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书局 > 布衣论坛
贩书日记(2005年1月)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01-01 22:46:41
    几句废话:
    
        新年的第一天,很忙活,很充实,很兴奋,也很有收获,不知道这是不是预示了这一年的状态,年底就知道了。
        淘书,买书,卖书,花点钱,赚点钱,吹吹牛,聊聊天,这就是我的生活了。不过大家现在和以后将要看到的,只能当故事,不能当史实。万一你看了我的日记,受骗到某个地方去淘书而无所斩获,我提前在这里给你赔罪了。
        我是生意人,为自己,也为别人,不能交底。你将就着看吧。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01-01 22:55:38
    2005年1月1日星期六 风和日丽
      
       早晨睁眼的时候,时针才指向5点,一共睡了3个小时,心里一直犹豫,到底要不要起来,到潘家园去。今天是周六,潘家园上货的日子,也是新年第一天,我昨晚下了决心要过充满热情的生活,迷迷糊糊想了一个小时多,还是起来了。背上包,带上钱,拿好手电,出了大门。
       夜还长,黎明的阳光还在别的地方忙活,潘家园还是黑乎乎的一片,晃动的人影已经告诉我们这里已经生机勃勃了。我没有目标,从第一个摊子开始看起,一个多月没有到市场上走动,虽然经过了一周的锻炼,但是感觉还是迟钝。何况,天快亮了,漏也应该被人家拣完了,不用着急了。
       今天买的第一批书是南大出版社的南京大学学术文库中的两种,一是张伯伟先生的《钟嵘诗品研究》,一是莫礪锋先生的《朱熹文学研究》,新书,价格都还合适,统统拿下。隐约记得张伯伟先生是网上相熟的某位老兄的导师,还有仁兄说张先生的书贵,这次有不贵的了,不知道他买不买。顺手在这个摊子上还买了一本江苏古籍版的《中国古代书籍的编纂与出版》(许尔兵著)和南大版的《中国考古学通论》(张之恒主编),都是崭新的。
       现在潘家园快变成特价书市场了,打折的书真的不少,好的旧书却越来越难碰到了。碰到舞鹤游天,这老兄手里也没有几本书,tatala也是一样,似乎都不多。Kempis兄早已淘到了好书,早早逃离了。Du5235看到我,我问他买了什么,他说:只花了20!卓洛晃过来的时候,手里也是空空如也。他告诉我,6点多的时候,从楼上看了一下,没有什么人,干脆来晚了一点。
       接下来碰到还是新书:南大版《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张之恒等著),南大版《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后一种有一堆,都被我拿下了。一本1985年版的《荣宝斋三十五周年纪念册》(1950-1985)算是今天买的第一本旧书,除了几篇文字,都是图片,香港印的,很漂亮。遛到上周看过的一个摊子上,那摞《小说月报》(书目文献影印本)还在等着我,连上广西人民的几本文集,一并拿下了,比上周我的低价多交了10块。广西的这些书,都属于泉州历史文化丛书,封面不好看,书还不错,都是明清人的集子:《一园文集》(清 俞廷举著)、《悦山堂诗集》(清谢赐履著)、《湘皋集》(明蒋冕著)、《空青水碧斋诗文集》(清蒋琦龄著)、《岳麓文集》(清蒋励常著),这套丛书共10种,不全。看到几本《鲁迅手稿全集》的零本和一个古建方面的书,价格怎么也谈不下来,只好作罢。转回对过的时候倒买了其中的第二册和第三册两种,另外,还买了一种《鲁迅手稿选集三编》,价格便宜了不少,心里也就平衡了。
       又碰到卓洛,跟随他去马路对过的一家吃早点了,顺便聊了一些旧书的话题。中间,接到家里的电话,电话的那头儿子说:爸爸,新年好!弄得我一阵子激动。
       饭后回到潘家园,继续逛,卓洛因为没有看到有他需要的书,就陪我遛了两圈,一边走一边看着路两边的书摊。走到中间的位置,我们同时看到一个人手上拿了一本《百花齐放剪纸》(郭沫若诗,张永寿剪纸),扬州人民版的,布面精装,他在那里讲价。我们俩在旁边看书,买了一册东方版的《中共50年》(王明著,现代稀见史料书系),一边看他讲价。我和卓洛互相看了一眼,都觉得这本书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了,忽然,那老兄把书放下了,因为10块钱卡了壳,我赶紧表示我有兴趣,书主马上会意,拿起来给了我,那边那老兄凑过来说,这个不是那个版本,如果是那个版本,也就值了,这个价格,呵呵……我什么都没有听进去,翻到前边,1200册,一版一印。看那老兄还看,卓洛接过那个书,翻看起来,然后暗示我付款。我迅速掏了钱,那老兄悻悻地离开了。这算今天第一个小收获。
       随后的收获一般又一般了:辽教版的几种编辑出版教材:《编辑应用写作》(吴添汉著),《著作权法概论》(沈仁千等著),《书籍编辑学概论》(阙道隆等著),数种有关植物和农业的书:云南人民版《云南经济植物》(大量线图),山西人民版《山西省杨树图谱》(山西省林学会杨树委员会,还是编辑单位赠送的,不少彩图),中国林业版《中国森林昆虫名录》(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等编)、《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宋朝枢等编),农业版《抱犊集校注》、《授时通考辑要》、《校正驹病集》、《农桑经校注》、《养耕集校注》、《辑徐衷南方草木状》等等。
       碰到一个在出版社工作的书友小杨(其实是老杨,他写了一篇《布衣书局下凡尘》用了这个笔名),我们边走边聊,在他的鼓动下买两种书:《全部方型及长型真宋字样本》(华丰印刷铸字所),应该是民国的一小东西,授了46种铜模铅字,包括楷书、真宋、长宋、老宋、方头等,以后又多了一种谈资,可以跟人家吹某字的号数了,据他说民国跟现在的号数有点区别,他在印刷厂实习过,是专家,我不懂。另外一种毛边本《中国烟标图录》(建国初到2003),可惜没有外面的精装护封,里面彩印了数百种烟标,毛边未裁,很好看。他自己买了几种小书,然后拉我去看一册羊皮面的《夏威夷》,卖家要60,他最终还是没有买,我不懂,也不敢买。
      (写到这里,接到一个老兄的新年问候电话,今天在潘家园看到他的时候,拎了两个大包,恭喜发财之后,就说起来他的一些收获,他买书比教杂,地图买的比教多,也买一些信札,资料之类的东西,今天他告诉我,从书堆里翻出来张静庐签名的一个东西,他觉得可以和张静庐的《出版史料》配在一起,会有一些趣味,我趁机动员他把一些没有用的东西拿来我们拍卖,也好换点书钱。他高兴地答应了。)
       等到我离开的时候,似乎也没有什么值得一说的书了,有一册可以在这里提一句的(也只能提一句),那书的原名叫做《The Joy Of Sex》,内容是一些图画,讲的是男女之间的事情,大概是一个叫方法的书,里面的图画得很不错,既生动,但是又没有那么多的色情气氛,可惜不能贴出来大家共赏。这个书的另外一个版本我一年半前买到过,图比这个印得好,被一位相熟的老兄借去看看,从此杳无音讯了。 
       还有很多书,都记不得哪个摊子了,列出来大家骂骂:
      1. 鲁迅诗稿,上海鲁迅纪念馆编辑,上海人美社1961年版
      2. 太平洋手册,海军司令部,1961年10月
      3. 非洲地图集,4开大本,地图出版社1985年版
      4. 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二集,梅兰芳述,许姬传记,中国戏剧1980年版
      5. 明大诰研究,杨一凡著,江苏人民1988年版
      6. 乌兰斯匹格传奇,(比)高斯特著,白湘译,湖南人民1983年版
      7. 史记人名索引,钟华编,中华1977年版
      8. 实用北京街巷指南,王彬主编,北京燕山1987版
      9. 北京近代教育记事,耿申等编,北京教育1991年版
      10. 黄河水利史述要,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史述要》编写组编,水利电力1984年版
      11. 我的前半生,溥仪著,中华1977年版
      12. 锡良遗稿(奏稿)第一册,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主编,中华,1959年版
      13. 彼得大帝时期的俄中关系史,(法)加斯东·加恩著,江载华等译,商务1980年版
      14. 盛京刑部原档,人大清史所等译,群众1985年版
      15. 中国长城建置考(上),张维华著,中华1979年版
      16. 黑龙江报刊,黑龙江档案馆编,1985年版
      17. 方汉奇文集,汕头大学2004年版
      18. 京版报刊上的北京邮政,北京市邮政局史志办公室编,北京燕山1989年10月版
      19. 京版报刊上的北京邮政(解放前部分),北京市邮政局史志办公室编,北京燕山1992年10月版
      20. 哲里木版画选,哲里木盟公署1983年版
      21. 外国首日封选(第一集),知识1984年版
      22. 新中国首日封目录(1985),郁人石编,科学普及1985年版
      23. 朱元璋系年要录,孙正容编,浙江人民1983年版
      24. 中国党史人物别名录,陈玉堂编,红旗1985年版
      25. 北洋述闻,张国淦著,上海书店1998年版
      26.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下册),杨荫浏著,人民音乐1985年版
      27. 五四爱国运动资料,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28. 中国美术五千年(第8卷),人美等1991年版
      29. 中国新诗选1919-1949,
      30. 徐特立读书眉批选,北京理工大学编,广东人民1990年版
      31. 印度与东南亚美术发展史,常任侠编著,上海人美1980年版
      32.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刘再生著,人民音乐1995年版
      33. 满洲人在东北(十七世纪),(苏)麦利霍夫著,商务1976年版
      34. 在大时代前面(1:列奥纳多·达·芬奇),(苏)阿尔塔耶夫著,李长敏译,辽宁美术1983年版
      35. 在大时代前面(3:米开朗基罗·邦内罗提),(苏)阿尔塔耶夫著,李长敏译,辽宁美术1983年版
      36. 鲁迅研究资料(2),鲁迅研究室编,文物1977年版
      37. 红与黑,司汤达著,罗玉君著,上海译文1979年版
      38. 楚国史,张正明著,湖北人民1995年版
      39. 中国摄影年鉴1981-1983,中国摄影1984年版
      40. 建筑学报(1961年合订本)
      41. 苏联重工业企业建设部房屋定型细节图(全四册),重工业1955年版
      42. 化学发展简史,科学1980年版
      43. 辽宁名筵,辽宁科技1990年版
      44. 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美)弗朗西斯·D·K·钦著,邹德侬等译,中国建工1987年版
      45. 市镇设计,(英)吉伯德等著,程里尧译,中国建工1987年版
      46. 地坛史略,王仲奋著,北京燕山1998年版
      47. 中国气象史,温克刚主编,气象2004版
      48. 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资料馆编辑,中国电影1996年版
      49. 辞源(全四册),商务版
      50. 西域研究杂志若干期
      51. 华夏考古杂志若干期
      52. 海交史研究杂志若干期
      53. 讽刺与幽默创刊号-1992年
      54. 出版史料杂志若干期
      
      二楼一直没有去,这次上去看看,在一个熟人那里花了一些钱,所得书目也都列在上边了。他原来是在下边摆摊的,现在是老婆在下边看着,他在楼上享受暖气。每个月1100的租金,来8天,一般能卖个2000多。我问他的利润大概有多少,怎么也有100%吧。他很严肃地回答说:没有,只有70%。我问:怎么会这么少呢,你的进价应该很低啊?他回答:我卖100,只能赚70,不是70%么?我听傻了,这么个70%啊!今天不好,人少,连他吃中午饭的兴趣都影响了,把面条一起诅咒了,一边吃一边骂。
      肚子叫了,很多人都收了摊子,DU5235早早回家了,他们家老三等等的也都收了摊子,我准备撤的时候,有摊主交给我《杨雄年谱》一本,丁介民著,作者送给北图的,不知道怎么就流散出来了。《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1928-1936)两册,连同王观泉的信札一通。要求我帮着拍卖,回头来给钱就可以了。我坐享其成,好事。
      今天一共三大包,少说也有200斤。
      回到家,已经是1点半了,中午饭还没有吃。利用一点时间,整理,算帐,标价。正准备吃饭的时候,有电话进来了,看着是光盘贩子的电话,结果说话的是墨非先生,他跟贩子,还有另外一位,等一会儿来。等我标了价,算好帐,他们也到了。
      墨非先生最近常见,他在我们这里贡献了不少钱,今天从一进来就开始大声宣布我们这里就一个特点:黑。同来的贩子先生不说话,另外一位是久违的老冷先生。这几位都是过去网上的风云人物,想当年在天涯,都是一流高手,所向披靡。墨非那时候叫信天游,是闲闲书话的前身“好书共赏”的斑竹,据说是第三任,第一任时间特别短,第二任对换上信天游还有很多的意见等等。现在他们都潜到往复去了,说说话,比比书,做做学问。老冷说:现在买的书,100本能读一本就不错了。这话夸张,但是也可以看到作为比较疯狂的爱书人的买书之勤,之多。我说起金轮法王在这里买书,老冷居然都没有听说,因此怀疑起是不是法王怕他抢了他的旧书。墨非笑着说:我早知道。除了看书以外,今天主要是墨非对我的批斗会,甚至举了一个例子,因为我把王(力)、关(锋)、戚(本禹)的三本书一起拍,他为了要戚本禹的那本,只好一起买下云云。老冷马上表示了对戚的兴趣,说听说他是史学界少有的好文笔。翻看之下,马上定性:这个人要是写帖子,是一把好手(大意)。然后说到李洪林,说他也是这些年来数得着的政论高手,可惜退隐了。墨非在他的订单之外,还挑了几本我今天新买的书,临走的时候又从门后翻到一本《北京考古四十年》,因为他贡献得多,干脆送他了。老冷挑了些自己喜欢的书,因为他父亲是做植物学的缘故,他曾经很迷了一阵子这类的书,至今也津津乐道。
      
      附:老冷的书单
      居延汉简研究
      从齐民要术看中国古代的农业科学知识:整理齐民要术的初步总结 
      中国度量衡史 
      好太王碑新考
      钱注杜诗 
      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第四辑)
      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第五辑)
      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第六辑)
      中国藏学书目·续编·三编(三册全)
      鸣凤记
      辑徐衷南方草木状
      唐女诗人集三种
      
      跟老冷先生他们前后脚来的,还有《芳草地》的编辑姜艳红和她的朋友。我从朝阳文化馆谭宗远先生那里把各期《芳草地》拿来一周多了,卖了几套,大家的评价还不错,印刷和设计都很好。主要登载的是北京片的名家的文章,在全国读书界的自办读物中有相当的影响。无边风月在淘书、五味子、木兆轩主人等都买了,我知道这个杂志,还是木兆轩推荐的呢。
      黑天前还赶出去买了一趟书,也有几大捆,今天就不写了,留着改天给大家交代吧。昨晚睡了3个小时,到底见效了,吃饱喝足,我要睡觉去了。
    
作者:木兆轩主人 提交日期:2005-01-01 23:30:26
    写下去,写下去,强迫自己坚持每天作记录。几年之后,这样的东西就会显出它的史料价值。
    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编出一本《鬻书日录》了。
作者:渔舟唱宛 提交日期:2005-01-01 23:55:51
    外界给压力,自己给动力,写下去.
    木兆兄《鬻书日录》这书名好!不过要作"日录"有难度,恐怕胡同吃不消,呵呵
作者:TKWang 提交日期:2005-01-02 09:58:18
    作者:木兆轩主人 提交日期:2005-01-01 23:30:26  
    写下去,写下去,强迫自己坚持每天作记录。几年之后,这样的东西就会显出它的史料价值。 
    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编出一本《鬻书日录》了。
    ------------------------------------------------------- 
    强迫自己坚持每天写下去!!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01-02 11:14:43
    我下了决心要每天写,但是每日如果都记录书名恐怕是有困难,书名虽好,但是过程其实更重要,我还是那句话:没有什么书是不能错过的,不能错过的只有人。
    
    有时间就多写,没有时间就少写,但是写是肯定的。诸位监督。
    
    
    写这种东西其实很愉快,但是老钞书目就乏味一些了。
作者:一世永飘 提交日期:2005-01-02 11:16:33
    对,俺回头也汇报一下
作者:野溪 提交日期:2005-01-02 19:33:49
    《百花齐放剪纸》(郭沫若诗,张永寿剪纸)________今在琉璃厂看到一种漆盒装的,售价12000
作者:渔舟唱宛 提交日期:2005-01-02 22:11:49
    监督一下哈:今天的日录呢?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01-02 23:53:35
    2005年1月2日星期日 风和日丽
       本来计划去潘家园的,但是昨天兜里的票子花了不少,今天心里也就淡了许多,加上近两日频繁挑书,也有点疲乏,于是就一直睡着了,后来被子的温度高过了我的承受程度,我终于从美梦里醒来了,至于美梦是什么,却一点也记不得了。反正不是恶梦。
       遛出来,洗刷之后就跑到店里看看,没有什么人,今天值班的小张在书库里忙着包书,我让他把最近录入的200种新书目录发给了我,我校正之后传到网上,顺便看了几个贴子,时间就指向12点了。
       饭后还没有坐定,就接到一个熟人的电话,说是有了一批书,让我去看看。现在我已经学好了,只要有人电话我,马上动身,有枣没枣的都要跑跑。这人家还挺远,在南四环外面的一个地方,好在有出租车,不然,到了地方估计也要冻掉鼻子了。
       进了屋里看到若干大捆书,绳子捆绑住的颜色正是我喜欢的那种,深深浅浅,很朴实,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东西。喝了口茶,开始坐在马扎上挑书,书真不少,好在整齐,不然,一下午也翻不过来。挑出来几百本,堆在一边,把剩下的给人家放回去,捆好了。开始谈价,买卖这个东西,双方永远都站不到一个战线里,他总是觉得少了,我总是觉得贵了。这些书都是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孙思白先生家的,老人家不在了,家里人把书卖出来了,听说好一点的卖给了某中国书店,剩下地普通书就归了他。但也是幸运了,我就没有赶上这种机会。大家都是明白人,签赠本的价值谁都看到了,最后说价的时候在这个问题上卡了壳,他认为那些书签名之后都很有价值,价格有点顶,我想了又想,还是放下了,没有利润空间,再好也不能要了。何况,都不是什么大家的签名,是不是值那么多我心里没底。当然,也不是一个没有买,还是买了几本,也好平衡一下紧张的气氛,不然,下次就来不了了。
       孙先生自用的学术书比教整齐,都是关于近现代史部分的,现在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的书,不知道中国书店买走的那些里是否有更好的东西,不得而知了。改天打听一下,看看是哪个店里买到了,去翻一翻。孙先生是有名的民国史专家,也是我的山东老乡,在山大任职多年。他的这批藏书主要是历年所购买的普通书籍,大多有孙先生自己的题记,写明购书的时间或者是记下图书的来历,某年某人寄赠之类的,门生后辈和同辈好友寄赠很多,其中也不乏史学名家,如王仲荦、李新、杨向奎、来新夏等,当然,更多的还是晚生后辈的赠书,另外还有一部分赠书系国内各研究机构和出版社所赠,孙先生在签名之外多一一题记,甚为难得。孙先生看书似乎不太勾画,不像前年遇到的同属于近代史所的王其榘先生的书,多半点读勾画,甚至错字都改了(长乐老语,他曾于布衣书局购得王先生所用《明大诰研究》一书)。当然,近代史的一般性研究著作并非畅销书,也就不敢多买,怕压在手里,等到东西消化了,再进一批不迟。(或许也没有下次了)
       简目如下,以示纪念:
      1. 魏晋南北朝史(全二册),王仲荦著,上海人民1979版,著者签赠本
      2. 一分为二,庞朴著,海天1996版,著者签赠本
      3. 清史治要,黄冕堂著,齐鲁1990版,著者签赠本
      4. 1927至1937中国财政经济情况,(美)杨格著,陈泽宪,陈霞飞译,中国社科1981版,陈霞飞签赠本
      5. 汉史论集,张维华著,齐鲁1980版,著者签赠本
      6. 宋哲元,吕伟俊主编,山大1989版,编者签赠本
      7. 蒲松龄年谱,路大章著,李士钊编辑,齐鲁1980版,编者签赠本
      8. 隋史新探,金宝祥等著,兰大1989版,著者签赠本
      9. 中国封建晚期的商品经济,陈学文著,湖南人民1989版,著者签赠本
      10. 中华文化集粹丛书:明耻篇,来新夏著,中国青年1991版,著者签赠本
      11. 海外访史录,杨天石著,社科文献1998版,著者签赠本
      12. 论邹容,廖伯康等著,西南师大1987版,著者之一周勇签赠本
      13. 争取和平民主: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长编,李新等主编,上海人民1996版,主编签赠本
      14. 历史文集,吴玉章著,人民1963版,李新签赠本
      15. 重庆谈判纪实1945年8月-10月,中共重庆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等编,重庆1983版,孙思白钤印本
      16. 魏晋南北朝史探索,郑欣著,山大1989版,孙思白钤印本
      17. 中国文化史要论(人物·图书),蔡尚思著,湖南人民1979版,孙思白题记本(著者寄赠)
      18. 诸子新笺,高亨著,齐鲁1980版,孙思白题记本(著者寄赠)
      19. 记者生活三十年,陶菊隐著,中华1984版,孙思白钤印本
      20. 儒佛道与传统文化,文史知识编辑部,中华1990版,
      21. 江湖会资料选辑,华中师范学院历史系编,孙思白题记本(章开沅赠送)
      22. 港台及海外学者论近代中国文化,姜义华等编,重庆1987版
      23. 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述评,近代史研究编辑部编,人民1986版
      24. 鲍罗廷在中国的有关资料,中国社科1983版,孙思白题记本(编者赠送)
      25. 中国会党史论著汇要,魏建猷主编,南开大学,孙思白题记本
      26. 韩非子集释(全二册),陈奇猷校注,上海人民1974版,孙思白钤印本
      27. 秦汉史,翦伯赞著,北大1983版
      28. 吴船集:苏州新报初周纪念册,苏州新报社1939版
      29. 亚历山大远征记,阿里安著,商务1979版,孙思白钤印本
      30. 谈谈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冯契著,上海人民1955版,孙思白题记本(陈旭麓赠)
      31. 老子注译及评介,陈鼓应著,孙思白钤印题记本
      32. 江南造船厂史,江南造船厂史编写组,上海人民1975版,孙思白签字本
      33. 五四运动六十周年纪念论文集,香港大学中文学会1979版,孙思白题记本
      34. 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陈垣著,中华1962版,孙思白签名本
      35. 古巴比伦社会制度试探,童书业著,山东人民1957版
      36. 西藏的文明,石泰安著,耿升译,西藏社会科学院西藏学汉文文献编辑室编印,1985版
      37. 韩子浅解(全二册),梁启雄著,中华1985版
      38. 繙经室学术文集,杨向奎著,齐鲁1989版,孙思白题记本(著者赠)
      39. 南诏国内的部落组成和奴隶制度,马长寿著,上海人民1961版,孙思白签名本
      40. 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克罗齐著,商务1982版,孙思白钤印本
      41. 中国近代的无政府主义思潮,蒋俊等著,山东人民1990版,孙思白题记本(著者赠)
      42. 中国史学入门:顾颉刚讲史录,顾颉刚口述,何启君整理,中国青年1983版,孙思白钤印本(附孙思白整理此书错误手迹1页)
      43. 黑奴吁天录。斯土活著,林纾译,商务1981版
      44. 块肉余生记,迭更司著,林纾等译,商务1981版
      45. 林纾的翻译,钱钟书等著,商务1981版
      46. 周佛海日记,上海人民1984版,孙思白钤印本
      47. 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的冲撞,谢和耐著,于硕等译,辽宁人民1989版
      48. 历史研究(全三册),汤因比著,曹未风等译,上海人民1987版
      49. 春秋左传研究,童书业著,上海人民1983版,出版社寄赠
      50. 北京风俗杂咏,孙殿起辑,雷梦水编,北京古籍1983版
      51. 韩复榘,吕伟俊著,山东人民1985版
      52. 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两册,第三卷一册,第五卷两册),科学版
      53. 一九二七年的上海商业联合会,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人民1983版,出版社寄赠
      54. 小说修辞学,布斯著,华明等译,北大1987版,孙思白题记
      55. 清诗话(全二册),王夫之等撰,上古1978版
      56. 先秦七子思想研究,童书业著,齐鲁1982版,孙思白钤印本
      57. 黑龙江旅行记,马克著,吉林省社科所翻译组译,商务1977版,孙思白题记本(译者赠送)
      58. 陈独秀问题批判资料,中国人民大学1958版,孙思白满批本
      59. 中国报学史,戈公振著,三联1955版,孙思白签名本
      60. 1949-1979国外出版中国近现代史书目,杨诗浩等编,上海人民1980版
      61. 人类婚姻简史,韦斯特马克著,刘小幸等译,商务1992版
      62. 江苏近现代经济史文集,江苏省中国现代史学会编,1983版
      63. 胡适的日记(全二册),近代史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中华1985版
      64. 海录注,谢承高口述,杨炳南笔受,冯承钧注释,中华1955版,孙思白签名本
      65. 孔府档案选编(全二册),近代史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中华1982版
      66. 诸子考索,罗根泽著,人民1958版,孙思白签名本
      67. 旧闻杂忆补篇,徐铸成著,四川人民1984版
      68. 书话,唐弢著,北京1962版,孙思白签名本
      69. 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军阀,段云章等著,四川人民1990版,孙思白题记本(编者寄赠)
      70. 山东义和团案卷(全二册),近代史索近代史资料编辑部编,齐鲁1980版,编者赠
      71. 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全二册),葛懋春等编,北大1984版,孙思白题记本(编者寄赠)
      72. 中日文化交流史论文集,北京市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会编,人民1982版,孙思白题记本
      73. 华北事变资料选编,南开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中共党史教研组编,河南人民1983版,孙思白钤印本
      74. 广志绎,王士性著,吕景琳点校,中华1981版,孙思白题记本(点校者寄赠)
      75. 王德昭教授史学论集,本书编委会编,1985版
      76. 西安事变纪实,申伯纯著,人民1979版,孙思白签名本
      77. 关于钓鱼岛等岛屿的历史和归属问题,井山清著,三联1973版,孙思白签名本
      78. 山东大学(青岛)人物志,山大(青岛)校友会编,海洋1991版,编者寄赠
      79. 晚清史论,茅家琦著,河南人民1989版,孙思白钤印本
      80. 学而思小札,冯契著,上海人民1958版,孙思白题记本(著者赠送)
      81. 陈独秀研究参考资料(第一辑),安庆市历史学会等编印,1981版,孙思白签名本
      82. 西南军阀史研究丛刊(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第五辑),西南军阀史研究会编,四川人民,广东人民等版,1982-1986,孙思白题记本
      
