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书局 > 布衣论坛
北京的死与生 徐百柯 中国青年报
作者:chafenshu 提交日期:2005-12-11 10:16:53
    北京的死与生
    
     
    “你难以想像周围那些墙里头的人怎么知道外面的人在干什么” 
      许多年之后,面对这本书,建筑师董豫赣将会回想起,他被一群戴红袖章的老爷子老太太包围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那时北京老城还没有开始大规模拆迁。一个朋友在老城中心区的交道口买了一个老院子,想让董豫赣帮他重新设计。朋友很忙,就把钥匙交给他,让他自己随便找时间去。去了几次以后,他手里有事,院子的设计暂停下来。过了半年,他想起这茬,一个人兴冲冲地来到交道口。院子大门的锁长期不开,已经锈住了。董豫赣没辙,只得跑去买了把锯。 
    
      胡同里一个人都没有。董豫赣站在门楼子里,开始锯锁。锯了一半,突然一回头,发现五六个戴红袖章的老爷子老太太站在后面,成合围之势。然后,不知道从哪儿钻出来越来越多的人,把他围着,当他是小偷,要抓他。董豫赣解释了情况,又提供了那个朋友的号码,让人打电话去核实。折腾一番,协防治安的老人们这才放了他,随即变得特别客气,对他热情无比,陪他进院子,给他介绍情况。 
    
      “你难以想像周围那些墙里头的人怎么知道外面的人在干什么。”董豫赣对这样一套监视体系是怎样发生的充满了好奇。直到最近他看了这本叫做《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书。书里讲述了更多年前,在一个遥远的下午发生的故事———一出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喜剧。 
    
      简·雅各布斯女士住在美国纽约的哈得孙街。这是一条小街,挤满了不同年代的三四层楼高的住宅(其中一些被改建成廉租套房,底层是商店),她就住在其中的一所住宅。街对面本是四层砖楼,底层也是商店,但现在从拐角到街中段已经被改建成了装有电梯、租金不菲的小公寓。 
    
      雅各布斯从二楼的窗户看出去,街上发生的一件事引起了她的注意。一个男人好像在试图让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跟他走,他一边极力哄她,一边又装出冷漠的样子;小女孩靠在街对面一座楼房的墙上,显得很固执,就像孩子在进行抵抗时的那种模样。 
    
      雅各布斯心里开始盘算怎么来进行干预。但很快她发现根本没这个必要。从对面楼房下面的肉店里出来一位妇女,她和她丈夫经营着这家店。这位妇女站在离那个男人不远的地方,叉着胳膊,脸上露出坚定的神色。同时,经营着一家熟肉店的乔·科尔纳基亚和他的女婿也从店里出来,稳稳地站在另一边。楼上窗户里伸出好几个头来,有一个很快退了回去,这个人不一会儿出现在那个男人靠着的门后边。有两个男人从肉店旁边的酒吧里出来,待在门口。从雅各布斯所在的街的这一边,她看见锁匠、水果店主、洗衣店主都从他们的店里出来。还有很多窗户也打开了,里面的人在观察街上发生的事。那个男人并没有注意到这一切,但他已经被包围了。没有人会让他把一个小女孩拽走,即使没有人知道她是谁。 
    
      结果,大家感到很抱歉,因为最后发现这个小女孩是那个男人的女儿。 
    
      这就是活生生的城市。简·雅各布斯长期细致地观察着大城市里发生的这一切,纽约、芝加哥、波士顿、费城……她早年做过记者,后来担任《建筑论坛》杂志编辑。在负责报道城市重建计划的过程中,她逐渐对传统的城市规划观念发生了怀疑。1961年,她写出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该书被奉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名作,“有史以来关于城市的最出色著作之一……并无故作高深的方法,一切皆出自作者的眼睛与心灵,但它以其精妙的研究,让我们明白城市的生命和精神来自何处”。 
    
      前不久,《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文版出版。建筑评论家史建断言:40多年前的书,今天在中国并不过时,甚至更应当称为“恰逢其时”,因为在中国的城市里,充斥着与当年雅各布斯笔下同样的官僚机制和城市毁灭机制。《城记》(一本研究北京城市规划史的著作)作者、新华社记者王军则笃定地说:“拿这本书中的每一章,可以对应中国任何一个大城市的现状。雅各布斯当年竭力反对并成功阻止的那些对纽约的规划,其实在今天的北京都实现了。” 
作者:chafenshu 提交日期:2005-12-11 10:17:34
    表面上,老城市看来缺乏秩序,其实在其背后有一种神奇的秩序在维持着街道的安全和城市的自由———这正是老城市的成功之处 
    
      雅各布斯描述的那个戏剧性的场面持续了大概5分钟。其间,只有那个高租金公寓楼的窗户里没有出现过哪怕一双眼睛。雅各布斯刚搬到这里来时,曾满怀喜悦地盼望,也许过不了多久,所有的楼都会改建成与这个楼一样。但她现在开始担忧,因为最近有消息说,这样的改建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邻近此楼的街面楼都要照此改建。她意识到,大多数这种高租金楼的住户来去匆匆,邻居们甚至都不知道他们的样子,他们也根本没有一点谁在看管着街道或如何看管的概念。 
    
      一个城市的街区本可以吸引和保护很多过路人,就像雅各布斯住的这个街区,但如果整个街区的人都换成了这样的高租金住户,生活的多样性被破坏掉,他们就会慢慢地发觉街道变得不安全了。这是雅各布斯强调的重点:类似这样的街道,以及与之相配的自发的监视体系,是城市正常运转机制的基本要素之一,它们保障了城市的安全。 
    
      当街道和社区变得没有安全感,人们会选择搬走,行人不会再选择从这里通过或者驻足。一个没有“人气”的街区,面临的注定是衰退、破败,也就是“死”。 
    
      董豫赣后来没有再去过交道口的那些胡同,他甚至不知道那些胡同和院子还在不在,有没有被“拆迁”掉,或者“改造”掉。前些天,他倒是和朋友去了一处豪华楼盘。整个小区是封闭的,他们开着车在里面转了半个多小时,让他感到“恐怖”的是,整个过程中,没看见什么人,只看见四五个像是佣人模样的人在遛狗。“你还能指望这里有活力吗?如果你看见只有佣人在那儿遛狗,你还敢把孩子放在这个院子里玩吗?” 
    
