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书局 > 布衣论坛
小汪出诗集,余英时作序
作者:xuyadabird 提交日期:2012-03-10 21:22:01
    小汪自从出了鸳鸯本诗集,一时洛阳纸贵。这次出诗集注释本,有余英时万言长序,估计又要热闹一番了。可惜装帧太差,比小慕子差远了。要是真皮精装限量版,倒可糊墙。所以决定只看序不收书了。钱理群先生新出毛书,上下两册800页,倒值得一观。生在中世纪,只见少年桑丘,老年诃德,也难怪苏格拉底老先生指天独饮了。
作者:邯郸学步集 提交日期:2012-03-10 21:27:59
    钱理群先生新出毛书,上下两册800页,倒值得一观。
    
    这个才读完了一册,呵呵
作者:纳兰迷 提交日期:2012-03-10 21:29:17
    也才知道这个消息,在布衣就看到了,期待四月上市,到时候一定要整本看看的。
作者:邯郸学步集 提交日期:2012-03-10 21:41:57
    钱理群先生的作品只留了三种:
    拒绝遗忘(牛津)
    知我者喂我心忧(星颗耳)
    ***时代和后***时代(二册)联惊
作者:脉望 提交日期:2012-03-10 21:42:21
    钱理群先生新出毛书,上下两册800页
    ========================
    也听说了,很想得一套看看。。。
作者:邯郸学步集 提交日期:2012-03-10 21:46:26
    可惜,图就8上了,801页,小16开
作者:脉望 提交日期:2012-03-10 21:51:36
    不知当费几多银子?:)
作者:xuyadabird 提交日期:2012-03-10 21:55:29
    拒绝牛津又出新版,知我者似乎最早绝版,只有电子版流传。钱先生有迅翁风骨,又有苏格拉底精神,学问思想加上韧性的战斗,可谓铁屋之内圣斗士。
作者:东海骑鲸客 提交日期:2012-03-10 22:01:17
    钱理群先生新出上下两册毛书不知如何能买到?只是在某个博客上读了些片段,非常不错
作者:金佛老樵 提交日期:2012-03-10 22:12:53
    拒绝和心忧都有了,毛丝带也想买
    布衣不是有卖台版的吗,搞个团购如何
作者:邯郸学步集 提交日期:2012-03-10 22:13:13
    拒绝牛津目前已是三印了502页,知我者没绝版现在还有508页。
作者:xuyadabird 提交日期:2012-03-11 14:17:52
    [转帖]原载于苹果日报
    
    重版汪精衞《雙照樓詩詞 藁》序(余英时)
    
    多年以來顏純鈎先生都抱着一個願望,想推出一部註釋本的汪精衞詩詞集,讓一般讀者也能充份欣賞他的古典創作。在我們信札往復中,顏先生曾一再表示,政治和藝術必須分別看待,我們不應因為不贊成汪精衞的政治,便將他的藝術也一筆抹殺了。這一觀點我是完全同意的。
    
    現在顏先生的夙願即將實現,但他雅意拳拳堅約我為箋釋本《雙照樓詩詞?》寫序,參與他的創舉。感於他的熱忱,我一諾無辭,然而也不免有幾分躊躇,不知道應該從何處落筆。
    我既不懂中國傳統的文學批評,也沒有系統地研究過詩詞流變的歷史,因此對於汪精衞詩詞本身的分析和評價,我只能敬而遠之。一再考慮之後,我覺得也許可以從兩個互相關聯的角度來寫這篇序文:第一、我是一個舊詩詞的愛好者,並且很早便已為汪的作品所吸引;第二、我又是一個史學工作者,對於汪精衞在日本侵略者的羽翼之下建立政權這一舉動一向有極大的探索興趣,希望找到一個合情合理的歷史解釋。因此幾十年來,凡是有關汪晚年活動的記述,特別是新出現的史料,我大致都曾過目。下面便讓我從這兩條線索談一談我對於汪精衞其人及其詩詞的認識。
    
    如果記憶不誤,我想我最早接觸到汪精衞的詩是在抗戰時期的鄉間。大約在我十二、三歲的時候,有人把他早年〈被逮口占〉四首五絕寫給我讀。像許多讀者一樣,我當下便記住了其中第三首:「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當時我很崇拜「革命烈士」,因此作者在我的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是今天回想起來,有一件事不可理解,即寫汪詩給我的人(已不記得是誰),似乎並沒有告訴我,汪已投靠了日本。無論如何,在窮鄉僻壤的安徽潛山鄉間,汪政權的存在根本無人注意。我是在一九四六年重回大城市以後才弄清楚所謂「漢奸」問題的。
    
    第二次發現汪精衞的作品是在一九五○年的香港。我偶然在報刊上讀到汪的〈憶舊遊.落葉〉詞和吳稚暉反唇相譏的和什。汪詞如下:
    
    嘆護林心事,付與東流。一往淒清,無限留連意。奈驚飆不管,催化青萍,已分去潮俱渺,回汐又重經。有出水根寒.拏空枝老,同訴飄零。 天心正搖落,算菊芳蘭秀,不是春榮。慽慽蕭蕭裏,要滄桑換了,秋始無聲。伴得落紅歸去,流水有餘馨。只極目煙蕪,寒螿夜月愁秣陵。(按:末句收入《掃葉集》改作「儘歲暮天寒,冰霜追逐千萬程。」見本書註釋)
    
作者:xuyadabird 提交日期:2012-03-11 14:18:55
    嘆護林心事,付與東流。一往淒清,無限留連意。奈驚飆不管,催化青萍,已分去潮俱渺,回汐又重經。有出水根寒.拏空枝老,同訴飄零。 天心正搖落,算菊芳蘭秀,不是春榮。慽慽蕭蕭裏,要滄桑換了,秋始無聲。伴得落紅歸去,流水有餘馨。只極目煙蕪,寒螿夜月愁秣陵。(按:末句收入《掃葉集》改作「儘歲暮天寒,冰霜追逐千萬程。」見本書註釋)
    這首詞是「艷電」發表以後汪在河內寫的,將當時中國的處境和他謀和的心境十分委婉地表達了出來,而復創造了一種極其「淒清」而又無奈的氣氛。我讀後不但立即體會到「他人有心,予忖度之」的實感,而且對作者的同情心也油然而生。我當然記得元好問《論詩絕句》中說過的話:「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但是汪精衞早年〈被逮口占〉和這首〈落葉〉詞本身所發出的感人力量使我不能相信這是「巨奸為憂國語,熱中人作冰雪文」。(錢鍾書語,見《談藝錄》補訂本,中華書局,一九八六年,頁一六三)
    
    與汪詞相對照,吳稚暉「步韻」之什雖大義昭然,政治上絕對正確,但卻完全不能激動我。(按:吳詞也引在本書註釋中,讀者可以比觀。)姑且將「言為心聲」的問題撇開不談,僅就藝術造境而言,汪遠高於吳,到眼即辨。我當時曾本此認識寫了一篇文章,發表在新亞書院同學們創辦的壁報上。但這是六十二年以前的事,我的原稿早已不知去向了。
    
    後來讀到了汪氏晚年的其他詩詞,我更相信我最初對〈落葉〉詞的理解雖不中亦不甚遠。試讀〈舟夜.二十八年六月〉七律:
    臥聽鐘聲報夜深,海天殘夢渺難尋。柁樓欹仄風仍惡,鐙塔微茫月半陰。
    良友漸隨千劫盡,神州重見百年沉。淒然不作零丁嘆,檢點平生未盡心。(見〈掃葉集〉)
    
    這是他在一九三九年六月從日本回天津的船上寫的。他這次偕周佛海等人去日本,已取得日方支持,回國後將推行所謂「和平運動」,其實即是建立政權。但從這首詩看,他不但沒有半點興奮的情緒,而且「神州重見百年沉」之句明明透露出亡國之音。這和周佛海及其他同路人的反應完全不同。(見後)
    