      下午,还接待了一个书友,他送来几包信札、稿件,比较杂,留下一批,让我们代卖,今天时间来不及了,明天接着写。
      今天还接待了一位老客户,买了4000多元的书,其中包括大本的《中国历史地图集》,《非洲地图集》,还有一个五大本的意大利文服装史,还有一大摞画册和美术类图书……
      晚饭前到另外一个朋友那里取了百余本让我们代销的民国杂书,目录容后整理。
      晚上请朋友吃饭,然后回来上网,汇报战绩。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01-02 23:54:10
    渔舟兄:
    感谢监督,小弟不敢忘记:)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01-02 23:54:35
    转一个有关孙思白先生的文章
    
    民国史专家——孙思白  
    
    --------------------------------------------------------------------------------
     
     作者:吕伟俊 韩冬梅  来源:山东大学报总第1446期  时间:2001.9.10  
    
    --------------------------------------------------------------------------------
     
      孙思白,1913年生,原名孙兴诗,化名孙放,笔名劳荪,叶是一等。1934夏考入北京大学史学系读书。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初先后在青岛临时大学、山东大学谋得教学职业,直到青岛解放。解放后历任山东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系副主任、校长办公室副主任、校工会副主席兼宣传部长、<<文史哲>>编委。1973年调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任研究员,曾任民国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现代史学会顾问、名誉会长及数所大学兼职教授。长期从事中国现代史、中国民国革命史、中国现代思想史的研究与教学。曾与李新等合作主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民国人物传>>,编著<<红楼风雨>>等著作,另有论文数十篇,刊于海内外著名杂志,现已收入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孙思白史论集>>一书中。
     
     
     成长足迹 一生跋涉
    
    1913年,孙思白出生在山东章丘。幼年就学,受业于当地名儒王逝先生门下六年,略具国学基础。中学阶段先后入济南正谊中学、北平弘达学院、北平大学附属高中学习。
    
    1934年夏,孙思白考入北京大学史学系读书。翌年“一二.九”运动发生,参加民族解放先锋队;抗战开始后被派回鲁西北聊城地区工作,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范筑先将军秘书。
    
    1940年孙思白南下,辗转到昆明西南联大复学。在西南联大加入校内进步社团“群社”与秘密组织“社研”,投入了大后方的民主运动。复学毕业后,与社友协商同赴重庆红岩八路军办事处领取指示。他先后以教育、研究、出版为社会职业并成为长期地下工作者。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孙思白在青岛临时大学谋得教师职务。1946年复转入战后复校的山东大学任中国历史讲师。孙思白与胶东解放区及青岛市委取得联系,领受任务,直到青岛解放。解放后山东大学进入接管与新生阶段。原来的地下组织已完成任务而奉命结束。孙思白当即以公开身份在驻校军代表为首的接管小组领导下参与校内有关工作,先后被推为青岛教育界各学校代表,参加青岛各界联合庆祝解放的筹备会工作,继而参加青岛市教育工会的筹备会,后任市教育工会委员。在校内任校务委员会秘书,政治大课委员会秘书,校工会副主席兼宣传部长,随后任校长办公室副主任。1950年任历史系副教授,1956年后任山东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先后为全校新生讲授政治大课: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为本系学生讲授中国现代史、现代思想史专题;为外系学生讲授中国近代史等课程。1964年至1966年,任济南市人民代表。1956年奉高教部调派到京与李新等共同主编中国现代史教材,倾四年之力,撰成《新民主主义时期革命通史》四卷本,百余万言,获国家高教部颁发的优秀教材一等奖证书。其后,“文革”发生,一切中断。二次“解放”后的1971年春又奉命临时调到北京历史博物馆参与中国近代现代革命史展出的总体设计工作,事毕回山大。
    
    1973年春,孙思白先生被调到近代史研究所,晋职为研究员,兼民国史研究室主任,与主编李新共同主持一部民国史及三套资料的工作。这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由艰难起步而逐渐展开,影响及海外,曾引起台湾史学界的评议。此期间,中国现代史学会在全国范围内成立,被推为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同时,任山东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江苏学院兼职教授。并被聘兼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史编委与民国史副主编、大百科出版社中国妇运史编委、中国民国史丛书顾问、中国革命史丛书编委、聊城地委党史资料委员会顾问等兼职。
    
    1991年孙思白先生改办离休手续,时年七十八岁。当时除在本单位退居二线以备咨询外,尚兼任山东大学、苏州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及中国现代史学会顾问。后又应南京大学民国史研究中心之聘任客座教授。
    
    笔耕不辍 硕果满枝
    
    孙先生一生笔耕不辍,在学生时代与战争年代即写过很多回忆性文章及其他杂文,在后来的工作中更是硕果满枝。综其一生,孙先生的著作可粗略作以下划分:
    
    在“中华民国史”的研究与编写工作中,首先承担《民国人物传》的审改、完稿的工作,参与《中华民国史》第一编部分的撰写,并主编《中华民国史》第二编第三卷的工作,但到1989年春,忽然背部痛楚,长期不愈,以致被迫中辍。计前此主要著作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民国人物传》、《红楼风雨》、《一二.九运动回忆录》、《清算胡适政治思想》。
    
    发表现代史方面的论文约有六十余篇,大致分为六组:
    
    新中国建立之初,为宣扬时代精神而写的,主要有《民族抗战与新中国的诞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斗争精神》、《为毛泽东选集出版而欢呼》、《学习总路线,推进学术研究》等; 
    
    现代史的研究自来比较薄弱,解放初始有所重视,但仍未广泛开展,为力图对此情况有所改变而写的,主要有《为什么中国现代史研究至今这般寥落?》、《略论中国现代史开展研究工作中的几个问题》、《中国现代史讨论会概述》、《谈研究中国现代史的问题棗答青年同志提问》; 
    
    一组研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文章。主要有《试论五四文化革命的分期及其前后期的转化》、《研究五四运动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五四以来反封建文化运动之史的考察》、《纪念五四七十周年断想》等; 
    
    一组评价人物思想与业绩的文章。主要有《宋庆龄女士的思想毅力与伟大成就棗谈“为新中国奋斗”》、《 山东的蔡元培棗教育家鞠思敏先生》、《范筑先将军传跋语》、《怀念华岗校长》、《陈独秀前期思想解剖》等; 
    
    一组史论性的文章。《谈历史科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与区别》、《“九.一八”与“一二.九”学生运动的比较研究》、《卢沟桥事变史二题》等; 
    
    一组推动开展民国史研究工作的文章。撰写民国史的工作,作为一项重点项目,早已铺开,但初期阶段,这项工作究竟如何开展,大家在思想认识上不尽一致。特别是数年之后,民国史的编写计划传到台湾,引起了许多学人的种种猜测和责难。由于上述情况,孙先生写了几篇报导与申辩性文章。 如《中华民国史学会第一次学术讨论会报告》、《论军阀史学术讨论会报告》、《怎样认识韩复榘这个人?》、《谈民国史编写问题棗寄语同行诸君》等。 
    
    从孙先生的这一系列论著中我们似乎可以触摸到中国二十世纪大变动的脉搏。除此之外,孙先生于诗歌亦有爱好,他的许多诗歌也反映了时代的新声和自己追求进步的心迹。这些诗歌均收入《孙思白史论集》中。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孙先生一生追求进步,自早年接触新文艺,即与少年好友六七人共谋结社,在北方报刊上发表诗文。为了反对日本的欺凌与压迫,孙先生毅然投身到挽救民族危亡的“一二.九”运动;为了和日本侵略者作殊死斗争,孙先生参加过抗日游击队,并加入了党组织。后来,孙先生又在昆明、重庆以及战后的青岛作过地下工作。孙先生满腔热情地歌唱过新中国的诞生,诚心诚意地希望国家从此国泰民安。在山东大学任教期间,孙先生也极力在祥和安定的氛围下努力探寻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线索。究其一生,无不包含着孙先生忧国忧民的拳拳赤心。
    
    作为我们党培养起来的知识分子和教育工作者,孙先生的身上既有我国传统的师德,又有新型的教育思想。他在山大任教期间,以授课生动、循循善诱而著称,又以文笔秀美、发人深思而闻名。他主持的几次学术讲座和学术讨论会都在现代史学界内引起较大轰动。山东大学以“文史见长”,山大历史系在五十年代以“八大教授齐名”创建了辉煌时期。孙先生与这些史学老前辈关系融洽,并以“后生”致师生之礼,为学人所称道。前不久仍在世的杨向奎、赵俪生先生谈起孙先生仍是赞叹不已。孙先生学为师表、奖掖后学。同仁或学生每取得一些进步,他都予以支持与鼓励。他为吕明灼《李大钊思想研究》作“序”,为吕伟俊《韩复榘传》作“序”,为高志超《范筑先将军传》作“跋”,为来新夏《北洋军阀史稿》作序即其突出明证。至于平时师生同仁间的学术交流、通信探讨、当面晤谈更是举不胜举。这使众多学人受益匪浅。
    
    孙先生作为山东人,又长期在山东大学工作,对故乡、对母校都怀有极为浓厚的感情。他打算将自己毕生珍藏的图书捐赠给家乡,设立“思白图书室”;对山大,孙先生更是时刻关注,他曾多次应邀到山大讲学,使新一代大学生、研究生深受教诲。孙先生去北京工作后,仍时刻怀念山东、山大的故人,时刻关怀山大和历史文化学院的发展。1993年孙先生八十大寿时,历史系特派吕伟俊等同志前往晋贺,作竟夕之谈。话语大部分是谈山大,谈历史系的发展,孙先生怀念关心母校、母系之情溢于言表。2000年,杨向奎先生去世时,山大派冯宜明、吕伟俊等同志前去吊唁,并顺便探望孙思白先生,共进明寰。此时的孙先生虽然思维有些混乱,但断断续续的话中仍念念不忘山大。终了,孙先生说:“我多么想再去山大看看啊,但身体这样糟糕,怕是不能成行了,就请你们代我问候山大的领导和老朋友们吧!”令在场的人不禁潸然泪下。
     
    
作者:YP 提交日期:2005-01-02 23:54:48
    等着看.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01-02 23:58:16
    YP兄半夜还不睡,我最近学乖了,准备按时休息了,所以不能多写了,要不,明天的事情又做不好了。
    
    晚安,老兄:)
作者:渔舟唱宛 提交日期:2005-01-03 00:48:01
    等着看明天的:)
作者:笛民 提交日期:2005-01-03 00:49:20
    都跑了?我也溜。
作者:ele 提交日期:2005-01-03 14:01:02
    问题是,好书卖到哪里去了?一定要打听明白
作者:老风 提交日期:2005-01-03 15:05:32
    上边列的书目什么时间卖?
    
    我看中了两本.
作者:脉望 提交日期:2005-01-03 15:46:07
    写得好!有意思!
作者:小茶倌 提交日期:2005-01-03 23:50:22
    2005年1月3日星期一 风和日丽
      
       迷迷糊糊地睡到8点钟,想着今天要上班的事情,赶紧起来了,几个同事也陆续起来,各自开始忙活。到10点多我给负责我们网站技术的公司电话的时候,才知道,今天仍然是假期,是我没有这个概念。糊涂。
       今天先交了改版的方案的修订稿。这次是我们布衣书局的网站创建近一年来的最大的改动,我们主要的出发点是想改善我们自己和用户使用时候的方便性,主要增加一些对其他书友的服务项目,另外,把我们代销这一块儿的平台搞好,让所有在我们这里代销旧书的朋友,随时可以登陆布衣书局,查询相关图书的销售,结算情况。
       前几天跟朋友聊天的时候,突发奇想,我们准备把原来由我们自己来做的“布衣茶社”这一块儿承包出去,给那些有热情,有想法的书友去做,我们提出了一个口号:你的地盘你做主!现在还在招商的过程中,已经有数位热情的书友表示了兴趣,有几个朋友已经谈好:一世永飘准备开办一个“飘来飘去”,老陈准备开一个“涵芬书话”,苍生皆偶然准备开一个“苍生小筑”,还有几个朋友正在接洽中。我们自己准备把主要精力放到销售上,稳固自己的后方和基础,争取更大的发展机会。
       《读书》杂志2005年第1期来了,我们的广告在107页,位置不是很理想。这个广告词已经用了好几期了,我计划下一期调整一下,重点宣传我们收购和代销的服务,争取能在北京收到点有意思的书。
       刚刚把这些事情搞定,准备午饭的时候,来了网上有名的二爷,他是看了我的贴子来买昨天汇报的两本书的,顺手又在书架上翻了几本,一并加到原来的订单里了,都是些带图的书,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二爷是个热心人,上次我去万圣书店听钟芳玲的讲座,在公共汽车上接了他一个电话,他让我下了车,在涵芬楼用车接上我,一起去了。孔夫子旧书网聚会的那天,我们俩邻居,大口大口干白酒,结果先后倒下了。(他走的时候好得很,后来听说的)甚是壮烈。现在我已经很少喝酒了。最后,二爷挑了这么几本书: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广西少数民族图案选集》、清华土木建筑系《中国会堂剧场建筑》,还有一本贴图售书的《阿诗玛》,加上周六从潘家园买的三种:《鲁迅诗稿》、《The Joy Of Sex》、《百花齐放剪纸》,我趁机恶狠狠地敲了他一笔。
       要出门的时候又来一位书友,这老兄姓吴,跟著名的吴前老头一个姓,似乎是在什么公司做事情的,没有多问。他昨天下午来过,拿来几包东西,让我帮着看(应该说是一起欣赏),主要是《出版史研究》的一些稿件和写给这个杂志主编叶再生的一些信,似乎没有太有名的人。还有一些信札,主人扔出来的时候已经碎掉了,他自己用胶带粘了一些,我劝他不如好好放着,不要随便粘,不然反倒害了那些东西。这些东西的处理就像洋装书一样,以后还是要有一批专业的人士来搞才成。他留下一批东西,让我们寄售。主要是《佛教文化》杂志社、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出版社的部分来信和稿件,还有北京广播电台的稿件(主要是今日侨乡栏目),一份手稿《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者)的修正主义农运路线》等等。社科院文学所胡小伟的一些信札,一部歌剧的稿子,还有文革前《文艺报》的一些稿件,有一个叫牧原的,也不知道是什么人。
       这里面有价值的是一些三联书店的发稿档案之类的。
      1、 邹启明《介词趣谈》,主要是发稿单,说明之类和香港三联原书的内页,有董秀玉签字的说明书复写件;
      2、 布罗代尔筑,顾良、施康强译《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一卷),原书书衣、内文地图图片等等。这些图片多半贴在《自我论》稿费通知单等一堆过时档案的背后,可见三联有多么节省;
      3、 迈克尔·蔡著《求职之道》,主要为稿费记算表、发稿说明书等等;
      4、 许倬云《西周史》,主要为发稿说明书、联经版原书封面,内文图版页,稿酬通知单等等;
      5、 关里爷著,张承志等译《热什哈尔》,主要为发稿单复写件,说明书;
      6、 景德镇陶瓷史稿,主要为封面设计的部分底稿;
      7、 春满北国,主要为发稿单;
      8、 瓦西列夫《情爱论》,主要为定价记算表,封面,扉页设计印刷底样等;
      9、 林肯集,主要为发稿单等,有董秀玉签名若干处;
       今天他又带来一批东西,有90多张商务一个老先生反右还是什么时候写的反省书一类的东西,很详细,可惜被虫子咬了一点,有点残。还有一些据他说靠不住的东西,一堆赵朴初,都是中国佛协,法音杂志之类的信笺,我也同意他的想法。还有启功的,沈鹏的信札,我看也玄。倒是最后有一封蔡若虹的信,我感觉好像是真的,里面的内容是跟一个跟他索要字的人说现在已经写不了字,不能胜任云云。时间是1996年。中间有一摞写在中国京剧院的信笺上的材料,主要是叶盛兰的检讨,还有裘盛荣、李少春他们对于叶的批判,看不懂。
       顺手他还带来一堆书,比较杂,主要是旅游类的,还有一堆跟蜜蜂,蜂蜜有关的。有点意思的有几种:奂匀整理,赵白山图《北京儿歌》(少儿1955版),可惜品相不好;江青《为人民立新功》;苏联中文版西蒙诺夫《日日夜夜》的64开精装本;还有一册龚明德先生《<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修改笺评》,中华版《古籍目录》。
       (刚才我的老师尹吉男先生来,聊了半天,买了我们几本书,今天时间不够了,就此刹车)。
      
      附录:前日从朋友家拿来代销的大包民国杂书目录(版本略,一半为建国后出版物)。套用《天下无贼》里的经典语句:代销很重要,布衣很可靠。
      
      书名
      1、 印度通史
      2、 政治学纲要
      3、 三百篇演论
      4、 马克西姆的归来
      5、 白求恩
      6、 集外集
      7、 中国四大家族
      8、 列宁论战争
      9、 中国地理大纲
      10、 经济学史原论
      11、 自然辨证法
      12、 高级印度史两册
      13、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三册
      14、 诗经试译
      15、 诗体释例
      16、 西北-赣南
      17、 文艺学引论
      18、 中国经济的道路
      19、 中国史地问答
      20、 人生观的科学
      21、 三人行
      22、 西洋哲学史简编
      23、 地理考察方法论
      24、 太阳照在桑乾河上
      25、 中国人地关系概论
      26、 地理学通论
      27、 地理学新论及其研究途径
      28、 般若心经讲义两册
      29、 北京游览手册
      30、 中国纺织染业概论
      31、 家族私有财产及国家的起源
      32、 别林斯基的历史
      33、 梨园按试乐府新声
      34、 中国启蒙运动史
      35、 世界经济地理
      36、 中国近代政治史
      37、 西北区域地理
      38、 近代世界政治史
      39、 中古文人生活
      40、 列宁的母亲
      41、 列宁
      42、 梨园按试乐府新声
      43、 简明中国通史
      44、 韩非
      45、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文件摘编2册
      46、 中国语文研究参考资料选辑
      47、 中国地理基础
      48、 英国人
      49、 中国美术史略
      50、 神话研究
      51、 孟学大旨
      52、 修辞学发凡
      53、 达尔文主义
      54、 史林杂识
      55、 白香词谱
      56、 中国经济内幕
      57、 列宁家书集
      58、 论十八-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59、 列宁生平事业简史
      60、 梨园按试乐府新声
      61、 国家与革命
      62、 哲学底贫困
      63、 黄仲则诗
      64、 汪尧峰文
      65、 政学罪言
      66、 动物生活史
      67、 笛卡儿方法论
      68、 历史人物
      69、 辩证法全程
      70、 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
      71、 诗经研究论文集
      72、 录鬼簿
      73、 近代欧洲之政治与外交
      74、 中国古代及中世纪史讲义
      75、 英日同盟
      76、 数息观法
      77、 简明中国通史
      78、 搜神记
      79、 中国古典小说评论集
      80、 古希腊罗马哲学
      81、 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
      82、 语法修辞讲话
      83、 自修英文文法大全
      84、 太平天国史迹调查集
      85、 哥达纲领批判
      86、 中国森林史料
      87、 日本哲学思想史
      88、 金瓶梅考证
      89、 纪念五四运动四十周年论文集
      90、 陆放翁全集2册
      91、 张文忠公全集2册
      92、 日俄战争
      93、 社会发展史与中国
      94、 管异之恽子居文
      9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美矛盾
      96、 列宁
      97、 中国
      98、 中国边疆问题讲话
      99、 资本的折旧
      100、 反苏大阴谋
      101、 世界蚕丝业概观
      102、 近代欧洲政治思想小史
      103、 中国近代简史
      104、 本国地理纲要
      105、 社会主义思想史
      106、 英国政府大纲
      107、 西北区域地理
      108、 廿世纪的意义
      109、 中国棉产改进史
      110、 台尔曼传
      111、 土耳其经济现状
      112、 世界农业概况
      113、 十年来财政资料汇编2册
      114、 国学概论上
      115、 世说新语2册
    
作者:渔舟唱宛 提交日期:2005-01-04 00:04:46
    看完才睡.......
作者:kempis 提交日期:2005-01-04 08:54:01
    一世永飘准备开办一个“飘来飘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此布衣不会魅影重重了吧!!!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01-04 09:56:06
    补:1月3日上拍的几种书
      
      昨天时间紧,没有弄更多的书,找了几种,自认为综合评价,也还过得去,价格也还过得去。
      
      第一种:
      
      近全新朱启钤《蠖园文存》,三卷,两册,一函。朱启钤撰,民国二十有五年丙子紫江朱氏刊,祝书元题签并序,瞿宣颖序。近全新,包装精美。开本20.8×19.4厘米,213页426面,排印及影印。所收为朱氏文章,序跋等甚多。自重1300克。
      
      此书第一次见于隆福寺书店,几年前,标价即500元。两年前于潘家园看到,觉得太新,像后做的一样。当时正好隆福寺中国书店的王玉川先生在,他说:就是这样的,都是朱家出来的,所以完好。我才放心地购买。后来此书也见于报国寺和拍卖会,拍卖会的起价1000元,似乎无人应拍。琉璃厂的文化遗产书店,开张的时候,品相比较差的标价300有余。若民国图书都能如此品相,岂不快哉!
      
      
      第二种:
      
      光绪刊大开本《兼山堂奕谱》,光绪六年重刊,定远方氏知守子,白下仲卿氏常华同校读,金陵城内坊口大街弓箭坊内陶文魁刻字印刷处刻,一局一文。开本27.5×22.3厘米,半叶框24×20厘米,63页126面。序言页书口有水渍,第一图为红笔勾画,余完好。自重300克。
      
      此书半年前购于报国寺某摊,当时跟卓洛一起走,是他看见的,讨价还价之后,终于买下,比我预期的进价多花了100元,但是因为是个全的,也还值得。虽然是后来翻刻,但是效果还是不错。
      
      第三种:
      
      中国书店刷本《励耘书屋丛刻》,两集两函,收陈垣著作八种:元西域人华化考八卷,二册(民国廿三廿冬励耘书屋锓版);元典章校补十卷,五册(民国二十年二月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刊行);元典章校补释例六卷,一册;史讳举例八卷,一册(民国廿二廿冬励耘书屋锓版);旧五代史辑本发覆三卷,一册(民国二十六年七月北平辅仁大学刊行);吴渔山先生年谱二卷,一册(民国二十六年七月北平辅仁大学刊行);释氏疑年录十二卷,四册(辅仁大学丛书第五民国廿八年冬刊行);清初僧诤记三卷,一册(民国卅三年夏励耘书屋锓版)。本书开本28.9×18.7厘米,半叶宽12.7-13.9厘米不等,半叶高17.5-18厘米不等。十六册,每册70-100页不等。本书封面以牛皮纸装订,函套书签上“励”字处有原藏者“轩”字墨章一枚,天头处亦有此小章,书根处以墨笔简写每册书名,如“旧五代”、“清初僧”等,内页无勾画钤印,全新。此书为中国书店以励耘书屋历年所刻之雕版集中刷印,亦为此书第一次以整体面目面世,此事经过,刘乃和先生有专文详介。自重5500克。
      
      此书若干年前购于中国书店某店,这个书的平装影印本,现在有的中国书店都标价达300元了,这个书600元起拍不能算贵。这套书历经多年,几次雕版,凑到一起刷印,殊为不易。
      
      第四种:
      
      明版《东坡先生易传》(存卷六),开本28.2×16.7厘米,半叶框23×15.2厘米,明版,棉纸。26页52面。卷首页有霉变和磨损,书口有磨损,后半部书口中间有裂口,品相差。
      
      
      可惜品相差,也是数月前购于报国寺,白棉纸。但是价格便宜,不妨做个样子看看。
      
      第五种:
      
      明版,清代全毁禁书《焦氏澹园集》(现存二十四卷九册),存卷一至卷十四,卷十八至卷二十一,卷二十五至卷二十七,卷三十三十五,共二十四卷,每卷数页至三十余页不等。开本28.2×17.2厘米,半叶框20.7×13.6厘米,次赏斋刊本。此书明代仅有此刊本,该书乾隆时被列为禁书,入全毁书。朱家溍先生《故宫藏禁毁书录》中载:焦氏澹园集 四十九卷 见“全毁书目”。明焦竑撰。明万历三十四年黄云蛟刻本。十册。半页九行,行十九字,白口,四周单边,有焦太史序、末署万历丙午冬季通家友弟楚黄耿定力纂。吴梦赐序、陈懿典序、臧尔劝序、许吴儒识语,略述黄云蛟属谢嵩题校入梓云云。版心下方有“戴惟孝刻”四字,上方有“欣赏斋”三字。卷一至三十五为各体文,卷三十六至四十九为各体诗。焦竑,万历己丑(十七年)进士,事迹具《明史·文苑传》。(http://www.historychina.net/qinghistory/zuanxiu/Index.aspx?id=63&articleid=2127)部分书页品相较差,但印制较好,应系较早印本。重近1000克。
      
      
      此书也购于报国寺冷摊,虽然品相差了一点,但是似乎为很早的印本,效果很好。如果狠一点,应该拆开了,一本一本地卖,当个样子,一般说来会比一起卖价钱高不少。但是总是有点于心不忍,看样子还是需要继续锻炼。现在的价格,平均一卷20.8元,算很便宜了。
      
      
      此次拍卖,周四晚上结束。
      
      
    
    
    
    
作者:谯楼更鼓檐 提交日期:2005-01-04 10:07:00
    这个贴子要放在收藏夹里~
    
    等偶忙完要命滴这几天~
    
    再
    
    端庄滴看看~
作者:diamonds 提交日期:2005-01-04 10:29:25
    中间有一摞写在中国京剧院的信笺上的材料,主要是叶盛兰的检讨,还有裘盛荣、李少春他们对于叶的批判,看不懂。 
    
