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书局 > 布衣论坛
《舌尖上的中国》14日开始在中一播出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12-05-11 22:35:25
    《舌尖上的中国》自5月14日起在CCTV-1综合频道每晚22:30,首播一集,共七集
    
    5月23日起还将在CCTV-9纪录频道每晚22:00播出一集,共八集。
    
    我同学参与其中,是第二集的导演。等着看。做了有大半年还是小一年的一套片子。
    
    
    第二集《主食的故事》在中央一套的播出时间是5月15日晚22:30分;在中央九套纪录频道的播出时间是5月24日晚十点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12-05-11 22:35:30
    2.2012年播出纪录片 编辑本义项求助编辑舌尖上的中国目录
    
    简介
    内容
    主题推介会
     编辑本段简介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央电视台重点项目,共七集。主题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起中国各地美食生态。
    编辑本段内容
      《舌尖上的中国》将以从日本归来的“世界中餐大师”、“淮扬菜大师”居长龙作为纪录片主角,在央视的平台上展示淮扬菜的风采。
    编辑本段主题推介会
      2012年4月2日,在戛纳电视节期间,央视纪录频道主题推介会上播放了《南海Ⅰ号》《故宫100》《丝路》《工程奇迹》和《舌尖上的中国》5部纪录频道原创大片,将人们的视线引向充满活力的中国。   在推介会现场,法国纪录片公司的卡特琳娜女士看完《故宫100》和《舌尖上的中国》的片花后称赞说,片子精彩,质量很高,具备世界水平,她有意购买。[1]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12-05-11 22:41:40
    预告片之一
    
    搜来的,能看,不知道是不是正式版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k0NjIwMTE2.html
作者:將進酒 提交日期:2012-05-12 08:41:52
    胡局 能不能让你这位导演同学帮着弄点记录片的宣传海报啊 很是喜欢啊
    
    
作者:悟饭 提交日期:2012-05-14 12:17:21
    顶啊!
作者:shengjingtongzhi 提交日期:2012-05-14 14:51:55
    前些时候中九放过一个系列纪录片《面条之路》,好像是日本人拍的,不过承认面条是中国人发明的。我看着南方的米线制作过程,真不容易啊。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12-05-14 22:08:21
    今晚播出第一集,回家去看。还有六种书,明早上拍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12-05-14 22:39:08
    开始了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12-05-14 23:30:59
    第一集看完了。接近一个小时
作者:悟饭 提交日期:2012-05-14 23:50:54
    感觉很清新,那种漂亮的镜头和近距画面好像没在国内的纪录片里见过,真是用心!
    解说也很好,想起多年前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和新丝绸之路。
    陈道明穿那款衬衫一贯帅!
    
作者:金角兄弟 提交日期:2012-05-15 10:35:27
    昨天也看了第一集。制作火腿和湖底挖藕拍的挺动人的。
作者:滴答滴答 提交日期:2012-05-15 23:01:34
    看完各种饿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12-05-15 23:15:45
    就是饿
作者:燕榭聆咻 提交日期:2012-05-16 14:29:26
    第二集明显比第一集更抓人眼球
    我的口水啊~~~~
作者:yidingye 提交日期:2012-05-16 20:08:42
    三老板,你能跟你同学联系一下,问问有全套的碟片卖吗,哈哈,哈哈,哈哈。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12-05-16 21:20:12
    据说尚未出版,出版后我联络你
作者:二爷 提交日期:2012-05-16 21:54:38
    第一第二两集都看了,感觉一般,镜头有些花哨,对画面美感的追求有点过了,损失了此类纪录片该有的朴素,造成力量感被削弱,片头和配乐可以说很差。对比《森林之歌》明显有模仿痕迹,要不就是同一拨人干的?上百度一查,果然:导演是同一人。
    昨天第二集结尾几乎变成了和谐社会的颂歌,这就没什么劲了。
    整体上感觉没有《面条之路》水平高。
作者:红楼侦探 提交日期:2012-05-16 22:01:57
    片头好几个镜头,如海水中叉鱼都是BBC《人类星球》中的镜头。
    
    看过BBC的《人类星球》,觉得这个一般了。
    
    第一集
    
    http://bugu.cntv.cn/life/C36876/classpage/video/20120516/100017.shtml
    
    第二集
    
    http://bugu.cntv.cn/life/C36876/classpage/video/20120516/100000.shtml
    
    ——————————————————————————————————————————————————————————————————————————
    竹笋的做法还是有点出乎意料,油焖。
    