    總之,以我個人的眼光來看,汪的古典詩詞在他那一代人中無疑已達到了第一流的水平。近人稱許黃公度寫的詩能「我手寫我口」,我以為汪的詩詞則是「我手寫我心」,其委婉曲折處頗能引起讀者的共鳴。關於汪詩的評價,讓我舉陳寅恪和錢鍾書兩人議論,以見一斑。陳氏〈阜昌.甲申冬作時卧病成都存仁醫院〉七律起句說:
    阜昌天子頗能詩,集選中州未肯遺。
    
    這是以劉豫比汪精衞,但重點放在詩上,稱許汪氏可躋於一代詩人之林。元好問選《中州集》收了劉豫的七絕七首(卷九),都楚楚有風致。錢鍾書一九四二年有〈題某氏集〉七律一首,專為評汪詩而作,值得全引於下:
    掃葉吞花足勝情,鉅公難得此才清。微嫌東野殊寒相,似覺南風有死聲。孟德月明憂不絕,元衡日出事還生。莫將愁苦求詩好,高位從來讖易成。
作者:xuyadabird 提交日期:2012-03-11 14:19:49
    一九四三年春季正值汪氏六十歲,陳羣(人鶴)為他刊印了《雙照樓詩詞 藁》,負責編校的是龍榆生(沐勛),世稱「澤存書庫」本(見龍沐勛一九四七年跋陳璧君手抄本《雙照樓詩詞》,收在本書「附錄」三),錢與龍時相過從(見錢氏一九四二年〈得龍忍寒金陵書〉),所讀汪集必龍氏贈本無疑。關於全詩的旨趣已有人討論過了,限於篇幅,不能詳及。(參看劉衍文〈《石語》題外絮語.雙照樓主〉,《萬象》第六卷第一期,二○○四年一月,頁十─十五)下面我只想提出兩點看法:第一、「鉅公難得此才清」其實和上引陳寅恪詩句所表達的是同樣的意思,即高度稱賞汪的詩才;不過因為錢當時是在淪陷的上海,只能用中立性的「鉅公」而已。第二、錢詩頷頸兩聯特別點出汪詩的特色,如「寒相」、「死聲」、「憂不絕」云云,而歸結於「莫將愁苦求詩好」。「愁苦」自是汪晚年詩詞的一個顯著特色,但是簡單地把「愁苦」看作僅僅是為了「求詩好」而特別製造出來的,則對汪精衞有欠公允。從我所接觸到的一切內證、外證、旁證等來看,我始終認為汪詩的「愁苦」主要是他內心「愁苦」的折射。為了證成這一論點,我們必須從詩轉向內心活動,對他為甚麼不惜自毀生平與日本謀和,求得一個比較合乎情理的瞭解。
    
    首先必須指出,汪之一意求和是建立在一個絕對性預設之上,即當時中國科技遠落在日本之後,全面戰爭一定導致亡國的結局。因此他認為越早謀得和平越好,若到完全潰敗的境地,那便只有聽征服者的宰割了。但這一預設並非汪精衞一人所獨有,而代表了當時相當普遍的認識。讓我撇開複雜的政治界,從學術界中選一位比較客觀而冷靜的史學家──陳寅恪──作為代表,以說明問題。
    
    吳宓在一九三七年七月十四日的日記中說:
    晚飯後,七─八與陳寅恪散步。寅恪謂中國之人,下愚而上詐。此次事變,結果必為屈服。華北與中央皆無志抵抗。且抵抗必亡國,屈服乃上策。保全華南,悉心備戰;將來或可逐漸恢復,至少中國尚可偏安苟存。一戰則全局覆沒,而中國永亡矣云云。(《吳宓日記》北京:三聯,一九九八年,第六冊,頁一六八)
    同年七月二十一日又記:
    惟寅恪仍持前論,一力主和。謂戰則亡國,和可偏安,徐圖恢復。(同上,頁一七四)
作者:xuyadabird 提交日期:2012-03-11 14:20:27
    這是吳、陳兩人在「七七」事變發生後的私下議論,陳氏兩次都堅持同一觀點,可見他對此深信不疑。他之所以斷定「戰則亡國」顯然是因為中國當時還沒有足以抵抗日本的武力。正如一九四四年年底胡適在美國一次講演中所說的:
    中國在這次戰爭中的問題很簡單:一個在科學和技術上都沒有準備好的國家卻必須和一個第一流軍事和工業強國進行一場現代式的戰爭。( The problem of China in the War is simply the problem of a scientifically and technologically unprepared country having to fight a modern war against a first class military and industrial power.見《胡適日記全集》第八冊,台北:聯經,二○○四年,頁二○三)
    
    這也是為甚麼胡適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力主與日本正式進行和談,直到一九三七年上海「八.一三」戰事爆發之後才開始修改他的觀點。(見《日記》第七冊,頁四七三,一九三七年九月八日條)
    
    陳寅恪的話是許多人心中所同有,但很少人敢公開說出來,因為當時民族激憤高昂,一聽見有人主「和」便羣起而攻,目之為「漢奸」了。事實上,和或戰不過是一個民族在危機關頭如何救亡圖存的兩種不同手段,都可以出於「愛國」的動機。陳寅恪後來在淪陷的香港所表現的民族氣節充份說明了他主和正是為了使中國免於「全局覆沒」,然後再「徐圖恢復」。同樣的,汪精衞在抗戰初期的主和也應作如是觀。
    
    關於汪精衞因求和而引發的內心痛苦,最近《陳克文日記》刊佈,是前所未見的第一手史料,下面將擇引幾則,以見一斑。陳克文(一八九八──一九八六)曾參與所謂「改組派」,屬於汪系,至一九三八年底「艷電」發表後始與汪氏正式分手。「七七」事變時他在行政院參事任上,與汪氏過從甚密,且極得其信任。《日記》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七日條載:
    
    九時驅車往謁汪先生。……先生狀甚憂鬱嚴肅,知為時局吃緊所擾。(見陳方正編校《陳克文日記輯錄》(六),刊於《萬象》第十二卷第八期,二○一○年八月,頁四七)
作者:xuyadabird 提交日期:2012-03-11 14:20:45
    所謂「時局吃緊」指「八.一三」上海之戰已潰敗,南京也將棄守而言。汪此時通過周佛海、高宗武等與日本有所接觸,已露出別樹一幟以求和的意向。《日記》同月十八日條云:
    
    上午八時,到陵園見汪先生,先生及夫人女公子等均在坐。大家面上,都罩上一重憂慮之色。見面後,先生指示地圖,說明政府遷往重慶,及軍事機關遷往長沙、衡陽之意。問以外交形勢,先生搖頭嘆息,謂友邦雖有好意,但我方大門關得緊緊的,無從說起。又說,現時只望大家一心一意,支持長久,這些且勿向外宣露。停一會又說,從前城池失守,應以身殉,始合道德的最高觀念;今道德觀念不同,故仍願留此有用之身,為國盡力,言下態度至沉着堅決。見面約一小時,先生說話極少,俯頭踱步,往來不已,先生精神之痛苦大矣。(《日記輯錄》(七)《萬象》第十二卷第十期,二○一○年十月,頁四七)
作者:xuyadabird 提交日期:2012-03-11 14:21:36
    這是政府撤離南京前兩三天的情況,汪的「憂慮」更深,內心「痛苦」也更大了。日記所說「友邦好意」則指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居間斡旋和平事,汪即直接參與者之一。(見《萬象》第十二卷第八期,頁四五─四六,十月三十一日條)但由於蔣介石不肯鬆口,所以他抱怨「我方大門關得緊緊的」。最後他以「沉着堅決」的態度強調繼續「為國盡力」,其實即是決心求和的一種暗示。因此一個月後在漢口(十二月十九日)《陳克文日記》中有以下一段紀事:
    