    这个留下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01-04 20:34:22
    2005年1月4日星期二 风和日丽
       今天不知道怎么的,感冒忽然重起来了,从开始的晕乎乎,到从地坛回来之后的鼻涕直流,刚才只好去买了一盒康泰克,准备用它吓吓我的感冒。往公司走的路上,顺便进了旁边的“酷乐唱片”,楼上楼下转了一圈儿,本来准备买一正版的《功夫》,再次放松一下脑子,结果没有,但是买到一张《饮食男女》,郎雄在里面的表演,我很喜欢看,虽然夸张了些。
       早上醒来,算着今天是上班的第一天,计划去社科院的历史所拜会几位先生,结果电话打过去,都没来。因为没有决定是否去那里,所以去地坛的意图也暂时挂起来。
      上了网,看到江东子弟的留言,我登陆了,看到他介绍我给杨成凯先生电话,说杨先生有意到我们这里来看看。我接着电话过去,杨先生在家,很热情。我们从江东开始,聊到网上的旧书,再聊到现实生活中的书店。杨先生觉得我的宣传做的不够好,离社科院这么近,大家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说到现在的书价,杨先生说起来他前一阵子买的《日知录集释》,180元,在隆福寺的中国书店买的,他苦笑说那个时候也就18块钱。当然,他也感慨现在的书已经多得没有地方放了,但是还是要买。他说韦力、扬之水都跟他提到过布衣书局。他到协和医院的时候特地从这个胡同东头走到西头,也没有看到。我赶紧告罪,并欢迎杨先生方便的时候到布衣书局一坐。
      放下电话,继续给历史所的“光盘贩子”打电话,这次通了,接电话的正是贩子老师本人,结果一问,经常在往复活动的一干人大多没有来,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建议我下周再联系,看看人是否多点。
      于是,我的地坛之旅就可以成行了,背上大包和几个袋子,108上一站,晃晃悠悠地就到了地方,手里还多几张票,结果看着谁都不像需要的样子,只好自己带走了。喝了杯豆浆,吃了个煎饼果子,进了书市。
      书市里人头攒动,就是还不到人山人海的规模。因为肚子还饿,首先奔了北边卖吃的地方,路上遇到舞鹤游天,他带了给儿子买书的任务来,顺便看看其他的。卖什么的都有,真便宜,但是我不敢一心几用,还是奔了卖书的地方。门口北边的几个旧书摊的书已经东倒西歪了,但是价格并没有便宜多少,依然贵得很,我觉得比我定价还要高,都没有还价的勇气。胡乱买了几种一般的书:李洪林《理论风云》(三联1986版),吴肃民《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概论》(天津古籍1995版),吴肃民等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古籍举要》(天津古籍1990版),《黄帝故里文献录》(中州古籍1996版),《首都图书馆同人文选》(学苑2003版)。看见旁边冷冰川的《二十四节气的恋人》(河北教育2001版)流落街头,一并收起来了。还有一本《讲谈社创业七十周年纪念:豪华图书展示即壳会出品目录》,日文的大本,印得满好。
      还是因为人头攒动,我就直接到几家相熟的摊子上去了,B区东头的Z氏兄弟的摊子我是必看的,因为好书不少,这哥俩儿都是卖书的好手,尤其是弟弟,嘴里不闲着,话说来就来,总是能够多多少少打动你买点东西走。我说:要请就请你这样的人。他说:你请不起我。他放言出来:只要我看中的,价格包我满意。话很中听,但是生意还是生意,一些书还是买不下来。因为我是书贩子,如果没有利,我就不能买了。他的书如果交给我来卖,也会卖的不错,因为他们都是有眼光的人,对于学术图书这一块儿还是非常熟悉,而且还熟悉出版社这个系统,过去一直跟韩国人,还有台湾的打交道,做的很红火。斗争之后的结果,我教了一把钞票,多了一包书:《册府元龟》(中华1994版),《溥仪私藏伪满秘档》(档案1990版)、卞僧慧《吕留良年谱长编》(中华2003版)、韩酉山《张孝祥年谱》(安徽人民1993版)、精装毛边本《古今诗赋》(1919版)、《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广东人民1996版)、茅以升主编《中国古桥技术史》(北京1986版)、张传玺等《1900-1980战国秦汉史论文索引》(北大1983版)。
      不知道史眼镜在什么地方,人太多,也就没有找了。走到灯市口中国书店摊位的时候,M哥刚刚吃过饭,我打听隆福寺摊子的位置,M哥说:早撤了,中午饭都没有在这里吃。我只好悻悻地离去,走过北大的畅畅文化摊位时,看里面挑中华,商务书的人头,看了几眼,把拿到的几本还是放下了。他们夫妇俩1999年1000元从地摊起家,现在已经开了四个店,雇了十多个帮手,还在北大资源宾馆租了一个房子做办公室,认认真真做公司了。真是让人佩服。
      报国寺的老C的摊子的书还是不少,手里当然也攥着大把的票子,隔壁小S的书架已经稀稀拉拉了,据说最后的一批外文书都让中国书店包去了,算是清理了地方。他们说这次卖得不好,比上次差很远。他们夫妇合伙经营这个生意,一直能有好书,小S做生意很痛快,能让就让。舞鹤游天也过来了,手里多了几包书,主要是陶湘《书目丛刊》等辽教的书,但是给儿子买书的任务还是没有完成,说了几句就匆匆离开了。刚才潘家园的老W到这个摊子上,买了一些《丛书集成初编》的零本,主要是周易和医学的部分。剩下的这些他们夫妇作价一次性卖给了我,一共291本,我另外还挑了几本:史式《太平天国词语汇释》(四川人民1984版)、(苏)ISTRIN著,杜寿松译《文字的发展》、熊伯履编《相国寺考》(河南人民1963版)、徐嘉瑞《大理古代文化史稿》(中华1978版)、郑午昌编著,黄保戊校阅《中国画学全史》(上海书画1985版)。又装了一个大袋子,他们借我一个小车,直接拉走了。
      我从南门撤退的时候,路过一个中国书店的摊子,看到他们正在整理打捆,我问有没有什么能卖给我的,他们经理指着一个箱子说:这是前几天收的,来书市的时候不小心搬错了,在这里一直就没有打开,你看看你要的话,全部卖给你,有好书。但是有一条,不能挑!我问了问价,看了看钱包里的钞票,开始拆箱子看货,这些书都是美院的沈叔羊先生家的,他是沈钧儒的三子,他是画家,中西画都能画,这批书有几十本民国书,最好的是一册1929年版毛边本的《近代美术史潮论》,还有一些有关木刻的书等等(今天感冒厉害,明天列书单)。因为不是个体的摊子,还不了多少价,好说歹说,打了一点折扣,拿下了。我自己拿不了了,他们派了一个人给我送出东门打的。
      到家的时候已经是2点多了,算帐,清帐,一笔笔来过。孔夫子网上的茶花女和他的一个朋友过来了,那天喝酒的时候我们没有来得及说话,今天坐下好好聊了聊。他来北京几年了,一直都没有去找工作,只是在孔夫子网出现之后开始做点旧书的生意,因为离五道口近,所以主要跑五道口和北大周边,他是衡阳人,在湖北学的水产,现在专业早就扔下了,扛着眼镜,说话很诚恳。身上还有一些学生气。我劝他去找份工作,或者把现在做的事情抓紧一些,免得荒了时间,以后后悔。他也说到,他领别人进这个行当,有的人都超过他了,他要努力。他说起他收到的一批陶行知弟子戴自俺的藏书,其中有不少品相极好的鲁迅全集本的零种,还有很多戴先生写了很多题记的书,我劝他回去好好整理一下,卖给真正喜欢的人,不要老放在自己的手里。昨天下午我跟宁波的万历通电话的时候,也是这样劝他的,不要给自己买太多的书,做书贩子,买书的机会太多,会买穷的。
      接到安徽我爱小虫兄电话,他来北京开会了,说要找时间过来一聚。他是我见的第一个外地网友,那是2002年的时候,那天我们喝了一瓶多二锅头,都多了,我打的送他回宾馆,然后回来一头栽在床上了,他后来告诉我,他上了网,然后就睡着了,交了一大笔上网费。一转眼,都2005了。
    
作者:一世永飘 提交日期:2005-01-04 20:39:17
    捞面条
    
    一条更比一条长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01-04 20:56:23
    今晚吃的是酸辣粉,就是长长的,咬不断,理不乱。
作者:野溪 提交日期:2005-01-04 21:16:06
    hao
作者:kempis 提交日期:2005-01-05 11:10:12
    南区中间一摊有套四册民国初版的《四朝学案》(世界书局),要价600。俺还价200,人家不干。而后来中华出过其中的《宋元学案》。书价太高,不要也罢!
    
    茶花女在五道口和北大周边淘书,那里好书不太多啊,不容易!
    
    畅畅文化主要靠商务、中华的特价书起来的。一年多前老板还跑潘家园呢,现在不可同日而语了。不过胡同也可以去特价书商处看看,也有市面见不到的好书。
作者:kempis 提交日期:2005-01-06 09:58:13
    [按]俺代三老板贴新的一则,算越庖代厨。
    
    2005年1月5日星期三 漫天大雪
      
       今天的心情跟今天的天气一般,先是阴沉得很,于是我就发了消息给同事,说我上午睡觉去了,大概是昨晚感冒还没有过去,还在折磨我。终于,下午我出门的时候,飘下雪花来,等到我再次踏上地面的时候,已经白茫茫的一片了,我若是古人,更愿意用“白花花”一片来形容,那是银子,钱的颜色,现在的钱是花花绿绿的,一如现在的出版物封面。
       今天没有买一本书。书店倒是去了的,自己中午起来以后就到网上乱转,把“贩书日记”的帖子又帖到“往复”一份,这样下去,早晚得被当作广告清理,现在顾不了许多了,有这许多免费的资源,还是要用。
       正在看帖子的当间,接到两个电话,一个是葛朗台打来的,这老兄昨天半夜看我的帖子,看到我说临出书市门口的时候买到一些民国书,为首的是《近代美术史潮论》云云,半夜没有睡着,给我打电话,偏偏赶上我头疼关机,终于这时候打进公司来了。他说他有一册同样的书,愿意拿来一比高下,还没等我答应,他已经在电话的那头说:10分钟后见了。这家伙在东方新天地的楼上工作,据说是做管理层的,谁知道,反正天天忙活得很。另外一个电话是书友宝罗打来的,他跟我打听孔夫子旧书网上“和气”要卖或者捐赠日文书的事情,他有个老师是美国研究东亚的,他们的图书馆对这事有兴趣。我建议他跟有关人士去看看那批书,然后谈谈再说,我跟他保证,和气人是可靠的。
       电话放下,葛朗台已经进了门,他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一个塑料袋,里面装了他的那本《史潮》,不用看,他那本的品相也不及我收到的这个。看到他放着绿光的眼睛,我就知道下面的话是什么了:胡同,咱们把这书换了吧。我赶紧表示不成,他于是拿出很多事例来证明他有资格获得这次机会,比如在我们这里发了若干个帖子等等,帮我组织拍卖等等,买了多少我的滞销产品等等,搞得我哑口无言,看在他一贯以来对于布衣书局的支持的情面上,我半推半就地答应了,临走我把书又要过来,他脸上掠过一丝不快,但是只好把书掏出来给我――我看看里面沈叔羊在扉页上的题字,抄下来留个纪念。他这才雨过天晴,开始滔滔不绝地许愿要再买多少我的滞销图书云云。等我钞下来字,把书还给他,他说到前面店里看看,五分钟以后我去前面店里找他,才知道他直接一溜烟跑回新天地去了,这个葛朗台。除了他那本书,留下的纪念只有这一行字了:一九三零年觉理论之重要乃广购各书以资研究九月十六日叔羊志于上海恒盛里。这是此书出版后的第二年,沈是沈钧儒的公子,买这本书想来还是轻松愉快的事情。
       电话找到给我们做技术的那间公司,他们正在给另外一个有名的网站做新版的调试,一时还顾不上我们论坛改版的事宜。我把有关的想法告诉了负责这件事情的小D,他说尽快帮我们弄。赶紧到孔夫子上给老陈留了个言,省得人家以为我们不上心呢。
       鼓足士气,到路口的狗不理吃了包子。然后经过协和医院旁的东帅府胡同到了新东安的背后。还没有上楼,就看到思考乐书局的大幅广告,绕到观光梯,关上门才发现是到六层的,只好到了地方再走下五楼了。
       思考乐书局在眼前了,门很大,拦着测试是否偷书的系统。很现代的样子,但早已数次听说他们的书少,不好之类的批评。这次亲眼所见,才知道所言不虚。我手背在背后,在里面飞快地走,政治,历史,教育,外语……满眼所见的都是些非常普通的书,如果用畅销书的标准来衡量,我觉得也是不算合格的。环境非常好,好书非常少。这个地方很优雅,很放松,听着音乐,很多坐着,歪着,靠着看书的顾客居然睡着了,有的还张着口,黑洞洞的挺煞风景。很多顾客看起来是楼下某个商店的服务员,男男女女的都有,一边走一边翻动中国文学部分的小说。思考乐的售货员三三两两的散布在高高低低的书架之间。我随口问一个女售货员:你们平时都是这么少的人吗?她马上回答:不是,周五、周末人就多了,现在大家都上班……原来这里是周末书店,可惜了平时周一到周四的时间。大部分书我都没有兴致去翻动,到了四层的时候看了半天的管理类,励志类的丛书,甚至包括李真的自述之类的,一会儿是加西亚,一会儿是沃尔玛,到我出门的时候,我已经耗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但是两手空空的离开了。我真替思考乐遗憾,让我耗费了它这么多资源,但是没有让我花一分钱,挺失败的。假如让我来给他们提意见,我至少说这么几条:第一,退掉一层的房子,把租金拿出来进货和宣传;第二,裁掉三分之二的员工,把节省下来的钱用于改善留下的这些人的待遇和薪金,加大推销和促销的工作;第三,换掉现在负责进货的部门负责人,重新选拔一个真正熟悉市场的人,至少要明白到这个地方来买书的是些什么人,用不着面面俱到,连小学辅导材料都卖。……还有――人家没有问我,我就不说了。他们在书市还弄了几个摊子,我看连本都赚不回来。看了思考乐,总体印象就一个:可惜了这地方,可惜了这么多钞票。
       踏着大雪回到公司,接到孔夫子管理员晴空月的电话,说了几个跟网上旧书有关的事情。MSN上遇到青杏,知道她来北京工作一段时间,很高兴,约好了找个时间碰头。遇到老戴,顺便又骂了不争气的思考乐。老戴给我看一个帖子,介绍一个连环画收藏者某某的奇遇之类,表示对这些记者和收藏者眼界的不满。这个是现实,不是个别现象,好多没有本事的记者需要大惊小怪,吸引眼球,反正很多人只是看看热闹,真假对错与我无关。
       上午把我们布衣书局的大部分新书都撤了,现在人手少,做不过来,为了一两本书去跑,太不值得。
       现在有点时间,整理一下昨天下午从书市买的那批书的目录:
      1. 近代美术史潮论,日本板垣鹰穗著,鲁迅译,上海北新书局1929版,毛边本
      2. 苏联艺术的发展,刘汝醴译,旅大中苏友好协会1949初版
      3. 艺术与社会生活,普列汉诺夫著,雪峰译,生活书店1937初版
      4. 短篇小说作法研究,威廉著,张志澄编译,商务1935年再版本
      5. 木刻常识,温涛著,桂林文化供应社1940年5月初版本
      6. 学习木刻入门,酆中铁著,中国木刻供应社1940年4月初版本
      7. 木刻画刻制过程,肇野著,生活书店1938年9月初版本
      8. 词曲研究,卢冀野编,中华书局1941年2月三版本
      9. 谈话的艺术,金人著,大地图书公司1940年4月三版本
      10. 广艺舟双楫,康有为撰,商务1937年三月初版本,万有文库
      11. 现代艺术论,张牧野著,北京出版社1936年6月初版本
      12. 日语文艺读本,葛祖兰译著,商务1934年12月三版本
      13. 实用日语回话指南,游弥坚著,南京东文专修学校1934年10月四版本
      14. 谈美――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朱光潜著,开明1946年3月十四版
      15. 一般(第二卷合订本),一九二七年七月杂志社合订本
      16. 童心艺术概论,尾关岩二著,文化书房1932年初版,日文
      17. 日本画的精神,坂崎坦著,东京堂1942年再版本,日文
      18. 色彩学通论,二昌藤佐著,成武堂1942年初版,日文
      19. 近代支那学艺,今关寿麿著,民友社1931年初版,日文
      20. 女神及叛逆的女性,郭沫若著,光华书局1931年3月再版
      21. 开会的方法,黄照等编,延安新华书店1940年再版本
      22. 新式短期日语讲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编印
      23. 国语教科书(第一至五册),范祥善,吴研因,周予同编辑,胡适,王岫庐,朱经农校订,商务1926年版
      24. 苏联文艺方向的新问题,东北书店编印,1947年9月初版本
      25. 中国考古小史,卫聚贤编,商务1947年2月三版本
      26. 小学美术教学的研究,俞寄凡编著,中华1934年初版本
      27. 处世教育,台尔卡乃基著,谢铎译,上海竞文书店1940年10月三版本
      28. 励志哲学,Matden著,曹孚译,开明1938年12月十版本
      29. 西洋画派解说,倪贻德编著,商务1937年3月初版本
      30. 东洋美与西洋美,鼓常良著,敞文馆1943年10月初版本,日文
      31. 现代绘画概观,倪贻德编,商务1934年5月初版本
      32. 如何应付人,卡尼基著,何清儒译,商务1939年4月三版本
      33. 中国文学概论讲话,日本盐谷温著,孙俍工译,开明1930年9月三版精装本
      34. 科学的艺术概论,萨空了著,春风出版社1948年7月初版本
      35. 苏联文艺论集,荒芜译,五十年代出版社1949年7月初版本
      36. 宋词通论,薛砺若著,开明1949年4月三版本
      以上为民国书
      
      37. 王船山诗文集(全二册),中华书局1962版
      38. 在苏联造型艺术中为争取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而斗争,苏联塞索耶夫著,严摩罕译,华东人美1954版
      39. 毛主席诗词讲解,臧克家讲解,周振甫注释,中国青年1962版
      40. 毛主席诗词讲解,臧克家讲解,周振甫注释,中国青年1958版
      41. 人象摄影,魏南昌著,上海人美1956版
      42. 顾恺之研究资料,俞剑华等编,人美1962版
      43. 鲁迅论美术,张望编,人美1956版
      44. 孟子译注(全二册),杨伯峻编著,中华1963版
      45. 新闻摄影,毛松友著,中华1953版
      46. 古书疑义举例,俞樾撰,刘师培补,中华1954版
      47. 关于现实主义,何其芳著,新文艺1954版
      48. 李思训,邵洛羊著,上海人美1962版
      49. 徐渭,何乐之著,上海人美1959版
      50. 常用字书十讲,刘业秋著,商务1964版
      51.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张舜徽著,中华1963版
      52. 怎样使用油画颜料,温涅尔著,胡梅生译,朝花美术1955版
      53. 六法初步研究,刘纲纪著,上海人美1960版
      54. 诗薮,明,胡应麟撰,中华1962版
      55. 从旧艺术到新艺术,王亚平著,上海书报杂志联合发行所1949版
      56. 毛主席诗词注解,新北大公社《傲霜雪》战斗组1967版
      57. 词名索引,吴藕汀编,中华1958版
      58. 古诗初探,李嘉言著,古典文学1958版
      59. 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五集,新建设编辑部编,作家1962版
      60. 文艺学引论,毕达可夫著,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译,高教1959版
      61. 新美术论集,王琦著,新文艺1953版
      62. 怎样使用水彩颜料,温涅尔著,雨文译,朝花美术1955版
      63. 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铎尼克著,焦敏之译,文光书店1950版
      64. 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艺术,克林兼德著,未知译,三联1951版
      65. 加里宁论文学,爱文托夫编,草婴译,新文艺1955版
      66. 怎样做雕塑,傅天仇编著,人美1962版
      67. 欧阳结体三十六法诠释,邓散木著,人美1963版
      68. 一九五二年苏联造型艺术,德米特里耶娃等著,姚岳山等译,华东人美1954版
      69. 黄公望与王蒙,潘天寿,王伯敏著,上海人美1958版
      70. 王冕,洪瑞著,上海人美1962版
      71. 山东年画创作经验,上海人美编辑,上海人美1965版
      72. 毛主席诗词注释汇集,1967版
      73. 中国美术史(增订本),祜曼(胡蛮)著,新文艺1954版
      74. 俄罗斯最早的摄影艺术家,莫洛佐夫著,吴颂廉等译,上海人美1957版
      75. 美学概论,法国列斐伏尔著,杨成寅等译,朝花美术1957版
      76. 苏联美术论文集(第二本),严摩罕译,华东人美1954版
      77. 北京图书馆读者手册(草稿),1958年油印本
      78. 古汉语的学习和教学(修订本),福建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1964版
      79. 古代字体论稿,启功著,文物1964年版
      80. 摄影艺术的造型技巧,叶凯尔契克著,亚庄译,上海人美1956版
      81. 书法浅说,王铁铮编写,辽宁人民1964版
      82. 现实主义艺术论,蔡仪著,作家1959版
      83. 全国高等美术学校1964年毕业生创作成绩展览会展品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1964年11月版
      84. 庆祝建国十周年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艺术展览,敦煌文物研究所编印,1959年10月
      85. 摄影佳作欣赏,狄源沧编著,上海文化1957版
      86. 苏联美术家创作经验谈,苏联茹可夫等著,钱景长,张同霞译,上海人美1956版
      87. 米芾·米友仁,孙祖白著,上海人美1962版
      88. 马远与夏圭,邓白等著,上海人美1958版
      
      除上述书目外,还有《中国画研究》若干期,有关美术,美学研究的书籍若干,赵朴初的诗词集等,俄文图书若干,不在一一赘述。
      
      卓洛来访,片刻即走。回屋时看到满地白雪,一时性起,被我把院子内外扫了一遍,白不白,黑不黑。建设一个新世界和破坏一个旧世界都很有快感。
    
作者:du5235 提交日期:2005-01-06 12:51:59
    今天去报国四了吗?
作者:hfyxd 提交日期:2005-01-06 14:21:47
     我急需《小学集解》(全四册),kempis兄能否代淘? 
    
    我的邮箱是:hfyxd@tom.com。如有,请告知。
    另,我1月5日在书局买了书,不知何时能寄到?
作者:小嫩嫩 提交日期:2005-01-06 15:43:00
     33. 满洲人在东北(十七世纪),(苏)麦利霍夫著,商务1976年版 
    71. 山东年画创作经验,上海人美编辑,上海人美1965版 
    
作者:书迷小龙 提交日期:2005-01-06 19:42:31
    zai tian ya kan le 
作者:苍生皆偶然 提交日期:2005-01-06 21:10:01
    好书好话!
作者:kempis 提交日期:2005-01-07 08:41:48
     我急需《小学集解》(全四册),kempis兄能否代淘? 
    俺不懂古籍,恐怕要请三老板帮忙了。张伯行的《小学集解》(中华书局, 1985)看看书店是否有卖。
作者:kempis 提交日期:2005-01-07 09:10:34
    [按]三老板咋不先往这里贴,还得我代转,下回可要收辛苦费了。
    
    2005年1月6日星期四 阴冷小雪
      
       送我爱小虫兄打的的时候,天上又飘下一点点的雪花来。一天就这样要跟我说拜拜了。
       早上6点的时候,闹钟响起来,想象着外面一地的雪花,倒头又睡下了。等到回来上了网,四处乱逛,想起来给E老打了一个电话,他正在报国寺外面吃大白胖包子,熟人他只见到一个,卖书的倒是不少,按他的话,转一圈儿买一本,反正没有人争,可以慢慢讲价。
       电话还没有讲完的时候,我已经下定决心要去扫荡报国寺了。打的赶到,好在已经过了交通拥堵的艰难时刻,顺利地赶到了。电话E老,他已经赶往琉璃厂了,好,又少了一个对手。昨天漫天的风雪已经把报国寺装扮起来了,饶是这些摊主一阵子忙活,满地还是看到乱七八糟的脚印,书和书之间,摊子和摊子之间,还是夹杂着雪花的痕迹。据E老说,已经被他和另外一个京城有名的老H淘过了,应该剩不下什么了。我不死心,好在我也跟E老不是一个路子,他是收藏,我是倒卖,不管是不是好板子,有利就能买。
       两圈儿转下来,才知道E老真的是扫荡了,价廉物美的东西都不见了,只剩下一些大概是他看不上眼的东西,现在地摊上的东西,自从有了网络之后,价格已经飞涨了,速度绝对快过审计风暴,曾几何时,按本算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按页算钱的时代到来了。有几个活字小书,总共才十多页,每一页平均页要20元了,啧啧,真是厉害。据说著名的国营旧书店里的一句口号:宁肯要跑了,也别要少了。已经深入北京城的各个角落了。新文史的好书都不知道躲哪里去了,只买到几个E老他们看不上的破线装:
      阳湖左辅仲甫撰《念宛斋诗》,两大本,分《蒙泉集》、《抢榆集》、《慕陔集》、《卷施集》、《孤云集》、《吹竽集》、《旄尾集》、《春荑集》等若干个部分,以年编。看序里是个嘉庆时候的官。可惜是个排印的。
      顺德薛始亨剑公撰《蒯糹侯馆十一草》,广东丛书第二集,叶恭绰总序。此人为明遗老,诗文集少传本,四库全书附存目,未收。此黄荫普以自购之钞本厘定重刊。跋于民国三十六年九月。也是个排印本,仅叶的总序是影印手迹。
      切韵指掌图,民国八年自强书局石印本。
      阳湖洪亮吉著《晓读书斋三录两卷》,清刻本。查有关资料,应是光绪初年阳湖洪用懃授经堂重刊本的一种。
      周官讲义,石印本。此书为山东师范学堂讲义,编述者为教员陈新佐。国图著录为光绪本。
      于文襄公手扎,陈垣编,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十一月国立北平图书馆影印,收录于敏中致陆锡熊论四库全书事手扎五十六通。昨晚睡觉前看司马朝军《四库全书总目研究》时,还特意提到这个书,没想到今天就碰上了,品相还特别好。
      戴愚卿太史法书,光绪刻本,大字一面两字,小字一面双行行四字。有头有尾。习颜、柳字风格。
      邃雅斋丛书,一函十册。民国二十三年五月北平琉璃厂邃雅斋印行。胡适题签。收书八种:焦廷琥撰《三传辩疑四卷》、洪颐煊撰《孔子三朝记七卷,目录一卷》、臧镛辑《通俗文一卷》、钱唐撰《史记释疑三卷》、汪孟慈撰《尚友记不分卷》、陈奂撰《师友渊源记一卷》,汪喜孙撰《汪孟慈文集不分卷》、洪颐煊撰《筠轩文钞八卷》。尤为难得的是此书品相极好,且为著名学者江绍原先生藏书,有“江绍原藏书”朱文章一枚。
      西北开发史料丛编第一辑,四函二十四册,收各类地理志书三十九种,如三十五卷本《河源纪略》,五卷本《西域水道记》等等。子目太多,不一一列出。线装影印本,底本既有刻本,也有排印本,图不少。
      要走的时候,又在中间大殿台阶下边山西小伙子那里买了一个函套装的《四书定本辨正》,新安胡正心正言考辑。(刚才对照目录才发现是个半本,气死了)。函套封面上题的是“圣功养心”,不知道跟里面这书有什么关系。
      出门的时候,又在门口一个要收摊的那里看到了一个残本的《三希堂法帖》,有花边的那种,赵孟頫写的一个东西,有几十开,价钱不高,就一起拿下了。我从来不买黑老虎的,破例了。
      E老的电话打过来了,说约了卓洛中午一起吃饭,让我到琉璃厂去一下,他说他在东头松筠阁的楼上,我赶到的时候,卓洛已经翘着腿在沙发上坐着了,这老兄今天没有去报国寺,亏了,漏儿都让E老拣了。
      E老手里头已经拿了一部《困学纪闻》,据说是清中期的本子,我也看不懂。而且那么贵,买不起。我还是赶紧干我自己的事情,左翻右找,只找到几种价格还凑合能接受的:
      江苏陈杨志温幼梅著《绿萼轩集》(附词),是女子诗集。(刚要感慨一下,才女如何如何。忽然看到题词第二段:恭读陈老伯母杨太夫人……)里面不知道什么人批的,其中有一句大白话:“谁谓巾帼不如须眉”。
      建康朱士焕燮辰氏著《远明堂诗草两卷》,楷体字排印本,这个人似乎到朝鲜打过仗,里面又是《平壤》,又是《东沟》的。
      合肥王揖唐著《逸塘诗存》,刻本。这个人是有名的汉奸,汉奸的书现在遭人恨,遭人恨的书大家都要看,大家都要看的书就有人抢……应该能够值点钱,何况,这是个蓝印本,就是可惜有一些页有点水渍。
      粤轺日记(随笔),前附国史传,后面影印的是日记,从咸丰十一年开始,开始是考试的事情,后面来不及看了,以后再说。
      毛氏孝经注疏正本,汲古阁本,除了头上脚上有点水渍,保存得还蛮好。
      ……
      杂七杂八,算起来,比E老那一部大书还贵多了,好在有两位在旁边打气,我就咬牙买下了。拍拍看看。
      中午,在浒记面馆,我和卓洛狠狠宰了E老一顿,以报今早未能捡漏之仇。席间,接到谢其章先生电话,他的新书《封面秀》马上上市了,答应给我们30个毛边本。
      饭后,到布衣书局,刚刚坐定,茶还没有沏好,杨成凯先生就过来了。我跟杨先生是第一次见,因为事先电话联系过,所以我猜想是他。他今天上班,从建国门溜达过来的。赶上卓洛和ELE两位行家在座,他们三个人聊起古书来头头是道,我只恨少生了两只耳朵,不然,光是他们的谈话,还不写个几万字,而且行里行外,那一通儿聊,听着过瘾。从现在的书店,讲到现在的书价,讲到吴晓铃先生藏书最后没能入藏社科院图书馆的遗憾,讲到词集收藏的流转,讲到黄裳先生的词集收藏,讲到大拍小拍上的竞争,讲到北京的几大收藏家,讲到浙江的范景中,讲到中国书店的版本力量的青黄不接,讲到文化遗产书店开业那天的情形,讲到书店的漏儿,讲到陈澄中的藏书入了国图,讲到雷梦水先生的遗著,讲到中国书店一块钱一本的元版,讲到网上古籍交易,讲到一个谁都说不清楚的鼎鼎大名的“苾厂”……
      这一聊就聊到五点多,杨老师几乎身子都没有挪动,也没有喝一口水,留他一起吃饭,他说:还是家里人知道我吃什么。我们把他送出门外,他就离开了。E老也接着回家了。卓洛又坐了几分钟,也就撤退了。
      今天尤其让我感到惊奇的是杨成凯先生对于老武侠小说的喜爱,那可真算得上是滔滔不绝,熟极了。他最喜欢的是郑证因的小说,是他小时候看过的,一口气说了好多书和书里面人物的名字,用什么兵刃,使什么招数,怎么打的,那真叫生动。他现在很想买这个人的书,但是不好找了。郑证因建国以后似乎路子改了一些,不怎么写了。他让我帮他留意两种书:一个是1934年版的《宋词三百首》(唐圭璋笺),还有一个是解放前开明版的《唐宋名家词选》(龙榆生选)。
      晚上,跟合肥来的我爱小虫兄一起吃饭,聊起时光飞逝,聊2002年的闲闲书话,聊我们共同相熟的那些朋友。不过,我们不象过去那样喝酒了,两个人只喝了一瓶儿小二。
      
