运动与抗战建国 730
    怎样处置庙产 734
    佛教当前的一个严重问题 736
    重申立场 737
    所期望于佛教整理委员会者 738
    拥护佛教整理委员会 739
    两种精神 741
    佛学与人生 743
    人民政协对于佛教界进行革新的启导作用 747
    从佛教青年服务团到湖南佛教徒抗敌后援会 751
    一年来工作的自白 764
    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 778
    论佛教的爱国主义 786
    关于佛教基层组织法 789
    为僧教育进一言 790
    再为全国佛教同仁进一言 792
    先自度论 799
    关于“新的道路” 803
    略谈佛教的前途 807
    目前佛教工作的四个步骤 812
    关于整理僧伽制度一点不成熟的意见 818
    从因缘说起 822
    佛教徒应正确认识贯彻《婚姻法》运动 824
    问题商讨 827
    
    法 海 春 秋
    
    佛教与中国 849
    佛教与中国文学 855
    佛教界如何方能联合 859
    南岳佛道救难协会告各地救亡团体同志书 862
    佛教青年服务团的动态 864
    湖南南岳佛道救难协会组织大纲 865
    致抗日将士慰劳书 866
    悼念新佛教运动的战士理妙法师 867
    从禁止南岳进香说起 869
    一支有力的笔部队 871
    佛家之救亡抗战论 873
    奔走呼号一整年 874
    僧青年二三事 884
    如是斋窾启录 887
    西山吟啸集叙 899
    不立文字 901
    了生死 902
    成都徐季广居士传 903
    台湾行脚记 905
    人间何世 913
    华南佛教二三事 917
    把握着时代的青春 924
    关于佛教的误解 927
    先立乎其大者 930
    在北图参加《赵城金藏》展览座谈会发言 938
    致全国各佛教团体函 939
    建立正法幢 940
    对于佛教界内一些不妥当的言论的商榷 943
    关于佛教徒的信仰问题 958
    再谈关于佛教徒的信仰问题 963
    佛教在新中国 975
    更好地发扬优良文化传统 979
    我看《佛教在中国》影片以后 982
    参加和会,朝拜佛牙 984
    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节选) 992
    柬埔寨纪行 993
    是天人师,得无量寿! 998
    我对于弘一大师的怀念 1000
    中国佛教协会第四届全国代表会议闭幕词 1002
    中国佛教协会第四届常务理事会第二次扩大会议开幕词 1004
    在香港龙藏展览会开幕典礼上的讲话 1006
    附录(一)万均法师西行护法基金会征募启事 1009
    附录(二)《现代佛学》社缘起 1011
    附录(三)大雄麻袋工厂试办开工 1013
    附录(四)北京市佛教徒学习会僧尼学习班的学习总结 1014
    附录(五)我国佛教界巨赞和赵朴初电复日本“世界和平主义者会议”
    表示我国人民对世界和平的主张和愿望 1016
    附录(六)中国佛教协会发起书 1018
    附录(七)中国佛教界著名人士发起成立中国佛教协会 1020
    附录(八)中国佛教界著名人士在京举行会议发起组织中国佛教协会 1021
    附录(九)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会议代表名单 1023
    附录(十)中国佛教协会第一届领导人名单 1025
    附录(十一)中国佛教协会第二届领导人名单 1026
    附录(十二)中国佛教协会第三届全国代表会议选出领导机构负责人 1027
    附录(十三)中国佛教协会举行纪念法会 1028
    附录(十四)中国大百科全书佛教条目编撰小组成立 1029
    附录(十五)中国佛教协会友好代表团访日观感 1030
    附录(十六)法耀南天 1034
    附录(十七)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巨赞法师逝世 1038
    附录(十八)悼念巨赞法师挽联挽诗 1044
    附录(十九)“巨赞纪念堂”发起人签名手迹 1049
    附录(二十)为《巨赞法师文集》题字芳名 1051
    附录(二十一)巨赞纪念堂碑记 1055
    附录(二十二)江阴举行“巨赞法师圆寂十周年”纪念活动 1056
    附录(二十三)江阴隆重纪念巨赞法师诞辰 1057
    附录(二十四)朱哲:“巨赞纪念堂”开堂纪胜 1058
    附录(二十五)常正:纪念巨赞法师圆寂二十周年座谈会在江阴举行 1061
    附录(二十六)江阴市民族宗教事务局:高风共仰 1063
    附录(二十七)李陈济:周恩来与南岳僧道 1070
    附录(二十八)沈醉:我与巨赞法师的相识 1073
    附录(二十九)黄蔼玲、石肖岩:访巨赞法师 1075
    附录(三十)俞朝卿:爱国爱教统一的典范 1077
    附录(三十一)胡晓光:巨赞法师佛学思想简述 1082
    附录(三十二)翁志鹏:巨赞法师《桂平西山山居即事》试析 1085
    附录(三十三)释信融:《巨赞法师研究》(摘要) 1090
    附录(三十四)于凌波:两岸的争议人物——释巨赞 1096
    附录(三十五)南怀瑾:六十年前巨赞法师以身许法,
     鲜为人知的一段往事 1101
    附录(三十六)朱哲:法门龙象,改革先驱 1102
    附录(三十七)郁家树:爱国名僧巨赞 1121
    附录(三十八)朱哲:台宗大德,南海高僧 1124
    附录(三十九)朱哲:山房话旧 1131
    