      台湾建筑师沈祉杏在德国求学、工作多年,近两年刚刚到北京成立事务所。在她眼中,北京整个城市是支离破碎的,被各种匪夷所思的规划所分割。“在这个城市中,你想穿过去,过不去,这边被一个高级小区挡着,那边被什么挡着。柏林是一个步行城市,你想怎么走,没有什么高级小区让你过不去,高级小区、低级小区,什么小区,它都是开放的,你可以穿过去。”沈祉杏不认为这是一个轻描淡写的“方不方便”的问题,“很多资源应该是市民共享的,在这里都被私有化了,没有市民空间。这很严重,我甚至觉得这是一个最严重的问题。” 
    
      雅各布斯当年也非常反感这种划分“地盘”的模式,她称之为一种“伪装的秩序井然”,其实质是破坏城市的流动性,伤害真正有活力的城市肌理。 
    
      她提醒人们,表面上,老城市看来缺乏秩序,其实在其背后有一种神奇的秩序在维持着街道的安全和城市的自由———这正是老城市的成功之处。这是一种复杂的秩序,“尽管这是生活,不是艺术,我们或许可以发挥想像力,称之为城市的艺术形态,将它比拟为芭蕾”。 
    
      哈得孙街每日的“芭蕾”是这样开演的:乔·科尔纳基亚的女婿正在把一些空箱子搬到熟食店的外面叠起来;理发师把折叠椅搬了出来,放在路边;戈尔茨坦先生正在收拾电线,这表明五金店开门了;公寓看门人的妻子把她长着圆圆脸的三岁孩子搁在门廊边,身边放着一个玩具曼陀铃,这是一个让他学习英语的好地点,他妈妈不会说英语…… 
    
      这出“芭蕾”总是充满了温馨的场景。当杰米·罗根从玻璃窗里掉下来(他正在试图劝开窗下几个扭在一起吵架的人)并几乎摔断了一只胳膊时,一个穿着旧T恤衫的陌生人从“理想”酒吧里冲出来,快速地对他实施了止血疗法,动作很是熟练,后来医院的急救人员说,这位陌生人救了杰米的命。又是如何通知医院的呢?一个坐在出事地点不远的台阶上的妇女冲向公共汽车站,二话没说就从一个等车的陌生人手中抢过一毛钱,那人手里正拿着一毛五分钱准备买票,紧接着这个妇女冲进“理想”酒吧的电话间,那个陌生人也紧跟着冲过来递上手中剩下的五分钱。
作者:chafenshu 提交日期:2005-12-11 10:18:21
      唤醒对街道生活的感觉 
    
      王军曾对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杨保军做过一次访谈,中心话题就是“唤醒对街道生活的感觉”。杨保军严厉批评了包括北京在内的中国城市中正在蔓延的规划风气,认为这种以大马路为中心的城市规划忽略了人性,失去人的尺度。人的尺度应该是这样:“你想想,一个孩子生下来后,先是在母亲的怀抱里,懂事后对家庭有了感知,再大一些,就要走进社会了。这个过程,是先迈出家门走上街道。他走上街道后,就会知道这个社会是美的还是丑的。如果街道是友好和安全的,他就会对社会产生健康的心态。如果他到街道上一看,是乱糟糟的,是拥挤的、污浊的,甚至是无立足之地的,那他对这个社会也不会友好。” 
    
      杨保军发问:我们逛街是为什么?有的人可能是有目的的,有的人可能是没目的的,没有目的也要去逛,因为这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街道要安全,要不断有故事发生,要有起伏,要有高潮,这样的城市才有风采。你在哪里感知城市?肯定不是在宾馆,而是在你穿行于城市的时候。在这个时候,街道就很重要了,它会让你感到,这个城市是否对人友好。 
    
      王军爱讲一个故事。1999年北京召开世界建筑师大会,南非建筑师学会主席维维安·雅弗在横穿北京的一条马路时,不幸遭遇车祸去世。英国建筑学者彼特·戴维为此撰文称:“北京,一座有着1200万人口的巨大城市,在广阔的大地上延绵伸展,集中体现了世纪之交建筑和城市发展的种种过失。”王军把这样的表述翻译成大白话:“北京绝对是一个‘最好’的研究标本,在过去几十年中被证明是失败的各种规划方案,你在北京全能找到。”
作者:chafenshu 提交日期:2005-12-11 10:18:54
      他们只知道把多样的生活裁剪成一般整齐,满足他们自命高雅的审美情趣 
    
      当年,在纽约东哈莱姆有一个住宅区,那儿有一块很显眼的长方形草坪,它成了那里居民的眼中钉,大家非常讨厌它,催促着把它铲掉。这使一位社区工作者非常诧异,问起原因,她得到的回答通常是“这有什么用?”或者“谁要它?”最后,一个能说会道的居民说出了完整的理由:“他们建这个地方的时候,没有人关心我们需要什么。他们推倒了我们的房子,将我们赶到这里,把我们的朋友赶到别的地方。在这儿我们没有一个喝咖啡或看报纸或借5美分的地方。没有人关心我们需要什么。但是那些大人物跑来看着这些绿草说,岂不太美妙了!现在穷人也有这一切了!” 
    
