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书局 > 布衣论坛
臧伟强:由《鲁迅和里维拉》谈起——纪念王观泉先生(布衣首发)
作者:司徒四壁 提交日期:2017-06-12 11:50:00
    2015年岁阑一日,收到印制精美的《鲁迅和里维拉》一册(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发行),耄耋之年的王观泉先生亲题墨迹,赫然扉页:“伟强兄弟雅赏”,另附便笺一纸,着实把我吓了一跳,继而喜出望外。
    里维拉,何许人也,竟与迅翁相提并论?清茶一杯,细细品读赠书。
    迭戈•里维拉(1886-1957),二十世纪最负盛名的壁画艺术家之一,比鲁迅晚生四年(却多活了二十一年),做为这位“拔剑怒吼的斗士”(迟子建《鲁迅和里维拉·序言》句),他手握画笔,紧望毕加索、马蒂斯等巨匠项背,绘制了一幅又一幅色彩斑斓的风云画卷。这些壁画作品,以鲜明的构图、浓郁的色调、奔放的情感,尽情地表达追求和平、反对侵略、歌颂民族主义之主题,给观者以高亢、不屈、勇猛之感受,令人奋发向上。而此意图与心境,恰与鲁迅内心世界契合:“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下图为王观泉签赠臧伟强《鲁迅和里维拉》一书
    
    
作者:司徒四壁 提交日期:2017-06-12 11:52:02
    由此可知,鲁迅欣赏里维拉(两人从未谋面),系因“他们都是播火者”(迟子建《鲁迅和里维拉·序言》句)。迅翁1930年自德国购回画集数册,其中便有里维拉作品集。次年,他在左联刊物《北斗》(丁玲主办)提供木刻作品两幅,其一即里维拉的《贫人之夜》(鲁迅在此称里维拉为“理惠拉”)。他为此画作的刊布加以简短按语,认为里维拉的壁画:“最能尽社会的责任,因为这和宝藏在公侯宅邸内的绘画不同,是在公共建筑的壁上,属于大众的。因此也可知还在倾向沙龙绘画,正是现代艺术中的最坏的倾向”。
    《鲁迅像》,颜仲刻。
    
    
作者:司徒四壁 提交日期:2017-06-12 11:52:38
    在这里,鲁迅借助里维拉的作品,阐示了文艺的社会作用以及艺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宗旨,同时也间接地批评了单纯地“为艺术而艺术”——创作脱离实际、脱离人民而关在沙龙中的绘画倾向。
    后来的事实证明,诸多中国名画家,如张光宇、丁聪、叶浅予、郁风,在构图、人物造型、色彩上,都或多或少地受到里维拉等拉美艺术家影响(丁聪漫画的“里维拉面孔”,贯穿始终),这自然与鲁迅的热烈推介,大有关联。
    做为具有开拓性的国际著名画家、墨西哥国宝级艺术家,里维拉厥功甚伟,毋庸置疑,但笔者以为,他与画家妻子弗里达的传奇故事,在此也似应谈说,以飨读者。
    弗里达•卡罗(1907-1954)六岁时患上小儿麻痹,致使右腿萎缩,十八岁时又遭遇车祸,造成全身多处骨折。整整一年,她躺在床上不能动,画笔即从此时拿起,一位不畏艰难、拼搏进取的女画家,由此诞生。
    《里维拉像》,弗里达作。
    
    
作者:司徒四壁 提交日期:2017-06-12 11:53:26
    弗里达与里维拉,既是生活伴侣,也是艺术上的同道,政治上的同志(都崇尚共产主义,卧室悬有毛主席像),堪称珠辉玉映。尽管在婚姻生活中,他们均曾出轨,但却从未中断相互关心,而是彼此关照,携手并进。弗里达截肢后,为便于照顾,里维拉与她办理了复婚手续,也正是里维拉,不断地鼓励她画下去,与逆境抗争。
    弗里达一生经历大小手术三十余次,无论是坐着、站着,还是躺着、卧着,她都寄情于画笔,将印第安神话与她的个人经历、内心窒息的痛苦,婉转地融入到画作中,执拗地与世界争辩,全力表达她对自由的渴望。
    弗里达自画像
    