    时 事 经 纬
    
    听了艾思奇报告之后的一点感想 1137
    会道门——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毒瘤 1139
    在北京市佛教界成立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大会上的开幕词 1146
    附录(一)庄严的行列 新生的气象 1149
    附录(二)北京市佛教界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委员名单 1151
    附录(三)北京佛教界抗美援朝委员会国庆节上毛主席书 1152
    本刊一年来的回顾与前瞻 1154
    从参加上海郊区土改工作得到的一点认识 1157
    佛教徒坚决拥护严厉制裁细菌战犯的声明 1170
    佛教徒应参加“三反”运动,进行思想改造 1171
    巨赞法师在北京大雄麻袋厂庆祝“八一”建军节大会上的开幕词 1177
    大雄麻袋厂1951年下期总结报告 1179
    拯救和平是人类当前唯一的任务 1182
    学习《共同纲领》的重要性 1184
    悼斯大林元帅 1186
    培养人才的问题 1188
    学习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189
    学习志愿军,继续开展抗美援朝运动 1196
    解放军同志们深深地教育了我 1205
    学习“时事”的重要性 1211
    体验民主生活,努力宣传讨论宪法草案 1218
    我们的宪法草案是以大安乐与人民的正法 1222
    爱祖国 1227
    爱人民 1231
    爱劳动 1235
    爱科学 1242
    爱护公共财物 1247
    社会主义改造的光明大道 1254
    提高警惕,加强爱国主义的学习 1262
    支持越南南方佛教徒和人民保卫宗教信仰自由民主权利的正义斗争 1265
    把美帝国主义扮成菩萨,是对善良人民的欺骗 1267
    