      雅各布斯评论道:有一种东西比公开的丑陋和混乱还要恶劣,那就是带着一副虚伪面具,假装秩序井然,其实质是视而不见或压抑正在挣扎中的并要求给予关注的真实的秩序。 
    
      董豫赣对这块草坪印象颇深。进而,他特别关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里的核心观念———平衡,即强调城市生活的多样性。生活多样性的背后,是一个标准多样性的问题。在他所任教的北京大学周围,许多原本丰富多彩的区域被“一一干掉”。北大的东门外、南门外、西门外,变得和生活标准、文化标准、艺术标准等等通通无关,而只与效率标准有关,其实就是一句话,修大马路。而归根结底,则还是惟一的经济标准淹没了一切。 
    
      北大东门外如今交叉着宽阔笔直的白颐路和成府路,行色匆匆的学生和路人也许不知道,著名的万圣书园当年就是在东门外那一片“破”平房中的两间里,著名的雕刻时光咖啡馆曾经也只是那里面的小小一间,还有同样著名的三夫户外用品店……那片“破”房子,和许多人关于北大的记忆相连。 
    
      北大BBS上流传过一篇著名的帖子《北大周边小饭馆祭》,看得老北大人唏嘘不已。帖子写道: 
    
      “2002年5月14日,和朋友们照常于晚10点后来到西门外的小巷子。在巷子的那头,仍然亮着熟悉的灯火。不同的是,那条破烂的小巷中,停了两辆货车,部分地挡住了我们的视线。我们没有注意这些,轻松地聊着天,直到走到那些灯火前,才发现,以往熟悉的那个到处是小饭馆的巷子,已经不复存在了。原来,那两辆货车,就是拆毁这些饭馆的工具。看得出来,拆毁行动刚刚过去,到处是残砖碎瓦。几个原来的住户,还在默默地将一些砖瓦装进竹筐里运走。那家熟悉的老马羊肉,一天前,我们还在里面叫了啤酒,叫了烤羊肉筋、烤羊腰子,慢慢地喝着、吃着、笑着,现在也没有了。那个戴着白色的小圆帽、总带着善良的笑容的、听我们点菜的维吾尔小伙子,也不在了。他们是一大家子人吧。还有那一帮总在外面不停跑着的,不时哈哈地笑起来的四五岁的维族小孩,自然也不在了。 
    
      “北大周边,再也没有这样的小饭馆了。……在这个几万人拥挤在一起的大学里,以三两朋友组成的,和这样的小饭馆搭配的饮食队伍,究竟有多少,是不可能知道的,但用数不胜数来形容,大致不会有什么错误。然而,那么多那么兴旺的小饭馆,终于也能被拆完。这是三年前人们想都不敢想的。但也正常,就算是森林,人们不是也有本事哗啦啦两下就砍完的么?先是小东门外,那家简陋的四川小饭馆里的水煮鱼,至今仍勾不少北大人的食欲。在那片小饭馆和咖啡街变成一片瓦砾之后,我们转战南门外的老虎洞胡同。有多少个夜晚,11点以后,无数队同学们,穿着拖鞋,稀里哗啦,松散地列着队,高声地笑着,向老虎洞顽强地挺进。到那里,坐下,叫着啤酒,叫着花生米,吵着、骂着、大笑着,用手抓过骨头啃着,然后扶醉而归。但终于,老虎洞的末日到了。我们又转战西门,但终于,西门外的小饭馆的末日,也到了。 
    
      “这是多么喜人的成果呀!高雅的北大人,终于可以和那些低俗的、简陋的、杂乱的饭馆划清界限了;终于可以全都回到星级饭店式的学生食堂里,一字排开、整齐地坐着,带着被关怀后的幸福的笑容,优雅地往嘴塞食品了。那帮好大喜功的头头脑脑们,终于把这些小饭馆全部清除了。打的旗号,听说竟然是什么‘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程’。他们知道个屁‘校园周边环境’,他们只知道把多样的生活裁剪成一般整齐,满足他们自命高雅的审美情趣。 
    
      “我当然也是学生,没有任何权力来阻止这一切发生。只能在这里,为北大成为更整齐的北大祭祀。” 
    
      谁来为北京成为更整齐、更规范、更高效、更有秩序、更现代化、更国际化、更……的北京祭祀呢? 
作者:chafenshu 提交日期:2005-12-11 10:19:27
      当我们面对城市时,我们面对的是一种生命,一种最为复杂、最为旺盛的生命 
    
      北大教授唐晓峰拍着《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封面说:“我更关心的是‘死’的问题。”在他看来,当前的城市发展热潮中,整体来看中国的城市充满了生机,然而对城市局部的“死”关注得远远不够。 
    
      王军说,平安大街、两广路已经死掉了。这是一个长期关注北京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记者眼中的“死”。 
    
      史建说,前门大栅栏、隆福寺、秀水街已经死掉了。这是一个同样长期关注北京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建筑评论家眼中的“死”。 
    
      唐晓峰说,西单十字路口已经死掉了。这是一个历史地理学者眼中的“死”。 
    
      雅各布斯说:“当我们面对城市时,我们面对的是一种生命,一种最为复杂、最为旺盛的生命。” 
    
      所以,说保护北京老城,不是保护一处死去的文物或者历史遗迹,而是保护一种活生生的生活形态。作家冯骥才曾提出,保存胡同和四合院其实是保护一种文化,“对于城市的历史遗存,文物与文化是两个不同概念……我国只有文物保护,没有文化保护,民居不纳入文物范畴,拆起来从无禁忌”。艺术家陈丹青说过一句气话:“北京拆除胡同,不是居民迁移与城市改造,而是传统居住文化的大规模生态灭绝。” 
    