作者:脉望 提交日期:2005-01-07 18:16:20
    本来准备买一正版的《功夫》,再次放松一下脑子,结果没有,但是买到一张《饮食男女》,郎雄在里面的表演,我很喜欢看,虽然夸张了些。 
    ==========
    这部片子至今还在我电脑里,时不时翻出来看一遍。郎老爷子做饭那功夫真甭提了,在酒店救急那场戏真有君临天下的份儿。李安不愧是李安。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01-08 23:09:51
    2005年1月8日星期六 寒风刺骨
      
       早上到潘家园的路非常之顺,连开出租的师傅都觉得是少有得顺,正像北京交通台的一个节目――“一路畅通”,全是绿灯,是不是预示着今天要拣点什么漏儿,我内心充满了期待。
       事实还是事实,从5点多到中午11点从潘家园撤退的时候,手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收获,捡漏儿就更谈不上了,连正常的旧书都没有买到几本,再套用《无贼》里的经典:今天没捡漏,胡同很失望。
       远道而来的青杏真的在5点多的时候赶到了,电话打过来的时候,我正在东边树下用手电四处乱照一包书。吴前老头已经从其中挑走了两本,一边告诉着这书不错,一边跟摊主扣大帽子:这是有钱的老板,你那价吓死我……等我用电话指引她走到我说的大树下的时候,赶过去接头,青杏还是那个青杏,跟我两年前见到的时候一样,没有什么变化。每次见到青杏,我都要记起在上海吃的第一顿饭,就是青杏请客的,印象最深的是糟毛豆,至今不能忘怀,那天在座的还有云也退,听说最近也来过北京,我没有见到。我说:你胖了。青杏说:不准说我胖了!她两手空空,的确是来看看的样子,她说8点钟还要去上班,所以不打算多转。本来应该陪青杏的,现在成了青杏陪我了,她说自己已经好久不到文庙去了,有钱的时候就到季风去买点书。接头之后,我又去磨那包书,已经有几个人在看了,匆忙间只好又加了200,于是乎,摊主把别人支开,书归我了。我往小包里一扔,小包又往大包里一扔,放在他们摊子上,继续转了。
      除了买书之外,今天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把活跃在网上的部分人指给青杏看看,曝光一下:这个是舞鹤游天,那个是国槐,那边那个是有名的吴前老头,刚才说话的是DU5235,那边穿大衣的那个是史眼镜……当我拍着史眼镜的肩膀把他介绍给青杏认识的时候,史眼镜正在为兜里的钱包被掏掉了感到烦恼。一个年青的小伙子过来说:怎么样,还有回家的钱么,没有借给你一点。史眼镜:回家的钱有,就是没有买书的钱了。他在刚刚结束的地坛书市上卖了些散碎银两,据说不算多,远远不如上一次。
       到青杏离开的时候,手里只拿了一本凡尔纳的《蓓根的五亿法郎》,那是在一个书摊上一堆凡尔纳的著作集里的一种,她说她这本品相不好,现在的这个则是全新的。受了她的感染,我把剩下的那些都买回来了,这个是经典的那种,旧式的封面,精细的插图,几乎没有灰尘,很难得:《八十天环游地球》、《从地球到月球》、《地心游记》、《神秘岛》、《烽火岛》、《气球上的星期五》、《海底两万里》、《机器岛》、《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其它算得上旧书的还有:岳麓版《郭嵩寿诗文集》、《阳翰笙研究资料》、《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第二卷)(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2003)、《中国分省医籍考》(天津中医学院编,天津科技1987版),可惜只有(下)。广州影印的《华商报》(1-4),印得很好,
       此外的都只能算是特价书了,每样扛了若干回来,包不小,品种太少:
       李圭馥著,单国防等译《韩国书艺史1》,北京体育大学2002版,讲的是古代朝鲜民族的书法艺术,高句丽、百济、新罗都讲到了。
       还有北京古籍丛书中的一些零种,都是后来精装的那种,一样来了几个,准备卖个五到六折:
       (元)熊梦祥著《析津志辑佚》,原价22元
       (清)孙承泽纂《天府广记》,原价46元
       (清)王庆云著《石渠余纪》,原价24元
       陈宗藩编著《燕都丛考》,原价41元
       (清)鄂尔泰,张廷玉等编著《国朝宫史》,原价42元
       (清)庆桂等编纂《国朝宫史续编》(全二册),原价70元
       (清)于敏中等编纂《日下旧闻考》(全四册),原价160元
       (明)刘侗,于奕正著《帝京景物略》,原价27元
       (清)潘荣陛等著《帝京岁时纪胜》《燕京岁时记》《人海记》《京都风俗志》,原价22元
       (清)吴长元辑《宸垣识略》,原价26元
       (明)蒋一葵等著《长安客话》《酌中志》,原价28元
       后来跟卓洛和DU5235一起吃了早饭,吴老头则早早回家看孙子去了。
       饭桌上,卓洛讲起来一件事儿:刚才等我的功夫,有一个人围着DU5235转了一圈儿,上下打量过了,然后把头凑过来说:你是不是电视上那个?DU是公众名人了,名人没有隐私,名人就应该被人观赏了。
       饭后,一起去二楼,国槐、舞鹤游天他们早早都在上面了,一帮人在西头贾俊学的摊位前聊得很热乎。我跟卓洛往东去,撞见谢其章先生和老柯先生,还有一个正在端着架势要跟谢合影的年青人,喀嚓过后,握了手,大家就散了。谢先生手里拎了一个纸袋,里面是人家赠送的描金小碗,上面一圈圈的寿字。大家在传阅了刚才那个小伙子的一些资料,都是他个人写的文章的复印件和藏书的目录,大多是发表在《旧书信息报》上的。所列的目录都是民国时期的图书和刊物,其中不少是国学基本丛书之类的小书,看得大家直感慨。
       下了楼,碰见一个书友,正好有一个朋友买了他的书,让我帮着付款,约了一个小时后搭他的车走。
      宋平生老师的电话打来,我跑到刚才去过的楼梯下,把带来的书给他看。最后要了其中的三种。然后我们在楼梯下面聊了一会儿版画的事儿,他聊到他买的李桦手工印制装订的小册子,聊到他关注的胡正言,还聊到最近网上卖书的情况。说到刻书,卖书这个行业,他颇有感慨,举了包括毛晋、吕留良在内的好几个例子,毛晋晚年生活也很不好,地都卖光了,古代刻书似乎挣不到多少钱。近代的董康,陶湘也都没有赚到钱,高度近视的董康据说对板子要求极其苛刻,稍有不好,就要求返工。宋老师感慨:现在的出版家如果都有这个态度就好了。我举出一个罗振玉来,他似乎是从出版上赚到了钱,至少没有赔钱,要不,一部接一部的出,怎么维持下来?宋老师觉得还是跟罗本人善于运作有关系,另外,罗所使用的技术简便了。宋老师最近在做有关活字本的目录,另外还在搜集有关北京刻书的资料。他说想弄个关于胡正言的东西,不过,还需要有投资才能做得了。
       搭了顺风车到家,听说一个有天涯上的一个朋友来过了,因为我不在,下午要再来。我忙着拆包看我的那包黑天时候蒙着买的书,算了半天,好像还能保本,总算出了一口长气,说实在的,很怕赔了,因为价格实在是有点顶,而且没有来得及细算,这年头,算得多了,有时候就买不下来了。
       清语人名译汉,佳梦轩丛著之一,燕京大学图书馆丛书,两卷,线装排印本,北平成达师范学校图书馆藏书
       说文转注考,荣成姜忠奎著,存半部,三卷,四卷。封面毛笔小楷:成达师范学校福德图书馆惠存,山东东方书社敬赠。线装石印本。奇怪的是为什么半部书还要签赠?
       山公丧服经传汇编考正,存卷二。线装排印本。
       御纂医宗金鉴,刻本,存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卷,三十五卷不少图,又是太虚,又是太极的
       瓜圃述异,金梁撰,线装排印本
       篆刻学,寿石工著,线装排印本
       建文年谱,明草莽史臣东莱赵士喆伯濬父纂修,东莱赵氏楹书丛刊,
       正蒙集注,三卷,此书两种同刻,每页上部为《正蒙辑释》,无锡华希闵纂
       西方美术东渐史,关卫著,熊得山译,商务民国版,版权页已佚,精装本
       橄榄之花,中岛义一,东京文教书院1929年8月初版本,布面精装
       小说闲谈,阿英著,上海良友1936年6月初版本,精装,插图本
       文学杂志第二卷,商务1947年6月初版 
      察绥蒙民经济得解剖,贺杨灵著,内政研究会辩证丛书之二,商务1935年1月初版本,布面精装
      电影戏剧表演术,洪深著,生活书店1940年3月三版,插图极多
      考古学通论,滨田耕作著,俞剑华译,商务1933年9月国难后一版
      现代艺术二十讲,上田敏原著,丰子恺译,开明书店1930年4月再版本
      苏联艺术讲话,葛一虹,田鲁编译,1937年4月初版本,多插图
      中国画讨论集(第一集),姚渔湘编著,立达书局1932年10月初版本,收海内名家陈师曾等文章二十九篇,这应该是那次大辩论的产物,没有反方的文章,到时候去查查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参加苏联中国艺术展览会古代艺术品目录,中央文化部文物局编印,1950年8月版
      基本建设与古文物保护工作,郑振铎著,新华书店1954版
      人物画的基本作法,杨建侯,陈海生,蒋秀瑜,上海正气书局1953版
      中国教育辞典,中华1928版,艾宜栽,谢澂波合赠。这个艾是个回回,好像当过成达师范学校的教务长。
      关于文学艺术问题的讲话,赫鲁晓夫著,人民文学1959版,精装本
      风景摄影,阿里鲁也夫著,袁苓等译,上海人美1957版
      国画丛谈,虞复著,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版
      周眆,王伯敏著,上海人美1958版
      王先,沈迈士著,上海人美1961版
      展子虔,王伯敏著,上海人美1958版
      摄影的实践,米库林著,景耳译,上海人美1956版
      交通运输工具参考资料,上海人美编辑出版,1966版
      论党,刘少奇著,解放社1951版
      还有临走强行拿走的一本没封面没封底的大本《西厢记》,王叔晖画的
      
      天涯网友朱大耳朵过来了,他上午来过一次了。他在一个网站做采购,每天很忙,全国到处跑。他们网站和另外一个网站正在拼得热乎。谈到书店,他也有格外多的感慨,因为他本人曾经在几个书店做过,自己也开过书店,后来到北京来闯天下了。现在做的挺好。正准备买房子,把家人接过来一起住。他接触不少特价书,他觉得这是个方兴未艾的产业,以后会是一个专门的行当,他说在江苏的几个地方,此行很红,竞争也很激烈。对于这个,我完全是外行,一点都不懂,只有听讲的份。中午请他到旁边小店里吃了点东西,喝了一点小酒,又一起侃到下午3点钟。我有时遗憾我没有在有名的大书店或者大的网上书店干过,如果有这个经历,或者对我现在做布衣书局会有更多的帮助。
      下午困得很,睡了一觉,中间二爷打电话进来,说给他留两本谢其章《封面秀》的毛边本。
      晚上,柳如是风从山西赶来,说太原很冷。
作者:diamonds 提交日期:2005-01-08 23:19:39
     瓜圃述异,金梁撰,线装排印本
      
      息侯的,帮我留留
    
           
    
作者:无知少女 提交日期:2005-01-08 23:21:32
    说文转注考,荣成姜忠奎著,存半部,三卷,四卷。封面毛笔小楷:成达师范学校福德图书馆惠存,山东东方书社敬赠。线装石印本。
    ---------这个我见过石印的底本,要三万五千块.
作者:书袋子111 提交日期:2005-01-09 00:02:37
    he
    光打这些字,我就对你够佩服的了,30年代,你真行!
作者:吴前 提交日期:2005-01-09 00:25:41
    恭喜发财!
作者:吴前 提交日期:2005-01-09 00:25:41
    恭喜发财!
作者:吴前 提交日期:2005-01-09 00:34:59
    6、 景德镇陶瓷史稿,主要为封面设计的部分底稿; 
    还在吗?
作者:渔舟唱宛 提交日期:2005-01-10 00:02:41
    也帮我留本<封面秀>毛边本.
    
    还在等着看今天的贩书日记,呵呵,过零点了.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01-10 10:10:17
    楼上老兄:
    昨天的日记早上就发了,只不过没有发在这里,在天涯和孔夫子都发了。
    
    
    
    作者:三十年代 回复日期:2005-1-9 10:13:46    
      2005年1月9日 星期日 风和日丽
      
      今天我休息。
    
    
作者:一世永飘 提交日期:2005-01-10 10:18:39
    休息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01-10 10:27:37
    刚才经朋友提醒,才知道7日的日记没有贴过来,现在贴过来
    
    
    2005年1月7日星期五 风和日不丽
         今天郁闷得很。
         中午饭后,想了又想,看看又看,还是决定去一趟我久违的玉泉路。说是玉泉路,其是应该说是丰业红,是在玉泉路地铁南边那条街上的一个市场,卖书的都集中在二楼上,数量不少,质量素来不高,他们差不多是北京群体旧书市场中整体水平最低的一批。
         一份2块钱的《南方周末》,打发了一路上的时光。很快,玉泉路地上的阳光就照在我的身上,感觉不到暖和。随着脚步的加快,路边的小店和胡同越来越显出破旧的本色,一如丰业红那些书架上的书,懒洋洋的,路边的人看人的时候眼睛也是懒散的眼光,只有推销毛片的比较上心,不停地跟在你后边低声地问:毛片要吗?有成套的。你如果这个时候停下脚步来,那么你肯定无处可逃,她一定带你到路边神秘的角落里,从衣服里或者其它的什么地方弄出一摞套着塑料袋的碟片来,花花绿绿的颜色和人体正勾引着你掏钱。
         市场里中午饭后,人仨俩一伙儿地在聊天或者看一个巴掌大小屏幕的电视,里面正在放热播的电视剧,大家似乎对于来什么人,挑什么书没有太多的兴趣,女人集中在一个方向哄孩子或者打毛衣,男人们一边翘着二郎腿一边开着不咸不淡的玩笑。
        从楼梯北边看起。这地方最大的好处是没有人跟你抢,饶是再好的书,半天也不会有第二个人来翻动,你可以任意地讲价。这个地方书的杂乱,跟北京的交通差不多,灯多路窄,满街上是车,走都走不动。这地方的书或许被人淘了不知道多少遍,已经卷着角,东倒西歪地睡了。凌乱的样子,正如同有人踩没有人扫的雪后。这里面熟悉的面孔越来越少了,原来相熟的几家据说都已经转行,剩下的几个嚷嚷着要我给她们开张,拗不过去,只好胡乱选了些书,恶狠狠地侃价,然后从容地掏钱,慢慢地把找我的钱装进兜里。这个地方的节奏,是1980年代的,不用着急;潘家园是1990年代的节奏,有点紧张;报国寺就是2046年代的节奏,要抢才成了。忙着讲价的母亲,还不忘记照顾怀里抱着的孩子,这个市场还算是北京女旧书商最为集中的地方。
        两圈儿转下来,我对这个地方的失望又加重了一层,失望之外还蒙上了些许厌烦的心理,大老远,坐一个小时的车跑到这个鬼地方来,真是大头。要出门的时候,碰见了一个在潘家园摆摊的熟人,他现在搬到西边来,就在这边干了。说完好久不见之类的客套话,他就开始吹嘘上个周末他在家卖掉了两麻袋的线装书,都是清朝的云云。我问卖给了谁,他说是被一个石家庄的人开车来买走了,当时带的现金不够,还又取了一次,一把卖了几万。我假装毫不在乎地问还剩了点什么没有,他说还有一捆子,好像是残的,还有的是后来影印的,人家没要。我让他拿来我看看,他要骑摩托车带我去,我感冒,怕风,还是让他拿来给我看。好在他住的近,我半圈儿转完的时候,他已经带了半纸箱子书来了。他说这些东西都是在鲁谷那边一个居民家里收购来的,据说是老头子不在了,散出来的。天知道是不是也是故事。看了看,除了太破的,也挑了几种,价格却一点不比琉璃厂的便宜,现在大家都是明白人了,市场公开了。好在还有点利,可以买了试试。
        《清儒学案》的最末两函,也就是第九函和第十函,共二十册,是中国书店用原版重新刷印的,虽然是不全的,但是包括了曾国藩、俞樾、张之洞等一批晚清重要人物的学案,第十函则基本上是诸儒学案,单起来都是全的,并不影响阅读。反正不贵,就一起买下了。
        《簠斋尺牍》,扬州广陵古籍的影印本,所据的底本是民国八年的影印本,也是十册,价格还算公道,现在广陵新版的书,一册都要80了,价格高过了光绪的本子,厉害。
        还一册《汉魏丛书》的零本,《法言》和《申鉴》。
        好赖算装了一个包,另外的那些杂书则捆了一捆,拎着就离开了。都是些网格本什么的,没有值得一写的好书,而且数量少得可怜,才20多种。
        又踏入地铁,看看表,4点钟。总是觉得不甘心,又倒了车到和平门,去看今年重张的邃雅斋书店,大玻璃门,高高的书架,但是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积淀和幽静。看了看古书部分,价签都是新做的,很多书价上似乎都加了“1”或者是“0”,与时俱进了。最后,只买到一套《明诗纪事》,新书,因为出版也10年多了,也不好找了,回来倒卖。
        离下班还有点时间,赶紧到久违的SBT去看了一圈儿,ZML在,问我网上的生意怎么样,我支吾地答应着,一边忙着翻书。柜台里面有一摞新书(新上的旧书),她让我自己拆了看,我看了半天,都是胶条糊得严严实实,为首的是一本晋冀鲁豫中央局(?)版的《毛泽东选集》,扉页被胶条糊了一个遍,显示是1938年的本子,标价900,但是仔细辨别一下,就可以看到“三”字明显是有人做了手脚,是被人挖改过了。这年头,唉。
        回到家的时候,我所熟悉的小Z正在我的店里挑书,选了《中国田野考古报告》(影印本)等几套书,据说还是要卖给日本人。后来听小周说:他当场就给人打电话,报价1500,对方接受了。如果成功,他净赚1000多,比我们的标价高于2倍有零。你不得不说人家厉害,有门道。他狠狠地批评了我书店里的图书,说我们的书杂,不够学术等等。他说的是实话,我没有办法反驳他,只能等以后想办法找更多的书源,来改变这种局面了。
        感冒仍然没有好,鼻涕仍然屡屡过黄河。明天到潘家园,要早去,青杏早上电话来说也要去赶鬼市,不知道能不能赶到。人大的宋平生老师电话来让我带几本前几天买的书过去,他想看看,都是些民国关于木刻的书。先收拾好,放在包里,省得到时候忘记了。然后,准备好钞票、包、手电、绳子、名片、手套,装在一起,可以安心睡觉了。
        闹钟定在明早5点,希望不要睡过了。
        
    
作者:kempis 提交日期:2005-01-10 10:28:52
    我有时遗憾我没有在有名的大书店或者大的网上书店干过,如果有这个经历,或者对我现在做布衣书局会有更多的帮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弥补三老板的遗憾,我给三老板介绍几个书店试试。还是去书店当采购好(面对上万种图书,尽管有电脑可用,但主要还是靠脑子记。而采购新书还要用以往的销售经验和自己的知识储备),可以锻炼人。网上新书店那玩意没意思,采购含金量太少。
    提个意见,布衣书局最好开成一个综合性的书店,兼顾各种人文学科。有关古籍和收藏方面的书可以当自己的长项,当光注重这方面,就会限制自己的发展。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01-10 10:58:47
    k兄说的是,不是我们不想,还需要大家多指点啊。
作者:寒溪 提交日期:2005-01-10 17:41:03
    一个字:很好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01-10 23:55:42
    2005年1月10日星期一 平平常常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今天是个再平常不过的一天了,因为没有出门淘书去,所以自然没有什么故事可以讲,也没有撞见什么神头鬼脸的人,倒是网上有某人正在扮演狂人,但是演技还差了点,一不小心还要出来给自己找补一下,以说明自己并非真正的狂人,而是一个行为艺术的实践者。
       因为某本书找不到的缘故,我对于自己办公室里的状况开始极度地不满意,其实,这种状况已经有几个月了,不用说我,联邦安全局的来了,也找不到我想要的东西。书目录入的工作由于兼职录入的女孩最近没有空,暂时有点搁置,最近买来的不少书还静静地躺在箱子里,桌子下睡觉。今天一发狠,重操旧业,自己上阵再录,到晚上8点的时候,几个小时的时间,录进了140多种书的数据,已经上传到后台,明早就可以亮相了。
       中午的时间,排队去给TKWANG兄取包,顺便把一个老师托付我代寄的书款和TKWANG兄托我代寄的书款,一共不到20张汇款单,送到邮局去,到了才发现,汇款单又换了,又是一阵子忙乱,单子收了,钱收了,让我隔日去取收据。
       今天是应该上拍卖的日子,没有上。
作者:野溪 提交日期:2005-01-11 22:57:02
    开始犯懒了,打屁股!!!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01-11 23:04:42
    2005年1月11日星期二 阳光灿烂
       