    书 信 摘 录
    
    书信摘录 1271
    肇安法师复巨赞法师书 1271
    漆园(熊十力)致巨赞法师书(5封) 1272
    幻叟致巨赞法师书 1275
    欧阳竟无居士复巨赞法师书 1275
    田汉先生复巨赞法师书(3封) 1276
    巨赞法师致法舫、印顺、道安法师书 1278
    巨赞法师复印度岫庐法师书 1278
    成都徐季广居士复巨赞法师书 1279
    浙大李源澄教援复巨赞法师书 1280
    某居士致巨赞法师书 1281
    明真法师致巨赞、道安法师书 1281
    性空法师致巨赞法师书 1282
    殷实居士致巨赞法师书 1283
    唐君毅教授致巨赞法师书 1283
    王恩洋居士致巨赞法师书 1285
    巨赞法师复田光烈居士书 1285
    巨赞法师复潜庐居士书(2封) 1286
    檗庵居士致巨赞法师书 1288
    贺麟致巨赞法师书 1289
    马夷初(叙伦)致巨赞法师书 1290
    陈叔通致巨赞法师书 1290
    董鲁安致巨赞法师书(2封) 1291
    张志强复巨赞法师书 1292
    齐燕铭复巨赞法师书 1293
    法舫法师致巨赞法师书 1293
    陈其瑗致巨赞法师书 1294
    李维汉致巨赞法师书 1295
    巨赞法师复虚云老和尚书 1295
    巨赞法师致徐悲鸿书 1296
    附:徐悲鸿致北京图书馆负责人信 1296
    致高棉佛教徒书 1296
    锡兰达马拉塔纳法师致巨赞法师书 1297
    复锡兰达马拉塔纳法师书 1298
    叶圣陶、胡绳致巨赞法师书 1298
    巨赞法师复叶圣陶、胡绳书 1299
    叶圣陶、胡绳复巨法师书 1300
    张汝舟教授致巨赞法师书(4封) 1301
    巨赞法师复张汝舟教授书 1305
    陈铭枢致巨赞法师书 1305
    张慧渡居士致巨赞法师书 1306
    丁文隽居士致巨赞法师书 1307
    巨赞法师复丁文隽居士书 1307
    曹培灵居士致巨赞法师书 1308
    巨赞法师复曹培灵居士书 1309
    陈铭枢居士致巨赞法师书 1310
    净尘、智安等致巨赞法师书 1311
    觉纯致巨赞法师书 1312
    观音庵尼众致巨赞法师书 1313
    会觉法师致巨赞法师书 1314
    盛法致巨赞法师书 1315
    明真法师致巨赞法师书 1316
    虚云老和尚致巨赞法师书 1317
    巨赞法师致吕秋逸先生书 1318
    吕致巨赞法师书(9封) 1320
    何家槐致巨赞法师书 1327
    中印友好协会成立大会筹备处请巨法师为会员信 1327
    中缅友好协会成立大会筹备处请巨法师为会员信 1328
    梁漱溟致巨赞法师书 1328
    冯国瑞致巨法师书 1329
    郭沫若致巨赞法师书(4封) 1329
    印度文化国际学院教授信 1331
    北京邓初民致巨法师书 1332
    竺可桢复巨赞法师书 1333
    师哲致巨赞法师书 1333
    卫生部办公厅就气功事复函巨法师 1334
    卫生部办公厅郭子化复巨法师书 1334
    四川乐山乌尤寺了心致巨法师书(3封) 1335
    韩大载致巨法师书 1336
    凌楚苓致巨法师书 1337
    中共中央统战部金城致巨法师书 1338
    钱钟书致巨赞法师书 1338
    广州中山大学吕逸卿致巨法师书 1339
    谢无量致巨法师书 1339
    陈雪湄致巨法师书 1340
    巨师致余克钧书(2封) 1340
    饶宗颐致巨赞法师书 1341
    端木蕻良致巨赞法师书(3封) 1342
    