      半个世纪前,当梁思成为北京城墙的拆毁而痛心疾首时,北京城其实并没有“死”,因为大量的民居还在。著名建筑师张永和向同事说起自己小时候的北京城时,会热泪盈眶,他说他小时候就住在四合院里,爬上围墙,看见的是一片黑瓦的海洋,中间涌起一座金黄的宫殿。 
    
      然而在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的旗帜下,北京老城的民居正在被“危旧房改造计划”所扼杀。王军在他的《城记》里饶有深意地对比道:2000年6月,北京市政府作出决定,未来3年内拿出3.3亿元人民币修缮文物建筑;同年11月,北京市划定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2002年又确定了第二批15片);同年12月,北京市提出5年内基本完成危旧房改造的计划,需要成片拆除164片。王军说,这意味着北京古城内未被划入保护范围的地区,将更多地成为改造的对象。 
    
      在王军看来,今天中国的城市规划还带有十分强烈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诞生之前,也就是1961年之前的那个美国时代的特色,即城市问题似乎只是一个物质问题,而不是一个社会问题,于是希望用推土机来解决社会问题,结果社会矛盾却被推土机越碾越多。他说,他曾在北京规划展览馆门口看到这样的字样:“本展馆内容与拆迁无关请慎重购票”。这个相当反讽的告示直逼现实,“因为有太多的人不知道自己的家会不会被拆,想到这里了解情况,有的人无一所获,就提意见,于是展览馆就得出个告示以免责”。 
    
      史建说得比较极端:“现在的情况是,一规划就死,一改造就死,改一个死一个!” 
    
      史建记得很清楚,大栅栏地区是改革开放后北京最早的实验点,这个区域的个体经济是最早恢复的,因而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里曾经兴盛过一阵,最著名的代表就是前门大碗茶公司。后来为了解决前门的交通问题,进行过一轮改造。史建认定,这次改造把类似前门大碗茶这样的活力给扼杀了。 
    
      不久前,北京市社科院发布《北京城区角落调查报告》,显示大栅栏已开始呈现典型的贫民区景象:人均日消费8元,有的三口之家竟挤在不足5平方米的房间里。 
    
      北京城的中心竟然沦为贫民区,这无疑是不可接受的。于是政府下决心投入巨大资金再次进行改造。然而在史建、王军等人看来,恰恰是这样的改造规划后面隐藏着更大的危险。史建说:“在市中心大规模拆迁,不管你的初衷多么好,一定是伤筋动骨,事与愿违!”王军去看了拆迁现场,感叹仅仅数月时间,南北纵穿前门大栅栏保护区的煤市街扩建工程已拆得犬牙交错。他担心,这样的扩建重蹈前门南端广安大街的覆辙———一条大街宽70米,东西横贯北京南城,结果,过去的菜市口、珠市口、磁器口三大商业区都衰落了,“这么宽的路,这么多的车呼啸而过,谁逛啊”。 
    
      雅各布斯在1959年写过一篇文章,《市中心区为人民而存在》。王军多次提到,这个标题让他很感动。 
    
      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雅各布斯指出了一种“一厢情愿的神话”:只要我们拥有足够的资金———数目通常以数千亿美元计———那么我们就能在十年内消除所有的贫民区,在那些空旷的、毫无生气的灰色地带———它们在过去和过去的过去曾是郊区———扭转衰败的趋势,为那些四处观望的中产阶级找到一个家,也许甚至还能够解决交通问题。 
    
      “但是请看看我们用最初的几十亿建了些什么:低收入住宅原本是要取代贫民区,但现在这里的情况却比贫民区还要严重。中等收入住宅则是死气沉沉、兵营一般封闭,毫无城市生活的生气和活力可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那些奢华的住宅区域试图用无处不在的庸俗来冲淡它们的乏味;而那些文化中心竟无力支持一家好的书店。快车道抽取了城市的精华,大大地损伤了城市的元气。” 
作者:chafenshu 提交日期:2005-12-11 10:19:58
      她的结论———这不是城市的改建,这是对城市的肢解和洗劫。 
    
      城市规划的首要任务是define(界定),而非design(设计) 
    
      雅各布斯为所谓“贫民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范本,波士顿北端。这是一个房租低廉的老城区,被官方认定是波士顿最破败的贫民区,是城市的耻辱。北端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规划和建筑专业的学生经常要做的一份作业,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在图纸上把这个地方变成一个规规整整、温文尔雅的理想的地区。 
    
      雅各布斯对北端的第一印象也是破败不堪,极其穷困。然而20年后她再次来到北端时,非常惊诧于这里的变化。许多房子进行了翻新,屋内传出音乐声,小商店数量众多,孩子们在街上玩,人们在购物、散步和交谈,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洋溢着友好和健康的气氛。 
    
      北端所幸没有被“规划”或者“消灭”掉,逐渐地,它完全依靠自我力量脱离了贫民区状况。北端是雅各布斯书中无处不在的例子,她对它进行了各个方面的观察和分析,用以证明只要遵循保持多样性的原则,贫民区能够具备自我更新的能力。 
    
      令人遗憾的是,在北京的种种城市弊端都能一一与当年雅各布斯的批评和警告相对应时,她所发现的这种积极的力量却很难移植到中国。 
    
      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城市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房地产,“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必定会毁掉城市的多样性。”王军一直坚持这个看法。城市规划的目标本应该是使人民“安居乐业”,可是,“老百姓一安居乐业,没法炒地皮了,政府也就没钱可赚了。”王军手一摊,说出了一个荒唐却又真实的逻辑。 
    
