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书局 > 布衣论坛
[中秋赏书]聂绀弩红颜知己陈凤兮旧藏之南山草(校改本)
作者:badboy1 提交日期:2012-09-27 20:38:17
    哪里可以传图片,烦请告知,谢谢
    
作者:大飞 提交日期:2012-09-27 21:13:09
    微博 孔网书店
作者:冰爽茶 提交日期:2012-09-28 09:59:18
    先传到微波在转到布衣
作者:傻子哥哥 提交日期:2012-09-28 10:01:36
    三老板关于赏书的语录:
    
    如果有上图不方便的朋友,请把图片打包发送到booyeebooks@126.com,我将图片上传后消息告知图片链接地址,再发帖不迟。
    
作者:badboy1 提交日期:2012-09-28 12:36:38
    传微博了,现在能看否
    
    
作者:傻子哥哥 提交日期:2012-09-28 12:39:18
    哈哈哈。。。好东西。。。。
作者:badboy1 提交日期:2012-09-28 13:05:00
    买这本书纯属意外。某周六在pjy买书之余买了两个飞机模型玩具,回到家才发现飞机落在某个摊子了。周日早晨临时起意再去一次pjy。到了那里已经快10点了。因为时近周日中午,书已经被猎人们筛了好几遍了。从西区转到东区卖我飞机的摊主处,收获寥寥。问了下摊主,还有飞机不?摊主拿出两个,我掏钱,顺带说了句,昨天在你这里买了两个,后来不知道落在谁那里了。摊主忙说,昨天的你拿着走了,这俩是我早晨从家里拿来的。摊主满脸真诚,我付了10元之后,继续淘书。到处是2元书,两块一本,5块三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在这些地方,我大都是扫一眼,快速走过。快到门洞那里有2元摊人不多,我先看到一本外文书,弯腰去拿,又发现书下压着一本自印书。拿起来翻看了下,是本诗集,看题签以为是X山学,看目录页才知道原来是南山草,从头翻到尾也没找到作者是谁。不过觉得诗写得有意思,就一块买下了。回到家,摆渡谷歌一番,才知道原来是聂绀弩的诗集。原藏者的名字像“凤号”或者“凤亏”甚是怪异,遍查不着。继续看聂绀弩相关的网文,看到陈凤兮,恍然大悟,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就叫陈凤兮。翻检全书,校改共有27处。后查聂绀弩的研究文章方知聂1979年4月23日写信给彭燕郊,让他按照前两本(北荒草和赠答草)的格式和大小印制南山草,初定约70首诗(最后印了64首),印100册。后来彭不负重托,让同厂的文学青年柯志远帮忙刻蜡板,并油印,装订,具体印数不详。
    
    
作者:8213073 提交日期:2012-09-28 13:12:01
    多谢那架落下的飞机.
作者:锡象熏斋 提交日期:2012-09-28 13:37:28
    小坏写了一大段文字,但是还是没有说明为啥是红颜知己。
作者:badboy1 提交日期:2012-09-28 14:54:10
    作者:锡象熏斋 提交日期:2012-09-28 13:37:28
     小坏写了一大段文字,但是还是没有说明为啥是红颜知己。
    -----------
    这是急就章,中午吃完饭敲上去的。红颜知己的事以后再说,大家以看书为主吧,准备假期有空好好写一下,争取写2000字的一篇小文。
作者:红楼侦探 提交日期:2012-09-28 15:18:23
    不弄一两首聂的代表作拍个照片贴上来?
作者:傻子哥哥 提交日期:2012-09-28 15:22:10
    潮籍女报人陈凤兮
    