       今天是个大晴天,阳光有点灿烂。
       上午到了网上,MSN上的一世永飘告诉我:11点准时出发来我这里,请我吃串。我才想起来今天是周二,上周跟历史所的贩子老师说了要去他们那里,请几个网上的老师吃饭,赶紧解释。好在飘姨大人大量,没有跟我一般见识。接下来的时间,我打了历史所贩子屋子的电话,接电话的是一个不熟悉的人:“贩子?”“不在。”“杠头?”“不在。”“那请问将无同在吗?”“我就是。”我刚刚在往复上看完将无同老师表扬我的跟帖,赶紧千恩万谢。我说我这个有四分之一是广告。“这广告挺好。”将无同在电话那头说。几年前刚上天涯的时候就听说过,一直没有见过,都是姓胡的。后来又打电话,贩子接的,说联系一下。再后来就是杠头老师电话过来,让12点到他们办公室。准备出发的时候,贩子又电话来,说他临时有事,要出去,把杠头的手机告诉了我,让我找他。我跟同事们打了招呼,就蹬上车子出门了。
       社科院离我们很近,直线距离1000米左右,绕到长安街,一路逆行,到了社科院门口。从来没有进来过,感觉很威严,有点衙门的感觉,大概心里觉得这是学术界的权威地盘,故而有此猜想。
       12楼,历史所,副所长,图书室,财务室,宋史,清史……终于到了。敲门,推门,屋子里只有穿了中式衣服的杠头老师一个人,问别的人呢,说出去了。我以为他们不到时间,等会儿才过来一起吃饭,于是放下包,开始聊天。杠头老师一边聊,一边打开布衣书局的网站看我们的新书:“孙思白的那批书你上了没有?”“上了,就前天”。“黄冕堂的那本《清史治要》呢?”“上了,被人订了”“多少钱啊?”“40”“太黑了,我看到了也不会订”“我买的签名本,20还不够本呢……”“黄的签名这么值钱啊”“等过几年,你的签名也值钱了”“那好了,我就在家里签名就好了”。
       一来二去,人也不见踪影。后来进来一位先生,介绍是吴玉贵先生,他们开始聊所里的一些事情,聊最近的捐款等等,说到有一个结题报告,都有某人某人看了。往复的猴子老师进来了,上网看了我们的书目,然后加入聊天的行业,说到报告,就去看那些专家的审读意见,然后他们说,这个是看了的,那个是没有看的……
       现在旧书商的名声都已经搞得人人敏感了,好像旧书商的目标就是等有书的人升了天堂,来帮他们收拾带不了那些旧书(其实旧书有很多收法,这个是最后一招)。他们开玩笑说:要买书,盯住杠头就成了。杠头说:我不行的时候他也差不多了,他儿子盯我还有可能。说到隔壁的何先生,90多了,还写文章呢。我接过话来说:杨振宁80多了还娶媳妇儿呢。杠头说:你这类比可太损了,这两个能有可比性吗,娶媳妇多简单啊,写文章可就难了。
       一点多了,贩子还没有回来,杠头打了电话之后告诉我,贩子一点半回来,他有事,也先撤了,还说没能多跟我聊会儿,表示了歉意。把我一个人扔在办公室里,很放心,也不怕我把屋子里的东西席卷而走。临走打开电脑,让我去上网。肚子咕咕叫,上网正好弥补一下。打开往复,看往复经典,看苍茫先生写周一良先生,那帖子写的那天,是周先生的忌日,那时候我还到北大交了800块钱,去听苍茫老师的课,听他在课堂上念叨过,还看过扫墓的照片。看贩子小时候的日记。看将无同笔下的老王,看去大同开会,真神。看潜行者写未名湖,写成府路,写万圣,写旧书摊,写图书馆。那是一去不返的时代了。最近有人写了北大为背景的小说,估计看着也不错,但是宣传的手段实在让人受不了,很想去砍他两刀解气,不过,人家也没有招惹我,就算了。
       快两点的时候,贩子来了,手里拿了本《历史研究》的总目录,新出来的。然后赶紧上网,据说网上出现不合适的帖子,赶紧去处理了,已经因为这个惹过一次事情,被关闭了一段时间。有些人就是嘴上痛快,老给别人找一些麻烦。现在网上敏感,说出事是一句话的事情。我原来也在一个网站做管理员,怕惹事生非也删一些东西,现在不管了,听新上任的管理员给我诉苦:我刚删了帖子,封了ID,他又注册一个新的上来了,继续乱说话,可气死我了。这管理员是做大学教授的,平素没有受过这么多气,在自己的地盘上,还要看别人的脸面,难为他了。扯远了,贩子处理完网务,开始跟我聊旧书的事情,问我们经营的情况,问我的书的渠道。一问之下,我才知道他一直认为我某些书有很高的利润,我告诉他没有这么高,他很惊奇,觉得我买的价格比他的高了一倍,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反正现在我到潘家园去,买不到什么好书了,而且价格也高了许多,难道是我做书贩子以后看问题的角度变了的缘故?反正现在潘家园已经不是那种按厚薄的时代了,已经开始按版本,按名头,按品相等等算帐了。很多民国书,开价比中国书店还高,好一点的书,都是几百起价,想砍下来,基本不可能。再者,潘家园的老板们都自己上孔夫子卖书了,用不着低价销售了。感慨了半天之后,贩子老师想找几本书送我,我说我现在一般不接受别人赠书了,除非是我有用的,要不,拿去卖了,还不好交待。到了,还是送了我一个《中国历史年表》,是杠头他们几个搞的,据说是给江总书记看的,算是一个课题,经折装,很方便。还有一册是辛德勇老师临走是留下的,日本的《玉英堂稀见本书目》(第259号)。临走的时候说再找机会约人吃饭。我这才明白敢情是说得晚了,没有约好吃饭。
       出了社科院,赶紧找地方吃饭,到了我们胡同东口,下来吃新疆饭,一个店里说没有馕,一气之下,换了一个店,坐好了,又说没有馕,气死了。只好坐下吃。有点郁闷,请人吃饭结果自己都没有吃,破例要了瓶啤酒,五个羊肉串,一个拉条子,一盘拌金针菇。一边吃,一边翻看日本人编的目录,细致,印的也好,就是封面难看。吃饱喝足,又要了备茶,看电视里《同一首歌》吕良伟唱《上海滩》里的歌,看齐秦唱《大约在冬季》,我上次公开唱这首歌是1997年的夏天,我要来北京以前,跟画室里那帮我招上来的高二学生告别的时候,那个时候打算来学一年就回家的,没有想到,一下子8年过来了。
       跑到邮局寄了两个汇款,一个是代TKWANG兄寄,一个是给公司买书的。又去计划交手机费,已经从工行的卡里扣了,也不知道到底多少,还没有收到手机短信,估计要四五百,上个月电话用得多。
       回来在店里标价,准备我们几个人录入的东西。周日下午碰巧买到一点文物杂志社的稿子,里面有一个李学勤的,8页纸,还有印刷的校样,翻出来正在看的时候,葛朗台同志开小差溜出来看书,被他撞见了,软缠硬磨买走了。还买了两册前几天买的民国书,这次奇怪,没有讲价。估计上次我在网上臭批他,被这家伙看到了。 
      标价的时候听同事小周接一个电话,说是山东临沂的,小周冲我眨眼,暗示我是我们老乡。姓王,要这个书,那个书,小周在记。后来问姓名的时候,说叫:王汝……我心里一惊,莫不是王汝涛先生?过去一看,果然纸上记的是王汝涛。我请小周问他是否是临沂师院的?果然,我要求跟老先生说几句,我告诉老先生说我是师院(那时候叫师专毕业的)老先生跟我说:是不是跟他的朋友王小古(著名花鸟画家)他们学……。我说我比您差着两个辈呢。他说:如果找到这几个书,连邮费一共多少,一起电话告诉他。
       王汝涛先生是我们临沂师专(现在临沂师范学院)最大名头的文科教授,已经80多了,我只是听说,因为不是一个系,从来没有见过,没有想到千里迢迢,到了异乡,反倒搭上话了。应该是《读书》的广告的作用。
      小周后来告诉我,他要买的都是周汝昌先生的著作,连最新出版的也有的。他求购的书如下,不知道能不能帮老先生找到。
      范成大诗选,古典文学1959年版
      杨万里选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
      红楼梦的真故事,华艺1995年版
       
       今天把几种放在店里销售的新书上了网:
       一个是南京晓庄学院的钟名诚老师新著《20世纪“另类”批评话语:朱光潜研究新视阈》,写朱光潜的批评观。还有三种是广东美术馆的书,一大一小两种《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小的是黑白图录,大的有彩色,是选本。这是个很有震撼力的展览,收录了600多张建国后摄影家的作品,所记录的是最普通的人的日常生活,中间还有很多是对底层生活人群生活的直视,600多张图片看过来,让人无法平静。照片不会说话,但是那种时间凝聚起来的真实是最能震撼人心的。小的书很值,精装48开本,好纸精印,我相信看到的人都会喜欢。可惜网上不能反映书的本来面目,只好找朋友要了几张图,借以反映图片本来的面目。另外一种是《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油画作品集》,这是中国官方最高级别的展览(不一定是最高水平的),是五年一次对于美术界整体力量的检验,代表中国美术的官方最高标准。没有获奖的作品中倒有很多是可看的。中国美术馆的获奖作品展,刚刚结束,我是像跑步一样地看完的。
       我们在《读书》杂志上的广告已经用了好几期了,该换换了,配合今年我们的目标,我花了十多分钟,重新编了一套,请朋友排了版,明天发给《读书》,第二期的杂志上就可以登出来了,我第一次把联系人和手机号都登出去了。
       晚饭前接到一个老师的电话,他问我最近忙什么,也看不到我上书,当他听说我的日记居然是每天都写,觉得不容易。然后他告诉我上次要卖给我2万5的一个书,我没有要。被他3万5卖了,还有很多人跟着后边打听呢。唉,告诉我也没有用,我也不敢,我现在的水平,只是买点千把的东西,再贵了,我就打鼓了。
       谢其章先生打电话来,问我《文学杂志》第二卷的情况,但当听说只是第一期的时候,便兴味索然了,因为他缺其中一期。另外,他告诉我或许这周就能拿到《封面秀》的毛边本,我告诉他许给我们的30本里已经订出了10本,他很高兴。说书到了电话我。
       网上碰见一世永飘,告诉她今天中午饿肚子的故事,笑翻。
       我们今年的工作重点是网上书店本身,包括买书和卖书,论坛我们交出去了,给有能力的人去做。前几天换服务器,不是特别稳定,一直没有宣传,今天写了一个帖子,广告一次。顺便感谢那几位捧场的朋友。有一个在当当工作的朋友看了广告,告诉我想起了这样一副对联:
      
      早也忙晚也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 今也苦明也苦苦中作乐拿碗酒来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01-11 23:07:26
    附1:布衣书局在《读书》的广告:2005年第2期
       
      2005的布衣书局――让旧书运动起来
      
      
      线装古籍,文史旧书,你的旧书我来卖!
      上门收购,协议代销,你的旧书你做主!
      
      你家里有闲置的旧书吗?那么请给布衣书局拨一个电话,剩下的事情由我们来做!
      
      
      电话:010-65128848 13910171654
      联系人:胡同
      网址:http://www.booyee.com.cn
      emai: booyeebooks@126.com
      
       
      
      附2:网上广告 《2005的布衣书局》
      
      孔夫子是旧书界的一个大家园,买的卖的,读的写的,都能在这里找到知音;
      布衣则是旧书界的一个小茶馆,忙的闲的,老的少的,也能在这里找到聊友。
      
      2005年的布衣书局,我们把工作的重点放到买书卖书上来,准备用一年的时间打造一个更有方便更便捷的网上旧书店。
      
      2005年的布衣论坛,则会是一个“众乐乐”的地方,我们把这个地方交给那些比我们更有热情,更有号召力的高手来耕耘。我们的口号是:你的地盘你做主!
      
      经过近十天的酝酿和组织,目前已经开通的版块有:
      
      飘来飘去 
      主持人:一世永飘 
      点评:飘的出现,对于网上旧书世界,对于孔夫子旧书网,尤其是对于旧书网的语言方式带来了一场革命,最典型的例子是连“止戈”先生这样的学者都会用“飘”的语言来写帖子了;
      
      
      涵芬书话
      主持人:老陈
      点评:老陈是旧书网上的长者之一,我不敢说他是年龄最大的,但是他肯定是同年龄里最为活跃的,他对于出版事业的热忱和对于后辈晚生的关爱是很多人所不及的。而且,老陈推广了一种签名,那就是“1,11”模式,现在使用的人越来越多了。
      
      红色收藏
      主持人:mryang22(yangyang)
      点评:杨翔飞对于红色文献收藏的热爱,到了近乎于痴迷的程度,他丝毫不担心由于他的鼓吹和宣扬使得红色文献的价格一再上扬,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已经开始“红遍中国”。
      
      下一个呢?会是你吗?
      
    
作者:diamonds 提交日期:2005-01-11 23:13:09
    黄冕堂的那本《清史治要》呢?”“上了,被人订了”“多少钱啊?”“40”“太黑了,我看到了也不会订”“
作者:kempis 提交日期:2005-01-12 10:02:11
    我告诉老先生说我是师院(那时候叫师专毕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老板跟俺老婆是校友,看来可以套套近乎了。哈哈!
    
    临沂师专的在北京上学的人很多,光北大马院就有不少。好象临沂师专毕业的人(主要通过考研)特别能奋斗,不知是不是个现象。
作者:一世永飘 提交日期:2005-01-12 10:19:42
    记一天日记并8难
    难的是天天记。。。然后啥来着
    
    
    偶年纪小主席语录总8能运用自如
作者:kempis 提交日期:2005-01-12 10:27:37
    俺日记可记了有20多年,没啥难度!不过唯一的缺憾就是越写越短,没法比三老板下笔万言。
    以后向三老板同志学习,俺也要写个“淘书日记”。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01-12 12:41:09
    我这个人说话罗嗦,我昨天在往复跟帖的时候说:
    我这个一半是梳理,四分之一是发泄,还有四分之一是广告。
    
    我这个人,不让我说话,我会憋死,仅此而已。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01-12 20:30:45
    2005年1月12日星期三 风和日丽
    
       今天属于无话少的一天。
       一天在家,所做的无非是按部就班的活儿,顺顺新书,看看网站,回回消息,翻翻帖子,录录书目,拍拍图片,上上数据,接接电话,打打哈欠……
       中午接待一个来访的朋友,他拿来高价买的一堆东西,据说是俞平伯家的,至少人家是按这个卖给他的,查了半天,应该是俞的女儿家的,还有部分笔记本应该是易礼容的,跟毛主席一起革命出来的,不知道是不是俞的亲家的,要再查资料了。
       半个下午都在给7箱子旧书定价,这些书一个朋友从重庆发来的15箱子500公斤的旧书的一半,都是这些年陆续买下的,有的还是从我这里买的,现在又卖回来了。我们帮他代销,两周以来,已经上架的400多种订出了170种了,他对这个销售业绩还算满意,但要卖光,还需要些时日。昨天,一个北大的朋友说要送些书过来代销。以后或许这会发展成我们的主要业务之一了。
       老版凳电话来,想开一个“道在神州”的版块,讨论早期基督教文献在中国的传播,有朋友觉得这个还是敏感了一些,劝他再改个名字,我也发了消息,不知道这老兄最后怎么考虑的。
       明天周四,报国寺上货的日子,现在每天感觉觉不够,今天早睡,明天去看看,希望能有所斩获。
      
    
    
作者:淘书人 提交日期:2005-01-13 00:46:52
    封面秀》的毛边本给俺留一本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01-14 02:23:17
    2005年1月13日星期四 没注意天气
      
       闹钟定到5点50,实在是不想起来,但是想想要上货,还是翻了个身起来了。拿上钱,带上包,还拎上书市上借的小车(报国寺店主的),打的到了报国寺。先吃饭,一个牛舌饼,一碗粥,外加一个鸡蛋。刚起来,没胃口,只吃了半个饼,看看窗外黑乎乎的天空,看看里面仨仨俩俩的人群,两个世界,都很真实。现在到报国寺赶早的,8成的人是贩子,不是为了生计,谁愿意起这么早啊。
       熟人渐渐出现了,潘家园的老王,老沙,舞鹤游天,老白……
      舞鹤永远空着手,不像我总是背着很多大包,我是属于人家说的那种麻袋客,买书都是论麻袋的。老白现在还住在租来的中转房里,但是很快就要搬到新买的房子去了,虽然在通县,远了一点,但毕竟是自己的房子,住着踏实。说潘家园卖书的如何发了财,买车买房,毕竟是少数,而且买个房子只是生活的基本需要,算不上什么奢侈生活。绝大多数的书商还是维持在温饱有余的阶段,离翻身还有一段距离。
      南方书影下出现了E老和卓洛的身影,两个人都是大块儿,好认。俩人一见我,就说刚刚臭骂过我,说我为什么没有来,懒虫之类的,反正没有什么好话。闲扯几句,吴前老头背着包晃过来了,DU5235也过来了。我知道,离开门的时间近了。
      门打开了,2046的车门打开了,一场新的战斗打响了。因为拎着大包,看东西很不方便,很快就落到了大家的后面,看到一个半熟脸的摊主正在卸车,我强行把包放在他的摊子上,他连声说还得出去云云,我只当没有听见,飞快投入到战斗中去了。
      跟住了卓洛,这是大行家,他看过的书,嫌贵的我就买,准没有错。但是很快,我就跟不上他的步伐了,因为他不买一般的文史书,而这是布衣书局目前主要的销售范围,我的脚步很快就在一个后面大殿前的一个摊子前停下了:
      这些少数民族的书怎么卖?
      ×元一本。
      如果全点呢?
      ×元。
      好,点数!
      于是,民族出版社半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的景颇、藏、维吾尔、仡佬、苗、瑶、拉祜、裕固、怒、塔吉克、傈僳、塔塔尔等13种少数民族的语言简志作为我今天的第一批书进了包。今天开张快。
      赶紧转回前面,卓洛正在翻看一箱子线装书,似乎没有什么中意的,放下书的时候顺便就用手指翻翻箱子里剩下书的一个角,据说,高手都是这样的,还有用鼻子可以闻出来的呢。中间院子已经满是人头了,一堆人围在台阶下面的一个摊子前,摊子上乱七八糟放了很多书,我一眼看到有一个灰乎乎的封面,《燕岩选集》,没见过,赶紧伸手,结果发现不是一本,一并拿下,一边问价,听到价格合适,我就继续拿,DU5235转过来了,说:我刚要伸手你就拿在手里了。旁边一位老兄又给我扔过来一本,一共5本,品相好的,不好的都有。算了钱,也没看,就扔兜子里了。在这里,没有时间看细节,只能大概齐,不然,机会就溜了。
      中间一个摊子上扔着若干白信封,看样子是民国的,用一个中华医学杂志的牛皮纸信封包裹着,一问价,摊主开了一个价,我狠狠地还了一半,然后掉头就走,他从后面喊住了我,把东西扔给我,说才赚了几块钱。顺手旁边买书的摊子上又买了一本《中国出版年鉴2003卷》。
      东边的摊子上有不少人,赶紧挤进去看,人家挑剩下的残余还有几种是民国书,开明版的《开明图画讲义》和《开明音乐讲义》。一问价,吓了我一跳,有心要走,他又叫住我:
      你看看这书后面有这套书的目录,就这两本是丰子恺编的,全了!
      全什么,而且又不是初版的,一个四版,一个六版了。
      那你给个价吧。
      ××元
      太少了吧,你给了一本书的价。
      多了要不了啊,你那价,我都卖不出去。拜拜。
      别走,给你。大冷天的,不带回去了。
      ……
      看到另外一个摊子上,有一册漂亮的封面映入眼帘,赶紧跑过去,结果是《照相学》,扫兴得很,不过也是个民国十九年的,虽然是个四版,但是因为品相不算好了,价格要的不高,没想到商务的书有这么漂亮的封面。为了平衡价格,拿了旁边一个1952年伊东次亮著,朱陶庵编译的《多色照相平版制版术》(回来一翻,不少图片)。加上一本他称为好书的网格本《木工小史》。给了100的票子,没法找,让我待会儿来取,这已经是第二个了,我记性不好,说不定等下就忘记了。
      一册陈伯达著的《评<中国之命运>》(山东新华书店49年5月再版本),大亮不要,我问为什么,他说没有封面了,我觉得还凑合,但是一问价格,还是放下了。翻出来一本贺凯著《中国文学史纲要》(北平文化学社民国二十年十二月初版),就是品相差了点,连同刚才那本,还有一册《关于吴晗<海瑞罢官>问题的讨论》(第一辑,三联1965年),一起拿下了。
      南边一个摊子上一个生脸面前有一堆日文书,无人问津。我过去一翻,都是建筑类的,好像都是民国的,开始问价。旁边潘家园卖书的小顾也凑过来:“满洲建筑……”,果然有一个是,我按住了讲价,成功地被我砍下200元,放入包里了。小顾说:行,哥们儿。不知道是夸我还是笑话我。回来一检点,有如下几种:
      《最新建筑工学(5)》,包括三种书:《满洲建筑》(南满洲工业专门学校教授工学博士村田治郎著)、《日本美术工艺史》(京都帝国大学讲师藤原义一著)、《现代建筑》(东京高等工艺学校讲师藏田周忠著),东京东学社昭和十年八月版
      《意匠及装饰论》(工学博士武田五一,元良勋),同一册里还有朝仓文夫《建筑 雕塑》,小川三知《………………》(都是日文,打不出来),大江新太郎《作庭意匠》,津田信夫《金工》,小杉未醒《壁画》。也没有找到版权页,不知道这些东西为什么装在一块儿。看封三的标签,倒是周二贩子老师送我的那本日文书目的编辑者玉英堂卖出来的。天下太小。
      《日本建筑史》,关野贞著,封面似乎是重装的,跟内容没有什么关系,看样子跟上一本书里的出版者相同,或者是印刷精美的讲义?不懂。
      《建筑杂志》(第四五辑第五四四号)(昭和六年四月),里面内容是村田治郎的《东洋建筑系统史论》,也是后装的封皮。
      《建筑杂志》(第五十一号),里面是岸田日出力《欧洲近代建筑史论》(二)
      《西洋建筑史》,佐藤功一著,封皮也是后加的
      《…………》(日本字),佐藤武夫著,1929年,也是建筑的。
      以上这些种都是16开本的,大量插图和图版,还有彩色的图版,以下几种是32开的
      《建筑学会……》第一辑第一号,建筑学会,似乎是海外的建筑界趋势之类的(蒙的)昭和二年七月
      《仕样书》,早稻田高工讲师,早稻田大学工学士木村武一讲述,早稻田大学出版部,同一本合订的还有《积算法》(早稻田工手学校讲师,工学士猪野勇一讲述),《建筑泛论》(早稻田大学教授,工学博士佐藤功一讲述),《工艺美术史》(早稻田大学讲师森口多里讲述)
      《日本建筑史》(早稻田大学助教授,工学士田边泰讲述),同在一起的还有《东洋建筑史概说》(早稻田大学教授,工学博士伊东忠太讲述),《西洋建筑史》(早稻田大学教授,工学博士佐藤功一,早稻田高工讲师,早大工学士中村镇讲述),精装一册,也是早稻田大学出版部出品的。
      西边的第二行里老是有卖资料的,吴前老头曾经从那里买了不少好东西,每次拿出来的吹的时候都把我们气个半死。这次趁他和卓、E二老吃饭的功夫跑过去一看,果然有,什么公安部的,法院的,乱哄哄的。我看到一个写着中国戏曲学院的信封,里面也鼓鼓囊囊的,一问,他说就是这个学校出来的。打了要价的半价,买下来了。转过头来,另外一个摊子上有一摞东西,几个人翻过了,我过去一问价,还不算贵,我就看有什么,看到一摞《丝绸之路计划》之类的,我掂了掂份量,侃价,砍不下来了,还得成交。他收钱的时候,还一个劲儿地说:要不是过年要回家了,谁这么便宜卖给你。我心里想,其实一点都不便宜,如果里面没有好东西,就亏大了,等于买了一堆废纸。因为还要逛,扔到大袋子里了,DU看到我的狼狈(这里熟人少,我认识的都还没有摆摊),介绍我到小迷糊那里放,结果就是刚才卖我《照相术》的那个,人高马大,扎个小辫子,一点都不小。
      接下来的收获就一般了:
      铁路业务解说·旅客篇,华北交通株式会社,××十五年(不知道是不是昭和,少了一片纸),讲那个时候的铁老大的规矩,旅客啊,行包啊,车票,月台票啊……,很有趣。可惜品相差了一点。
      中国铁路外债史统计资料(1853-1927),徐义生边,中国近代经济史参考资料丛刊第六种,中华书局1962版
      新文化史料(创刊号-12期),跨度未1985-1987年,性质跟《新文学史料》类似。
      一摞崭新的《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发掘简报》,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物编辑委员会编辑,文物1972年版,彩色图版8页,黑白图版32页,上百张图。不知道哪里流散出来的。统统拿下。
      还有一摞很杂的油印本和抽印本,都是送给唐复年先生的,有的有签名,还有一本写着送给唐兰先生的,不知道这俩是什么关系。
      抽印本:汉字的组形与汉字的简化,殷焕先,山东大学学报第2期
      手工蜡纸版油印会议论文:古文字释丛,中国社科院历史所陈汉年,题:唐复年先生指正,陈汉年。此为中国殷商文化国际讨论会论文。
      手工蜡纸油印本:楚国铜器铭文编年汇释,李零著,1984年7月,题:唐复年同志指正,李零,八四,十,十三。挺厚的一本,手工刻的。
      手工蜡纸油印本:金文断代研究,高景成著,1987年,题:唐复年兄教正,高景成敬上,1987.10.26
      手工蜡纸版油印会议论文:释甲骨文中的“巫”字,陆思贤著,内蒙古文物工作队,1983年4月
      油印本会议论文: 田新解,陈文华著,江西省社科院历史所,江西省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1987年8月,此为中国殷商文化国际讨论会论文。
      油印本会议论文:林县商文化综述,张增午著,河南省林县文化馆,1987年9月,此为中国殷商文化国际讨论会论文。
      油印本会议论文:今藏美国波士顿的洛阳汉墓壁画,美国吉·福廷等著,汤池译,1983年3月14日
      复印本论文:《吕服余盘》与《殷簋》铭文补释,台南师范学院汪中文,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编印,1993年10月,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
      抽印本论文:周原出土早周甲骨文字纂述,李棪斋撰集,香港学海楼七十周年纪念论文集抽印本,手写复印本
      抽印本:试论大汶口文化的分期,高广仁,(考古学报1978年4期),题:请唐兰先生指正
      E老他们吃饭回来了,赶紧去找,问《尚书》几卷?他们很奇怪,怎么都是问这个的?六卷的也有,几卷的也有。我赶紧跑出去看,是六卷,可是价钱不便宜。另外,E老上周想买被卓洛强力阻拦的一个写刻本的《东坡××》,价格已经暴涨了40倍,饶是E老见多识广,也目瞪口呆了。
      后面大殿上有一摞帖在纸上的漫画,是90年代初一次反对封建迷信漫画展的作品,大大小小,都是名家,我蹲在地上一张张地看,丁聪,英韬、詹同、朱根华、缪印堂、王复羊、毕克官、江有生……几十张,个个是名家,要50块一张,不单卖。但是我总感觉不是很对头,因为纸都是类似的,连徐州的徐景国都用宣纸?我觉得靠不住。后来还是觉得是临摹的,这套画有大幅印刷品,当时供全国各地宣传栏用的,说不定就是描的那个东西,还得说描得不错,就是字差了点。如果是真的,我就发达了。
      一转脸,E老他们不见了。一打电话,敢情在后面东边核桃树的底下看好书呢。满满一大片蓝莹莹的书。这个人是湖北的,据说善于鱼目混珠,真假莫辨。比如说有发黄的宋版,精刻的版画,大部的方志等等……书口上都黄渍渍的,可惜不是金粉。可笑的是有些真书上也弄上一些效果,糟蹋了东西,比如一个民国写刻本的集子,分装了两册,开口就是1000,书口上就泛着这种让人厌恶的颜色。E老他们翻了翻,就撤了。008来了,刚才他在前边还买了几本书,也是好说歹说才拿下来。看了这些书,感慨:好东西是好东西,就是谁也不伸手,这个价……
      大家一起去看一个死当品的拍卖会预展,什么都有,有两种书,是《域外所藏中国古画集》之类的,后来影印的。领我们去的是一个会修书的有名的老张,看他翻了一会子书,习惯先拿手捏纸,感觉感觉。
      台阶下面两堆线装书,都有好书,但是都是好价,我不懂,只有看的份。E老买了一套残本,是翻刻申报馆的《平定粤匪纪略》,他要留个样子。他今天拣了大漏儿,进门的时候花惊人价买了一册《××藏镜》,珂罗版的,大家口水都擦了又擦。后来又买了一套《小学集注》,两册,大家看了半天,觉得即便不是雍正的殿版,也是官刻本。008的话:这墨气,……
      另外一堆里,有名的人都在,赵庆伟啦,王福啦,老韩啦……老韩拿了一册线装书,问了价,旁边过来一老兄说:元版啊,多好啊。老韩拿他没有办法,拿眼只瞪他,赶紧找补那书的毛病。还一堆外交文牍,线装的,不知道最后卖给谁了。还有咸丰的一堆时宪书,民国影印的明刻本,总之,好书大大的,价格高高的。反正我是买不下来。E老把我拉到一边,告诉我树下那个人那里有一册活字本《祭谱》,可以侃侃买下来,得了指示,赶紧溜过去,假装从一头翻起,反正要的价高,没有人争。明版,烂明版,还是烂明版,假书,影印的,民国刻本,哎,终于看到了那册《两堂新祭谱》,问了价,还是原来的要价,好几百,砍了一刀,让我加,我不加,居然卖我了,估计一上午的人都吓跑了,也觉得不合适。回来翻,好像是姓康的,时间是同治三年,开本大,字也大。008来了,苦口婆心地跟摊主交流,告诫他别吓跑了顾客,后来似乎价格松动了,但是最终008也没有买到什么满意的书,因为他看中的书,一页都衬了6页。1953年荣宝斋木板水印的《敦煌壁画》,24张,真漂亮,开口要6000,只有看看的份了。买不下木版水印,隔壁摊子上买了三张汉画像石拓片,解解气。
      快走的时候,E老又指给我一个明版,虽然是残的,而且是医书,据说时间还比较早,《注解伤寒论》,买下了,准备回去拍卖赚钱。还有一册石印本的《庚子秋词》的甲卷,另外一个老兄买了,看完了,让我帮着卖了,换点车费,我坐享其成,乐得嘴都合不上了。
      终于出门的时候,那个巾箱本《尚书》的本家盯不住了,让我又加了点钱,还是卖给了我,被卓洛他们耻笑一番。卓洛拿过来一翻,稽古堂的本子,又一翻:宁字不避。六卷,合订在一起,一大厚本。
      两位老兄跟我回了布衣书局,开始翻看今天买的东西。先找到姜寻做的《清代内府刻书图录》,一对,《小学集注》,果然是殿版。这书的作用就显出来了,真值。
      我看我的东西,一本本数落,那个我不知道的《燕岩选集》是朝鲜文化宣传省1955年版的,汉文的,作者是朝鲜十八世纪实学派巨匠和天才家。(原书序言如此)。两本上还写了“金日成班全体同学”送给校长和班主任的赠言。
      剩下的大活儿就是看那两堆资料稿件里有没有好的:打开其中一个,里面有一张字,落款是沙茂世,E老一见,此人肯定是沙孟海的儿子。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了两点:一,沙的字体,二,姓沙。网上一搜,果然!我们在座几个人都大惊:E老乃神人也!E老也很是得意。后来E老又在中国戏曲学院那个袋子里认出一个袁世海的签名,是个花体的,大家觉得没准,网上居然搜到一张袁的题词,一样!大家又是一阵掌声。我们很佩服,E老很高兴。
      后来在那一大抱东西里挑啊挑,找啊找,有点讲头的只有在中国红十字会的一包文件里夹着一张李鹏1994年的题词,毛笔的,还有钱其琛的一张题词,钢笔的。年前买到过一张胡耀邦给《孙中山先生墨迹》一书题签的底稿,加上年前买的薄一波、雷洁琼、司马义·艾买提,现在领导的墨迹有不少呢。
      中午一起吃饭,几个菜,一瓶二锅头,我一杯,他们俩每人两杯,聊得昏天黑地,从他们买第一本线装书开始聊起,可惜不能一一记述了。饭后战场转到布衣书局,快5点,两位撤了。我到某中国书店帮忙拍几张书的图片,他们要发给顾客看看。
      接谢其章先生电话,明天一起去取《封面秀》的毛边本30本。
      接某友电话,说明天送些艾中信、钱绍武、文金扬等美院老先生的信札我看看。
      听说投降派宋江要进京受招安。
      