    诗 词
    
    诗词 1347
    一九三七年冬题宁乡寒铁生余楼 二首有引 1347
    一九三八年初夏沩山道中 1347
    雁·燕·蝉 1348
    一九四○年秋徙桂林月牙山寺 1348
    一九四一年元月三日与盛成、万仲文、闫宗临三教授纵谈影波楼作 1348
    南岳明真法师、成都徐季广居士来书勉以脚跟下事,感赋 1349
    辛巳人日,与方孝宽、盛成等为龙翁积之预祝期颐于月牙山纪事,
    步方孝宽韵 1349
    一九四一年春题关山月所作画贺白虹书店开幕 1349
    又题关山月峨眉黑龙江图 1349
    一九四一年秋题尹瘦石盲群图 1350
    又题尹瘦石百寿图卷 1350
    经桂林开元寺废址 1350
    感赋 1350
    白下张仙搓月牙山远眺一律,梅根山樵赵叔冶和之,凡十八叠,
    搜奇集胜,为吾门生色不少,爰亦勉和一章 1351
    送关山月画师入蜀 1351
    汩罗张健甫先生以古风见赠,雅健雄深未能和也,
     勉成七律一章报之 1351
    澳门竺摩法师以寄李仙根诗索和步原韵 1351
    一九四一年中秋书感 1352
    一九四一年六月重游南岳 1352
    将至西山留别桂林诸友 1352
    酬柳亚子见赠 1352
    与耶回两教徒论人生 1353
    友朋中有以罢道为劝者,诗以答之 1353
    林素园居士以诗僧见称却赋 1353
    林素园居士和章有“只缘分别恼高僧”句,再却赋 1353
    田寿昌嘱和柳亚子韵祝郭沫若五十大寿及创作二十五周年纪念 1353
    一九四二年孟春再至西山寄怀桂林诸友 1354
    桄榔杖寄赠李任仁议长 1354
    一九四二年岁暮寄怀桂林田汉 1354
    桂平西山山居即事 1354
    一九四三年秋赠别朱蕴山 1356
    一九四四年一月太虚大师至桂林赠诗《狮子吼月刊》以诗奉和 1356
    一九四四年赠别觉光法师 1356
    佛慈篇,时在一九四四年秋 1356
    一九四五年国庆登北流山围之磐石山,用饶宗颐教授韵,时同执教于
    无锡国学专修学校 1357
    一九四六年岁首中印庵赏雪记事 1357
    一九四六年二月超山观梅 1357
    哭霭亭老法师 1357
    共和国开国观礼志喜诗 1358
    和陈真如居士庆祝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原韵 1358
    挽圆瑛长老 1358
    一九五七年玄中寺法会和高阶珑仙长老 1358
    和无文禅师原韵 1359
    咏史六首 1359
    奉和重人同志见访之作步原韵 1360
    庆祝建国十周年 1360
    一九六一年大连避暑纪事七绝 1360
    忆少年·寄丁于同志并柬寒声局长 1361
    敬祝李重毅先生八十大寿 1361
    杜宣同志访问亚非各国返京,来书谓桂林一别,二十一年矣。
    离绪萦怀,感而有作 1362
    和越南释智度法师原韵 1362
    奉和越南智度法师西湖偶兴原韵 1362
    赠印度尼西亚苏马多诺居士并东苏达尔多雅斯明两居士 1363
    再叠前韵庆祝会议圆满 1363
    游拙政园 1363
    和正义哲人游栖霞诗 1363
    满庭芳·庆祝建国十五周年 1363
    风月同天法运长 1364
    赠日本菅原惠庆长老 1364
    应日本菅原敏子女士之属 1364
    赠日本高仓隆文先生 1365
    赠日本后藤欣也先生 1365
    赠日本高村り工女士 1365
    赠日本茜个久保奈美女士 1365
    一九六四年十一月用长字韵应日本铃木彻众先生之属 1365
    一九六四年十一月用长字韵应日本石川康明先生之属 1365
    一九六五年五月用长字韵敬赠即真周湛座主 1366
    一九六五年五月用长字韵敬赠杉谷义周总长 1366
    一九六五年五月用长字韵敬赠佐伯秀胤议长 1366
    一九六五年五月用长字韵敬赠梅山圆事议长 1366
    一九六五年五月用长字韵敬赠壬生照顺法师 1366
    一九六五年五月用长字韵敬赠今井玄祟法师 1366
    十六字令二首 庆祝国庆十六周年 1366
    一九七五年出狱后书感 1367
    无题 1367
    一九七八年“七·一”北海观荷 1367
    一九七九年“五·一”再登香炉峰顶口占,时年七十有二 1367
    昭雪志喜,用口占韵 1367
    咏怀四律 1368
    追怀李任公(李济深) 1368
    悼田寿昌(田汉) 1369
    昭雪谢沈公端先(夏衍) 1369