    
    来源:潮州日报 记者: 日期:2007-5-16
    
    
      陈凤兮(1905年—2002年)广东潮州庵埠茂龙乡人。父陈诰乃清末秀才。凤兮幼承家学,聪慧过人,10岁已遍读三国、水浒、红楼等古典名著;12岁已有格律诗在汕头《公言》、《大风》两报同时发表。1927年为逃婚,剪去辫子,离家出走,乘海轮至上海,入田汉的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读书,与同乡、同宗的侄女后来成为著名电影艺术家的陈波儿同学。
       1928年秋,转到复旦大学中文系学习。时经济无助,在陈望道帮助下,以全部课程90分以上的高分获“苦读生”名额,免去100大洋学费,获得求学机会。后刻苦用功,以3年时间优异完成4年学业,于1931年被留在母校中文系任助教。
       在此期间,她与中共地下女党员伊蔚合办《女声》月刊,激烈抨击国民党政府倒行逆施的丑行,宣传抗日救国,结识了何香凝、柳亚子等爱国人士,颇受何香凝器重。
       在复旦期间,经陈望道介绍,她认识了陈毅的留法好友、作家、翻译家金满成,并结为伉俪。
       1936年,为避上海法租界巡捕抓捕,远走重庆,在《新蜀报》编社会服务版(时金满成在该报编副刊),颇受读者欢迎,当时有一句流行语:“有困难找服务版,有苦衷找陈凤兮。”1946年,她到越南探望病危的老母,母逝后,被侨报《远方日报》聘为副刊编辑。
       北平解放后,陈毅通过胡志明捎信给她,邀她回国。1949年夏天,她经香港辗转回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陈凤兮任何香凝秘书,并兼任华侨事务委员会宣传科长。1952年,《北京日报》创刊,她调任该报编辑,直至1962年离休。1957年后,她因丈夫金满成被错划为“右派”所牵累,被逼封笔。“文革”时,她80多万字的旧稿被毁,丈夫又于1971年含冤永逝,可谓心肝俱碎,哀伤至极。然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四人帮”倒台后,她便作诗明志:“崎岖自是人间路,走到今朝不忍输。”她老当益壮,笔耕不辍,有《雨后十年》诗文集行世。
       她在《八十一岁抒怀·其一》中,表述了晚年孜孜不倦的人生追求:“六十学棋七十琴,学书八十费追寻。丹青若许从零始,九十画山上桂林。”这些诗句,确令那些倚老卖老,未老先衰者汗颜。
       1989年春,84岁的陈凤兮回到阔别60多年的故乡潮州市庵埠镇,令故乡人惊喜不已。而令她格外高兴的是还能见到睽隔70多年的恩师邓资训先生,世态沧桑,她感慨不已的赋诗道:“飞渡蓬山千万里,别离半世此相逢……平生遗憾知多少,掷与千山万壑风。”(《雨后十年·赠邓资训师》)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同时,也表现了她捐弃前嫌,放眼未来的阔大胸襟。
       陈凤兮与著名作家、诗人、古代文学研究家聂绀弩在50多年的交往中,结下真诚深挚的友谊,在文坛传为佳话。
       陈凤兮与聂绀弩夫妇结识于上世纪20年代。1929年9月,凤兮的丈夫金满成在南京刚创办的《新民报》编《葫芦》副刊,聂绀弩在《新京日报》编《雨花》副刊。俩家合租一间大房,绀弩戏称为“统舱”。房中间隔墙,中央开一个别致的圆形门,晚上薄门板一拉便成两间房,彼此各住一半,白天门板拉开又成一家人,而且一起开饭,故关系十分密切。
       在50多年的交往中,“除文字的交情外,便是围棋的同好。”除了在单位下棋之外,聂绀弩还在晚上赶到凤兮家找金满成下棋,往往下得“神魂颠倒”、“不管时间,不下赢最末一盘棋是不走的。”聂绀弩在“满成老友六周年祭,读凤兮大姐悼亡作后作”的诗中写道:“你我相交五十载,输赢何止百盘棋。”往事历历,斯人早逝,令人沉痛不已。
       “文革”期间,聂绀弩以“现代反革命罪”坐牢十年,出狱时,已被折磨得不成样子。陈凤兮忘掉自己的苦痛,相濡以沫,极力劝慰,还应邀常上他家陪他下棋消遣,给以诚挚的慰藉。陈凤兮去聂家一般是在近午时分,聊上一阵,便会从草篮子里取出自制的沙拉、红菜汤、烤虾或烤猪排、黄油、果酱、切片面包,半瓶“中国红”……让老朋友和自己美美地同享一顿西餐。在汤菜的香味和热气里,满面笑容的聂绀弩谈兴甚浓。谈笑间,胃口很差的聂绀弩不知不觉地会把东西吃光。在陈凤兮收拾好餐具、擦净饭桌之后,聂绀弩一定和她对弈,下围棋。时间富裕的话,走两盘;时间不多,就下一盘。而聂绀弩也大力鼓励陈凤兮练字、学诗,自己每有新作,必请陈凤兮过目、誊抄,他诗作的集结,渗透着陈凤兮心血。1986年3月26日,聂绀弩在京逝世,陈凤兮沉痛地写了如下挽联:
      
       新闻记,古典编,杂文写,无冕南冠,白发生还,散木岂不材,瘦骨嶙峋,绝塞挑灯题野草
       史诗作,狂热问,浩歌寒,盛世颓龄,青春焕发,故交伤永别,千蝶旷代,骚坛刮目看奇花
      
       上联写聂的生平,下联则是说他的旧体诗。只有像陈凤兮这样,与聂绀弩有几十年密切相处、相濡以沫的真挚交往,才能对他的平生和成就谈得这样的全面、贴切。陈凤兮还写了《泪倩封神三眼流·哭绀弩》的回忆文章,具体、深挚的缅怀与聂绀弩数十年的交往,读之令人动容。
    
    
作者:badboy1 提交日期:2012-09-28 18:29:53
    下午查看了下手头的资料,陈是聂晚年的红颜知己毫无疑问,傻子哥哥的转帖也基本说明问题。
作者:badboy1 提交日期:2012-09-28 22:05:43
    这架飞机是元凶之一
    
    
作者:lcw010 提交日期:2012-09-28 22:13:13
    badboy最近运气极好啊!
作者:badboy1 提交日期:2012-09-28 22:15:19
    王兄客气了,都是小玩意,好玩而已。
作者:王子衿 提交日期:2018-01-25 20:59:00
    抱歉翻出老帖,我最近在列一个油印本的书单,在找《南山草》的图片,不知楼主能否赐下?
作者:badboy1 提交日期:2018-03-09 15:37:32
    混迹于微信,久不登录布衣网站,今日得暇到布衣论坛转转,不知王兄是否已找到南山草网图?
作者:王子衿 提交日期:2018-03-25 17:48:11
    还没有,这书特别稀见,其余两草倒是都寻到了。



©版权所有 2002-2019年 布衣书局