      说明:周四的日记写到10点半,我的老师尹吉男先生来,一聊聊到凌晨一点半,然后接着写,但是只能发在周五了。
作者:谯楼更鼓檐 提交日期:2005-01-14 08:45:47
    啧啧,多好的题材吖,
    
    拍个电视连续剧不成问题.
作者:kempis 提交日期:2005-01-14 09:04:50
    三老板慢慢写,到时出书。效果不会输于《笑我贩书》!
作者:diamonds 提交日期:2005-01-14 10:22:43
    《××藏镜》,
    
    是不是徐乃昌?
    
作者:阿土 提交日期:2005-01-14 21:23:14
    t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01-14 22:04:45
    2005年1月14日星期五 风和日丽
       
       日记发完已经是快凌晨3点了,我这个人有毛病,过了点,反倒兴奋,睡不着,在网上东看看,西看看。挨到宿舍里又拿了本犹太人做生意的书看,怎么我就学不会人家那些本事呢?昨晚,尹老师劝我不如做点口述史之类的活儿,那也是我熟悉的,但是既然命运选择了我做这个,先做下去,总得有了个结果想别的。谁动了我的奶酪,不是你。
       第一个电话打进来的时候,已经10点了,电话那头是一世永飘的声音,说11点准时出发来。接着谢其章先生的电话打进来,约了下午2点在作家出版社的发行部见面。马上又接了第三个电话,同事小周打过来,问两种明版放哪里了。看样子,不起不行了。
       过来没有一会儿,刚倒了杯水,上网看看消息,书友老黄就过来了。这次他拿了两个大包的东西,吓了我一跳。他首先拿出来昨晚电话里说过的那些美院教授艾中信哥哥艾中全家的信,一共有三大本,都是贴在本子上,然后封面编目,对内容做了简单说明。我关心的是艾中信的信,翻看了一下,主要都是2000年以后的,大多是在谈回忆录撰写的问题,艾的太太是黎莉莉,都是名人。还有文金扬的几封家书,文革时候在外地下放的时候写的,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意思。还有给钱绍武的若干信,我个人最有兴趣的是华君武先生的一封,里面谈对钱艺术追求的肯定,说到“金孔子”,表示自己看惯了旧时的孔子像,孔子忽然美容了,一时还不适应。大概是钱的作品之一,没有印象了。我去过华老家一次,跟杨绛一个院子。他的老伴宋琦那是刚刚过世,本来说了去做个口述历史的记录,非典来了,都搁置了。
       还有一大本很多人的信札,也有些是美术界的人。另外就是这老兄送来让我们代销的部分图书和资料,我跟他交流了一下对价格的看法,明白地告诉他有的东西,我个人认为价格偏高,不容易销售。具体的情况,还是要上架销售之后看结果。
       湖南的麦客来了,很干练的小伙子,也架了个眼镜。跟他聊长沙淘书的地方,也感慨没有什么地方好去,原来有些书店还便宜一点,后来都上网了,也就没有多少便宜书了。他在孔夫子上有个店,也卖一点书,我曾经帮朋友从他那里买过一些东西。他说到湖南的书之少,感慨最深的是枫露雨荷,觉得比北京差远了。我们在北京的这些人,一点也没有感到这种幸福,还是觉得书太少,好书更少。下午请DU5235做了“旧书摊”的斑竹之后,给他电话的时候,我们还在说这个问题,他说现在收不上来东西,货场里也没有东西,偶尔有东西,价格也高的烫手,但是如果不买,马上就有人接了,电话那头也是一脸的无奈。
       一世永飘来了,跟麦客介绍之后,因为中午了,就先解决肚子问题,地点选在胡同东口的一家新疆馆子,屋子里满满的,换了两个桌子才坐下,除了飘和麦客,布衣书局的两个同事小周和小张也一道来了,啤酒、烤串、烤馕、大盘鸡、拉条子……吃的肚子鼓鼓的。付款的时候跟飘姨还争执了半天,最后是她交了,搞得我很不好意思。因为要赶着去作家出版社拿书,所以没能够继续陪他们看书,等我回来的时候,他们已经都走了。
       赶到作家出版社的时候,谢其章先生和鲁博书屋的肖振明先生已经坐在沙发上了,谢先生给我引见之后,赶紧递了名片。他们来得早,帐都算好了,《封面秀》100本毛边,谢其章先生自己留了10个,鲁博60,我30。沾了肖老板的光,坐他的车到了东直门。因为有一个《中华读书报》的记者要来,所以又打的跑回来,今天的北京真怪,二环路三点就堵了。
       比记者先进来的是《芳草地》的主编谭宗远先生,刚刚去湖北十堰开会回来,问下次的会什么时候开,说10月中旬左右,在北京,由他们承办。话说着,记者丁杨先生到了,结果一进门就跟谭老师拍手大笑,原来他也是这次参加十堰聚会的人之一,世界太小。丁先生来是想了解一下有关网络旧书业的事情,我一边整理兜里的钞票,一边开始了谈话。他准备得很充分,有很多问题,一个接一个,我尽我所能回答了,问到孔夫子的事情,我给了他一个电话,请他直接联系,因为现在我离开孔夫子了,就不便乱说了。我个人觉得网络旧书业的出现已经开始改变中国旧书业传统的格局和形式,而且必将成为旧书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甚至于会在某个时间以后成为主要的形式,传统的形式仍然保持它的部分领地,但是由于信息沟通的便捷,随着支付手段的发达简便,物流体系的快捷,信誉机制的完善,网上交易必将成为主流。而且网上交易的成本最低廉,这一点,传统书店无法比拟。问到我们布衣书局自己的目标,我说如果有可能,以后我们会努力突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特色,这恐怕也是中小书店的一个必由之路。
       送走客人,先把《封面秀》上了网,拍照,发广告。这书定价是39元,毛边本我们包了邮挂费卖49元,不毛的包邮挂卖39元,准备下周找个时间请谢先生来一次签完,需要上款的也一次签上。新书不是我们的所长,刚刚开始学习。今天听谢先生说,吴兴文先生要回台湾,他们约了一起聚聚,大概约在明天的琉璃厂,因为有拍卖预展,大家都要去看。网上碰见吴兴文先生,聊了聊,问他都是谁聚会,他说了几个人,大部分我认识,只有陆昕和秦杰二位闻名没有见面,他让我明天如果有时间一起来,因为是上午,我不知道我几点离开潘家园,怕赶不上。
       接到淘书斋蒋德森先生的电话(他是来参加拍卖会的,每次都能买些回去。昨天在报国寺见到他,中间殿西台阶下的小伙子说:我认识你,你不就是彭雄么……)他约明天上午到潘家园去跟DU5235一起谈谈春节的时候联合北京四川两地,一起搞书展。他是这行里的老人了,经验多,在四川,也是最大的店,上次到布衣书局来,我们就聊过一次,听他讲自己的创业,都不容易。
       到刚才,定毛边本《封面秀》的已经有:江东子弟1册,二爷2册,五味子2册,小飞鱼1册,kempis 1册,YP2册,邯郸学步集1册,葛朗台1册,淘书人1册,谯楼更鼓檐1册,雨之烛1册,岁月无痕1册(孔夫子),vssa1册(孔夫子),我自己来1册,订出了17册,还有13册。
       明早又是月黑风高的日子,抓紧准备背包,钱包,手电,手套等作案工具,早睡觉,养好精神早动手……
       
作者:sailingfree 提交日期:2005-01-15 00:00:36
    三老板,美术界的东东小弟很有兴趣,可否为小弟留着?
作者:锋言锋语 提交日期:2005-01-16 16:52:32
    怎么没见昨儿的贩书日记,难道歇着了?
作者:龙王 提交日期:2005-01-16 17:02:13
    交待十五日至今的活动情况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01-16 21:51:44
    2005年1月15日 星期六 风平浪静
      
       虽然事先做了思想和物质的准备,没想到这一夜居然没有睡好。半夜里忽然接到一个久不联系的朋友电话,说了一些生活上不舒心的事情,后来辗转反侧就没有能够睡熟。迷迷糊糊地到了起床的点。
       潘家园还是依然那么平静,人群已经开始熙熙攘攘,满脑袋的像灌了浆糊,糊里糊涂的摇晃着没有清晰的思路,看到一个一个的熟人已经囊中鼓鼓,更觉得心急火燎,反倒更加烦躁了。木兆轩主人到的比我还早,冻得都有点感冒的意思了,也没有买到什么。又转了几圈儿,好书倒是看到一些,但是价格高的直接超过了拍卖,我只有望而兴叹的份儿。好容易挨到快天亮,看到卓洛,跟他一起到东边吃油条去了。
       油条下了肚,精神似乎还是没有好多少,因为想着打的的费用总是要挣出来,胡乱买了一堆东西,是些一般的文史书,估算了一下,路费大概能挣回来,也就死了继续逛的心。刚才接到郑州赶来的小银鱼的电话,他已经到了潘家园,去吃东西去了。再想跟他见一面,然后告辞,却没有人接电话了。
       回家坐定没有几分钟,小银鱼的电话打过来了,他说要到布衣书局来,打听来的路线。他跟我的同事小周也是熟人,因为原来在郑州的时候就是一起逛摊的书友,我请小周陪陪小银鱼。等他到了,我只匆匆地聊了几句,他还是那么干练,这次来是代表学校来谈一套书的合作。上次他的时候,我还在地安门的小屋里住。联系注注,没有联系上,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等我办完另外一件小事赶到琉璃厂的时候,先到的几位老师已经聚齐了,我是最后一个到的。同桌的基本都是认识的:韦力、吴兴文、谢其章、赵国忠、柯卫东,没有见过的只有韦力先生的太太和孩子,另外还有收藏信札手稿的方继孝先生。吴和方喝二锅头,韦力先生一家和谢其章先生喝可乐,剩下的都喝啤酒。到了这个桌上,我就只有听讲的份儿,又恨自己耳朵生得少,听不过来。几位先生都劝我们布衣来弄一个小型的同人刊物,大家内部可以交流一下,都表示可以供稿支持。这是个好事,要好好计划一下。长话短说,大家聊来聊去,不外乎古旧书业这点事情,恕我不能一一复述。喝酒的都没有少喝,方先生声音洪亮,且很健谈,典型的北京人。
       饭后大家各自散去,开车的开车,走路的走路,我到邃雅斋跟几个相熟的店员聊天,他们拆了以后,我还是第一次到西头的这个店里,趁着酒劲,在店里高声喧哗了一阵子,想来很遭了不少白眼。安安静静的读书地方,出来我这样一块儿料。
       因为三楼的拍卖预展没有去看,所以还是摇摇晃晃地上去了,电话E老的时候,听说很多朋友都在。在邃雅斋门口的时候,还碰到孔夫子上的书友茉莉香,他是搞碑帖的好手。楼上的拍卖场里,E老,卓洛等几个熟人都在看,扭头还看到正在办理竟拍手续的弹琴复长啸,没有去打扰这老兄。跟着别人后面看了一圈儿展品,总体的印象不是太好,感觉好像没有什么特别有趣的东西,洋装书这一部分似乎不如以前,建国后的东西也不少。E老发现了一个好东西,叫了卓洛来看,卓洛判断为惊天大漏儿,E老忙着取钱,准备明天大干一场。
       回到书局的时候,小周已经又在工作了,中午注注赶过来了,他们三个人一起吃的饭。接着过了两位书友,其中一位是从南方过来看展览的,手里有一些线装书的,抄了一个单子,有几十部,大约几百册,我看了半天,觉得价格还是高了一点,买不动,只好请他另外找买家了。
       头特别昏昏沉沉,跟河汉清且浅等几位看书的朋友告了别,跑到后面宿舍里倒头便睡。中间接了小银鱼的一个电话,邀请我去吃饭,说还邀请了注注和木兆,我实在起不来,只好告罪了。
       一觉醒来已经是第二天了,所以日记没有写,更不要说发了。
作者:空心斋主 提交日期:2005-01-16 22:07:21
    我个人觉得网络旧书业的出现已经开始改变中国旧书业传统的格局和形式,而且必将成为旧书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甚至于会在某个时间以后成为主要的形式,传统的形式仍然保持它的部分领地,但是由于信息沟通的便捷,随着支付手段的发达简便,物流体系的快捷,信誉机制的完善,网上交易必将成为主流。----------精辟!快成理论家了:)又到月黑风高的日子哦,呵呵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01-16 23:16:43
     2005年1月16日星期日 风和日丽
      
       今天是中国书店今天第一场拍卖的日子,所以要去赶场,买是不买的,主要是看看买东西的人打架,虽然没有自己的东西,但是看别人打架总是过瘾的事情。小周今天休息,我们俩一车赶到琉璃厂,听说是9点开始,到了三楼的时候,才看到稀稀拉拉的几个人,我们选了最后一排,准备全面掌握动向,看看谁跟谁打,心里有点数。
       韦力先生过来了,我们旁边还有空,他也愿意坐后边,就坐下了。他送了一本他的新书《批校本》的毛边给我,这是他留的30个毛边之一,里面很多都是他的藏品。毛边本是好,可惜不舍得裁,还是得买一本平装的看。
       陆续上人了,能来的都来了,满满一屋子,后来的还得加座。除了网上的朋友以外,我认识的并不多,只有韦力、孟宪钧、辛德勇、翁连溪、姜寻、方继孝等十多个人,网上的朋友就多了:ele,卓洛,DU5235,有如玉、王晓凤、zyp008、hxx,淘书斋的老蒋,弹琴复长啸,望洋斋……
       很快,大战开始了,前两个唐人写经都被韦力先生拿下,后来一路平平,争争抢抢,没有什么高潮,只到126号拍品《六合丛谈》(咸丰间上海墨海书馆排印本)的出现,才打破平静,100元报价开始以后,就没有停止,竞价一路狂奔,报数的彭震尧先生好像数票子一样,只到3万以后才稍微缓慢了一点,最后被298号买家以36000元的高价竟得。后来又一个高潮出现在303号拍品《中外和约》等二种上,图录上标明的是民国排印本,其中第二种为《理论通达》,无底价起拍。这就是卓洛昨天断言的惊天大漏儿,是附录的那本小书,那是用部首活字拼接而成的活字印本,就是一个“委托”的“委”是“禾”和“女”上下两个拼接而成,具体地我也说不清楚,反正是好东西就是。韦力先生在前边线装部分结束之后,仍然迟迟不肯走,为的就是这件和另外一件东西,结果,漏儿一点没漏儿,很快就到了6000多元,E老举了一下,很快就被后面赶上来的报价挤下去了,只好望书长叹。坐在我旁边的韦力先生最终以15000元竟得了这件拍品,但是也已经超出了他预想的价位,因为爱书心切,也就没有松手。事后,我们几个朋友一起的时候,都感慨,这么一小册东西,看明白的人还真是不少,这个和六合的卖家肯定乐翻天了。
       看似热闹的拍卖其实仔细统计起来,买东西有一定规模的也就是十多个人的样子,剩下的大部分跟我差不多,都是来观战的,要不,就是有自己的东西在这里,来看看。这也是最近几天老在谈论的一个话题:小而又小的旧书圈儿。套用谢其章先生的话:党员太少,很久才发展一个。
       结束之前,到某书店去取了两套《营造法式》,这个书卖得好,在我们这个小小书局都卖出10套了,差不多看到这书原书的人很快都喜欢上了。
       回来后听说,一套最初版的《我的前半生》也争到5800元,真是想不到。剩下字画的时候,大家各自散去了,DU5235作东,到老浒记吃面,同去的还有ele、卓洛、有如玉,方继孝,我们布衣的同事小周和我。E老帮有如玉举了一个东西,帮吴前举了一个东西,给自己也举了一个,但是事先看好的几个的东西都没有举下来,十分遗憾。
       上午在拍卖场的时候,接到湖北十堰书友李传新先生的电话,他们新华书店的黄成勇经理(他是来参加明天的图书订货会的)到我们布衣书局去,因为跟这边书友有了约,所以没有能够回去见面,十分遗憾。不知道下次见面是什么时间了。
       虽然昨天睡了整整一夜,还是感觉到疲惫,匆匆写了几句,要睡觉去了。明天周一,大家都要上班了,又该忙活了。
作者:曾三 提交日期:2005-01-16 23:35:13
    孔网上不成,在这儿把功课补上,可以安心睡觉去也!
作者:龙王 提交日期:2005-01-16 23:38:58
    好,舍不得看完.
作者:鱼鱼 提交日期:2005-01-17 11:13:17
    钱是要赚的   饭是要吃的   觉是要睡的     只革命不休息   是不对的
作者:鱼鱼 提交日期:2005-01-17 11:28:15
    我还是那句话:没有什么书是不能错过的,不能错过的只有人             挺经典的  鱼鱼不是做学问的        偶看到次网站        呵呵       原来有这么多人做学问呢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01-17 23:42:50
    2005年1月17日星期一 风和日丽
       起来就忙,看帖子,回消息,不亦乐乎。10点多了,才去刷牙洗脸,回来的时候端杯水,吃几个花生米算早饭了。
       一个北京的朋友打电话来,介绍上海学术书店的老板严钟麟先生周三到我们店里来看看。听说这次来是参加图书订货会的。我们目前没有精力做新书,这个订货会不去也罢,不然,好多计划内的事情又做不成了。前两年,长乐老每次还来,我们曾经在这个时候见过,这次看样子又没来,遗憾。
       谢其章先生的《封面秀》毛边本卖得很快,30本很快就订出去了,有一些没有订上的朋友,我们介绍他们到孔夫子的“北京鲁迅博物馆书店”去订购,书是一样的,已经联系好谢先生,周五左右来签名,然后集中把书发出去。
       中午饭后,去给我们做技术服务的公司讲解我们的改版计划,他们准备集中精力,拿出一段时间来专门做我们这个项目,春节之前力争上线。我们的改版计划变了几变,最后的这一版,突出了适用、便捷,删除了原来几个预想增加的功能和模块,只是在方便程度上进行大的调整,让购物变得更加简单,快捷。
       今天整理以前买的书,重点推销了《民国时期总书目·综合性图书》,这书最后的一点库底都被我包了,也没有多少,因为是讲书目的书,还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光是里面《四部丛刊初编》、《四部备要》、《丛书集成初编》三种大丛书的目录,按现在市场行情,没有五、六十元也是拿不下来的。
       早上,DU5235电话过来,建议在布衣论坛的“旧书摊” 前面加上“潘家园”三字,可以更加直观,他是新上的斑竹,也是潘家园旧书商里的领军人物,只是觉得六个字的名字稍微长了一点,跟别的不匹配,要是能改个什么就好了。
       水木乔纳森发来消息,想让我代买一本《书品》的2004年第4期,因为里面有一篇《钱钟书与潘伯鹰》是他急需参考的,结果电话了中华在城里的两个店和邮购部,不是没有货,就是要现提,根本满足不了需要。最后还是邮购部的先生介绍我直接联系了《书品》的编者,林女士很热情,听说了情况之后,答应明天上班后请别人扫描了传给水木,还好,遇到了好人,不然,去一趟中华本部,可不是闹着玩的,得花半天的时间。不过,我一直奇怪,中华,商务,三联这样的大出版社,为什么不做好自己的网上销售平台?大概人家看不上,要是交给我们来做网上的一个代理,就好了。等着吧,说不定会有这么一天的。
       傍晚时,我顶替同事,他们去邮局送包裹,因为经过一个周末,包裹比较多,一个人拿不了了。跟挑书的某先生聊了半天,他跟万圣的刘苏里他们过去很熟,也曾经想自己办过书店,他对开书店有一整套的想法,并且对我们的书店目前的状况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觉得我们的图书整体质量不够高,分类等等也有待改善。他的话是实情,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改善的地方,不过,现在的市场似乎还是处于低靡的阶段,按照我们目前的渠道,我们拿不到更多更好物美价廉的东西。做个性化极强的小书店,也需要一点一点地做,我们也一直试图在探索一些新的路子出来,因为这个不比别的行业,没有什么现成的东西可以照搬,中国书店历史悠久,而且规模巨大,不可学。现在网上旧书交易还是存在不少瓶颈,还需要时日来试验。我在2004年4月25日开业时候的广告里说:一个网站,一群人,一些书,一种尝试。现在也是如此,我们所做的,在努力生存下来之外,就是希图能够寻找到一种可以让我们这种小型书店存活而且发展的模式,尤其在网上旧书交易这一块儿,我们一直都觉得有无限潜力,不是缺乏市场,是缺乏开发。我们也力争在买、卖之间提供一种可行的中介式服务,让我们能够作为旧书流通的参与者而存在,改变传统的吃进囤积,坐地销售的做法,当然,这很有可能是一厢情愿,还要等待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但是不管怎么说,只有努力向前,才能知道水深水浅,才能知道哪里才是我们的彼岸。
    
作者:diamonds 提交日期:2005-01-17 23:56:40
    我一直奇怪,中华,商务,三联这样的大出版社,为什么不做好自己的网上销售平台?大概人家看不上,要是交给我们来做网上的一个代理,就好了。
    
    早给你说过了
作者:吴前 提交日期:2005-01-18 08:29:42
    建议就地开场批判会...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01-20 00:01:44
    2005年1月18日星期二 小风四起
      
       早上坐到电脑面前,接到一个做图书采购的朋友的电话,问我怎么没有到图书订货会去看看。我说中午请了朋友吃饭,去不了,他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说全国最大规模的订货会,我都不去,很不应该,至少,作为一个图书经营者,还是应该了解一下最新的出版动态的。
      他批评的对,我没有话可以辩驳。目前作为一个主要经营旧书的店来说,布衣书局和新书的关系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但是新书的竞争十分激烈,听说北京的有些点在8折之下居然推出了75折的优惠,而且是面对所有的人文新书,好在不是新华书店,要不然,卖新书的都没有办法活了,80折的售价,已经是非常薄的利,如果再低,不知道会怎么样,除非他们一天能够卖个几万,要不然,就这种利润率就得把书店搞垮。在书市、批发市场之外,又兴起这种低价书店,对于消费者来说,好像是有一些好处,但是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似乎未必是件好事。就像有些大网站,有的时候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销售,完全就是要挤垮对手的做法,似乎很要不得。记得若干年前,风入松从王府井撤退之后,转到海淀图书城的昊海楼二楼,开业之处,似乎就卖过75之类的折扣,引起当时周围几家书店的一片骂声,毕竟,这个行业不是暴利行业,经营不容易,如此低价,势必引发更加残酷的恶性竞争,我总是觉得,以合适的价格买到合适的书,是最重要的,如果仅仅是便宜,不管是作者还是出版社,还是书店,还是消费者,最终都不是获利者,试想,如果无利可图,有本事的人都不肯投入这个行业,这个行业就更没有发展了。
       午饭前,接到贩子老师电话,约了在我们胡同东边路对过的福来园二楼包间一坐,等我骑车赶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坐好了,贩子和杠头两位老师是我久已熟悉的,没有见过的只有将无同老师一位。因为人不多,也没有客套,直接从布衣书局开始聊起了,将无同的言语机智,跟他在网上的形象差不多,一个小例子:他说我们现在只做旧书,就好像开办了婚姻介绍所,但是只介绍离婚的,进行二婚或者×婚,也应该做点新书,就等于给未婚青年介绍对象了。贩子老师话不多,主要是跟将无同讨论我是不是很像朱元璋。事情据说是将无同看了我的日记,好奇,问胡同长得什么样,贩子忽然想起朱洪武来,于是乎,找到一个朱的肖像,发给将无同看,于是将无同做无限联想。今天见了,说:要是再瘦点,就更像了。记得朱长得出名得难看,看在好赖是个皇帝的份上,就认了,准备改天买张朱元璋的画像,照着好好长。
      今天将无同主说,杠头配合。聊来聊去,不外乎网络、旧书、学问。外加一点点的臧否人物等等。说要要害的地方,将无同老师很严肃地对我说:这些不准写日记,我赶紧承诺,赌咒发誓不会出卖几位老师云云。今天将无同刚刚收到一位余英时先生托人寄赠的书,他说:如果卖起来,可以多卖点钱了。他说到田余庆先生,居然也经常上网,对往复的帖子情况非常熟悉。菜很简单,都是将无同点的,几瓶啤酒,好在他们不很讲究,不然,诺大的桌子,稀稀拉拉的菜,还真有点不好意思。中间猴子老师电话过来,来不了了,要去赴另外的宴。饭后,大家沿着新开路胡同走到布衣书局,几个老师今天格外卖力地挑书,将无同好像也忘记了刚才表示过的很少买书的态度,抱了一抱。
       将无同的书单:
       中国史学史论集(一)、(二)
       经子解题
       庄子今注今译(全三册)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
       司马迁与史记
       钟嵘诗品研究
       考古200期总目索引
      