    寄怀桂平西山宽能法师 1369
    祝于澄(味青)八十大寿 1369
    黄山之歌 1370
    寄怀日本菅原惠庆长老 1370
    读香港黄居素居士惠诗,步原韵 1370
    李侠文先生来京同与政协之会,又欣逢于广济寺,作此以赠 1371
    辛酉秋避暑山庄观白荷 1371
    东游纪事三首 1371
    维摩四说法 1372
    题赠高田良信长老 1372
    书大雄宝殿门联 1372
    壬戌仲春故宫怀古 1372
    却 非:答巨赞来书 1373
    滕白也:题桂林小筑寄巨赞法师 1373
    田 汉:赠巨赞法师 1373
    欧阳予倩:答巨赞大师二律步原韵 1374
    欧阳予倩:再步巨赞大师原韵 1374
    李焰生:春游偕镇华兄访巨赞上人于月牙山倚栏而谈春色二分尽在
    楼外聊成一绝志之 1374
    万民一:雨中怀巨赞上人 1374
    李焰生:赠巨赞上人 1375
    陈 铎:月牙山访巨赞大师 1375
    张健甫:春日访巨赞法师于月牙山襟江阁承赠《狮子吼月刊》一份,
    赋此志谢 1375
    吕集义:次韵酬巨赞法师 1376
    吕集义:巨赞上人之黔,赋此别之时桂林尚在风鹤警中也 1376
    端木蕻良:月牙山纪事,呈巨赞上人 1376
    方孝宽:偶阅《狮子吼月刊》得读巨赞法师重游南岳五言一首,
    谨以韵奉和 1376
    万民一:戏赠巨赞法师 1377
    万民一:送巨赞上人赴桂平西山住持并叠雨中奉怀前韵 1377
    胡瀞波:敬和巨赞法师将往西山留别原韵并呈漓江渚友郢正 1377
    何 觉:万均上人振锡西山以诗言别为赋长歌述平日之言如此 1378
    吕集义:万均法师将往桂平西山作住持,有诗留别,次韵即送其行并乞正教 1378
    齐 荪:青玉案巨赞法师将赴西山书此志别 1378
    万仲文:送巨赞上人步此生原韵 1379
    佚 名:送巨赞上人归西山 1379
    万民一:桂平佛教信众于思灵山龙华寺举行佛教分会成立及
    欢迎巨赞、圆熙两法师大会欣逢其盛颂之以诗 1379
    纫 秋:奉和留别原韵 1380
    纫 秋:奉和寄怀原韵 1380
    万民一:巨赞法师寄示言志及论人生近咏,盖为答复劝还俗者而作。
    “辞家为表法,上帝亦孤身。”语妙趣新,堪推绝唱,敬酬一律 1380
    方孝宽:巨赞法师重游桂林携西山名茶遍饷同人予因病未获趋谒禅座
    谨赋七律一首致谢录呈 郢政 1381
    梁岵庐:巨赞上人遏访吕手撷红豆贻 1381
    陈此生:送巨赞上人之西山 1381
    陈树勋:巨赞法师将赴西山 有诗留别次韵送之 1382
    区文雄:次韵巨赞上人赴西山留别之作 1382
    李焰生:巨赞上人被聘赴桂平西山倚调人月圆送之 1382
    释道安:送巨赞法师赴浔州西山 1382
    柳亚子:赠巨赞上人 1383
    柳亚子:三十二年旧历元宵佛西、瘦石、寿昌、蕻良等招饮榴园纪事,
    并寄巨赞上人 1383
    檗 庵:谢巨赞法师惠赠西山名茶 1384
    梁岵庐:巨赞上人惠西山茶赋诗谢之 1384
    梁岵庐:远贻佳茗诗以奉报上巨师 1384
    陈此生:重阳日巨赞上人约登月牙山感赋 1385
    阎宗临:病中读《浮士德》第二卷怀念友人巨赞上人填菩萨蛮
    一阕奉正 1385
    吕集义:送巨赞上人归西山 1385
    饶宗颐:登磐石山 1386
    通 贤:巨赞法师赠大作《桂平的西山》谨次留别桂林诸友原韵 1386
    通 贤:赠巨赞大法师 1386
    田 汉:一九五○年巨赞法师索题 1387
    赵朴初:朝中措 北海夜泛同巨赞上座 1387
    了然居士:奉和巨赞和尚 1387
    王之南:百字令·乙巳秋集体参观京郊焦庄户民兵斗争纪念馆及
    “地下长城”,赋此阕向同行诸公索和并乞正 1387
    李重人:日前奉访之作,录呈巨赞法师吟政 1388
    李任仁:八十自述敬奉巨赞法师哂正 1388
    佚 名:忆少年·十二时 1388
    正义哲人:参观栖霞寺感兴折作 1389
    越南释智度:西湖偶兴 1389
    越南释智度:北京开会即兴 1389
    越南释善豪:感作诗 巨赞法师 1389
    释智度:盛会有感 1390
    李任仁:一九六五年七月十二日由桂乘飞机赴京途中口占 1390
    李任仁:来访巨赞上人拜佛牙不遇,留诗一首请教正 1390
    慧 澍:游谐趣园一首 呈巨赞法师赐正 1390
    慧 澍:向巨赞法师致敬 1390
    端木蕻良:雨夜赋呈巨赞法师莲座 1391
    杜 宣:寄巨赞法师 1391
    