    晚飯後到商業銀行附近汪先生寓所,以委員長紀念週中之演說詞大要相告。(按:蔣在演說中強調「抗戰到底,決無妥協之可能」云云)先生言,此蔣先生鼓勵群眾之言也。先生旋以午後與委員長討論時局之綱要見示,並云,余非敢動搖蔣先生之決心,弟(即「但」)有決心而無辦法,徒供犧牲耳。綱要若干則,最重要者認為,敵人軍事勝利後將控制我之經濟與財政,以中國人之錢養中國之兵以殺中國之民。對今後的危機,可謂指陳痛切,惟積極之辦法若何,亦尚付之缺如。臨別先生誡云,余與蔣先生所討論者,慎勿告人,余謹應曰唯。(《日記輯錄》(八)《萬象》第十二卷第十一期,二○一○年十一月,頁八四)
    
    汪氏的「綱要」主要是為他的和平主張提供一種立論的根據,其絃外之音是說:中國如改「戰」為「和」,雖暫時受到委屈,卻可以阻止日本取得全面「軍事勝利」;如此則隨之而來的一連串的可怕後果便可以避免了。很顯然的,汪是想以戰敗的嚴重後果來打動蔣介石,逼他改變政策,然而並未奏效。
    
    這裏我還要指出一項重要事實,即汪精衞的主和最早是以秘密方式向蔣和國民黨領導階層提出的,並非以他個人為和談主體。一九三九年一月四日汪覆孔祥熙(時為行政院長)信中說:
    弟此行目的,具詳艷電,及致中常、國防同人函中,無待贅陳。弟此意乃人人意中所有,而人人口中所不敢出者。弟覺得緘口不言,對黨對國,良心上,責任上,皆不能安,故決然言之。前此秘密提議,已不知若干次,今之改為公開提議,欲以公諸同志及國人,而喚起其注意也。(引自朱子家(即金雄白)《汪政權的開場與收場》,香港:春秋雜誌社,一九五九年,第一冊,頁二○)
    
    這一段話完全是事實,而且除蔣之外,其他黨內領袖與汪立場相同者也大有其人。周佛海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八日的日記說:
    (高)宗武來,謂昨晚與孔祥熙、張岳軍(羣)談,時局仍有百分之一轉機;今日上午,再與孔及汪一談。為之稍慰。(《周佛海日記全編》,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二○○三年,上冊,頁九四)
    
    可知孔祥熙、張羣等都是傾向於和談的。胡適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八日有一條日記說:
    晚上詠霓(按:翁文灝)來一電,說國內有「一部(分)人鑒於實力難久持,願乘此媾和」。(《胡適日記》第七冊,頁六一八)
    同月十二日又記翁的電報云:
    是答我的佳電(按:指十一月八日電報),說汪、孔甚主和,蔣「尚未為所動」。(同上,頁六一九)
作者:xuyadabird 提交日期:2012-03-11 14:22:30
    主和派在黨內忽然抬頭,是因為十月二十二日廣州陷落,再過五、六天武漢又陷落,軍事上已呈崩潰之勢。但是由於蔣「未為所動」,主和派最後還是沉寂了下去。
    
    在中央政府完全關閉了與日本直接談和的大門以後,汪才決定親自出面和日本進行另一輪的秘密交涉。《周佛海日記》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載:
    八時起。(梅)思平由港來,略談,即偕赴汪公館,報告與(高)宗武赴滬接洽經過,並攜來雙方簽字條件及近衞(按:即日本首相近衞文[!9A4A])宣言草稿,商至十二時始散。飯後午睡。三時起。四時復至汪公館,汪忽對過去決定一概推翻,云須商量。余等以冷淡出之,聽其自決,不出任何意見。(上冊,頁二○一)
    
    第二天(十一月二十七日)周又記:
    五時偕思平赴汪宅,與汪先生及夫人商談。汪先生忽變態度,提出難問題甚多。余立即提議前議作罷,一切談判告一結束。汪又轉圜,謂簽字部份可以同意,其餘留待將來再商,於是決定照此覆電。經數次會談,抑(益)發現汪先生無擔當,無果斷,作事反復,且易衝動。惟茲事體大,亦難怪其左思右想,前顧後盼也。(同上,頁二○一─二○二)
    
    這兩條記事是關於汪氏心理狀態的直接史料,極為重要。但這裏必須先對記事的背景作一簡單交代。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二和十三日,梅思平、高宗武分別來到上海,和日方負責人影佐楨昭與今井武夫舉行秘密談判。最後在二十日簽訂了《日華協議記錄》及《諒解事項》。雙方擬定了計劃,一方面,近衞文[!9A4A]發表關於「調整中日邦交根本方針」的宣言;另一方面,汪精衞則公開響應,然後再直接與日方進行談判。為了作到這一點,汪和他的追隨者便必須脫離重慶,逃至中國境外。(參看《周佛海日記》上冊,頁一九九,編註 3)從上引周的兩條日記可知,梅思平從上海回到香港後,立即趕到了重慶,向汪報告與日方交涉的具體結果,並商討如何離開國境的問題。
    
    這裏最值得注意的是:汪在一連兩天的集會中都表現出徹底推翻前議的意向。他也許對兩個談判文件──《日華協議記錄》和《諒解事項》──不滿意,也許感到日本不可信。無論如何,這時(十一月二十六、七日)離他出走河內(十二月十九日)只有三星期,而仍猶豫不決如此,則內心之衝突與痛苦,已可想見。
    
    甚至在政權即將建立之際,汪仍然內心充滿着悲苦,而未露出半點興奮的情緒。茲再舉兩個例子以為證明。其一、馬敍倫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九日在上海拜訪陳陶遺,後者說出了下面的故事:
    二十九年(一九四○),精衞至上海,亟欲訪我。我因就之談,問精衞:「是否來唱雙簧?」精衞即泣下,我又問:「此來作為,有把握否?」精衞亦不能肯定。(見馬敍倫《石屋續瀋.記汪精衞與張靜江書》,引在劉衍文〈《石語》題外絮語.雙照樓主〉一文中,頁三一)
    
    陳陶遺是政治和實業界的耆宿,又和汪私交很深,馬敍倫所記則是親見親聞的事,所以這條史料大致反映了汪初回上海時期的心情。
    
    其二:《周佛海日記》一九四○年三月十九日記:
    七時起,陪汪先生謁(中山)陵,淒雨苦風……汪先生讀遺囑,聲淚俱下,余亦泣不成聲。(上冊,頁二六五)
    
    這是在所謂「還都」(三月三十日)前十一天的事,汪卻仍然深陷在悲苦的情緒之中。
    
    以上我從汪精衞自「八.一三」以來力主和議一直下溯到一九四○年他在南京建立政權的前夕;在這一過程中,我特別注重他的心理狀態,就我所能收集到的可靠證據作判斷,我只能得到下面這個看法:由於確實相信「戰必亡國」,因此他一意求和,不惜以一定程度的委屈與妥協為代價。他在一九四四年十月口授的遺書中說:
    
    對日交涉,銘嘗稱之為與虎謀皮,然仍以為不能不忍痛交涉……。(〈最後之心情〉,收在朱子家《汪政權的開場與收場》,香港:春秋雜誌社,第五冊,一九六四年,頁一五九。按:此文曾有過爭論,但我反覆推究,承認其真實性,至少它十分真實地反映了汪的晚年「心情」。)
作者:xuyadabird 提交日期:2012-03-11 14:23:17
    他明知「與虎謀皮」,都仍堅持應「忍痛」為之,這正是他晚年心理長期陷於愁苦狀態的根源所在。這裏讓我重引〈舟夜〉七律的後半段:
    良友漸隨千劫盡,神州重見百年沉。淒然不作零丁嘆,檢點平生未盡心。
    