      于是,“让你的财产权发生不稳定”成为一条心照不宣的原则。通过城市规划使人们对自己财产的信心发生动摇,因为大家在不被告知的情况下,自家房产就可能被规划给了开发商,最后就是限期搬迁。这样下去,必然使城市的细胞———住宅———发生大面积的衰败,因为无人敢爱惜自己的家园,也无人敢去交易旧房,最后会被整成一潭死水。王军认为:“北京四合院的衰败,说到底就是在产权与市场的关系上出了这样的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我更新不可能发生,因为这有赖于产权的稳定和市场交易的公正,保证不了这两点,一切都无从谈起。据此,王军指出目前亟待完善的两个领域:第一,把宪法落实,真正保障公民的私有产权;第二,保证市场的公正性,房地产商要开发,你得先来和我谈,给出我能够接受的条件,而决不能以种种名义搞强行拆迁。 
    
      王军在潘家园旧货市场见过很多1949年以前北京城房屋买卖的契约,仔细阅读上面的文字,让他感慨良多,“因为产权稳定,你敢修敢买嘛!只有这样,这些四合院,城市的细胞———住宅,才称得上是源远流长,这座城市也才永远充满活力”。 
    
      有两个数据让王军很感兴趣。上世纪50年代初,北京的危房率只有5%,而到了1990年,这个数字上升到50%。为什么在国民经济总体增长的时期,城市的细胞却如此大面积地衰败?这和城市的住宅制度、土地制度以及城市规划有何联系?最后会对国家的宏观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在完成《城记》之后,王军给自己定下的新课题。 
    
      史建表达了和他相同的愿望,要想把四合院留下,就得让它们流通起来。“其实不是保护的问题,而是房产,归根结底是地产的问题,四合院只能‘流’到当代。”所以史建建议,不妨搞一些“地产特区”,进行一下这方面的尝试。 
    
      王军介绍道,从世界范围来看,城市规划的首要任务是define,即界定社区的属性,明确产权边界,通过区划法规的编制,保证不动产的安全与增值,规定哪些事情不能发生,其结果就是“安居乐业”。但中国目前的城市规划还不是define,而是design,是搞设计,没有对社区的属性进行界定就去设计了,似乎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这样产权人就会感到不安全。事实上,在这样的“设计”中,真正要生活在“设计”结果中的居民,却被排除在“设计”程序之外。毫无疑问,这是极端不合理的。 
    
      谁来保证城市弥足珍贵的多样性呢?谁来实现对城市发展的终极关怀呢?只能是政府。所以,“政府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欲望”。王军最后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 徐百柯 
作者:chafenshu 提交日期:2005-12-11 10:25:48
     
    
    
作者:chafenshu 提交日期:2005-12-11 10:31:05
    《美国大城市生与死》之魅力缘何经久不衰?
    
    
    
    ——从一个侧面看美国战后旧城更新的发展与演变
    
    
    
    本书评摘自:穿越建筑史 http://leonweb.diy.myrice.com/index.htm 作者不详
    
    
    "简·雅各布的书对城市规划来说是非常有害的,…… 但我们将不得不和它生活在一起 。"--美国公职规划学会(APAO)会长丹尼斯·奥·哈罗,1962 
    
    "这本书出版已有35年,但它仍然是一部关于城市如何生存,规划师如何幼稚地破坏良性 运行的城市的经典著作。"--亚马逊(Amazon) 书评,1996 
    
    "这或许是城镇规划史中最有影响力的一部作品。"--《纽约时报》,1998 
    
    1961年,简·雅各布(Jane Jacobs)出版了她的第一本专著《美国大城市生与死》 (以下简称《生与死》),曾在美国社会引起巨大轰动。当时美国规划界的"主流 "认定这本书"除了给规划带来麻烦,其余什么也没有"。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 38年过去了,这本书不仅取得了出版上的骄人业绩 ,而且逐渐为许多美国规划师 所接受:《生与死》经常被引用,而一些规划师更坦陈这本书是他们创作灵感的源 泉,有些人甚至承认是受到这本书的触动才步入城市规划这一行业。此外, 《生与死》还被一些著名院校如MIT、哈佛等的建筑系、规划系列为学生必读书目, 并成为包括社会学研究在内的许多研究领域的常见参考书。书中的一些观点,如著 名的"多样性"和"街道眼"等,甚至还被一般市民所熟知和使用……。可以说,这本 书在二战后的美国城市规划实践乃至社会发展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1998年随着雅各布第六本专著的出版和一个专门讨论雅各布思想的国际研讨会 (Ideas That Matter)的召开,美国规划界再度掀起一个规模不小的"雅各布热"。 美国一些重要的规划杂志,如美国规划师协会杂志(APA Journal)、哈佛大学设 计杂志(Harvard Design Magazine)等,均发表专稿讨论《生与死》的影响与作用。 那么,这本书的魅力为何会经久不衰?它的核心思想到底是什么?它们对今天的美 国乃至世界城市规划还有哪些突出意义? 
    