    艺苑遗珍
    
    对于解决中医基本原理问题的芹曝之献 1395
    保存在峨眉山佛教寺院里面的祖国医药遗产 1403
    试论王叔和 1414
    饶云杂录(一) 1419
    五家学案——如是集之四 1471
    扬弃集(一) 1505
    扬弃集(二) 1558
    扬弃集(三) 1629
    论语序说摘记 1640
    论语集注摘记 1647
    孔孟荀哲学研究(一) 1652
    孔子自道 1652
    孔子之容貌与行事 1656
    君子与小人 1661
    仁知 1665
    为政 1668
    学养 1672
    处世观人 1675
    孝 1678
    诗 1680
    礼 1681
    乐 1682
    天性与鬼神 1683
    孔子论弟子 1684
    孔子论人 1688
    孔子论时事 1691
    子张之言行 1693
    有子之言行 1694
    曾子之言行 1694
    子夏之言行 1696
    子游之言行 1697
    子贡之言行 附子路 1697
    门人论孔子 1697
    或人论孔子 1699
    孟子序摘记 1702
    孟子序说摘记 1704
    孔孟荀哲学研究(二) 1707
    孟子自道 1707
    孟子之容貌与行事 1713
    君子 1719
    仁义 1722
    学养 1725
    处世观人 1732
    为政 1738
    孝 1755
    礼 1758
    天性 1759
    孟子论弟子 1765
    孟子论人 1766
    孟子论时事 1779
    《荀子》札记 1783
    《周子通书》札记 1895
    《老子》札记 1903
    周易研究(一) 1933
    《周易王韩注》札记 1968
    《潜夫论》札记 1983
    对《中国哲学概论》之批注 2043
    
    禅 修 摄 生
    
    禅修的医疗作用及其可能发生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2165
    “阴平阳秘”的试探 2175
    峨眉指穴法三十六式 2176
    天罡指穴二十八法 歌诀及附图 2220
    动静相兼小练形 2228
    关于藏密的“气功” 2241
    金刚瑜伽母拳法 2249
    显密差别 2271
    一目了然拳法(迦居派传承) 2277
    四季摄生法 2285
    延年却病篇服气诀 2294
    