    讀了上引有關汪的種種心理描述之後,我們現在不能不承認,這幾句詩把他內心最真實的感受和盤托出,而且其委婉方式也達到了藝術的高度。我還要介紹他在《三十年以後作》中最後一首詞──〈朝中措〉──「重九日登北極閣,讀元遺山詞至『故國江山如畫,醉來忘卻興亡』,悲不絕於心,亦作一首」:
    城樓百尺倚空蒼,雁背正低翔。滿地蕭蕭落葉,黃花留住斜陽。闌干拍徧,心頭塊磊,眼底風光。為問青山綠水,能禁幾度興亡?(按汪氏詞稿原迹影印本收在《汪政權的開場與收場》第一冊第二頁。「眼底風光」之「風光」兩字,原擬作「滄桑」,但「桑」字尚未寫,即改成「風光」了。其實「滄桑」更為寫實,但出自汪的筆下,未免過於難堪耳。)
    
    此詞作於一九四三年重陽,即公曆十月七日,再過兩個月他開刀取出背部子彈,發現已患脊骨瘤,次年十一月十日便病死於日本名古屋醫院。所以這首〈朝中措〉很可能是他詞中絕筆。這時他出任所謂「國民政府主席」已三、四年,而詞中流露出來的思想和情感竟和亡國詩人元遺山如出一轍。但是如果細讀他的遺書〈最後之心情〉我們便不能不承認,這首詞正是他當時「心情」的忠實寫照。一句話說到底,汪的詩詞基本上可以用「詩言志」或「言為心聲」來加以概括,其中所呈現的「愁苦」決不可能是為了「求詩好」而偽裝或誇張出來的。(陳克文也認為汪最後幾年詩詞表現了精神上的「創痛」。見《時代洪流一書生──陳克文日記》附錄十二〈憶陳璧君與陳春圃〉中「獨行踽踽最堪悲」一節。)
    
    以上關於汪精衞心路歷程的反覆論證並不是為他翻案,價值判斷根本不在我的考慮之內。我的唯一目的是通過心理事實的建立以理解他的詩詞。現在我要引一二反面的例證,與汪的心理狀態作對照。周佛海主和的正面理由,從他的日記來看,與汪精衞幾乎完全一致。他在日記中又記下了國民黨同仁的共識:「咸以如此打下去,非為中國打,實為俄打;非為國民黨打,實為共產黨打也。」(《周佛海日記》一九三七年十月六日條,上冊,頁七九)這也和汪精衞預言戰爭「必將使中共坐大」,如出一轍。(此一問題這裏不能展開討論,但讀者可參看胡文輝關於陳寅恪〈阜昌〉詩「一局收枰勝屬誰」句的長註,《陳寅恪詩箋釋》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二○○八年,上冊,頁二○二─二○四)所以我們大致可以斷定,在早期避戰求和的階段,周的主要動機也出於對亡國的恐懼,與汪氏似無大異同。然而到了後期在日本羽翼下建立政權的階段,周的個人企圖心便在不知不覺中,流露出來了。《周佛海日記》一九四○年一月二十六日條:
    八時半起。與(梅)思平商擬各院部院長、部長人選,因擬行決定,因與思平戲言,中央政府即於十分鐘之內在余筆下產生矣。(上冊,頁二三七)
    
    這是汪精衞、周佛海等等在青島與北平、南京兩個偽組織會商後得到日方認可,準備成立所謂「中央政府」,由周佛海負責擬定人選。周的「戲言」其實即是得意忘形的輕佻表現。同年三月三十一日,即偽「國民政府還都典禮」的第二天,周又寫道:
    四時返寓,犬養(健)、伊藤(芳男)來談。一年努力竟達目的,彼此甚為欣慰,大丈夫最得意者為理想之實行。國民政府還都,青天白日滿地紅重飄揚於石頭城畔,完全係余一人所發起,以後運動亦以余為中心,人生有此一段,亦不虛生一世也!今後困難問題固多,僅此亦足以自豪。(《日記》上冊,頁二七三)
作者:xuyadabird 提交日期:2012-03-11 14:24:51
    這一番自言自語不但把他得意忘形的輕狂心理發揮到了極致,而且更暴露出他推動偽政權的建立主要是為了實現個人的權力野心。(「以後運動亦以余為中心。」)同年五月三日的日記恰好提供了一個最生動也最有趣的例證:
    劉復之算命,謂余於五年內握大權,四十九以後備位諮詢,為之心冷。迷信雖不足恃,然劉於六年前謂余必長財政,今果爾,亦奇矣。如余僅能當權五年,何必如此焦心勞力耶?(《日記》上冊,頁二八八─九)
    
    算命先生預言他僅能「當權五年」,他大失所望,頓時心灰意懶,其權力慾之大,可以想見。但是換一個角度看,這位算命先生的靈驗也實在令人驚異。我猜想劉復之也許已算出他四十九歲以後將有牢獄之災,不過不便明言,只好以「備位諮詢」四字搪塞過去罷了。無論如何,這不失為一個很有趣的插曲。
    
    周佛海「握大權」後的興高采烈和汪精衞居「高位」而依然滿懷「愁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若以羅君強和周佛海加以比照,則後者又好像高不可攀了。羅是周一手扶植起來的人,後來汪政權中曾出任偽司法部長、安徽省長、上海市秘書長等要職。抗戰爆發時他是行政院秘書。陳克文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七日記載了他在漢口的一次談話如下:
    
    軍委會秘書廳秘書羅君強亦即行政院秘書到四明銀行敍談。虧他發出如下的議論:他說「日本人在北平成立新組織,多般利害,影響必定不少。如今我們可以隨意選擇我們的去處,那一處待遇好,我們便到那一處,橫豎都是中國人的統治,又何必分彼此呢。」……這段話似乎是說笑,又似乎不是說笑,介松、彥遠聽了都很生氣。我最擔慮的倒不是君強個人是否有此思想,所怕的真有許多人會如此動搖起來。(《陳克文日記輯錄》﹝八﹞,《萬象》第十二卷第十一期,頁八三)
    
    事後我們當然知道,這是羅君強的由衷之言,決非「說笑」。但具有這樣想法的人在汪政權參與者之間恐怕相當普遍,代表了當時典型的所謂「漢奸」言論。我們必須跳出羅君強以至周佛海的思想層次,然後才能開始探索汪精衞的「最後之心情」及其晚年的詩詞。這是我深信不疑的。
    
    我這樣說並不是特意抬高汪精衞,否認他的政治取向與活動後面也有個人的動機。傅斯年在一九四○年二月曾分析過汪的「犯罪心理」,認為由於汪是「庶出」,父兄之教又嚴,以致很早就形成了一種要做「人上人」的強烈心理。他又特別提到,陳璧君恰好也是一個「人上人」慾望最強的人,因此終於走上了「漢奸」、「賣國」的道路。(見〈汪賊與倭寇──一個心理的分解〉,收在《傅斯年全集》,台北:聯經,一九八○年,第五冊,頁二二九─二三六)傅斯年富有民族熱情,全文下語極重,見仁見智,可不深論。他關於「庶出」的心理分析是否可信,因資料太少,也只能懸而不決。但他所指出的「人上人」心理,卻指示了一個正確的探求方向。他論陳璧君時有下面一句微妙的話:
    漢光武的時代,彭寵造反,史家說是「其妻剛戾,不堪其夫之為人下」,陳璧君何其酷似!(同上頁二三二)
    
    這句話之所以微妙,是因為原文(《後漢書》卷十三〈彭寵傳〉)只說「而其妻素剛,不堪抑屈」,並無「其夫之為人下」語。我相信傅之增字解經是為了要點出汪不甘被蔣介石壓成黨內第二人這一事實。我們都知道,在抗戰前的南京,蔣主軍、汪主政,大致尚是分庭抗禮的形勢。然而抗戰發生以後,蔣不但獨攬軍與政,而且更進一步正式佔據了黨的最高地位。一九三八年三月二十九日國民黨在武昌召開臨時全國代表大會,建立了總裁制,以蔣為總裁,汪則副之。以汪在黨內的歷史而言,這是相當使他難堪的。所以嚴格地說,這不是汪氏夫婦要爭做「人上人」的問題,而是汪受不了「人下人」屈辱的問題。關於這一點,當時人無不瞭然。馬敍倫說:
    汪、蔣之隙末凶終,以致國被侵略後,精衞猶演江寧之一幕,為萬世所羞道,受歷史之譴責。在精衞能忍而不能忍,而介石不能不分其責。觀介石後來之於胡展堂(漢民)、李任潮(濟琛)者,皆令人寒心;則精衞之鋌而走險,甘心下流,亦自不可謂非有以驅之者也。(《石屋續瀋》引在劉衍文前引文,頁三○─三一)
    