    
作者:司徒四壁 提交日期:2017-06-12 11:54:12
    1954年,弗里达•卡罗在墨西哥其出生的那幢蓝房子里辞世,享年四十七岁。此刻,比她年长二十的里维拉已清楚地意识到,失去了与弗里达相互品评、相互依托,他难以继续生存。在葬礼上,据朋友讲,他“像被切割成两半的灵魂”。弗里达殁后三年,里维拉追随她而去。又四十五年,电影《弗里达》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影片开始的那句诗:“她是火焰,冉冉升起;她是只飞翔的小鸟,在夜里能抓住光芒”,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弗里达•卡罗——这位眼眉相连,性格刚毅、才情美貌兼具的女画家,立时风靡世界。与此同时,片中的弗里达与里维拉间的情感纠葛,更是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
    病榻上的弗里达正在作画。
    
    
    
作者:司徒四壁 提交日期:2017-06-12 11:55:18
    
    《鲁迅和里维拉》一书作者王观泉,1932年生于上海,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某部队杂志社任美编。先生六十年代进入学界,对美术史、现代文学史,研究甚深,代表作《鲁迅与美术》、《欧洲美术中的神话与传说》、《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陈独秀传》,别开生面,学界文坛,好评如潮。先生退休前为黑龙江省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现寓居上海。
    里维拉与弗里达合影之一。
    
    
作者:司徒四壁 提交日期:2017-06-12 11:57:08
    里维拉与弗里达合影之二。
    
    
作者:司徒四壁 提交日期:2017-06-12 12:00:53
    王观泉先生曾对鲁迅及鲁迅与美术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仅在1979年即分别在上海美术出版社、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推出研究鲁迅的大作三部:《鲁迅与美术》、《鲁迅美术系年》、《鲁迅年谱》。与此同时,他尤为钟情墨西哥绘画与里维拉壁画“傲气袭人、毫无遮拦的革命性、强烈的民族色彩”之风骨,更为推崇里维拉“使艺术创作从个人、从小圈子,走向民众、走向广场,从琐细走向大气”之意境。数十年来,鲁迅与美术,鲁迅和里维拉,令王观泉先生始终魂牵梦萦。
    《里维拉与弗里达》弗里达所绘。
    
    
作者:司徒四壁 提交日期:2017-06-12 12:01:27
    电影《弗里达》剧照。里维拉由杰弗里•拉什饰演(曾获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弗里达由著名女星萨尔玛•海耶克扮演(以此获奥奖最佳女演员提名)。
    
    
作者:司徒四壁 提交日期:2017-06-12 12:03:37
    《贫人之夜》,里维拉1927年作。
    
    
作者:司徒四壁 提交日期:2017-06-12 12:04:00
    《独裁》,里维拉1936年作。
    
    
作者:司徒四壁 提交日期:2017-06-12 12:04:37
    《战争噩梦与和平的理想》,迭戈•里维拉作于1952年,尺幅四十平米,曽于1956年7月展出于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墨西哥油画与版画展览会》。
    此画,背景分别为原子弹蘑菇云,熊熊燃烧的大火,开枪射击的行刑士兵以及钉在绞架或十字架上的百姓遗体,一派凄凉、残酷的战争景象。画中站立人物,均为劳苦大众,形形色色,肤色各异。端坐者,为画家妻子弗里达•卡罗,她处于颇为显要的位置,娴静泰然。
    画的左边,高高在上的是代表共产党人的斯大林与毛泽东,这两位二次大战的胜利方领袖,正将钢笔递给山姆大叔(美国的象征)、约翰•布尔(英国的象征)、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敦促他们在和平条约上签字。
    此幅巨构,系作者1956年赠予中国政府,但奇怪的是,如今不知所踪,经有关部门多方查找,依旧下落不明。
    