    一. 《生与死》一书的由来 
    
    1916年,简·雅各布出生于宾西法尼亚州的克兰顿,高中毕业后曾在一家地方报社 工作过一年。经济大萧条时期(20年代末-30年代初),她来到纽约,并很快成为 一名自由撰稿人。不久,她嫁给一位建筑师,定居在格林威治村的休斯顿大街,与 一家甜食店隔街相望。与此同时,她得到了一份更好的工作:为美国战争信息办公 室和国务院写作。显然是受到了丈夫职业的影响,从1952年起,她开始在《建筑论 坛》(Architectural Forum)担任助理编辑。雅各布喜欢在纽约的街道上步行, 并在步行中逐渐发现城市尤其是她所居住的格林威治村的魅力。尽管雅各布最初的 写作多以学校和医院为主题,但随着她在纽约居留时间的增长,她的文章开始更多 地涉及到城市设计问题。1958年,雅各布为著名的《财富》杂志撰写了一篇关于城 市中心区的文章《市中心为人民而存在》。在这篇文章中,她充满激情地批判了由 联邦政府资助的大规模旧城更新项目,同时赞美了曼哈顿现状环境中街道生活的欢 乐与祥和。实际上,后来《生与死》的许多核心内容在这篇短小精炼的文章中已初 显雏形。该文随即被一部关于城市问题的颇为畅销的集子《爆炸的大都市》选中, 使得雅各布的作品开始引起《财富》杂志、洛克菲勒基金会以及包括L·芒福德在 内的众多纽约文化界人士的关注。1959年,当得知雅各布想写一本关于城市设计的 书之后,洛克菲勒基金会立即慷慨解囊,资助她去美国各大城市旅行并专注于写作。 一年多以后,《生与死》这本20万字的著作问世了。 
    
    很显然,《生与死》对城市的思考主要来源于雅各布在纽约的两种生活体验。一方 面,作为一个城市"行人"和一名城市作家,雅各布不仅具备了一种超群的观察力 (这种观察力使她对城市现状中的优点极为敏感),而且还拥有一份对城市生活的 执着的热爱。另一方面,雅各布作为纽约格林威治村的居民,她曾以极大的热情参 与了保护她的街坊和曼哈顿西部边界的行动,抵抗罗伯特·莫斯(R. Moss)领导的 纽约高速路和城市更新计划;这一经历使她清楚地认识到政府对其街区以及她周围 的街区所带来的大规模破坏。 
    
    二. 雅各布关于美国旧城更新问题的核心思想 
    
    《生与死》这部著作在文字上洋洋洒洒,落落大方,它虽出自城市规划的"外行"之手,却是"关于美国城市的权威论述:城市安全从何而来?怎样使城市良性运转?为什么这么多由政府领导的挽救城市的尝试以失败而告终?" 
    
    归纳起来,雅各布写作《生与死》的主要成就有以下三点:①唤起人们对城市复杂多样生活的热爱;②对"街道眼"(Street Eye)的发现;③反对大规模计划。 
    
    在书中,雅各布通过非专业化的清晰语言,将人们与人们的活动、活动的场所交织起来,为我们展示出一幅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画面。为了阐明她的"城市生态学",雅各布以其生动活泼的笔触勾画了人们之间各种复杂的交互活动:孩子们在公共空间中嬉戏玩耍、邻居们在街边店铺前散步聊天,街坊们在上班途中会意地点头问候……等等。她将这些活动称为"街道芭蕾"(Street Ballet),而这与芒福德的"城市戏剧"(Urban Drama)观念、W·怀特强调公共广场的重要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雅各布推崇城市的多样性。她认为,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产物,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城市里,而这些人的兴趣、能力、需求、财富甚至口味又都千差万别。因此,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社会角度来看,城市都需要尽可能错综复杂并且相互支持的功用的多样性,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Diversity is nature to big cities)。 
    
    她犀利地指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将田园城市运动与勒·柯布西耶倡导的国际主义学说杂糅在一起,在推崇区划(Zoning)的同时,贬低了高密度、小尺度街坊和开放空间的混合使用,从而破坏了城市的多样性。而所谓功能纯化的地区如中心商业区、市郊住宅区和文化密集区,实际都是机能不良的地区。针对衰败的大城市中心,她又进一步提出,挽救现代城市的首要措施是必须认识到城市的多样性与传统空间的混合利用之间的相互支持。在这一点上,她与后来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如:L·克里尔、A·文丘里等不谋 而合,遥相呼应。《生与死》中还提出了著名的四点补救措施: 
    
    保留老房子从而为传统的中小企业提供场所;保持较高的居住密度从而产生复杂的需求;增加沿街的小店铺从而增加街道的活动;减小街块的尺度从而增加居民的接触。同时,雅各布还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街道空间的安全感。她观察到,传统街坊有一种"自我防卫"的机制,邻居(包括孩子)之间可以通过相互的经常照面来区分熟人和陌生人从而获得安全感,而潜在的"要做坏事的人"则会感到来自邻居的目光监督。雅各布据此发展了所谓"街道眼"的概念,主张保持小尺度的街区(Block)和街道上的各种小店铺,用以增加街道生活中人们相互见面的机会,从而增强街道的安全感。 
    
    "街道眼"一经出现,就引起了美国城市规划和建筑界人士的注意。一些人乐此不疲地试图将之引为实践标准,甚至还产生了一个专门的产业和专业领域。O·纽曼的经典著作《可防卫空间:通过城市设计预防犯罪》 (1972)正是受其启发并将"街道眼"概念拓展到"领域所有权"和由此产生的防卫责任感。 
    
    雅各布对1950-1960年代美国城市中的大规模计划(主要指公共住房建设、城市更新、高 速路计划等)深恶痛绝,《生与死》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对这些计划进行批判。雅各布指 出,大规模改造计划缺少弹性和选择性,排斥中小商业,必然会对城市的多样性产生破坏 ,是一种"天生浪费的方式" 
    
    ①耗费巨资却贡献不大; 
    
    ②并未真正减少贫民窟,而仅仅是将贫民窟移动到别处,在更大的范围里造就新的贫民窟 ; 
    
    ③使资金更多更容易地流失到投机市场中,给城市经济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大规模计划只能使建筑师们血液澎湃,使政客、地产商们血液澎湃,而广大普通居民则总是成为 牺牲品" 。她主张"必须改变城市建设中资金的使用方式", "从追求洪水般的剧烈变化到追求连续的、逐渐的、复杂的和精致的变化" 。 
    