    這就是說,蔣的唯我獨尊必須對汪之出走負起很大的責任。
    
    另一方面,陳璧君在汪建立政權方面所起的作用也遠比外間所傳為大。陳克文是很感念陳璧君的人(見陳方正編校《時代洪流一書生──陳克文日記,一九三七──一九五○》,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即將出版,一九四七年一月十九日條),卻也在《日記》中一再記下了陳璧君的負面行為,而且其來源都出於與汪氏夫婦關係極深的人。(如一九四五年四月八日條記云:「汪精衞之事敵寃死與伊﹝按:陳璧君﹞之關係最大。」)但最直接可信的證據則是由周佛海提供的。一九四四年八月十日周專程到日本名古屋醫院探望汪氏的病,記他與陳璧君的談話云:
    出與汪夫人談一小時。余表示行政院長及軍委會長,仍以代行為宜,不必代理,汪夫人似乎心安。蓋其意,恐余與公博盼正式代理,真不知吾兩人真意,而以權利之徒目吾兩耳。(《周佛海日記》下編,頁九○九)
    
    此時去汪死僅三個月,陳璧君仍唯恐大權旁落,在交談中逼得周佛海聲明只是「代行」而不是「代理」。這一定是陳璧君自己的主張,決不代表汪有此顧慮,因為汪在一九四四年三月三日赴日治療登機前的親筆手令即明言「職權交由公博、佛海代理」,他並未用「代行」字樣。(見《汪政權的開場與收場》第二冊卷首影印本)
    
    汪精衞也有個人的動機,這是不成問題的。不過比較地看。他對亡國的憂慮的確佔據着主導的成份。胡適在聽到汪的死訊時也提出了一個心理分析,但與傅斯年的觀點有所不同。他說:
    精衞一生吃虧在他以「烈士」出身,故終身不免有「烈士」的 complex。他總覺得,「我性命尚不顧,你們還不能相信我嗎?」性命不顧是一件事;所主張的是與非,是另外一件事。此如酷吏自誇不要錢,就不會做錯事,不知不要錢與做錯事是兩件不相干的事呵!(《胡適日記全集》卷八,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十三日條,頁二○○)
    
    「烈士」情結確實存在於汪的識田之中。不用說,這一情結遇到國家危亡關口必然首先被激發起來而變成行動的原始力量之一,汪的主和與出走即由此開始;然後配合着其他內外因素,終於演出一幕歷史悲劇。
    
    在我的認識中,汪精衞在本質上應該是一位詩人,不幸這位詩人一開始便走上「烈士」的道路,因而終生陷進了權力的世界。這樣一來,他個人的悲劇便注定了。現在我決定要把他搬回詩的世界,所以下面引他一九二三年一封論詩的信,以為序文的終結:
    適之先生:
    接到了你的信,和幾首詩,讀了幾遍,覺得極有趣味。
    到底是我沒有讀新體詩的習慣呢?還是新體詩,另是一種好玩的東西呢?抑或是兩樣都有呢,這些疑問,還是梗在我的心頭。
    只是我還有一個見解,我以為花樣是層出不窮的,新花樣出來,舊花樣仍然存在,誰也替不了誰,例如曲替不了詞,詞替不了詩,故此我和那絕對主張舊詩體仇視新體詩的人,固然不對,但是對於那些絕對主張新體詩抹殺舊體詩的人,也覺得太過。
    你那首看山霧詩,我覺得極妙,我從前有相類的詩,隨便寫在下面給你看看。
    
    曉 煙
    槲葉深黃楓葉紅,老松奇翠欲拏空;
    朝來別有空濛意,都在蒼煙萬頃中。
    初陽如月逗輕寒,咫尺林原成遠看;
    
    記得江南煙雨裏,小姑鬟影落春瀾。
    你如果來上海,要知會我一聲。
    祝你的康健
    兆銘  十月四日
    
    這封論新舊體詩的白話信收在《胡適日記》中(第四冊,頁一一五─一一六,一九二三年十月七日條),信中所引〈曉煙〉二首收在他的《小休集》卷上,第一首末句第一字「都」在集中改作「只」字,別無異文。這封信似乎還沒有受到注意,但它讓我們看到在純粹詩世界中的汪精衞,這是很可珍貴的。
    
    二○一二年二月六日於普林斯頓
    余英時
作者:长乐老 提交日期:2012-03-11 15:22:54
    老余虽然羞羞答答,欲言又止,可通篇目的就是为汪逆招魂,说来说去的依据不过是当年不止汪一人主和,还有很多人都认为与日军力战可能彻底亡国,甚至不惜拉上陈寅恪先生来陪绑。
    
    这完全是在偷换概念,忽悠谁呢?
    
    陈先生说的乃是失地偏安、徐图恢复之和,这与汪逆在敌方卵翼之下当儿皇帝之和是一回事吗?
    
    南宋半壁江山,偏安一百五十多年,也曾向北国岁贡纳币,甚至称臣称侄,但不失华夏正统。
    
    而张邦昌、刘豫之徒,靠敌方扶持建立伪政权,只能遭受千古唾骂。
    
    老余接下来是不是也分析一下张、刘的心路历程,替伪楚、伪齐历史的研究别张一军丫?
作者:锡象熏斋 提交日期:2012-03-11 15:31:13
    原来还有刘豫?我只知道张邦昌。都怪刘兰芳没说到。多谢长乐老来普及历史知识。
作者:锡象熏斋 提交日期:2012-03-11 15:48:46
    南宋是“华夏正统”,辽、金也是民族大家庭,到了元又成“华夏正统”,不然要断代。
    主要还是输了,要像女真那样定鼎了,就都服你了。历史就这么回事。
作者:长乐老 提交日期:2012-03-11 15:48:47
    哈哈,象斋装糊涂。陈援庵先生《史源学杂文》里那篇《书全谢山与杭堇甫论金史第四帖子后》还专门考了考济南有无刘豫墓的问题,最后说:“且豫在当时,实为人世所不齿……至为子孙所羞称,则亦已矣。有墓无墓,何辩焉。”这段话,小的愿为余英时先生三复诵之。
作者:长乐老 提交日期:2012-03-11 15:49:59
    民族大家庭这种调子,以今人眼光绳古人,没有意思。
作者:xuyadabird 提交日期:2012-03-11 15:56:51
    余先生的文章非常有技巧。长乐老的箭射不到他身上。余先生为文之前都考虑到了。
    
    余先生的文章立论之点有三:
    
    1、政治和藝術必須分別看待,我們不應因為不贊成汪精衞的政治,便將他的藝術也一筆抹殺了。(人家在说诗,你谈政治,岂不南辕北辙?)
    
    2、(关于汪的论证与作序)並不是為他翻案,價值判斷根本不在我的考慮之內。
    
    3、從我所接觸到的一切內證、外證、旁證等來看,我始終認為汪詩的「愁苦」主要是他內心「愁苦」的折射。
    
    文中的论证都是时事背景分析与外因,主因内因在汪本人。汪自认为以爱国心或烈士情节做事,“当仁不让”,后来简直不屑自辨。其日记也未见自辨文字。中国自古只有主战未有主降,民族主义一高涨,汪氏只好淹没于群氓鼎沸之中。
作者:种瓜得瓜 提交日期:2012-03-11 16:01:10
    跟日本人勾结也好,合作也好,民国太多,现在也不少,汉奸与否,再过他一百年后来看。
作者:长乐老 提交日期:2012-03-11 16:03:10
    哦,原来xuyadabird君觉得老余没在谈政治,那拉上陈寅恪先生不主力战之说干啥呀?
    