    
作者:司徒四壁 提交日期:2017-06-12 12:05:10
    做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画家,1949年3月,里维拉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作者:司徒四壁 提交日期:2017-06-12 12:05:41
    王观泉先生致笔者便笺(由刘以焕先生转交):“寄上拙著2种4册,代呈。迩来我穷忙,待略有空闲,会写信给你——求学问道。上致伟强兄弟。半瞽全聋84叟,泉。”
    此札,廖廖几字,高龄学者礼贤下士、谦和睿智之气度,对后学慰勉、厚爱之情怀,跃然纸上。
    
    
作者:司徒四壁 提交日期:2017-06-12 12:09:38
    王观泉先生所签赠的此册《鲁迅和里维拉》,先是由上海寄到了刘以焕先生处,再由刘先生小女儿转交到我手(其女与笔者为馆内同事)。
    前年初秋,在黑龙江大学校园,有幸拜识刘以焕先生。先生退休前为黑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现寓居黑大女儿家。造访刘府,以焕先生说鲁迅,讲寅恪,谈吴宓,博学风雅,令我如坐春风。先生精通古希腊语言文字与现当代文学,二十年前就曾有大著《一代宗师陈寅恪》、《苏格拉底》问世。对此,我慨叹不已:黑大校园真是藏龙卧虎——竟也蛰居着一位学术大家。
    闲谈中,以焕先生透露,前不久,挚友王观泉自上海来,在他家住一月有余。闻此言,我对自己生生错过面聆两位资深学者对话,继而向其双双讨教的时机,抱憾不已。
    去年深秋,我携所藏文献在北京鲁迅博物馆举办展览,特恭请该馆退休研究员、鲁迅研究专家王世家莅临开幕仪式。世家先生温文尔雅、气度不凡的学究做派,令我肃然起敬。我去他家中做客,交谈中得知,他原本也在黑龙江省社科院工作,后调至北京鲁博,专办刊物《鲁迅研究月刊》。他提及王观泉、刘以焕,告知他们三人实为至交(有人讲,他们有黑龙江省社科院“三驾马车”之美称)。不久,王观泉所编著的《鲁迅和里维拉》及《美术中的流光》各两册,即通过王世家、刘以焕两位先生,走进了黑大图书馆。
    至若《鲁迅和里维拉》书端所刊鲁迅版画肖像,则为王观泉、王世家好友——著名版画家颜仲的代表作(王观泉与王世家曾合编《颜仲木刻》,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颜仲(1930-2008),早年毕业于浙江美院,1961年“下放”到黑龙江,任中学教员,后任哈尔滨画院创作员。先生专攻黑白木刻人物肖像,着力创作中外文化名人画像。他对鲁迅也是情有独钟,所刻《鲁迅像》自1959年问世,屡屡发表,已成为鲁迅的“标准像”,1981年版《鲁迅全集》,即选用此作。
    1987年盛夏,我得以拜识颜仲先生。先生谦诚、质朴,平易近人,对我口称小弟,他长我卅载,我自然以父执相待,并成其画室常客。先生也曾到舍下做客,谭艺解惑。而今,颜仲先生辞世虽已近十载,但我始终念念不忘。
    今年,是鲁迅逝世八十周年,里维拉辞世五十九周年。吾生也晚,对他们,我只能心向往之。有幸的是,王观泉、刘以焕、王世家、颜仲诸位前辈学者、鲁迅研究专家,我曾得以亲炙。呜呼!如若时光倒转,使我能够立于此等智者、耆宿门墙,时时聆其教诲,常常受其惠泽,那该有多好啊!
    
    
    臧伟强拜记,2016年5月,黑龙江大学图书馆。
    
    
作者:ybg_1962 提交日期:2017-06-12 14:38:51
    王观泉先生对郁达夫也很有有研究
作者:ltfs 提交日期:2017-06-12 17:43:17
    席卷在最后的黑暗中



©版权所有 2002-2019年 布衣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