    60年代初正是美国大规模旧城更新计划甚嚣尘上的时期,雅各布的这部作品无疑是对当时 规划界主流理论思想的强有力批驳。此后,对自上而下的大规模旧城更新的反抗与批评声逐渐增多,如:C·亚历山大《城市不是一棵树》(1965)、《俄勒冈实验》(1975)、P·达 维多夫的《倡导规划与多元社会》(1965)以及A·雅各布与D·阿普尔亚德的《城市设计 宣言》(1987)等等。可以说,《生与死》在整个欧美开创了一个对现代城市规划进行反 思的时代。需要指出的是,《生与死》不仅是一部理论著作,还具有惊人的实践意义: 雅各布在书中为曼哈顿南端所提出的全面规划设想后来就被当局采用并加以实施 。 
    
    三. 《生与死》中的不足之处 
    
    当然,雅各布并未能够勇敢地面对城市现象中的所有重大问题。今天再读《生与死》这本书,有必要指出其中明显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雅各布对小型商业企业,尤其是小规模街道层次的零售商业的偏爱,使她几乎全然忽略甚至排斥大型企业(诸如房地产业和财产管理产业,金融部门,建筑产业等)对城市的作用。事实上,城市的发展早已说明,这些大型企业无一不在现代城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大"与"小"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一种辨证关系,城市的多样性本身就意味着大企业的不可或 缺。雅各布虽然提出了"小并不等于多样性" ,但在当时小企业普遍遭到大企业排挤而面 临生存危机的情况下,她的感情因素占了上风。 
    
    《生与死》中也缺乏对社会分层现象和贫穷问题的深刻认识,对于美国城市严重的种族问 题更是避而远之。在她所描绘的城市图景中,没有劳资对抗;"街道芭蕾"所宣扬的也是无 阶级的"多样性"。在她眼中,人们会自发地组织生活,毋需领导便会过得很好;而一切规划师都是专横古怪的清教徒和乌托邦梦想家。她心目中的理想城市里生产、商业与消费自然运转,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和而又令人兴奋……但是,《生与死》鼓励人们返回城市中心带来的却是低收入街区的中产阶级化(Gentrification) ,贫民们仍然遭到驱赶,并在城市边缘滋生新的贫民窟。今天,已有学者感叹,纽约已被中产阶级化和旅游业改变为两个世界:一个富人的纽约和一个穷人与移民者的纽约。 
    
    此外,雅各布虽然对城市的社会经济现象洞察秋毫,但她却没有提出私有企业和公共供给之间的平衡概念及其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当她倡导以"多样化的区划"取代同一化时,她觉察到两者之间需要某种调节手段,但却只字不提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未能对大城市规划中的这个关键问题展开必要的思考。 
    
    四. 《生与死》与美国战后旧城更新的发展与演变 
    
    "1961年《生与死》的出版,无异于在城市规划界引发了一场地震" 。正如《生与死》开篇所言:"这是一本抨击当代城市规划的书" :公共绿地总是好的吗?拥挤是可怕的吗?以大规模清理重建为手段的旧城更新能真正清除贫民窟吗?……雅各布对那些本已成"金科玉律"的观念大胆地提出了公开置疑!更为重要的是,这部书是"现代主义"建筑与城市 规划的第一个挑战者 。她不但批判了芒福德与霍华德、盖迪斯、欧文、斯坦因等规划界的精英们,而且还反对L·柯布西埃和国际风格的建筑-城市主义者,认为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政府大规模投资项目的"奴仆"。她甚至讥讽那些被建筑与规划界顶礼膜拜的经典著作,称其为"光辉的田园城市美化运动"(Radiant Garden City Beautiful )。 
    
    --简而言之,她对当时的整个城市规划界发动了猛烈攻击! 
    
    难怪1962年,芒福德在《纽约人》上以"雅各布大妈治疗城市癌症的家庭药方"为题,发表了一篇颇为恼火的评论进行回击。今天冷静地来看《生与死》及其创作过程,我们会发现,雅各布酣畅淋漓的抨击,并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那种对城市规划的简单的彻底否定,实际上她反对的是以大规模重建计划为基本手段的所谓"现代城市规划"。雅各布也并非故意选择城市规划作为攻击目标,作为职业记者的一种雄辩技巧,她需要为城市问题找到一个替罪羊,而较之推动大规模开发项目背后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力量而言,城市规划无疑是一个更为安全的靶子。 
    
    今天,研究者们常常将《生与死》视为美国公共住宅(Public Housing)、大型高速公路项目(Big Freeway Project)和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的终结者。不过,当我们重新审视美国旧城更新的发展历史,会发现上述大规模计划的失败还有其更加深刻的原因。事实上,几乎就在雅各布写《生与死》的同时,这些由政府主导的计划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公共住宅计划,是"罗斯福新政"后联邦政府在住宅方面的重要举措,即试图通过直接介入住宅市场来解决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但这项单一的住宅建造计划不仅没有解决"贫民窟"这类社会问题,反而带来了巨额的资金浪费,结果在1950年代中期招致国会的强烈反对,很快就走向穷途末路。 
    
    城市更新计划则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才逐渐衰落。1954年,美国政府将修订后的住宅法案(Housing Act)确定为清除衰败地区的城市更新计划,允许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在实施住宅计划时将不超过10%的土地用于非住宅用途。这项计划表面上看反映了政府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平衡,但从本质上说,是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试图利用联邦政府的计划和预算来夺取城市中心区的土地。随着计划的推进,非住宅用途的用地比例不断增加,1959年以后 达到了35%,个别项目甚至超过了2/3。 
    