    我水平低,哪敢向余筒子射箭呀?对付老余,还得像方舟子那样的孔武之士,当年老余诬陷郭沫若抄袭钱穆,被老方批得一句话不敢出哈哈。
作者:长乐老 提交日期:2012-03-11 16:04:53
    http://www.booyee.com.cn/bbs/thread.jsp?threadid=529582
作者:图书看守员 提交日期:2012-03-11 21:51:51
    大和民族是优秀的民族,和当今统治者相比,我宁可被前者统治。
作者:之乎 提交日期:2012-03-11 22:30:04
    小汪?是叫汪精卫么?悦耳极了!
    
    
作者:图书看守员 提交日期:2012-03-12 00:05:29
    作者:长乐老 提交日期:2012-03-11 15:22:54
     老余虽然羞羞答答,欲言又止,可通篇目的就是为汪逆招魂,说来说去的依据不过是当年不止汪一人主和,还有很多人都认为与日军力战可能彻底亡国,甚至不惜拉上陈寅恪先生来陪绑。
    
     这完全是在偷换概念,忽悠谁呢?
    
     陈先生说的乃是失地偏安、徐图恢复之和,这与汪逆在敌方卵翼之下当儿皇帝之和是一回事吗?
    
     南宋半壁江山,偏安一百五十多年,也曾向北国岁贡纳币,甚至称臣称侄,但不失华夏正统。
    
     而张邦昌、刘豫之徒,靠敌方扶持建立伪政权,只能遭受千古唾骂。
    
     老余接下来是不是也分析一下张、刘的心路历程,替伪楚、伪齐历史的研究别张一军丫?
    =======================================================
    异族统治也好,华夏正统统治也好,跟老百姓有个屁的关系?如果不是民主制度,谁统治不是帝王一家的独裁?南宋那几个花天酒地腐败透顶的皇帝在台上就成了你的华夏正统了?张邦昌、刘豫建立个本质上和南宋皇帝没有区别的政权就“只能遭受千古唾骂”了?长乐老我听说不就是个书贩子出身吗?怎么说起话来就好像作为书贩子代表刚开完两会似的?
作者:爽口马老 提交日期:2012-03-12 00:14:59
    长乐老这人挺好玩
    
    历史系的
    
    挺像社论系毕业的;))))
作者:hbcwh 提交日期:2012-03-12 09:55:24
    其实大家都是被历史播弄的悲剧人物。
    无论主战主和,还是怎么,关键要看动机和分寸把握,不要认定真理就在我手里。
    
    南宋偏安,污七八糟多的是。张邦昌被迫上位,至少还算明白自己是什么。怎么就一个成了正义的化身,一个成了“之徒”。
作者:傻子哥哥 提交日期:2012-03-12 10:04:41
    天心正搖落,算菊芳蘭秀,不是春榮。
作者:阿忠来到北海了 提交日期:2012-03-12 10:17:37
    图书看守员:大和民族是优秀的民族,和当今统治者相比,我宁可被前者统治。
    ——————————————————
    畜牲!
作者:慕恪斋主人 提交日期:2012-03-12 10:17:40
    
    
    
作者:三生石 提交日期:2012-03-12 10:20:12
    这个书哪儿能买到,俺想看...
作者:阿忠来到北海了 提交日期:2012-03-12 10:36:37
     异族统治也好,华夏正统统治也好,跟老百姓有个屁的关系?如果不是民主制度,谁统治不是帝王一家的独裁?南宋那几个花天酒地腐败透顶的皇帝在台上就成了你的华夏正统了?张邦昌、刘豫建立个本质上和南宋皇帝没有区别的政权就“只能遭受千古唾骂”了?长乐老我听说不就是个书贩子出身吗?怎么说起话来就好像作为书贩子代表刚开完两会似的? ——————————————————————————————————————————————————————————————————
    胡同,你若是任凭这样的人在这里狂吠,那我也得举报这个论坛。一个所谓要民主的,宁作亡国奴的也有资格大言不惭,那我发俩人代会讨论帖有何过错?
作者:锡象熏斋 提交日期:2012-03-12 10:43:24
    阿忠,胡同不怕狂吠,就怕论坛冷清,他这是在做生意。你们一开骂战,他就跟进飘红。
作者:长乐老 提交日期:2012-03-12 10:50:07
    看守员一看就是那种在社会上哪都混不好的人,什么都看不惯,内心扭曲,阴暗积郁,恬不知耻幻想着在大日本皇军的统治下过着幸福的生活。
    
    谁说中国没有自由,没有民主?只要看看现在网上的汉奸言论横行无忌,我看中国是世界上最开放的国家。看守员的这种禽兽言论,要是在你民主制度的美国老爹哪里,根据《爱国者法案》和《2012年度国防授权法》,早就被秘密逮捕喂狗了。
    
作者:hycirin 提交日期:2012-03-12 11:00:08
    “你们一开骂战,他就跟进飘红。”
作者:阿忠来到北海了 提交日期:2012-03-12 11:07:49
    主权没了,还有什么民主和人格尊严。图书看守员,你这种人不配在当中国人,你要是向往你所谓的民主和自由,你大可以去卖身投靠。没人会拦着你,就怕你向往的主子都没把你当条好狗。
作者:alin 提交日期:2012-03-12 11:12:26
    布衣还真是什么货都有
作者:yidingye 提交日期:2012-03-12 11:25:05
    二战之后,日本被美国投原子弹,又被美国监管,日本经济开始飞速发展,多数日本人一点也不讨厌美国人,相反,很喜欢美国人,现在更是靠着美国人,这。。。。。。,哈哈,哈哈,哈哈。
作者:xuyadabird 提交日期:2012-03-12 12:52:33
    
    很好的讨论帖,过一天就水了。世界正在无可挽回的走向庸俗化、泡沫化、碎片化。
    
    研究历史,应尽可能地用证据还原事实,比空谈主义有用。乱帖标签和以论带史,当然政治正确,其实是立场决定论。
    
    长乐老还是有火气,“汉奸言论横行无忌”,怎样认定?汉奸帽子满天飞,还是人格分裂,“人人意中所有,而人人口中所不敢出者。”统一思想当然简单,意识形态加上专政,文明加大炮嘛,自然海内清平,咸呼万岁,此所以自中世纪而入一九八四也。当然是秘密拘捕的功劳。
    
    有一次读周保松的《自由人的平等政治》,里面谈到自由主义与虚无主义的区别,人类最可悲的是遭遇价值虚无主义,所以自由主义需要改造。但必然决定论注定要造成灾难,也为历史所证。
    
    前段日子刚读了朱维铮先生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的导言,朱先生提出当今政界通则“只要目的合法,可以不择手段”最早出自十七世纪中叶耶稣会士之口。耶教以武力传教,让宗教文明沾满鲜血。还有一句话或许更有名,“恶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历史的残酷就在于,不以你承认不承认的意志为转移。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还原历史事实,不要简单帖标签。鲁迅时代不容“第三种人”,现在一运动,也常将不听话的知识分子拿来祭旗。真要到了布什说的统治者被关在笼子里行使权力的时候,社会的共识才会越来越多。
    
    费正清论孙中山,说孙老天下通吃,不管哥老会、黑龙会、青帮红帮黑帮白帮,谁支持我革命我和谁谈,所谓革命实用主义者,执政者都是实用主义者。有人说,历史都是当代史,批评都是统治阶级意志。其实讨论是有底线的,一要求同存异,或求异趋同,一要尊重对手,真理都在你手里了,谁还配和你讨论呵,所以顾维钧说中国人不会妥协,但会认输。不吃小亏吃大亏,不吃明亏吃暗亏。
作者:图书看守员 提交日期:2012-03-12 13:17:16
    作者:长乐老 提交日期:2012-03-12 10:50:07
     看守员一看就是那种在社会上哪都混不好的人,什么都看不惯,内心扭曲,阴暗积郁,恬不知耻幻想着在大日本皇军的统治下过着幸福的生活。
    