       贩子的书单:
       王永兴学述
      中国舞蹈史——秦汉魏晋南北朝部分 
      东北地方志考略 
      敦煌祁家湾——西晋十六国墓葬发掘报告 
      辽史地理志汇释 
      明史研究(第7辑) 
      明史研究(第3辑) 
      
       杠头的书单:
       梨园按试乐府新声
       庄子今注今译(全三册)
       考古200期总目索引
      
       三位老师挑书的时候,卓洛路过,进来看看,坐下开始聊,从网上聊到网下,从旧书聊到古书,他说起来他自己过去也曾经做书帐,每本记录,详细,自从一次买了那几千本线装开始,就没有再坚持下去。他是我们的编外顾问,对我们的帮助很大,整天给我们出主意,想办法。今天拿了几本线装书路过,就是那个时候一次性买的那些书里,他说买那些书,花了两个星期,翻明白那些书,用了两年。他说现在明白了有的时候也买不到书,摊子上的线装越来越少,拍卖上的古籍价格越来越高。他一直开玩笑说:这辈子的梦想是买两三本《永乐大典》,不过,就怕真的买到了,又不满足了。他劝我要找准布衣书局的定位,不要想得太多,既然是养鸡,养好了再说,别想一下子就开始养鹅了。
       傍晚的时候,一个出版社的朋友打来电话,说是有某大网站招待出版社的发行人员,他们单位人少,分到几个地方还照顾不过来,让我去冒充一下,顶顶,也顺便解决一下肚子问题。算算肚子里的油水不算少,但是想想不要钱的饭还是要吃的,顺便见识一下某大网站的气派。我说:如果去了,穿帮了怎么办?他指示了我几点,早签到,多点头,猛吃菜,少喝酒,千万不要递名片。
       没想到不要钱的饭不容易吃,提前30分钟打的,一路上充分感受北京车流和道路交通之间的密切关系,等到了预定的国展对过的地方,已经是比约定时间晚了30分钟,这段路程,开车的时间只有20多分钟,等候时间42分钟,这就是北京。到了门口,人家笑脸相应,请我签到,我就按照事先人家嘱咐我的,飞快地签上:××出版社,××。因为来得晚,底下几桌已经满满的了,就把让到二楼上。二楼上已经加了几桌,我被让到一个新的桌子上坐,周围坐的据说都是这个网站的采购,很不少,男的女的,胖的瘦的,都有。人家赶紧给我发名片,采购主管、采购经理……我打哈哈,说负责你们的某某今天忽然有事,我是他的同事,来跟大家告罪一下。他们说:天下皆兄弟,来的都是客。那边发礼品卡的MM过来了,当然也没少了我的两张,一张50,可以买100元的东西了。等我有时间了,来感受一下。一道道的菜上来了,酒也跟着上来了,白的,啤的,还有绿的(雪碧),一个桌子上还有近年来有名的某出版社的营销部的头头脑脑。除了人家敬酒的时候,我就低头猛吃菜,顺便问问旁边的MM是负责哪个部分的:二渠道。这是负责社科的,那是负责少儿的,那边是负责励志的……看了一眼,负责教辅的小伙子正在大杯大杯地敬酒,准备拉某著名出版社的领导们下水,人家也满脸陪笑,就是不干杯,实在拗不过去了,就让身边的下属代一下。这小伙子就说三斤二锅头的量,饶是这样,也落得满脸通红了。
       一会儿,人家网站的领导来敬酒了,副总,看到我的时候一脸茫然,有人赶紧介绍,这是××出版社的。领导一下子兴趣上来了,我上学的时候买了你们很多书!过来干杯,我赶紧站起来,替我当特务的出版社狠狠谦虚了一把,顺便请领导多多关照。领导就是领导,看我干杯了,也就意思了一下。咱理解,领导就是领导。不过,酒喝开了,就容易放不住,我开始左右开弓,到处跟人家喝,虽然是啤酒,也灌得肚子鼓鼓,头脑昏昏。几次差点穿帮,好在及时觉醒引开话题,才没让别人注意到,当特务真累。很快,敬酒的采购们都回来了,看他们忙忙碌碌,真不容易,虽然不像我们旧书贩子一天到晚到处黑灯瞎火地找东西,但是到处陪笑脸,也不容易。
       我们这桌撤的时候,底下已经是人去楼空了,满脸通红的小伙子正坐在门口的台阶上,等着同事送他。送他的同事也没少喝,还开车,真有点让人担心。
       走到路口,风一吹,似乎清醒了一点,路口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打的,是我认识的朱大耳朵,他在一个书店做采购,今天是被另外的一家大出版社拉去喝酒了,也刚刚要撤。看到是我,他意犹未尽,拉我到东直门边上的上岛去喝咖啡,顺便感慨一下做采购的难处。因为他也看闲闲书话,很有兴趣见见斑竹注注老兄,于是就联系了注注,赶到航天桥西边的上岛见面。等我们快餐吃罢,咖啡喝干,眼皮打架的时候,注注老兄出现了。这时时针已经指向12点钟。两位老兄一见如故,开始从民族语言聊到民族学,从云南聊到广西,从古代民风聊到西南联大,真的是有来言,有去语。我插不上话,加上昨天没有睡好,酒精再发挥一点作用,于是昏昏沉沉,用了数种姿势做睡觉状,好在没有打搅两位老兄的谈兴,等注注摸着我的头,喊我回家的时候,已经是两点半了。坐上出租,一溜烟回到东单。日记是写不了了,明天再说吧,睡觉要紧,赶紧钻被窝。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01-20 01:29:58
    2005年1月19日 星期三 大晴天
       
       计划使劲睡一觉,居然8点多的时候就醒过来了,再睡,到9点多一点,同事小周发信息过来:E老要过来。不能睡了,起吧。正在洗脸的时候,短信又过来了:速起,E老到!好在E老不是女孩,我也不是未婚青年,胡乱洗了洗就进屋了。
       没想到屋子里有一个女孩,是那次一起聚会时的谯楼更鼓檐,桌子上摆着E老在布衣茶社里帖过的那三本书。E老赶紧说:我借你这地方卖卖书,我才明白,敢情是为了唐家。谯楼是唐师曾的粉丝,结果连唐家几代人的书一并喜欢了,赶上E老收了若干唐家的著述,这次看到有复本,就一并拿下了。E老老是喊着卖书,一共卖了几次,又送又饶的,总是很心虚的样子。他这样的人,做不了生意。他们聊了半天北大的事情,我没话说,因为他们说的书我都没有看过,只好做听众。买了书的谯楼先走了,说下周来拿谢其章毛边本的《封面秀》,我们跟谢约了周五签名。
       昨天的迷糊还没有过去,按E老的话说:气若游丝。中午了,花了1元钱吃对门的肯德基,不是特价,另外那些钱E老出了,我出了零头。E老特地选了几本书,来支持我的革命工作。连上吃饭,今天卖的几本书钱都搭进去了,还倒贴了20元。
      中午回去,另外一位在报社工作的徐兄来。买书之余,聊起其所在的报纸最近改版,每天折腾到半夜,可惜改了半天,最后还是一头版四个国有大单位分别抓好精神建设之类的文章,管头版徐兄气得半死。因为关键时刻,某被报道单位的宣传处长亲自上门做工作,还要给上峰电话,弄得主编只好应允。照顾了这个,就不能不照顾那个,所以一整版都是这东西了。这老兄在第二天的编辑会上说:做妓女的要从良,也可以再卖,但是总不能宣布从良的当天就开始卖吧?与会的编辑们大家哄堂大笑。
       上海的九辞居士过来,他也是看订货会来的,在这里挑了几本书。这时老戴打过电话来,介绍我去见上海图书公司的老总彭卫国先生,他们是校友,也是好朋友。联系了一下,约在晚上8点,到他们会务组住的惠侨饭店。
      本来计划稍微睡一觉,接到投降派宋江电话,他要来看看,那就别睡了,舍命陪君子吧。很快,宋江到了,我们第一次见面,他是那种很典型的浙江人,说话也很谨慎的。此次他来,是出差,看包括图书订货会在内的两个展会。他大概每年来一次,上次来我们没见上。我问到艾殊仁的情况,他还在老散那里,但是因为原来计划中的书店最后没有开起来,最近据说最近除了跑跑书,睡觉比较多。老散现在很少上网了,一个月一两次,主要忙生意上的事情。老散等几个人弄的仿宋版《唐女郎鱼玄机诗》的板子已经刻好了,花了不少的钱,刻了两个月。除了图章没有翻刻,也可以下真迹一等了,但是现在还没有刷印,不知道最后要卖多少钱,反正成本很高,应该便宜不了。说到杭州的书摊,杭州的古籍书店,老散的书,大家有很多话题可以说。临走的时候,宋江拿出相机来,帮我们拍了几张照片。他在《都市快报》做编辑,他们的报纸发行量70万份,是浙江第一大报了。
       书虫陪着上海学术书店的严钟麟先生过来,严先生从事图书销售行业40多年,近年来致力于对外的图书交流,他前几年在《旧书信息报》上一直做广告,最近两年没有做,因为他的网络在全国已经撒开了,加上有了孔夫子旧书网,能解决不少问题。他说计划今年再继续做些广告,扩大一下影响。他挑了不少书,主要是少数民族和文献类的,然后还顺便介绍了一下他的一些经验。因为晚上要走,所以只能赶去吃饭了,没有能够多聊。
       在严先生过来之前,也从图书订货会上过来一位天津的老兄,这老兄的厉害我是一个多小时以后才领教的,前面的几部线装书要求打折,我告诉他都是代卖的,我们赚的是提成,另外,卖家并非我很熟悉的朋友,无法打折。最后还是给他便宜了一些,就算帮朋友的忙了,我们自己没有什么赚头了。我自己有一堆书,当时忘记清走,放在角上,他从里面翻出两本丛书集成初编的小书,因为是我个人的,核算起来也比较复杂,我说干脆送给你吧,他谢过之后又拿出一本民国的《平版印刷术》,问我价。因为这书是我买给自己的,不想卖,于是断然回绝了。这老兄整整花了几十分钟的时间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我就是咬定不成。这老兄看软的不成,就来硬的,半开玩笑的说要去投诉我,有好书不卖。我答应借他复印一本,请他一周后还。说好了没有五分钟,他又开始进行动员,还说,如果卖给他了,以后保证来我这里不讲价,道理很多,很多。我怕了他,答应给他,请他复印一个给我。我的书是中国书店买来的,跟他要了一个进价。那是土纸本的,里面很详细地介绍了各种印刷方法和设备以及操作要领等等,很全面,几十张图,还有一张彩图。我15块买来的,15块转给了他,就盼望他能给我复印一本,也让我没有白买这本书。这个怪不了别人,谁让我不早早把书放到其他地方去呢?不过,这么能磨的顾客,我第一次领教。
       西北师大学报编辑部的主任张兵先生过来,他是从东北开会回来,顺便过来看看书。我跟他一说我有两个同学在西北师大,刚巧他都认识,我上次到西北师大是1998年的事情了,从此再也没有机会过去了。同学老田已经当上了教授,另一个同学国荣还在为职称的事情奋斗。他挑了一套陈垣的《励耘书屋丛刻》平装本,然后还拿了一些《丛书集成初编》的小集子。他上午刚到有名的盛世去买过书,听说连地下都开了,人多得要命。盛世折扣低,吸引了不少人过去买新书。但是这种利润率,接近自杀价,如果没有教材,恐怕早顶不住了。
       7点多的时候,我们结算今天的情况,还不错,现场进帐2000多,大家感觉我们书太少,都希望我们多弄好书来。
       8点钟,赶到彭卫国先生住的惠侨饭店。彭先生没有老总的架子,很和善,他的样子,总是让我想起照片上见过的老戴。他听说我喊老戴,一下子都没有反应过来,因为在他心里,那是小戴。他大老戴三届,是顾廷龙先生的关门弟子,顾老最后的一个研究生。他告诉我他毕业于顾老门下的时候,顾老已经87岁了,但是顾老直到去世前一年,顾老还在校对《李鸿章全集》的稿子,一摞一摞地。他跟范笑我和无语都认识,曾经一起在南京开过会。他问我书店的经营情况,听说我们一个月有那么几万元的进帐,觉得我们做得还不错。他一直提倡“国有民营”的路子,想促进这个行业在上海的发展。他们去年在书城四楼弄了500平米,分给20多家,还辟出一块儿喝茶的地儿来,由他们统一办照,大家各自经营,据说效果还不错。(北京没有这种地方,潘家园的新建二楼不知道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现在虽然可以天天出摊,但是平时没几个人过去。琉璃厂的荣兴艺廊也不成气候,至少书这块儿还不行。)
      彭先生又介绍他们计划2005年搞一个旧书节,本来定在4月底左右,但是因为跟全国书展的日期太近,因此计划挪到下半年了。他们预备联合全国的各个主要旧书店,一起办一个交易会,包括拍卖、研讨等等,组织一系列的活动。他说南大的徐雁写了一部《中国百年旧书》,很快会在科学出版社问世了。他们也准备把上海书店从开店以来的收购目录整理出版,算是一份史料。我动员他找人把《古旧书讯》(《博古》的前身)的文章编辑起来,出些书,大家肯定会喜欢。他聊到旧书行业作为产业的难度,聊到今天旧书业的现状,聊到现在收书的难处,聊到上海的一些藏书人家,聊到在上海淘书(他现在周末的时候,有时还到文庙去转转看看,北京中国书店的老总恐怕是不屑于这样做的)。他觉得现在应该改变收购中等着捡漏儿的念头,能以合理的价格收到好东西就可以了,并且积极培养他们的收购力量。他说起文革前后上海收购的黄金时代,几块前一张的齐白石还要请示一下的时候,我感慨了半天。现在国内的几大国营旧书店,都不肯放东西出来了,其实都还是有些家底的。他觉得做旧书,没有积累是不行的,没有成了系列和规模的东西,也是不成的。他举了瞿永发的例子。另外,也谈到国内网络旧书业的情况,他觉得如果不能解决配送的问题,书业的发展还是要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在台湾的博客来书店,就是和某大便利店合作配送的,现在国内还完全做不到,同时批评了作为我们现在主要配送体系的中国邮政不务实,不能真正解决广大用户对于日常物品的及时快捷的传递问题。这一切的改革都有待时日。
      我告诉他冀淑英先生家的东西流散出来很多,包括顾廷龙先生的很多封信,他感慨连这种人家的孩子居然都不知道爱惜这些东西,很遗憾。他告诉我顾廷龙先生的东西都捐入了上海图书馆,辟了专室成列,作为系统的文献资料,至少不会散失了,相比之下,比冀淑英先生的身后幸运多了。……9点1刻,他来客人了,我起身告辞,他欢迎我去看上海看看,动员我拉上老戴一起,不知道2005年有没有机会了,我已经一年多没有到过上海了。
       打的回到新开路胡同东口,又是一个18块,在北京,花钱真容易。因为没有吃晚饭,先在路边的新疆馆子买了一个馕,然后去中间的饭店吃烤串,先帮我把馕烤了,然后10个板筋,10个肉串,一个大腰子,一瓶啤酒,一份酸辣汤,一份香菇油菜,一壶茶。结果,我已经当了饭桶,每一样还是都剩下了一点,一个人吃饭,不香。
       明天报国寺上货,又睡不了几个小时了,今年真是个忙碌的年。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01-20 01:37:37
    补充一点材料:
      
      01-20-2005 12:00 往复发表
       
       
       
       将无同
      
       胡同说:“他说到田余庆先生,居然也经常上网。”这句话是听误了。田先生基本不会上网,连收电子邮件都不会。比如我要给他发个邮件,发了之后,还得再赶到他家打开电脑,帮他接收,水平基本就是这个样子。不过他知道什么叫“跟贴”,这让我很意外。
    
作者:鱼鱼 提交日期:2005-01-20 10:30:46
    灌灌水           闲来无事
作者:鱼鱼 提交日期:2005-01-20 10:38:48
    偶尔可以偷偷懒 (小小的)      
    
作者:kempis 提交日期:2005-01-20 10:41:52
    他上午刚到有名的盛世去买过书,听说连地下都开了,人多得要命。盛世折扣低,吸引了不少人过去买新书。但是这种利润率,接近自杀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盛世的老板在甜水园有个口头禅:有新书没有,有,来三本。其实他不太懂书,但业精于勤,比较努力,因而有了今日的规模。
    
    如果没有教材,恐怕早顶不住了。
    ———————————————
    还主要是靠了图书馆配货,风入松也是如此,否则早挺不住了!
    
    
作者:愚平 提交日期:2005-01-20 13:24:50
    我们旧书贩子一天到晚到处黑灯瞎火地找东西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01-20 18:51:24
    2005年1月20日星期四 风平浪静
       闹钟响的时候,我给无知打了一个电话,无知说:一咬牙,就起来了。我一咬牙,就起来了。
       报国寺还是那样,我来到的时候包括无知,卓洛,小杜在内的一干人等都在了,因为迷糊,所以站在一边看看。闻名已久的大白胖包子就在眼前,忍不住,掏了6毛买了一个。皮好吃,里面一般般,不过,总算是吃过了,就是白菜汤还没有喝过。
       门打开了,今天的报国寺跟过去一样热闹,但是似乎东西少了点,几个熟人手里都没什么东西,卖线装书的大户都没有过来,零星的几个摊子上有点书,价格也其高。长话短说,吴前买了点书,买了点资料,小杜买了套早期刻本的《天方典礼》,E老仅仅买到《粤雅堂丛书》的零本,顺带截获了小杜的一本字帖,无知,卓洛都空着手,我只买了几本50年代的摄影展览图录,要不然,打的的钱都没处报销。我跟E老,吴前先撤退了,余下继续战斗,不知道有没有看到漏儿?
       下午昏沉,请假睡觉。几周以来,已经积攒了一批东西,在春节前的20天里,可以搞几次小小的拍卖了,希望是磨刀不误看柴功。
    
作者:无知少女 提交日期:2005-01-20 18:55:24
    朱元璋的画像
    
    
作者:李大嘴 提交日期:2005-01-20 18:59:49
    好!有书有人有事。
作者:hb2005 提交日期:2005-01-20 20:43:26
    渴望去京的时候能饱饱眼福。:)
作者:愚平 提交日期:2005-01-20 23:59:29
    磨刀
作者:鱼鱼 提交日期:2005-01-21 11:15:01
    朱元璋的画像              很形象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01-22 00:22:43
    2005年1月21日星期五 风过无痕
      
       昨晚跟一位老兄电话一个多小时,他劝我算算春节前的日子,列几件事,做好就可以了,不要想很多虚事,最后实事都没有做好,今天的事情今天做,他建议我记住这句话。一夜多梦,梦见很多人,很多事,也梦见卖书。
       早上醒来,不敢造次,赶紧开始干活。目前来说,最要紧的活儿是上点拍卖,攒了好久的东西,都需要一点一点的弄进电脑里。先找书,后写提要,做成文件,检查,上传……
       午饭后不久,我还在继续这个工作。谢其章先生按照预约的时间到了,他是来给我们销售的30册毛边本《封面秀》签名的,另外还有20册平装本顺便也签了。他是从三联过来的,没有找到《万象》的去年最后那期,也看到他自己的这本书已经摆到了三联的一层,他也怀疑过他的8000册能否都卖掉,我劝他宽心,作家出版社的发行好,应该没多大问题。他用签字笔和金不换钢笔给那些书一一签上名字,有要求写上款的,他很郑重的都写上。写到小飞鱼的时候,我告诉他,这就是上次寄书过来的那个书友,他说,那我不写先生了,写“兄”吧。那是几个月前的一次,小飞鱼把他手里所有的谢其章先生的著作精心包装了寄过来,请谢先生签字,打开盒子的时候,谢其章先生很是感动,觉得为了这样的读者,值了。50本书签完,他替老柯买了一本初版的《小说闲谈》,我曾经描述过那书缺一角,他看到书的时候,很满意,觉得比自己的那本还好。50本书很快签完了,谢其章先生随后就走了。他现在有点网瘾了,每天不上几遍,都觉得少点什么了。他帮我联络了几个朋友,说可以来网上聊天,我说等春节后吧,现在时间少,准备会不充分。
       有一个朋友打电话来,说到齐鲁《藏书家》的倒掉,大家都觉得可惜,可是不赚钱的东西,怎么养活?上次吃饭的时候,他们鼓动我们布衣出面办一个内部交流的小刊物,我还没有想好怎么做。北京倒是真没有这样一个东西,比全国来说,落伍了。
       前几天,我们内部开会,说到人手的问题,随着业务的开展,似乎还需要增加人手了,但是还没有想好,找一个合适的人,不容易。
       我把拍摄的谢其章先生签名的图片上传的时候,小周通知我:南京的网友“东南居士”来了,这是老天涯的人。他递过名片来,原来是南京品雨斋书店的老板。我们坐下聊,话题没有离开旧书店的经营,这一点上,我们是同行。说到南京的几个店,学人,古逸,天宫……我上次到南京的时候,他还没有开店,他是2003年1月开的,已经2年了,看得出来,他是个好手。他问我对旧书业未来的看法,我谈了的一贯的美好展望,再次强调只有做不好的个人,没有做不好的行业。他表示担忧,因为货源问题是现在所有的人共同面对的问题,而且有了网络旧书之后,价格的上涨,使得原有的利润空间已经大大压缩了。他觉得北京的特价书店少,他们南京已经是遍地开花了。他准备转向特价,因为这个现在看起来实在是太有诱惑了。聊完了,他要求去看看我的复本书,准备挑一些,结果一下子挑了近60个品种200多册,满满三大箱子。我按照规矩给他便宜了一些,因为他也是要卖的,没有利润,谁也不能买这些东西。拿到钱,我心里既高兴又无奈,我算了一下,我现在再拿这些钱去进同样的货,已经不可能了。做旧书,是个慢工夫。
       晚饭的时候,已经是7点多了,回来就快8点了,东南居士已经准备去火车站了,他要求我们帮他托运到南京,特地留下一些钱作为打的去送货的费用,我们没有车,收货的地方又远,箱子也沉,我已经不忍心让我们的小伙子再用三轮蹬那么远了,虽然,去年的时候,我们还是这样风里来雨里去。
       8点开始拍图片,22件拍品,79张图片。打开一个朋友介绍的网站,开始听周华健的歌,一张张修图,上传到相应的图书信息中,转成拍卖,在布衣和孔夫子分别发帖宣传。这是个慢活,一下子三个小时多过去了,除了重拍了3张图片,都没有站起来一次,累。
       
      附录1:今天上拍的书(简略版,外加一点评论)
      
      1. 民国排字红印本:寿言汇编(宋哲元母),两册,民国二十四年为庆祝宋明轩母沈氏七十寿辰编定。(胡:刻本有红印本,没想到排印本也有红印本,而且开本大,字大,看着舒服,宋也是名将,不过看祝寿的东西,并不是特别带劲,毕竟是好话连篇,容易让人瞌睡。)
      2. 光绪刻本:读诸子诸儒书杂记一卷,桐城方宗诚述,光绪四年四月开雕
      3. 光绪刻本:读史杂记一卷,桐城方宗诚述,光绪四年六月开雕
      4. 光绪刻本:虚受斋日录,一册,蔡鹤君撰,光绪庚辰开雕,李培晋题并跋,陈福绶序
      5. 光绪刻本:读文杂记一卷,桐城方宗诚述,光绪四年七月开雕
      6. 清刻本:蜀檄纪闻,一册,青浦王昶德甫撰
      7. 清刻本:征缅纪略,一册,青浦王昶德甫撰
      8. 清刻本:滇行日录,一册,青浦王昶德甫撰
      9. 清刻本:征缅纪闻,一册,青浦王昶德甫撰
      10. 清刻本:释迦佛十世修行雪山传,一卷,分装两册,××八年岁次壬午序。金镶玉装,卷首有版画插图一帧(胡:版画应该说基本是民间的东西,但是民间和民间的区别还是很大,这个画就是个底层民间的感觉,很朴实)
      11. 明版:楚辞后语,八卷一册。宋朱熹辑,明蒋之翘校并序
      12. 多版画刻本:刺疗捷法,一册不分卷。吴县张镜蓉亭甫著,长洲王鋆缄三甫校刊。光绪五年中春校刊,钤印:扫叶山房督造书籍(朱文),俞樾序并题名,张振家序,张镜序皆依手迹写刻,王鋆序。内有版画人体插图11页。金镶玉装(胡:十分有趣的画)
      13. 光绪刻本:鬻婴提要说,一卷一册,光绪乙丑开雕,邗上张氏藏板,宝应惕厉子张振鋆原名醴泉筱衫纂辑,丹徒张质幼樵甫校刊,江都韩广宏毅庵甫同校,江都孙凤翔犊山甫跋。金镶玉装。
      14. 蓝印本:王揖唐著《逸塘诗存》,扉页钤印:今传是楼(朱文方章),李国松序,合肥王揖唐撰,后附《今传是楼主人年谱》,曼珠溥叔明跋。(胡:可惜湿了点水)
      15. 影印稿本:粤轺随笔,沈桂芬撰,前附国史传及《经笙五十有五岁小像》,稿本后有影印傅增湘跋文,排印吴燕绍跋文。(胡:据看过的朋友讲,写的很生动)
      16. 民间刻本:木匠做官,民国丁巳年刊刻,虞邑守身堂藏板,此为民间发送之劝善文章,虽无官刻之美,却别有趣味。金镶玉装。(胡:序文很玄,也很有趣,如果发发愿,印造点书就能去病免灾的话,医院就可以改出版社了)
      17. 汲古阁刊本:孝经注疏,宋邢昺疏。九卷,一册。版心下刻:汲古阁。卷末刻:皇明崇祯二年岁在囗维囗囗囗古虞毛氏镌。书名页刻:毛氏孝经注疏正本,汲古阁绣梓。(胡:毛家,是一种象征)
      18. 诗集:绿萼轩集,江苏陈杨志温幼梅著,南海关赓麟序,通州白曾然序,淮安顾震福等题词。杨志濂原序。排印本,有圈点及毛笔眉批。(胡:老太太的青春记忆,虽然有很多诗并非青春时候写的)
      19. 线装诗集:远明堂诗草,两卷一册,建康朱士焕燮辰氏著,丙子仲秋刊印,天津鼎盛印字馆刊。楷体字排印本。
      20. 刻本:陆宣公集(存卷首,卷一,卷二十一,卷二十二,词记),分装两册。光绪三年新镌,太极堂藏板。卷首御制序文等以紫色印之。全书写刻,有红笔圈点。有版画陆宣公像一帧。(胡:虽然是个残本,但是便宜,有点意思)
      21. 清刻本:庐山志(存六、七两卷),分装两册。星子县知县毛德琦重订,版心下刻:顺德堂。卷七三十六页背五行二字弘字不避,有断版。(胡:找到弘字不避不是我的本事,是原来看书的人夹的纸条)
      22. 石印本:庚子秋词甲卷,鹜翁等撰,手写石印本。
      
      结束的时间定在下周二(25日),明天潘家园,不知道能有收获否?
      