    "这一过程与真正的城市更新目标并不一致,因为它完全用获利更高的商业取代了居住用途" 。而即便是保留下来的居住用地,也是用高级公寓取代了原有的低房租老房子。更新计划使原有社区遭致灭顶之灾,并引发来自社区居民的反抗热潮。然而,尽管早在50年代末,联邦政府已意识到更新计划对联邦预算的需求是"没有止境的",但迫于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的压力,直到1973年,这项"城市更新"计划才被国会宣布废止,取而代之的是"住房与社区开发"计划(Housing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大规模高速路建设也是战后由政府推动的一项重要计划,但许多美国市民在50年代中期就发现,穿越市区的高速路并不象政府所宣称的那样能够防止贫民窟入侵,相反却总是摧毁商业的"黄金地段"与原本完好的社区。到50年代末,在旧金山市市民的启发带动下,阻止高速路穿越社区的"社区保护"运动不断涌现,导致高速路计划最终不了而了。《生与死》一书虽不是这一行动的首倡者,但毫无疑问,雅各布以自己的亲身实践(参与抵制穿越纽 约下曼哈顿的高速路运动)和《生与死》这本书启发了千百万美国市民,从而加速了这项工程的寿终正寝。 
    
    70年代以后,各种类型的强调以社区和居民为主体的小规模社区规划(Community Based Planning),逐渐成为美国城市旧城更新的主要形式。显然,这与《生与死》大力推崇的传统的"小而灵活规划"(Little Vital Plan) 是一脉相承的。但是,正如雅各布自己所言"时尚的背后是社会经济的原因" ,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真实原因却是非常复杂的。由于遭受石油危机等的打击,欧美经济在整个70年代几乎一直处于萧条状态。雅各布及其后来者的社区理想无疑有助于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况且,社区自治与居民参与所代表的民主含义也为政府将衰败社区的复兴、老人与儿童的看护、解决无家可归者的住房等社会责任转移出去提供了合理与必要的修辞。 
    
    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美国经济持续繁荣,出现了新的雄心勃勃的投资者,大规模计划开始"死灰复燃"。一些自称是"新城市主义"者(New Urbanism)的规划师们试图以新的方式重建城市中心和郊区。前几年引起轰动的Seaside和Celebration计划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尽管设计师杜安尼(A. Duany)经常不断地引用《生与死》中的词句来阐释其设计,但研究者却发现:这两个工程都是在开阔的未开发土地上建成的,而这正是雅各布认为最不可能产生城市多样性的方式;设计者提出的20~40户/英亩的密度,也与雅各布坚持的产生多样性所需要的100户/英亩相去甚远。实际上,Seaside和Celebration计划仍然使用了现代主义的线性的、统一控制的设计概念,庞大的社区在同一时间内迅速设计建造而成,而这与雅各布提出的产生城市多样性的四个必要条件(其中要求有不同时代的老房子共存)是背道而驰的。 
    
    由此可见,虽然《生与死》的影响如此巨大而深远,并且许多规划师都奉其为圣典,但其真谛至今尚未完全被人们所理解与接受,有些甚至被曲解或错误地使用。曾经指导雅各布 写作《生与死》的UC Berkeley大学蒙哥马利教授风趣地说,如果"新城市主义"者们实现了其设想的巨大尺度的城市设计,是否将会有一个新的雅各布站出来,写一本新的关于大城市生与死的书呢? 
    
    今天,在全世界范围内,旧城更新仍然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而言。虽然人们有必要适当调整视角以寻求新问题的新答案,但在有关旧城更新的许多重大问题上,《生与死》中的许多观点仍然有无可替代的启发作用。 
    
    原 作 者: 
    文章来源: http://leonweb.diy.myrice.com/index.htm 
    
    
作者:铁窗棂 提交日期:2005-12-11 11:55:18
    此书值得一读,尤其是市政领导\规划专家,都应作为必读书.办一个学习班才好.
作者:刺秦剑客 提交日期:2005-12-11 11:57:57
    现在的城市市政的决策者,即没有国际眼界,也不尊重传统。
作者:aller 提交日期:2005-12-11 13:31:49
    雅各布的这本《生与死》,我以前还买过她一本签名本呢,是送给清华建筑系的一个教授的。
作者:chafenshu 提交日期:2006-04-27 20:08:28
    Jane Jacobs, Planning Hero and Critic of Redevelopment, dies at 89 
    by Randy Shaw‚ Apr. 26‚ 2006 
    
    Jane Jacobs, legendary author of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died yesterday at the age of 89. As the San Francisco Board of Supervisors holds a hearing today on transforming Bayview-Hunter’s Point into a Redevelopment Area, it is worth considering what Jacobs wrote about the redevelopment process back on May 22, 1957:
    
    "The best you can say for redevelopment is that, in certain cases, it is the lesser evil. As practiced in New York, it is very painful. It causes catastrophic dislocation and hardship to tens of thousands of citizens. There is growing evidence that it shoots up juvenile-delinquency figures and spreads or intensifies slums in the areas taking the dislocation impact. It destroys, more surely than floods or tornados, immense numbers of small businesses. It is expensive to the taxpayers, federal and local. It is not fulfilling the hope that it would boost the city's tax returns. Quite the contrary.
    
    Furthermore, the results of all this expense and travail look dull and are dull. The great virtue of the city, the thing that helps make up for all its disadvantages, is that it is interesting. It isn't easy to make a chunk of New York boring, but redevelopment does it." 
    
    If any single person in post WWII America could be said to have saved what is best about cities, it is Jane Jacobs. She is gone, but her vision of small-scale, mixed-use neighborhoods lives on.
    
    
作者:食货 提交日期:2006-04-27 21:13:55
    哪位能改窄一点?



©版权所有 2002-2019年 布衣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