     谁说中国没有自由,没有民主?只要看看现在网上的汉奸言论横行无忌,我看中国是世界上最开放的国家。看守员的这种禽兽言论,要是在你民主制度的美国老爹哪里,根据《爱国者法案》和《2012年度国防授权法》,早就被秘密逮捕喂狗了。
    =================================================================
    还没怎么辩论呢,就被对方辩友称为禽兽了:)长乐老真是慧眼独具,我是混得不好,因为混得不好所以心理不太健康。这个我要深刻检讨,并向您学习。听说您混得也不咋样儿,开书店很有学术品位,却开倒闭;能挑很多大学教授的点校错误,却混不进学术圈子。但是是什么样的心态让您自强不息,乐观积极向上,身为一个低级奴才,思想却站在主子的高度,帮主子维护所谓华夏正统?您的仗势思维甚至无远弗届:您看您,不好好辩论,又要求美国政府出面,把我秘密逮捕喂狗。我一定学习您这种身处卑贱心怀远大身残志不残脑残嘴不残的伟大精神!
作者:邯郸学步集 提交日期:2012-03-12 13:17:46
    到时候整点在这里销售啊。
作者:之乎 提交日期:2012-03-12 13:20:06
    
    坚定的,无条件的,不怕开除的,不怕左派的,更不怕冒青的,支持余英明!支持图书管理爷!支持那些洋字码的网友!冒青们冒老们越生气,越证明你们干得好!一般地说,这叫“击中要害”!哈 哈 哈 哈 哈
作者:之乎 提交日期:2012-03-12 13:23:42
    
    
    邯爷,我定一百本,要算团购啊!哈 哈 哈 哈哈
    
    邯爷,你还不谢谢那些义务做广告的冒青冒老们!哈 哈 哈 哈哈
作者:邯郸学步集 提交日期:2012-03-12 13:27:38
    到时第1时间给老谢顺丰过去哈,嘎嘎嘎
作者:邯郸学步集 提交日期:2012-03-12 13:28:53
    说明,如该图不合适宜,请直接删除。
作者:图书看守员 提交日期:2012-03-12 13:33:32
    给长乐老补习一下钱十驾的汉奸言论:“置和议于不问,致蒙古兴问罪之师,其曲在宋,不在蒙古也”。宋之速亡,“盖由道学诸儒耻言和议”。钱禽兽的这段话网上找不到完整的,不想打字了,乐老自己找书去看吧。
作者:邯郸学步集 提交日期:2012-03-12 13:35:44
    唉,这本书我首先想到了姜威兄,可惜,可惜!!!
作者:之乎 提交日期:2012-03-12 13:51:40
    
    俺真是到了该离休的一把年纪,也甭等着”年高德重“啦,看到图爷这样虎虎文才口才,老汉我很欣慰,老汉奸我也很欣慰,干得好,许久没有见到如此有讽刺加幽默的回击啦,图爷是哪个图书馆下岗的?你们领导白瞎了你个人才!
作者:逻辑边缘 提交日期:2012-03-12 13:53:56
    老余現在好比僵尸,不好好躺著,老是突然蹦出來嚇人一跳。於是“胡适是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思想家 ”出爐了,為汪精衞《双照楼诗词藁》作序了;還沒死呢,就“化鶴歸來”了
作者:shehe 提交日期:2012-03-12 13:57:03
    身为一个低级奴才,思想却站在主子的高度
    ——
    迄今布衣最深刻的话。足以把奴才钉死在主子柱子上了。
作者:锡象熏斋 提交日期:2012-03-12 14:00:32
    呵呵,老汉奸之乎该午睡了,别一兴奋破坏了你多年的生活习惯。
作者:傻子哥哥 提交日期:2012-03-12 14:16:18
    顶邯郸兄。。。。。一定要整点过来啊啊啊啊。。。。。。哈哈哈。。。。书名别太明显。。。就小汪和钱毛即可。。。哈哈。。。。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12-03-12 14:20:36
    我跟进飘红的时候很多事还没有发生吧。
    
    阿忠发了一个帖子我删除了,给他留了言,说明了原因。我做论坛这么久,除非上面要求删除的那类和纯骂娘的,我并不删除,除非发帖人要求,或者与具体发帖人协商之后删除的。
    
    我留着谁的帖子不删,并不代表为支持谁或者反对谁,就跟我在微博上关注了某个人,并不代表我就是他的粉丝,我只是想看看他在干什么,仅此而已。
    
    
    如果我把这里变成都是哥俩好的特别小的圈子,那么我何必要开网站呢:)
作者:长乐老 提交日期:2012-03-12 14:29:02
    钱竹汀先生说的“和议”,是互为敌国(各自独立)之间的周旋,我弱彼强,不妨以和来保存实力,以图再起,无可厚非。而甘当亡国奴,在被敌人占领的土地上,在敌人的卵翼之下当儿皇帝,那就是禽兽不如。看守、老余都是在故意混淆其中的本质区别,目的无非是为汪逆招魂。
    
    我从不在网上骂人,如果骂了,那一定不是人。
作者:清风侠 提交日期:2012-03-12 14:31:29
    有骂架的,有卖书的,好。。。。。
作者:长乐老 提交日期:2012-03-12 14:36:20
    谢之乎,还有那个女不女男不男的shehe,以为“看守”是你们同道了,洋洋自得,一副小人嘴脸,殊不知其人正是京城宦的兄弟,这不是自取其辱么?
    
    古人言:人自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耻姓秦。前面说到的阜昌天子刘豫的后人,也是讳言汉奸先祖。而谢之乎呢,以汉奸祖先为荣,曾经号称自己是明季浙东大汉奸谢三宾的十世孙。原来是渊源有自啊,怪不得行事乖张龌龊,不知廉耻。
    
作者:长乐老 提交日期:2012-03-12 14:42:13
    柴德赓先生写的《谢三宾考》,是近世最好的史学文字之一,建议诸位有空看看。下载: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0902733.html
作者:长乐老 提交日期:2012-03-12 14:44:13
    再来个天涯神贴,权当娱乐: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445895.shtml
作者:之乎 提交日期:2012-03-12 14:44:58
    坚定的,无条件的,不怕开除的,不怕左派的,更不怕冒青的,支持胡局删帖的革命行动!一般而言,删帖就是骟大嘴巴子,老实消停一边找个背风的地方待着爱你的国去吧,这不缺爱国的,缺的是不爱国的,爱国谁不会啊,爱国就像单相思,有时候又像暗恋,楞儿瓜叽的东北青磕愣。
作者:长乐老 提交日期:2012-03-12 14:49:26
    刚才链接有问题,柴先生下载可用如下地址: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8810685.html
作者:图书看守员 提交日期:2012-03-12 14:51:36
    作者:长乐老 提交日期:2012-03-12 14:36:20
     古人言:人自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耻姓秦。前面说到的阜昌天子刘豫的后人,也是讳言汉奸先祖。
    ============================================
    之所以古代的穷知识分子都有主子心态,处处维护华夏正统,随便斥别人为汉奸,是因为每个穷知识分子,都可以通过科举制度,轻轻松松上升到主子地位,因此只要你一读书,就是潜在的公务员,所以不难理解他们有这种心态。现在呢,知识分子上升的通路基本都被打断,不仅要考公务员,还得入党,还得出卖良知,还得有裙带关系。别说做官了,就连长乐老这样的人想进入学术圈都会被种种制度拦在门外。如果还抱有不切实际的主子心态和价值观,就是书呆子。乐老就是这样的书呆子,其理不通,其情可悯,其人可怜。
作者:何家干 提交日期:2012-03-12 14:55:37
    对余老的文章很期待,感觉翻不出什么新意
    现在看了,果然。
作者:chinesefengchao 提交日期:2012-03-12 15:02:42
    伟大的《论持久战》已经解答楼上那些“挺汪”人的帖子。
    