    竹升压面也有点意思。
    
    河粉吃过不知道多少次了。
作者:二爷 提交日期:2012-05-16 22:33:45
    特写用得太多了,中景远景的画面老得在前景衬个东西在那儿虚着,焦点变来变去,又老套又矫情。
    老汉在县城里摊车旁声嘶力竭吆喝的场景最好,朴素,有力量。
    大嫂在黑咕隆咚厨房里擀面的场景也好,朴素,有力量。
    
    不能再说了,三老板同学该不高兴了。
作者:注注 提交日期:2012-05-16 22:36:00
    二爷说的对。
    
    当然《面条之路》主题集中,也容易拍出学术感觉。《舌尖上的中国》要同时驾驭辽阔土地上的众多食物,难免蜻蜓点水或顾此失彼。
作者:注注 提交日期:2012-05-16 22:42:01
    我倒对第三集《转化的灵感》抱有期待,这一集的内容是中国为世界食物中作出最独特贡献的部分。
作者:xsdg 提交日期:2012-05-16 22:57:51
    看了第一集,不错,有点小资的味道,可惜淡了一些,不厚重,应该是给对中国文化感觉兴趣的外国人准备的.
作者:脉望 提交日期:2012-05-17 09:31:23
    昨晚看了。感觉想讲的东西太多,结果哪一个都不是太细致。
    
    不过也算不错了。总算逃脱了美食节目的老路子。。:)
作者:苇子 提交日期:2012-05-17 09:53:26
    看来不能买碟了,上网下载看看算了
作者:shengjingtongzhi 提交日期:2012-06-03 19:55:34
    平时放得有点晚,这两天中九多集连播《舌尖》,所以多看了一些。因为我习惯边玩游戏边看电视,所以听得比看得多。有一个不太好的感觉,耳朵里总听到对中国的赞美之词。张嘴闭嘴都是“智慧的中国人”“中国人了不起的发明”等等。作为标榜“谦虚谨慎”传统的中国人,无尽的赞美实在让我听得浑身发酥,自己拍纪录片讲自己,用不着这么自吹自擂吧。另外,都知道这片子讲中国的饮食了,就不用每句话里都强调“中国”了吧。我同事也有和楼上相同的想法,这是拍给老外看的片子吧。可以往看外国纪录片,也没听他们总是不停的自夸啊(难道我们翻译配音的时候给删了?)。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12-06-03 19:56:49
    词是总导演后期改的,编导们很无奈,听说。
作者:二爷 提交日期:2012-06-03 22:42:02
    旁白词仔细听还是达到了肉麻而感人的效果的,于姐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
作者:二爷 提交日期:2012-06-03 22:49:34
    来一段儿:
    
    曾有学者推论,人类的历史都是在嗅着盐的味道前行。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再来一段儿:
    
    “鲜”是只有中国人才懂得并孜孜以求的特殊的味觉体验。全世界只有中文才能阐释“鲜味”的全部涵义。然而所谓阐释,并不重在定义,更多的还是感受。“鲜”既在“五味”之内,又超越了“五味”,成为中国饮食最平常但又最玄妙的一种境界。
    
    咋样?服了吧?
    
作者:傻子哥哥 提交日期:2012-06-03 22:50:33
    词要迎合大众。。适应大众。。。这片子显然不适合小众和饮食专业人士。。。。
作者:hycirin 提交日期:2012-06-03 22:59:33
    解说词蛮好的,本来看这个口水流不停,很容易饿,听了这个饿劲又回去些,起到了很好的中和作用。
作者:shengjingtongzhi 提交日期:2012-06-04 09:39:32
    来一段儿:
    
     曾有学者推论,人类的历史都是在嗅着盐的味道前行。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再来一段儿:
    
     “鲜”是只有中国人才懂得并孜孜以求的特殊的味觉体验。全世界只有中文才能阐释“鲜味”的全部涵义。然而所谓阐释,并不重在定义,更多的还是感受。“鲜”既在“五味”之内,又超越了“五味”,成为中国饮食最平常但又最玄妙的一种境界。
    
     咋样?服了吧?
    -------------------------------------------
    
    我觉得最悲惨的人应该是翻译本片旁白的人,如果本片要国际化的话。
作者:却波渔翁 提交日期:2012-06-04 18:10:50
    借问:好长时间没上孔网,今天试着上,怎上不去?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12-06-04 18:13:08
    因为域名故障,如果访问不了www.kongfz.com,请直接访问www.kongfz.com.cn
    ——
    孔网首页提示
作者:却波渔翁 提交日期:2012-06-04 18:15:05
    谢!您这儿也不能发新帖?
作者:却波渔翁 提交日期:2012-06-04 18:18:22
    再请赐教:只能跟帖,怎么啦?
作者:却波渔翁 提交日期:2012-06-04 18:29:01
    哦,在《书林清话》版可以发



©版权所有 2002-2019年 布衣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