      附录2:东南居士所买的图书简目
      
      
      书名
      黄帝故里文献录
      红楼梦学刊增刊
      刘承干与嘉业堂
      话本小说概论
      汉语方言研究文献目录
      解放前中文教育书目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中文古籍善本书目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普通古籍目录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励耘书屋丛刻
      陈独秀年谱
      新订人间词话
      钟嵘诗品研究
      朱熹文学研究
      明史日本传笺证
      福建古代刻书
      清代各省禁书汇考
      楚辞要籍解题
      晋察冀日报史
      北京图书馆馆史资料汇编
      郑学丛著
      红楼梦概论
      近代二十家评传
      艺林名著丛刊
      中国分省医籍考下
      中国报学史
      曹素功制墨世家
      宋诗纪事本末续编
      西夏经济史
      司马迁年谱
      黎锦熙著述目录
      雍熙乐府曲文作者考
      照隅室语言文字论集
      清代八旗驻防制度研究
      郑康成年谱
      东夏史
      尚书虞夏书新解
      麝尘莲寸集
      中国民间年画史论集
      中国著名目录学家传略
      马仲英逃亡记
      好太王碑新考
      资治通鉴突厥史料校注
      黎庶昌评传
      余靖谱传
      刘克庄年谱
      三希堂法帖诗文
      太虚法师年谱
      成吉思汗的继承者
      中国历代兵书
      蒙文通学记
      韩愈志
      黄庭坚书法史料集
      戴叔伦诗集校注
      北平俗曲略
      西藏王臣记
    
作者:ele 提交日期:2005-01-22 01:15:52
    我活干完得比你还晚点。同时天涯辛苦人
    
    明天也想去潘家园,又有快两个月没去了
    
    
作者:kempis 提交日期:2005-01-22 11:34:33
    没见着三老板呵?
作者:鱼鱼 提交日期:2005-01-22 16:17:18
    三老板是谁?
作者:吴前 提交日期:2005-01-22 17:30:06
    三老板就是三老板。
作者:鱼鱼 提交日期:2005-01-22 19:22:03
    周华健的歌很好听        最真的梦      风雨无阻   情非得以    鬼迷心窍   爱相随 有没有一首歌会让你想起我       朋友    等等    都是好经典    听听音乐   看看书
    真好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01-23 10:08:57
    2005年1月22日 星期六 不知道
    
    今天整整睡了一天,今天创了几个个人的第一:睡觉时间最长,吃饭最少,没开电脑,没想工作,做梦最多……
作者:kempis 提交日期:2005-01-23 10:41:12
    看来三老板个人过了一个比较名副其实的周六,哈哈!
作者:愚平 提交日期:2005-01-23 15:15:22
    有志气^_^
作者:云飘风飞 提交日期:2005-01-23 17:07:20
    三老板真是太牛B啦!!!!!!!!!!!!!!
作者:吴前 提交日期:2005-01-23 17:17:07
    大白天不做梦多无聊呀......
作者:ele 提交日期:2005-01-23 19:41:59
    写得一天比一天短
    
    短的好,看着不累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01-23 20:00:37
    2005年1月23日星期日 阴沉萧瑟
       
       起来以后,到了网上,先看到天涯闲闲书话里有人正在给长乐老纠错,文章写得认真,对错与否我是看不懂的,只是觉得看得兴起,跟着回了几句。算起来,上次到上海去拜会长乐老等几位,已经是2002年的事情了,今年应该找个时间再去,一醉方休。
       昨天有个喝酒的机会错过了,天涯的一帮朋友聚会,通知的晚了一点,赶上我睡觉时特意关了手机,结果没有赶上,遗憾。好在北京是首都,革命的机会多,总有再次的机会的。
       好久没做饭,今天现买材料,现动手,还是自己的饭香,虽然也没有吃多少。
       从菜市场回来的时候,已经有两拨朋友在等我了,一是宝罗,现在他自己在做出版,这次他们出了一些书,送来让我看个鲜。书做的挺好,开本都很阔气,手感也不错。这是两套书,都是在外文出的,都是图文本,一套是边疆地理类的《神秘中国》,另外一套是《汉血马》丛书,是小说,其中两种译作都是在80年代曾经出版过的,他们此次做了修订后重新出版。书的简目如下:
       楼兰:千年的传奇和千年的谜,穆舜英,梁越著,外文2005年1月版
       尼雅:静止的家园和时间,刘文锁著,外文2005年1月版
       独目人山谷:秘域青河,黄石著,外文2005年1月版
       龟兹:蒙着面纱的牧女与骑士,刘锡淦,张平,边人著,外文2005年1月版
       以上为《神秘中国》丛书
      
       东归: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美)W·L·芮弗著,凌颂纯,王嘉琳译,外文2005年1月版
       成吉思汗,(前苏联)瓦西里·扬著,陈弘法译,外文2005年1月版
       西去的使节,梁越著,外文2005年1月版
       以上为《汉血马》丛书
       听说在刚刚结束的订货会上,他们的书订的还不错,但最终能够什么样,还得等待市场最终来检验。
      宝罗说现在北京一地就有2000家做书的公司,如果这个数据没有误,可见这个市场之大,利润之高,不然,何以这么多的能人来投身这行?可是最终市场清洗过之后,进进出出,也是泥沙俱下的情形。我始终觉得现在出版界的百花乱放的局面不久后就会在旧书店里的经营上显现出来,现在新书进入二手书市场的速度太快,有个年把的时间,就下架了。现在连中华、上古等大社也加入进来,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这个行业。旧书业利虽大,但是没有货源和渠道,也是很多旧书商被逼转行的原因。毕竟靠一本本的去挑书,是非常辛苦的事情,就算能挑,又能挑到几本呢?
       另外一个老兄拿来他最近淘的宝贝我来看,许多东西我都没有印象,只有几个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个收件人是军队的一个高级将领,其中有两个封分别是“毛泽东主席治丧委员会”、“周恩来同志治丧委员会”发出来的,另外一个是1980年代末的信封,是另外一个领导人去世后发的。三个封都是参加遗体告别仪式的公函,都是标准格式,细节上稍微有点区别:毛的信封上有编号,这个封是046号,周的上面没有。
       美院的一个师兄一个师妹来,我告诉他们,最近刚刚拿到他们导师的稿子,有的还是去年年底参加会议的邀请,可见市场流通之快,迅速进入再利用的环节了。
       孔夫子的管理员晴空月来,挑了些集邮的书,让我帮他留心实寄封,他在上地那边工作,住在回龙观,过来一次不容易。他刚刚买了房子,正在资金紧张的关口上,好在自己乐观,能冷静对待,还不忘偷偷给自己买几本书看。
       下午又卖了两套《民国时期总书目·文学理论·世界文学·中国文学》卷,这个书1994年的定价是120元,我现在还是卖原价。原来我感觉这个书不如福建教育的《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等我把两本书往一起一摆,就放心了《现代文学总书目》只著录了初版的时间,对于后来版别情况没有记录,实用性大大打了折扣,对于收藏民国新文学的人来说,还是这个好用一些。
       昨天在日记里偶尔提到我们想增加人手的想法,就有朋友发消息来问了,真的意外,面对这些对布衣书局充满信心的朋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做呢?
       
    
作者:老风 提交日期:2005-01-23 20:02:39
    做一件好事很容易,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
    写一天日记很容易,难的是一辈子都写日记!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01-23 20:57:53
    老风兄:
    别吓我了,我可没说要写一辈子。
作者:kempis 提交日期:2005-01-24 09:40:51
    现在北京一地就有2000家做书的公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止吧,少说有3000家。
作者:鱼鱼 提交日期:2005-01-24 23:14:01
    呀 今天的日记还么发呀?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01-25 00:29:38
    2005年1月24日星期一 晴
      
       今天一日三餐除了时间错位了一点,出奇的正常,可是肚子反倒不好起来,大概吃惯了饭馆里的油腻,一下子不适应平常的生活了。
       刚刚干完活,还有半个小时就明天了,胳膊已经有点抬不起来,今天做了一天的机械劳动,因为时近年关,得给放书在我这里的朋友结算,算下来,也有10多个人呢。为了查是否付款(原来功能开发得不足),只好去看订单,顺手取消了一些已经很久没有音讯的朋友的订单,一边取消,一边心伤,毕竟,留了那么长时间。请同事小周打了若干电话,打通的没打通的,没有消息的只好这么办了。
       在网上,这是一种尴尬,订单和竞标都只能代表一种可能,远远不是现钞。
       这个工作干完,已经是下午2点多,吃了屉包子,喝了碗粥,回来接着干。
       下午跑到一个朋友的店里,给人家去送钱。
      接着回来给另外一位老兄打电话,汇报他的下架书在我们这里放了4个月以来的成效:上架销售近1376种,总值13118元,现在已经销售出去的为6964元,等待交割的有363元,销售率53%,还算不错,对得起朋友了,明天继续去他家拉一批书,顺便结算去年的钱,以后正规了,每两个月或者一个季度可以结算一次了。这次改版,我们充分考虑了这个功能,让每个代销者都能自己看到自己的图书在布衣的销售情况。
      
       上了20种拍卖:
       东西一般般,不值得细说了。列个简目吧。
      古籍:
      晓读书斋三录,四录:洪亮吉的,曾孙刻的。现在的孙子大多只会花钱了。
      邃雅斋丛书:江绍原先生藏书,有个章。影印的古籍,印的好,保存的也好。
      蒯糹侯馆十一草:叶恭绰他们搞的,广东丛书的一种,印的也好,保存也不错。
      念宛斋诗集:就是诗集
      于文襄公手札:印的漂亮,难得这东西多少年了还保存下来,我说的不是书,是信札
      切韵指掌图:影印的
      
      
      民国书:
       山东师范学堂周官讲义 :一份老讲义,石印的
      开明图画讲义:丰子恺的著作,这老先生是能人,无所不会 
      开明音乐讲义:同上 
      中华民国十九年交通部统计年报:若是做这个研究的,真是有用的材料 
      国营招商局七十五周年纪念刊:到底是有钱的单位,做的书漂亮,可惜旧了一点,里面老蒋的照片不见了,还连累了他照片背后的李鸿章一起丢了
      现代艺术论:这个书好玩在作者请人画了17幅不同的肖像,连同自己的照片一起登出来,恐怕那年头,只有这一个人这样干。书很新,要是民国书都有这个品相就好了。
      
      旧文史:
      著者赠唐兰、唐复年等抽印本,油印本一批:内含11种:上阵父子兵,里面有李零先生80年代初赠本
      中国书店三十年所收善本书目(附补编) :最近听说,中国书店各个门市的头头一起把所有的店的仓库转了一遍,看了看家底。这些里面的,不知道都还在么? 
       装饰(第二期-第十一期合订本) ,张光宇他们的心血,做这么大的开本,当时也算奢侈。 
      
      外文书:
      《日本建筑史》《东洋建筑史概说》《西洋建筑史》 :日本人遭中国人恨的地方比较多,但是你得承认,日本人做学问和做书都比较认真,卖书也认真,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chenzhen 提交日期:2005-01-25 09:10:43
    给你发短信了。
作者:鱼鱼 提交日期:2005-01-25 21:11:14
    今天比较早,   呵呵 ,  三老板挺忙啊,   浓缩是精华啊.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01-25 23:06:14
    2005年1月25日星期二 风和日丽
      
       今天还是有点凉的,当我和同事小张蹬着三轮和自行车赶到城南某老兄楼下的时候,手还是冻得有点僵了,似乎气温比前几天下降了几度。住在六楼的老兄睡眼朦胧的出来开门,一打听,又睡了一觉。先结算上次代销图书的书款,4875元,看着一叠钱,他也很高兴,毕竟零星地卖钱,看不见就花掉了。这次又装了满满两大包,总有60公斤以上,我跟小张一人一个扛下了楼。然后去这老兄的工作单位,又扛上了两个包,满满一三轮。回来够录入一天了。
       午饭时,来了一位老先生,要找经理,第一次听说有人要找经理,我赶紧说我是,结果他是要代销一点书,他拿了一个道光时候的折子给我看,写的是些拍皇帝马匹的东西,很漂亮,装的也很好。他说家里还有不少线装书,慢慢给我。这次来是探路来了。
       下午,去另外一位老兄家,他家在西三环,太远,不能再骑车了,只好先坐地铁,再打的,花了14块到了他们家院子门口。老兄接我上楼,他清理出两摞书,也装了两包,顺便看了许多闲闲书话朋友送他的书,见识了很多高人的真容。这老兄拿出不少瓷片片我看,有的真漂亮,随便一个就是唐朝的,要不就是五代的,如果是书就好了。走的时候,也弄出6包来,好在他家有电梯,不用一个一个包扛下去了,加上这老兄魁梧,还能帮我拎包。他出门叫了一个车,出租车司机很不情愿拉,说包脏,最后垫了报纸,才算完。回来的时候,赶上下班高峰,只好绕了二环,结果,车费花了40元。
       晚上,有做发行的朋友请吃饭。
       早上。还没有上班,有位老兄在MSN上留言给我:
      
       
      2005-1-25 8:55:18 ××××× hutong(周一再上一些拍卖) 刚看了你的日记
      2005-1-25 8:56:57 ××××× hutong(周一再上一些拍卖) 你的日记给别人的感觉是作书尤其是做旧书的生意既挣钱又休闲
      2005-1-25 8:57:21 ××××× hutong(周一再上一些拍卖) 误导少男少女
      2005-1-25 8:57:39 ××××× hutong(周一再上一些拍卖) 罪莫大焉
      2005-1-25 9:07:36 hutong(周一再上一些拍卖) ×××× 呵呵,你算说着了
      2005-1-25 9:07:44 hutong(周一再上一些拍卖) ××××× 已经有少女上当了。
      2005-1-25 9:13:50 ××××× hutong(今天去朋友家拉代销旧书一宗) 真有的话,你就要写一篇《过旧书书》
      2005-1-25 9:14:36 hutong(今天去朋友家拉代销旧书一宗) ×××× 呵呵。
      2005-1-25 9:14:47 hutong(今天去朋友家拉代销旧书一宗) ×××× 你搜索一下,我的“累”在里面出现了多少次?
      2005-1-25 9:15:08 ××××× hutong(今天去朋友家拉代销旧书一宗) 是吗?还没注意到
      2005-1-25 9:15:20 ×××××× hutong(今天去朋友家拉代销旧书一宗) 都觉得你是天下最快乐的人
      
       累傻了,不多写了。
    
作者:愚平 提交日期:2005-01-25 23:27:51
    有上当少女介绍几个过来啊,最好是无知那类型滴
    
    好歹是本家啊
作者:鱼鱼 提交日期:2005-01-25 23:45:56
    辛苦可是侬能体会d? 容  容  容易么!    侬只看热闹吆
作者:者也 提交日期:2005-01-26 23:45:46
    今天的日记还没出炉
作者:鱼鱼 提交日期:2005-01-27 00:00:41
    我们等的好辛苦
作者:鱼鱼 提交日期:2005-01-27 09:13:16
    等的花儿也凋谢了——————————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01-27 23:13:39
    不出去淘书的日子,平淡了很多,加上最近两天劳碌,只能写几句闲话了。年关到了,钞票要紧。
      
      
      
      2005年1月26日 星期三 模糊
       昨天回来得晚了,没有写,只好今天(周四)追忆了。
       似乎周三一天没有发生什么事情,我忙忙活活的录入了一天的书目,录书目虽然是个极为枯燥的活儿,但是由于除了定价以外,基本不用动脑子,倒是一个休息的工作。所以,有很多职业录入打字的时候,据说可以一边聊天一边录入,眼睛只要不离开内容就成了,我没那本事,还要一点点来。再个,录入旧书这个活儿,还真的跟一般的录入不同,有点难度。我们曾经打了广告,要找兼职录入,面试和测试了很多人,有的自称是每分钟180个字云云,到这里来半天就不干了,觉得辛苦。最后,只有一个河北的女孩留下来了,周末的时候帮我们来录一些书目,每条2毛,她录得很快,一天能录个300多。难为她,逼着认了许多繁体字。
       中午,二爷来玩,拿了两个书来看,我不懂,跟着欣赏了半天。他收藏十七年的文学,已经几千本了。据说最近行市看涨,我看跟孔夫子的“老头”关系不小。那是个能折腾的人,也热心,到处煽风点火,让人家把17年文学的精装本卖给他。
       6点钟的时候,我准备收拾收拾下班,小多来了。这小多可是个能人,从事旧书行多少年了,也算得上是老江湖了,全国各地都跑,主要在河北泡着,主攻图书馆方向,凡是哪个图书馆处理点什么书,他都能闻风而去,总是把最好的拿到手,破烂随手就处理了。他能操一口流利的北京话儿,据说小的时候是在北太平庄长大的,后来被轰到唐山,遇到老乡或者说随便了的时候就说浓重的唐山方言。不时还冒出几句日语,听到的人无不感慨万千,邻居公司老板太太,是日语专业毕业的,都觉得不如他的口语地道,一打听,据说在北京某公司,跟日本人当过翻译,怪不得。这老兄神,也能说,各种话题如连绵江水,几次提醒他吃饭,他都充耳不闻,最后8点多了,我说我约了人有事,赶紧一起吃狗不理吧,才停口。出门的时候,再三感谢我的包子大餐,说有空的时候再来坐。
      
      2005年1月27日星期四 没注意
       昨晚看朋友送的苏联小说《成吉思汗》,看到成吉思汗灭了花拉子模,杀得血流成河,一个小兵跑了出来,回到阔别数月的家……2点多才睡,结果一晚上梦里都是乱七八糟的,不过,好像没有见到成吉思汗。梦是另外一个世界的生活,经常里面出现点相见的人,做点过分的事情,说点不着边际的大话,却什么也不用负责,挺好。自从我想通了这一点以后,就有点迷恋梦里生活了。
       卓洛的电话把我从床上喊起来,赶紧收拾,打开电脑没有几分钟,他和E老就进了门了,他们现在管到布衣书局来玩叫做“到局里去”,那天把一个先生吓得不轻,以为要到“公安局”去呢。局里气氛很热烈,屋子里有顾客,我们就干脆在外面大厅里坐了,他们俩大声宣布:吴前老头等一干人都买了好东西,我不去实在可惜了!
       我表示极端不信任,他们看我不相信,拉开书包,拿出一摞一摞地线装书,看得我眼花缭乱,什么明版啦,活字啦,诗集啦,都是好东西,幸好早晨没有喝水,不然口水一定流到他们的书上了。我现在记性差,才看过的书就忘记了,除非我自己的书,抄下来。你现在让我报书名,我是一本也报不上来了。或许哪天他们憋不住了,拿出来亮亮宝。中午又是一瓶二锅头,不知道怎的,E老今天喝的红光满面,下午我们几个人侃的飞砂走石,好在没有几个人在,不然肯定觉得奇怪。从网上聊到网下,从布衣聊到夫子,从旧书聊到新书,从古籍聊到文史,我做学生,有听的份。他们鼓动我做这个,做那个,出了几箩筐的主意。后来,我们决定从其中一个下手,现在准备,春节后看看能不能拿出来。
       深圳的邯郸兄让我们代销的一批书通过佳吉运过来了,四大箱子,这下北京本地的书友想要卖邯郸的书就方便了,可以到我们这里来看看,不过,现在品种还有限,只有28个,没有他本人书店里那么多。我跟他商量过了,价格我们就按照他的价格,我赚个提成。他的书不错,多半是中华书局的旧版,几乎全新的。谁也没有想到,在远在南方的深圳,居然在去年一下子出现了这么多的机会,我们只能望洋兴叹了。这下好了,我们资源共享了,以后的旧书业恐怕各地还是要互通有无才好,这也是个路子。
       今晚结束了一次拍卖,20件东西,拍掉了10件,成交率50%。
    
作者:鱼鱼 提交日期:2005-01-27 23:27:13
    记得一位老夫子说过:忙了 ,  好事,有f吃。
作者:寒溪 提交日期:2005-01-29 14:00:26
    下午,去另外一位老兄家,他家在西三环,太远,不能再骑车了,只好先坐地铁,再打的,花了14块到了他们家院子门口。老兄接我上楼,他清理出两摞书,也装了两包,顺便看了许多闲闲书话朋友送他的书,见识了很多高人的真容。这老兄拿出不少瓷片片我看,有的真漂亮,随便一个就是唐朝的,要不就是五代的,如果是书就好了。走的时候,也弄出6包来,好在他家有电梯,不用一个一个包扛下去了,加上这老兄魁梧,还能帮我拎包。他出门叫了一个车,出租车司机很不情愿拉,说包脏,最后垫了报纸,才算完。回来的时候,赶上下班高峰,只好绕了二环,结果,车费花了40元。 
    ----请注注明是谁啊?
作者:书迷小龙 提交日期:2005-01-29 21:22:21
    写上一年,出本书,叫胡同书缘手记,定会有销量
作者:鱼鱼 提交日期:2005-01-29 23:29:39
    矣?    有该有追忆了!  
作者:ele 提交日期:2005-01-30 12:15:50
    今天我休息。
    
    
    替三十年代写了28、30日,下接31日。
作者:空心斋主 提交日期:2005-01-30 13:23:44
    接ele替三十年代写 :
       
       今天本想休息的,10个电话把我揪出被窝,唉!人在江湖,由不得自己,何况开了店买书卖书,就有了一种责任!楼下有个卖馒头的老太太,卖了好几年了,忽然有一天没来,大家一直等到天黑,最后失望散去,其实大家并不是指望那个再平常不过的馒头,既然开了摊就要坚持下去,买馒头无论挣钱否,出摊是义务,也是责任,虽然馒头是一样的,可老太太却不一样:)(抱歉,有事要出门....晚上接上说大胖白包子的曲折)
作者:一世永飘 提交日期:2005-01-30 13:27:06
    昨天我接见他底事,为么子8写。。。
     
作者:kempis 提交日期:2005-01-30 19:56:55
    三老板周六不是去潘家园了嘛,收获肯定不小,怎么不跟兄弟们说说,不会拣大漏了吧?!
作者:kempis 提交日期:2005-01-31 14:28:50
    [按]来了正版的日记:其中有悬念,如谁拣了大漏、小漏?
    
    最近几天被电脑折腾坏了,今天终于格了C盘,重新开始了。
       
      2005年1月28日星期五 晴
      
       今天来人特别多,小周几乎忙不过来了。
      
      2005年1月29日 星期六 有风
      
       今天跟布衣的几个斑竹一起吃饭,在京的都过来了,ele,一世永飘,老陈,吴前,DU5235,外加卓洛和我,另外有几位说要来的朋友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能够赶来。因为是周六,大部分人会到潘家园,所以吃饭的地点选在了潘家园旁边的郭林家常菜,大家酒没多喝,菜没多要,饭没多吃,替我们省钱呢。
       下午回来,弄了一下午的广告。
       听说今天潘家园有大漏儿,不知道最后谁拣了。
      
      2005年1月30日 星期日 有风
      
       睡觉到下午,起来干活,电脑还是没有鼓捣好,老戴长途过来,现场指挥,奈何我是科盲,没有一点作用,只好作罢。晚上,无知来,一起晚餐。
       听说有人拣了大漏儿了,有人拣了小漏儿。
    
作者:鱼鱼 提交日期:2005-01-31 18:50:30
    真好!大漏小漏d,尽是宝了。
作者:空心斋主 提交日期:2005-01-31 20:22:36
    大漏小漏d,全是窟窿---钱漏了出去:)呵呵
作者:老风 提交日期:2005-01-31 21:09:49
    拣漏......是一种美德!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02-01 23:32:03
    2005年1月31日
    
    一日无话
作者:青白眼 提交日期:2007-11-23 01:30:01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5-01-02 11:14:43  
    我下了决心要每天写,但是每日如果都记录书名恐怕是有困难,书名虽好,但是过程其实更重要,我还是那句话:没有什么书是不能错过的,不能错过的只有人。 
    
    有时间就多写,没有时间就少写,但是写是肯定的。诸位监督。 
    
    
    写这种东西其实很愉快,但是老钞书目就乏味一些了。 
    
作者:肖鹿 提交日期:2007-11-23 09:26:50
    现在都不写了
作者:布朗查理 提交日期:2007-11-23 10:23:45
    考古新发现
作者:天山飞雪 提交日期:2007-11-23 12:42:31
    一日无话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7-11-23 13:15:15
    现在忙死,没有精力,连《法制晚报》的专栏都没有写了。过去老说忙,现在才知道什么是忙。
作者:天山飞雪 提交日期:2007-11-23 13:28:14
    胡同的专业精神是没的说,但是要在经营组织中提高管理能力.
作者:成府路卖大葱的 提交日期:2007-11-23 13:33:31
    蠹鱼会还搞吗?去年搞得多热乎,一群人显摆。今年俺已把待显摆书准备好了,却不见动静了。
作者:007 提交日期:2007-11-23 13:40:01
    书目以后就用图片代替可以节约点时间的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7-11-23 14:12:38
    今天没有交上法晚的稿子,刚刚被编辑抱怨了。
作者:天一老 提交日期:2007-11-23 17:02:24
    树木?直接上个森林嘛。。
    
    比如:今日砍得500株,费银20两。无前子折回,抚须曰:“胡子,汝与非旁电话茅台多矣,潘市已退!清场者,汝与爱乐二人耳!归!”
作者:井田制 提交日期:2017-11-09 15:20:04
    距离上次翻帖十年了



©版权所有 2002-2019年 布衣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