    
作者:长乐老 提交日期:2012-03-12 15:05:31
    “看守”好一通夫子自道啊,原来整天价满口嘴炮反社会,觉得自己丧失自由水深火热,原来就是因为想混进京城的公务员圈和学术圈当个官宦不得而造成的。
作者:chinesefengchao 提交日期:2012-03-12 15:10:53
    
    论持久战是一面镜子,仔细读过会映出很多人的“相”,正如楞严经照一切邪法。
作者:图书看守员 提交日期:2012-03-12 15:13:44
    作者:长乐老 提交日期:2012-03-12 15:05:31
     “看守”好一通夫子自道啊,原来整天价满口嘴炮反社会,觉得自己丧失自由水深火热,原来就是因为想混进京城的公务员圈和学术圈当个官宦不得而造成的。
    ================================================
    这都被你看出来了啊。那我倒是应该去公务员圈当个官宦好呢?还是去学术圈当个官宦好呢?这几天都快愁死我了。
作者:之乎 提交日期:2012-03-12 15:13:48
    作者:邯郸学步集 提交日期:2012-03-12 13:17:46
     到时候整点在这里销售啊。
    
    
    邯爷,听说这书被举报了,我在原订的100本后面再订100本,总计200本,这下可以打半折了吧!我前天恭喜你发汉奸财,你还闪,这回在巨大的商利面前,你闪留神说你不低制日货,去年此时你囤了200吨盐,你敢说没有,俺打死他个狗汉奸!
作者:之乎 提交日期:2012-03-12 15:26:50
    
     现在不粉余英明,更待何时,定他两百本,一本读一本藏,剩下198本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去,现在的人太短教啦,动不动就想当汉奸,难道他们想亡国灭种吗!国不亡,何来汉奸!
作者:逻辑边缘 提交日期:2012-03-12 16:12:50
    国不亡,何来汉奸!
    ————————————————
    笨蛋!國不亡才有漢奸,國亡了還有屁的漢奸,國亡了有的是促進民族融合的先行分子。
作者:长乐老 提交日期:2012-03-12 16:16:40
    谢三宾虽是作恶多端之人,但据柴先生考证,其子孙中乃有能立志向善,卓然自立者。不意十世之后,出一“谢之乎”,又复丑言恶行,出来彰显祖恶。不仁之祸,一至于此,可惧哉。
    
    
作者:锡象熏斋 提交日期:2012-03-12 16:32:06
    老长也太狠了,祖宗十几代都拿来说事。都是柳如是时代的旧账了,也要挖掘。
    不过,之乎说的200元买了块钱牧斋给谢三宾写的墓碑,倒算一宝,很想看看。要是老柴看见了,一定又能旁征博引一把。
作者:长乐老 提交日期:2012-03-12 16:45:46
    象斋老实人,还真信这个整天胡说八道的谢之乎瞎扯?牧斋比夫己氏早死,如何给他写墓碑?要有,那一定是谢老汉奸后人伪造的。
    
    有汉奸祖先,这个自己没法选择,但以汉奸祖先为荣,招摇过市,那脸皮真够厚的。
作者:图书看守员 提交日期:2012-03-12 17:02:57
    这个长乐老,谈起民族大义来凛然不可侵犯一副刘胡兰鬼魂附体之状,刚刚打算为之动容一把吧,没想到转眼之间民族大义就被用来作为恶诋网友发泄私愤的工具。长乐老啊长乐老,你叫爱国者情何以堪?你叫刘胡兰还怎么嫁给你?你叫我们汉奸如何不看不起你?你叫我们禽兽如何不掩嘴偷笑心中窃喜?
作者:长乐老 提交日期:2012-03-12 17:10:49
    揭了谢之乎汉奸十世祖谢象三的老底,知道“看守”心中窃喜,可你掩嘴偷笑悠着点啊,别说的这么明显嘛,让汉奸之后人情何以堪啊啊啊。
作者:阿忠来到北海了 提交日期:2012-03-12 20:55:01
     大和民族是优秀的民族,和当今统治者相比,我宁可被前者统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守员,就你这一句话。南京被屠杀的三十万人的鬼魂就该半夜来掐死你!你接着偷着乐吧,有你哭那天。
作者:xuyadabird 提交日期:2012-03-12 20:57:18
    
    作者:何家干 提交日期:2012-03-12 14:55:37
     对余老的文章很期待,感觉翻不出什么新意
     现在看了,果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与何家干老的感觉相似,余先生的文章还算温和,近来似乎颇有这种风向,如钟叔河先生编周作人散文全集,也说人归人,文归文,政治盖棺论定的完全可以搁置争议。所以觉得长乐老是放空炮,余先生所论其实较为集中,不过是“對於汪精衞在日本侵略者的羽翼之下建立政權這一舉動一向有極大的探索興趣,希望找到一個合情合理的歷史解釋。”所以不论对错偏颇与否,都应在学术范围内讨论。毕竟汪为历史人物,而且是复杂的历史人物。
    
    去年读李泽厚与刘再复两先生的告别革命,感觉一些论调还是实事求是的,后来看了宾雁先生的文章,也觉得李确实有帝人师的情节。但这也无大错。个人追求不同。但还是对二次开除党籍的刘先生心寄同情。倒是记得当年读袁伟时教授的《晚清大变局》,书中有些结论超过了个人的可承受程度。
    
    今年刚读完了高华教授的代表作,感慨殊深,高先生不愧是射日英雄。但其后记所论“吾细读历史,站在二十世纪全局观二十年代后中共革命之风起云涌,心中自对中共革命抱持一种深切的同情和理解。吾将其看成是二十世纪中国民族解放和社会改造运动的产物,认为在历史上自有其重大正面价值和意义。”这种关注民族兴亡之心完全发自内心,则让人感到历史的温度。
    
    前段时间看了电影《烈日灼人》,历史的残酷就在于这是真实发生过的。大清洗的红色恐怖已经超越了人类宽恕的极限了。
    
    有学者论慎公的自由主义,一个中心是承认人的理性也有缺陷,也就是说没有谁一贯正确永远正确。这是破除领袖迷信的基础。两个基本点是宽容与良知。一个社会的良性运转,大约就在于各方利益的折中平衡吧。
作者:阿忠来到北海了 提交日期:2012-03-12 21:01:41
    余英时做点窄而深的东西挺好,不懂诗词偏来作诗词序言。漏了怯。余现在也是在卖名了,可怜。
作者:云乎哉 提交日期:2012-03-12 21:40:45
    老乐乐想出人头地都急死了,又是膘大师,又是砍大腕、、
    
    不过,这回肯定落空,你意思说老余是汉奸言论,想当然了吧,人家现在是美国人,说自己的话,你个草莽腐儒上窜下跳的,滑稽不滑稽呀
作者:送你葱 提交日期:2012-03-12 22:00:32
    挺遗憾的一点是有几位总是在论辩时只从文字上去耻笑对方现实生活里混得很差,之乎者也,长乐老乎,均在其列。真的很遗憾。这还是布衣吗?
作者:图书看守员 提交日期:2012-03-12 22:18:26
    作者:阿忠来到北海了 提交日期:2012-03-12 20:55:01
     大和民族是优秀的民族,和当今统治者相比,我宁可被前者统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守员,就你这一句话。南京被屠杀的三十万人的鬼魂就该半夜来掐死你!你接着偷着乐吧,有你哭那天。
    ==================================================
    我们不妨比比半夜掐你的鬼魂多还是掐我的鬼魂多:)
作者:阿忠来到北海了 提交日期:2012-03-13 11:08:12
     作者:阿忠来到北海了 提交日期:2012-03-12 20:55:01
     大和民族是优秀的民族,和当今统治者相比,我宁可被前者统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守员,就你这一句话。南京被屠杀的三十万人的鬼魂就该半夜来掐死你!你接着偷着乐吧,有你哭那天。
     ==================================================
     我们不妨比比半夜掐你的鬼魂多还是掐我的鬼魂多:) ——————————————————————————————————————————————————
    小看守,那就比比看看。你小心身后啊。



©版权所有 2002-2019年 布衣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