    读 经 笔 记
    
    觉海遗珠集(甲) 2318
    中论之部 2318
    十二门论之部 2328
    百论之部 2330
    三论家之部 2334
    大智度论之部 2349
    大般若经之部 2359
    觉海遗珠集(乙) 2373
    华严之部 2373
    涅槃之部 2385
    维摩之部 2387
    续华严之部 2391
    觉海遗珠集(丙) 2434
    法华之部 2434
    觉海遗珠集(丁) 2483
    续法华之部 2483
    觉海遗珠集(戊) 2518
    再续法华之部 2518
    续涅槃之部 2531
    续三论家之部 2532
    三续法华之部 2534
    再续华严之部 2537
    阿含之部 2538
    异部宗轮之部 2546
    觉海遗珠集(己) 2559
    续异部 宗轮之部 2559
    觉海遗珠集(庚) 2597
    再续异部宗轮之部 2597
    觉海遗珠集(辛) 2665
    三续异部宗轮之部 2666
    禅经之部 2698
    史传之部 2708
    觉海遗珠集(壬) 2724
    续史传之部 2724
    绀珠集乙之一(自习用稿) 2779
    《中论》探玄记 2779
    绀珠集乙之二(自习用稿) 2787
    十二门论 2788
    百字论 2792
    百论 2793
    绀珠集乙之三(自习用稿) 2809
    破常品第一 2810
    破我品第二 2814
    破时品第三 2819
    破见品第四 2825
    破根境品第五 2827
    破边执品第六 2832
    破有为相品第七 2836
    教诫弟子品第八 2840
    绀珠集乙之四(缺)
    绀珠集乙之五(自习用稿) 2846
    三论玄赞记目录 2846
    绀珠集乙之六(自习用稿) 2866
    华严经记目录 2866
    华严经记 2873
    绀珠集乙之七(自习用稿) 2918
    华严玄赞记目录 2918
    华严玄赞记 2922
    绀珠集乙之八(自习用稿) 2981
    涅槃经记目录 2981
    玄赞记目录 2983
    涅槃经记 2985
    玄赞记 3007
    绀珠集乙之九(自习用稿) 3014
    无垢称经记目录 3014
    无垢称经记 3016
    绀珠集乙之十(自习用稿) 3026
    法华经记目次 3026
    玄赞记目次 3026
    法华经记 3030
    玄赞记 3033
    绀珠集乙之十一(自习用稿) 3074
    阿含经记目录 3074
    阿含经记 3078
    绀珠集乙之十二(自习用稿) 3095
    异部宗论记目录 3095
    异部宗论记 3101
    绀珠集甲 3131
    有为法 3132
    心法 3132
    心所有法 3134
    色法 3161
    不相应行 3163
    无为法 3166
    五蕴 3176
    色蕴 3178
    受蕴 3190
    想蕴 3192
    行蕴 3192
    识蕴 3193
    十八界 3196
    十二处 3199
    三科决择 3200
    四圣谛 3219
    苦谛 3220
    集谛 3229
    灭谛 3230
    道谛 3233
    有寻有伺等三 3240
    三摩呬多 3285
    非三摩呬多 3299
    有心及无心 3306
    闻所成 3307
    思所成 3308
    修所成 3317
    转依 3332
    善巧 3334
    现观 3347
    无上 3349
    声闻 3354
    独觉 3355
    菩萨 3367
    如来诸相 3381
    有余依涅槃 3387
    无余依涅槃 3388
    真实 3391
    五事 3407
    唯识详究 3413
    诸我执及破释 3666
    数论及破 3680
    胜论及破 3691
    诸法执及破释 3693
    附 录(甲) 3746
    经典中习语之梵名 3747
    诸人名之梵名 3753
    诸经之梵名 3756
    诸地名之梵名 3758
    梵字拼音研究 3759
    附 录(乙) 3761
    迷谬唯识理者 3762
    三量研究 3765
    圆明字轮表解 3768
    悉昙字母表 3772
    分宗判教研究 3777
    破三玄义 3779
    参考书目(一) 3781
    参考书目(二) 3788
    参考书目(三) 3794
    影印绀珠集甲原稿 3801
    
    年 谱
    
     巨赞法师年谱 3985
    
    
    
作者:五明子 提交日期:2009-10-26 14:45:08
    吕澂致巨赞法师书(9封) 1320
    ===========================
    其中一封,是著名的“探讨中国佛学有关心性问题的书札”,已经发表在“现代佛学”上面,不是这次新刊的吕先生信札,所以文中只说“八封”。



©版权所有 2002-2019年 布衣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